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随风

记录一些自己的回忆
正文

京华烟云

(2022-06-02 06:25:01) 下一个

京华烟云

京华烟云是一本描写从义和团运动到抗日战争时期,中国社会的深刻变化以及在这样的社会变化中北京城中三大家族的兴衰史和三代人的悲欢离合。书是林语堂先生旅居巴黎时于1938年8月至1939年8月间用他娴熟优美的英文写成,并题献给"英勇的中国士兵",英文书名为《Moment in Peking》,《京华烟云》是它转译为中文后的书名,也有译本将本书译为《瞬息京华》。这本小说是林语堂先生25中英文著作中最有分量的一部作品,并以此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
最初接触京华烟云,看的是香港版的电视剧,赵雅芝演的姚木兰自此在我心中无人可敌。高中的时候找了很多地方,买了原书,细细品读。书中女主角姚木兰从少年、青春、中年,年老的成长经历,关于感情、婚姻、大家庭中事物处理的很多观点,态度及应对的方式,对正处在成长的转型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最初形成的我,影响很大。第一次出国的时候只带了一本真正意义上的小说,就是那本英文原版的《京华烟云》。

京华烟云中女主角木兰的父亲姚老先生,即全书思想主旨的载体。他从年少时的放荡不羁流走于烟花酒巷到最终潜心研读道家书籍,四方云游,修心养性,最终超脱尘世安逸的寿终正寝;他乐于接受新的事物,新的思想,如一个悠然自得的哲人,将时间万物淡然的化于胸怀。他不让两个女儿缠足,让她们进新式的学校学习最先进的知识,让她们具有新的、进步的思想;女主角木兰几乎是一个完人。但她又与众不同,有血有肉。她慧质兰心,具备中国传统女性的美丽端庄、温婉娴淑,理智豁达;她更有新女性的才华横溢、开朗大方、热情浪漫以及卓越的社交才能。她的名字也蕴含了深意:木兰,古代的巾帼英雄;而书中的这个木兰,也同样具有柔中带钢的力量。她是一个出生在北京富豪家中的千金,没有金枝绿叶的傲慢与娇贵,更没有传统的陈腐观念。木兰的天性中有着追求理想的独特浪漫。她的生活方式随季节的改变而改变,"在冬季则平静沉稳,春来则慵倦无力,夏天则轻松悠闲,秋来则舒爽轻快。她喜欢逛庙会、吃小馆儿、逛公园、看电影,游览名胜古迹;与丈夫在凉亭里下棋、手持厚卷躺在藤椅上看小说;还同丈夫到景山以西御河岸边,趁清露未晞之时去闻荷香,收集荷叶上的露水珠儿。这都反映了这个美丽女性的多彩多姿和多情善感。她喜欢写大而刚劲的字,让人总觉得向男孩子写的;少女时代也常对妹妹说:"我希望自己是个男孩子。"她是一个细腻而多情的女子,她也有过青春萌动的爱情。虽然旧式的婚姻将她许配给另一个与她青梅竹马的男子,但她仍是幸福的,她自然而然的视过去的情感为少女的幻想,而在丈夫荪亚的身上找到恋人身上没有的更多的优点,并具备了有气度的宽容。这是他们自始至终相知相守,心心相印。正是这种思想,使木兰的婚姻走向幸福。
而随着那个特殊历史背景下时光的推移,木兰的生活方式开始了一系列的变化。"从富家生长享用一切物质安逸到变为村姑,过着幽雅山居的生活,以及最后变为普通农民,成为忍苦、勇敢、伟大的民众大海中的一滴水。"她的生命由单一的颗粒到最后的融合,是由闭塞,走向开阔,由单薄走向浑圆,由狭小走向博大的过程。

木兰对曾荪亚和曹丽华之间情感纠葛的巧妙处理,可以说更是令人心悦诚服。已届不惑之年的曾荪亚与情窦初开的曹丽华一见钟情,被精明细致的木兰很快发觉。她满怀同情与激情给曹丽华写的那封规劝丽华"挥利剑、斩情网,断情丝"的书信,全信坚持以情感人,以情动人,以情服人,情深意切,情理交融,淋漓尽致地表现了木兰的精明、智谋、豁达与和善,使曹丽华幡然猛醒,迅即回头,真可谓是"妙手回春"、"化干戈为玉帛"。她以最平和的方式平息了这次家庭危机,充分反映了她具有不平凡的智慧和超人的大度胸怀。

姚木兰这位奇女子五味杂陈的传奇人生,特别是在民国这个时代背景的映衬下,更张显了无与伦比的震撼力,平添了几分历史的沧桑感。林语堂曾说:"若为女儿身,必做木兰也!"可见木兰是他心中的理想女子。林太乙(林语堂之女)在读过这部书后说: "你一翻开书,起初觉得如奔逃,然后觉得由幽妙、流动,其次觉得悲哀,最后觉得雷雨前之暗淡风云,到收场雷声霹雳,伟大壮丽,悠然而止……忽然恍然大悟,何为人生,何为梦也。"

书中描绘木兰游观始皇无字碑那一段对玉石的描写让我记忆深刻。那一块石头无情无感,故永远生存,人为有情之动物,故个人死去而家族却永远流传。曾经去五台山看到的青龙寺的玉石雕刻,历史中看似毫无生命的历史远久的石刻,就那里见证、展示十几个王朝的显赫荣耀,帝国的瞬即瓦解,历史的进展演变。仿佛就是若干世纪的历史大事一览表。而这些默默无言的石头,也有绚烂云海郎日的展现,高山日落,也有归栖山谷黑夜的清倦。大自然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这是宇宙间的和平秩序。时间、经历就是这样,也许有些只是无穷的时间中的一刹那。而个体的生命与经历放入历史的洪流中也不过是沧海一粟,瞬时即逝;纵然如此,对个体来说,那些得之不易的刹那却是值得记忆的十全十美的至理,需要我们去珍惜。过去,现在,将来,融汇而为一体的完整的幻象,即有我,又无我。这个幻象,在精神上的深意,无语言文字可以表明。

关于京华烟云这部积蓄了中国文化精髓的厚重的作品绝不是我这样轻飘的文字可以在暂短的篇幅中可以表达清晰的。文学界很多评论家把《红楼梦》和《京华烟云》对比,说《红楼梦》是一部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那么《京华烟云无疑是一部中国近代社会的百科全书。我不敢轻易的去评论些什么,引来红迷的板子。但是如果你看了红楼梦,看了其中女子的命运,要人生悲,生怜,生同情,生惋惜,而《京华烟云》会让你感动,生爱,生喜,生情,生出对新世界的热情。你会一下子感到身边的爱,学会像书中每一个人那样艺术的生活,安然恬静、积极热情的生活。呵呵,如果有父母不愿意自家娇小的女子看红楼,怕生就了多愁多病的敏感的性情,就要她看《京华烟云》吧,作个有男子气宇大家气度的姚木兰如何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