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 狗
萬沐
“游狗”是我们家乡的一句土话,原本是指那些到处抢食的野狗,后来却用来形容那些不顾脸面,四处混吃混喝,并讨小便宜的人。“游狗”当然是个贬义词,但是“游狗”们却并不认领这顶桂冠,个个自以为聪明过人,人人算盘打得精准,而别人都是难以参透其天资的傻瓜,在国内我已经见识过不少“游狗”精英。但在海外,这类“游狗”更是有了大量的升级换代,与时俱进,与地俱进,成了狗中龙凤!
我本天真,没出国前,原以为海外华人漂洋过海,见识多广,人品高尚,个个都是陈嘉庚,最起码也应该是个“金山伯”,人处世肯定还会撑起一点面子,但岂不知海外见到的情况比国内还要更有深度和广度,而且“游狗”段位还芝麻开花,高出了国内很多,并且有很明显的异域特色。我尽管是个小小的打工仔,但也窥见了不少自诩为精英的“游狗”风采。
第一类,是政治游狗。这类人没有价值观,只有自我利益。有很多采取各种办法,费尽很多心机来到西方的人,明明就是宣誓为所在国效忠的人,但为了自己的政治盘算,却极力诋毁所在国家,当然,这并不影响他们为了自我结交所在国的权贵。更可笑的是一些通过难民途径拿到身份的人,在这方面表现得更突出,似乎忘记了在西方法庭上是如何谎话连篇,诋毁自己祖籍国的。一旦拿到身份,就立即翻脸,充当起了所谓“爱国”先锋,在社区呼风唤雨。这种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见了阎王爷马上就跪下说自己想死的人,某些时候却成了中外的政治夹缝中的精英。说实话,这种“政治游狗”风气的盛行,影响的不仅仅是个人的人格,也影响了社区的信誉,更影响了中国人在世界上的形象。
第二类,就是经济游狗,这类人的特点,就是为了自己的经济利益,巧言令色,精心编制圈套,坑蒙拐骗。这类人往往将自己包装成某方面的经济权威和社区领袖,拿着阔得吓人的头衔,并请一些有关方面的头面人物给自己站台,提升自己的段位,当然,“爱国”这个金字招牌一定是要拿来用的。利用政治经济双管齐下的方式,在社区进行经济欺哄,在国内进行政治欺诈。由于其金光闪闪的形象,令很多同胞掉进经济陷阱,最终苦不堪言。大家想想,这多年已经露馅的经济诈骗者都用了些什么招数?你自然就知道经济游狗有多可怕!
第三,文化游狗。在互联网时代的海外,由于大家都有了言论写作方面的自由,这本是好事,但一些人便在文化领域也兴风作浪了。脸不红心不跳吹嘘自己和某某方面的关系深厚,将要获得某方面崇高的文化地位,还会故意放风说那方面的财团要资助他的文化创作,而自己坚决拒绝。甚至一些人竟然将自己那一堆烂文字和诺贝尔文学奖挂钩,真是令人哭笑不得!事实上,这类人连中国的文学圈根本都打不进去,或者根本就沾不上边,但却在社区四处游走,到处卖弄,动不动就是中国作协,社会科学院等。讲台上夸夸其谈,私底下蝇营狗苟,迷倒了不少不懂文学的文学迷。
第四,酒肉游狗。这类人也没有多少更高的抱负,完全就是混吃混喝,大到一顿饭,小到一杯咖啡,一个马粉。如果逮到吃饭机会,赶紧先拿个盒子在身边,不仅自己肚皮鼓胀,还要自己一家老小也油水均沾。更可笑的是,传闻一个悭吝成性的名人,长期泡女人,却舍不得请一顿饭,被女朋友骂“用了我的身体,还要用我的钱,最后连一顿饭却舍不得,还说俩人是旷世爱情!”
等等。
为什么造成这种种不堪?我想是不是海外华人社区是个三不管的地带,大家来自五湖四海,并不知根知底,也没有中国风俗习惯和单位的约束,又没有当地文化的限制,一些人就,任凭“人性”外露,自我放飞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