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飞潜智

光影流转,育教绵绵,拈花微笑,潜智蔓延。
正文

昨日重现之爱因斯坦与日本:天使之眼,百年之殇

(2022-08-22 20:11:12) 下一个

(原创:灵隐士)

昨日重现之爱因斯坦与日本:天使之眼,百年之殇
 
  “爱因斯坦先生,我谨代表中国的北京大学,诚意邀请您访问中国。”眼前的这个东方人说他叫袁观澜,是教育次长。

  他知道自己现在非常有名,大家都看好他是下届诺贝尔物理奖得主,决对的潜力股。可是他不明白——自己有必要去那个陌生的地方吗?一个搞物理理论的,能去那儿做些什么呢?他不是一个喜欢讲话的人,从小就是,甚至因为这个一度被人怀疑是弱智。可是他喜欢动脑想,一个人的想。

  他是德意志,骄傲是天性。他不喜欢眼前的这个东方人,眼神内隐隐闪烁着光,而嘴角拉出笑容,略微紧绷着,让笑容僵在那里。“一切都好谈!”看得出他很急切希望自己给个答复。而他喜欢清清楚楚,希望知道缘由真实,不喜欢遮遮掩掩。而这个人不是,他没有提起其它别的,毕竟是个当官的。

  于是他拒绝了。

  一年之后,又来了一个东方人,先是讲了很多自己国家发生的事,虽然讲得磕磕绊绊,可是一板一眼,一点都不马虎,不服输的性格。也看得出他对科学非常渴望,对未来非常憧憬。这是很真实的感觉,他一下子就对那里有了兴趣。他决定接受邀请,到日本去讲学。

  他的旅途在上海做了短暂停留。“重磅!爱因斯坦到了上海!”所有媒体都大字报道,“真热闹啊”,他吓了一跳。他看到了自己的头像,名字特大,真显眼,可是对于他花了心血的那些论文,却寥寥几笔,不痛不痒。就这么巧,不过一两天时间,上海的瑞典领事馆通知他,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奖。那是1922年。

  他抵达了日本。第一印象有点吃惊,没想到落伍的东方还有这么一个干净整洁的国家。这里跟别的地方不同,比如上海,跟他在上海街道上所见到的一切大大不同。他还发现,这儿的人低调务实,正派,不爱炫耀出风头,这些对他很有吸引力。他很乐意自己到这里讲学,于是呆了六周,比计划多出两周,因为听的人,问问题的人实在很多。多年之后有人采访他,他很自然地直话直说:“这是一个值得人喜爱,敬佩的国家。”

  爱因斯坦无法预知未来。当时有一个中学生,因为深受他的鼓舞而对物理学有了热情,并在1949年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奖,突破了日本诺贝尔科学奖的瓶颈。他叫汤川秀树,多年之后说:“当时,尽管相对论对我来说是对牛弹琴,可是潜意识里,我有了物理学的方向,也对物理实验热心起来。”

  弹指刹那百年。

  2018年,爱因斯坦的私人日记被翻出,并由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出版。很合理,因为在美国,爱因斯坦基本只呆在那个小镇。据英国的《卫报》报道:“作为负责人之一,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的资深编辑认为,爱因斯坦涉嫌种族歧视,因为他看不起亚洲人,中国人,印度人。。。,除了日本人。”

  真的假的?转述别人的话,就给了爱因斯坦这么大一顶帽子。忽然间我们厉害国的媒体也念起旧来,一时间好。。。热闹。

  厉害的媒体开始表演了:

  “那还不是因为穷闹得?被人看不起太正常了。我们只能提供一月一千银元,而爱因斯坦要求一千美元。”“天哪,这还不满意,当年鲁迅在北京买了四合院,也不过三千银元。也就是说,三四个月就是一套北京的,核心地段的四合院!这科学家,胃口也太大了,这么爱钱啊。”“科学家我们也有,没什么了不起。”“华人数学家陈省身说:“爱因斯坦很伟大,但是他老了,他说的话听听就好,别当真,做研究,要动手,要趁年轻。”“当世最杰出的科学家杨振宁,在国内读本科时,听到爱因斯坦又发表了论文,他的评价是:毫无originality(创新),没有收获到什么有用的智慧。”“我们不要过于崇拜爱因斯坦,他说的并非一切都是对的,比如他说中国人是麻木的。他不知道,这只是一个暂时的表象而已,因为他没有深入了解中国,也根本不知道这个民族的潜力!”“我们不要因为一个人的评论而被激怒,尽管他叫爱因斯坦。只有强大,才不再会受伤!”
  既然来回都经过上海了,顺道去北京多少赚点外快,多合算,怎么着都不会赔本,怎么会嫌少呢?这笨蛋也明白。难不成这是申办奥运会,两个只能选一个?就算这样,爱因斯坦那脑袋,难道不知道像巴菲特午餐那样让人竞标?造谣造成这样,还有鼻子有眼。最匪夷所思的是——这科学家,到了咱这地儿,也成了走秀的歌星,明码标价。在咱们看来,一切的一切,科学,也都是钱的事。”这都什么逻辑啊。

