何必悲观时事

潘晓来信的作者之一。老么咔嚓眼的。不迎合不争论,不自以为是否定其他,不以为掌握真理,只是口无遮拦唧唧歪歪。
个人资料
正文

中华民族已经不会幽默啦

(2023-01-15 23:54:34) 下一个

中华民族已经不会幽默啦

                                    2007年3月2日

何必

 “望文生义闹笑话  中式英语待规范”、“假期勤工助学  岗位有待增加”、“低价二手房  投资需谨慎”……这就是2007年3月2日北京电视台《首都经济报道》的全部内容。

可以看出来,这些玩意儿都很平淡,也就是我们每天讨论如此节目稿件时经常说的“很素”,都是些个不咸不淡的乏味货色。这也怪不得节目组。因为,适逢那两个会,媒体自然也会很知趣地躲避风头,别在这个当口树大招风,被枪打出头鸟。更何况,媒体接到的指令也是如此,所有负面消息都谨慎对待,像愈演愈烈的居民社区里物业管理与业主之间花样翻新的冲突和矛盾,一律不准报道。

不仅是这些官方媒体,互联网上的言论管制也是力度不断加强。前两天我写的那篇“中国必将完蛋于80后的手中”,就属于这种在政治上不咸不淡的内容。这个垃圾发出去后,引起了不小的反响。诸多收到我每日一篇垃圾信息者(还是不厌其烦地重复:由于通讯录不断变化,如果不愿意收到我邮件者可以通知我,我将不再打扰)的反馈。清华崔之元别开生面地将发件人、主题和内容全部转发,并在标题上写了个“80后?”的字样,可能也意味着,80后现象从媒体概括的词汇,其背后的社会现象更值得关注;温铁军乡建组织里的中国人民大学乡村建设中心梁漱溟乡村建设中心给我发来邮件。

2007年2月26日 20:14

感谢潘祎老师

潘祎老师:

也非常感谢您不断的发来的好文章。

您的《中国必将完蛋于80后的手中》写的太好了。我们这里一直在致力于大学生的灵魂拯救工作,对象就是80后,我们希望通过让他们下乡多接触实际生活,多接触劳动者,从而带动他们的精神成长。最近我们正在推开一个关于大学生的文化反思的事情,主要是推动大学生们反思社会以及文化,帮助他们有所进步。

您如此的冷峻的视角和批判精神,正是我们需要的。我们期待您有机会可以给我们讲点东西,同时未来我们有可能出一组让大学生反省和学习的批判性文章,还望您可以多多赐教。

代大学生们真诚的向您致敬

我对其邮件也进行了回复。可实在地,我从来不认为我自己具备这种能力去高屋建瓴指手画脚,更没有好为人师的意愿和资格;而且,目前的80后是否需要、是否愿意以及是否能够被拯救,这还是个很大的问题。

我也收到了其他的邮件,比如有人不同意我的结论,“中国必将完蛋于80后的手中,这样的观点非常偏激,而且毫无意义。干吗要把人分为这一群那一群的,中国必将兴于新一代人手中,我从来都是坚信而且乐观的。因为中国人口众多,有不好的,也有非常优秀的。哪一代人都是如此。另外,黎光寿是贵州的,不是广西的,顺便说一句。”我对此的看法是,原本说出自己的主张就是个人的权利,谈不上什么“毫无意义”。本质上,我是非常赞同“我不同意你的看法,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的原则精神;对于现实社会的判断,原本就存在悲观和乐观两种截然相反的态度,对待同样的半杯水,乐观的人看到的是还有半杯水,悲观的人则看到的则是只剩下了半杯水;是否偏激则取决于个人的思考角度和表露方式,法律和道德并无禁忌。

……

挺热闹不是?

