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没有朱令的消息了!
直到朱令墓地迁移,有志愿者公布了朱令安葬的幕后详情,才发现,某大学的某些人居然可以无耻到如此地步!
我们先来回顾一下:
朱令在2023年底去世之后,她的骨灰于2025年8月12号葬在了北京万安公墓,朱令父母和少数亲友参加了安葬仪式,他的远房妹妹作为家属代表从骨灰堂请出了骨灰,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送到了朱令的墓碑前。
之所以拖了一年多才下葬,是因为关于朱令的安葬地点、墓碑设计等诸多问题一直没有解决,直到今年6月才最终解决。
首先是墓地的选址问题:
朱令父母一直希望朱令能和她的姐姐吴今葬在一起,可是吴今所在的万安公墓当时已经满了,需要等待扩建。
通过一年多来多方面的协调,今年终于新开了一块1平方米的地块。姐妹两人的墓碑距离只有几米远,两位老人非常满意。
其实,看到这个消息,我的心情特别悲凉,人都死了,两位善良的老人就剩下这么一点小小的愿望,很容易就满足。
但某某大学某些人,居然就能利用二老的善良,帮助自己度过舆论公关危机。
这就要说到另一个有争议的问题,就是关于墓碑的设计问题。
据好心志愿者视频说明,某某大学在对待朱令问题上的种种无耻:
最基本一条,从案发到今天的30多年里面从未正式对朱令及家人道过歉。甚至至今不承认在这起投毒案中有任何责任。
更过分的是在朱令临终前,某某校方派三人代表团和朱令父母协商,对两位老人当面许诺要在朱令的墓地,安排两位老人的后续医疗方面提供各种帮助,而且还同意在清华校内设立朱令命名的奖学金。
此时我们感觉某某大学还算有点良心,事后想法设法在弥补自己的错误。
却没想,他是在利用二老的善良,让二老在舆论面前保持沉默。二老可能会想:人家学校都这样承诺了,人死不能复生,也算是对逝者一个交代吧。
后来的情节更惊人,某某大学在追悼仪式前,不顾家属的意见抢先发布讣告,讣告中含糊其辞只字不提学校责任,甚至不提朱令是受害者的事实。但是由于追悼会之前的种种许诺,两位老人并未发声。
该校成功的度过了这次公关危机。不得不说,真TM高呀,你们应该增设一门舆情公关专业,专门讲讲是如何对付两位老人。
接下来某某大学又逐条违背了之前所有的承诺。首先是说没有能力在墓地和两位老人的后续医疗方面提供帮助,只能做到在学校内部设立朱令命名的救助基金。接着在拖了半年多之后,在2024年6月19号签署某某大学朱令救助基金协议的当天,校方无理由反悔拒绝签署协议,并从此不再和朱令家属协商联系。
某某大学某些人的用意很明显,就是不想在任何地方看到某某大学和朱令的名字同时出现。一所百年名校,居然是这样作风,实在令人齿冷。
另外两位老人年事已高,某某大学继续采用这种使用了几十年的拖延战术,很快就能一劳永逸了。不得不说,真TM高呀!
在朱令墓碑的设计上面,两位老人希望能刻上朱令在某某校园内受害的事实。但是再次受到了各方面的压力未能实现。
最终的解决方案是,把清华在朱令追悼会上送的花圈的照片,刻在了朱令墓碑前的供品台上。唉,说句公道话就那么难吗?
张黎利作为朱令案的长期志愿者,他说:我们这些长期志愿者们并不会因为朱令的下葬而停止工作。
我们这些同情朱令的人,也不会放手的,一定要跟踪下去。
朱令至死没有等到母校的一声道歉,她的父母都已经80多岁了,难道某某大学真的以为这样一直拖下去,这件事就会被人遗忘吗?
这里,我想到了裘千仞,后来皈依佛门成为慈恩,临死之前一直吊着一口气,想要得到瑛姑的原谅。某某大学的这几位领导,不知道会不会有这等觉悟?
留给他们的机会,确实不多了!
张黎利先生还呼吁在某某大学承认错误并向朱令一家道歉之前,不要再向某某大学捐赠,也不要鼓励自己的子女或者任何优秀的学生报考某某大学……
这里先向张先生致敬,您做到了我们做不到的事情,说了我们不敢说的话。
这里面大部分说得很对,逻辑思维也很严密,但要不要报考某某大学,有点道德绑架,毕竟只是学校里面出现一些败类,也不能一棍子打死就此否定整个学校。
我是坚定支持朱令案重新侦查,希望能够给朱令一个公道,还真相大白于天下!
但一是一,二是二,个别人的行为会给某某大学抹黑,但我们不能因此来抹黑某某大学。
连我都不想抹黑某某大学,而某某大学的某些人,就不能实事求是一回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