  我不知道英国报纸为什么热心报道美国编辑讲的话,可是我知道,英国的足球水平虽然不如德国,但一直瞧不起对方。

  我不确定杨振宁是否这样讲过,也不想知道为什么。可是我知道,他35岁得了诺贝尔奖,一辈子献给了美国,81岁高龄选择海归继续发挥余热,好像再也没有拿得出手的科技论文。并于93岁高寿加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我还知道,最近网络上,他还握着那双年轻的手,从她28岁开始,就相濡以沫。 人生百岁,什么不明白,看不穿?老人怕寂寞呀。自己开心就好,真心就好。做为异国打拼的华人,骨头硬的不多,为了生存身段不得不软,没办法习惯了,完全能够理解。他完全可以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难不成一定要让大伙帮他安排?一定要这么不地道地把他放在火上烤吗?我是绝对不信他会这样去讲爱因斯坦。这是对科学,对正常的人,只要活着,最基本的要求。只要有眼睛,有脑袋,不用想都知道爱因斯坦有没有原创性。

  说了半天,还不是这些媒体自己闹腾的,就图个热闹。咱们大伙儿就跟着凑个热闹,这点击率也就上去了。下次操作当然照旧啊,一直这样永远不会腻。

  “街上很脏,很乱,人很多。”“他们看上去很辛苦,有些甚至像马一样地做苦力,却依然看不出痛苦的表情,只是在那勤劳地干活,更像是移动的机器。外表看上去肮脏,人显得疲惫,麻木。”“孩子们看上去安静,拘束,显得呆板,愚钝。”“女人看上去跟男人差别不大,所以我有点好奇,男人们怎么会有那么大的兴致,愿意生那么多的孩子。”“他们吃饭也不愿坐在凳子上,宁愿累着去蹲,就像以前我们在树林里上厕所那样。”“如果世界上所有人都像这个样子,那就太让人遗憾,让人失望了。对我而言,一个献身科学并传授别人知识的人,连想一下都会悲伤难过,惭愧不已。”爱因斯坦在自己的私人日记里这样写。

  着眼市井乡村普通人,到底是科学家,不挑拣,也不删除数据。第一印象蛮客观,挺真实。要知道那是1922年的中国,乱成粥了。

  爱动手的人在忙活,张作霖在东北宣布独立一声吼,溥仪在紫禁城忙着结婚的大事,而孙中山先生在南方沉默着,正被怎样去北伐所困扰。爱动嘴的人也没闲着,文艺思想界的名人不例外都呆在京城大城市,吵来吵去,都觉得自己才对,恨不得对方去死。“”讲的真的假的?演的吧?真是的,也没个裁判管一下。”咱华人,有人喜欢动手,有人喜欢动嘴,大多数也就图个热闹,凑个热闹。

  全都觉得自己是最聪明的人,都该听我的。

  好不容易等来了第一个屠呦呦,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等得花开花谢,花谢花开,百年之久。没想到一切想得简单了,后果让人纳闷,让人无语问青天:“她申请院士被拒了,不够资格。”这科学吗?这院士还要科学家吗?

  一千年前这样,一百年前这样,现在也这样。喜欢演戏,总是猫腻。被发现了头就一缩一藏,装糊涂,心里明白。可是嘴上实在道不出歉。

  怎么办?想来想去很简单,绝对基本——干点正事。人老是想着怎么招摇撞骗,最后自己开始骗自己了。

  心要静,脾气要好,对人要和善。嘴少骂点,手少动点,别光图热闹了。

  脑袋要多想点,作事要较真点,手上要勤快点。一旦玩真的,功夫到了,水到渠成。毕竟人多,聪明人也多。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