可就这么一篇无毬所谓的内容,在我的博客上被隐藏起来,连个理由都不给。就算是当今中国处于意识形态最为严厉的时期,管制范围也触及到了互联网,使得网络作为民意表达空间的功能也基本上不复存在,互联网管理方面日益严格,可还是至少应该给作者一个明确的理由,让人知道具体稿件被屏蔽的原因是什么。最近,我的稿子被删除、隐藏的频率越来越高,大概是我的口无遮拦逐渐为社会所不容。

其实,这篇稿子很容易在网上找到。只要用标题在网上搜索一下,就能够看到。

让我闭嘴好像也不太可能,我也不会因为内容被删除或者隐藏而住手作罢,不会为了什么点击率或者排名而献媚。

还是说点子轻松的吧。

大概是三天前,收到清华贾西津的邮件,很是有趣。

2007年2月26日 19:37

国人的理解能力。。。?!

(何必注,略。)

这个美国鬼子,实在太可恶了,竟然冒天下之大不韪,胆敢对中国人的春节说三道四,不知道,和平崛起(现在改称和平发展)的中国将会是未来全人类唯一的亮点?那时候,想过中国的春节还得向咱行贿才能得到赏脸的机会;清华贾西津也实在是无聊,怎么就不对我们可爱的同胞一腔热血的爱国热情赞叹有加?而且还颇为阴险地用米国人的春秋笔法来文过饰非?难道看不出来美国鬼子亡我之心不死、骨子里对日益强大的中国恨之入骨必欲置之死地而后快的狼子野心?

其实,美国鬼子对春节的诽谤,并非是个偶然。不久前咱中国也有那么几个现在高等教育流水线上批量制造出来的博士,向全社会振聋发聩,喊出反对圣诞节的声音。

我在央视时的同事王未名从美国还给我发来了BBC的相关文字。

2007年01月30日 格林尼治标准时间14:28北京时间 22:28发表

 转寄朋友   打印文稿 

反对“名校十博士反对圣诞节”

(何必注,略。)

有趣的是,据说这篇掷地有声的檄文刚刚问世不久,迫于中国人口水淹死人的压力,10大博士中就有人声明退出。临阵脱逃投降变节了不是?

于是,中国人反对圣诞节,米国人反对春节,这不也挺好,给乱象频仍的世界平添了多少热闹、以及茶余饭后的谈资?这世道,简直是让我们太目不暇接了。

可看我们自己的文字,都是那么恶狠狠的,不愧为是经过文化大革命洗礼的社会,来不来就动用江湖上致命点穴招数,恨不得一招治敌,势不两立不共戴天,而且在表述上也气势汹汹声色俱厉,仿佛非此就不能传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不杀不足以平民愤”。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中国社会就失去了滑稽幽默的神经,在大千世界都被政治化的语境里,人们都变成了一本正经的怪物,彻底没有了“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的气概和风度,沦为一个个动辄就下三路祖宗八辈开骂的民族。

自从马季、姜昆之后,中国的相声就走上了歌功颂德的路数,而民间曲艺借此才能登堂入室,也折射出中国文化的凋敝零落,以及政治权力对于社会生活浸淫的无以复加。现在官方媒体上那些被恩准出现的幽默搞笑内容,就像电视节目里那些基本上清一色下作的相声那般,实在惨不忍睹。

于是,中国人到了现在已经不会笑的地步,失去了会心一笑、不失时机地幽丫挺的一默的能力。这也许还真是与时俱进的中国特色,让人们见识到,有着5000年文明史的古老国度是怎么在人类进化过程中迅速被边缘化的。

被骂得体无完肤的央视春晚,现在已经到了只能凭借着赵本山小品作为救命稻草和唯一亮点的地步,今年公鸡下蛋作品的失败,让人们对春晚咬牙切齿,也反映出中国幽默艺术的残缺;人们在拿赵本山与国际上著名的憨斗作品之间的比较当中,更体会到文化上的巨大差别;郭德刚的走红,反衬出当今中国社会幽默搞笑能力的缺失,而其“没有领导、没有同事”的很“三俗”的反社会情结,也成为了从纯粹娱乐幽默层面变迁到对制度的敌对和反抗的血淋淋程度。

现如今,搞笑只能是在网络上那些无关痛痒的地界儿,但凡现实而冠冕堂皇的场合,必定是人模狗样不苟言笑一本正经煞有介事。

就这样,中华民族就蜕变为除了义愤填膺甚或污言秽语之外,说都不会话了(故意如此写的)了垃圾群体。

我们就这么苟延残喘吧。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