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禅的博客

体悟人生真理,通达智慧觉悟。自觉觉他,自利利他。youtube链接:https://www.youtube.com/watch?v=34fjoWGlYx4&list=PLXXuRYOXx2fKoL33puVNg_m7JH9th7Wu4
正文

心性学(逍遥禅)【重点篇目】

(2022-12-11 19:17:53) 下一个

心性学

——逍遥禅

第一章、王阳明的心学

一、王阳明心学精髓

王阳明心学精髓可以用六个字、四句话来概括:六个字是“心即理”“致良知”;四句话是:“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心即理”就是王阳明反复强调的“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

“致良知”语出《孟子·尽心上》:“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致”本身即是兼知兼行的过程,因而也就是自觉之知与推致知行合一的过程,“致良知”也就是知行合一。

王阳明临终前的遗言是:‘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二、王阳明心学面面观

(一)、立什么志就是什么样人

年轻时候的王阳明志向高远,爱好广泛,是一个天赋卓绝的年轻人,这样一个年轻人却有着一身傲骨,宁可蹲大狱,也要为正义说话。

1、第一等事应是读书做圣贤。

2、世人以落第为耻,我却以落第动心为耻。

3、我已超脱了得失荣辱,只是还无法超脱生死。

4、昨日衣蟒戴玉,大家都说荣耀,可脱衣就寝,只是一身穷骨头,何曾添得分毫?所以,荣辱不在人,人自迷耳。

5、人非要经历一番不同平时的劫难才能脱胎换骨,成为真正能解决问题的人。

6、为了自己相信的正义要勇敢去拼,不要做缩头乌龟,否则就是活千年,不过是千年的禽兽。

7、人人都是圣人,谁也不比任何人差。

(二)、空想而不实践,就是一场空

王阳明年轻时痴迷于佛教,吸取了许多禅宗的思想,但等到他心学大成后,却对佛学大加批判,认为只在心上做,终是无用。

1、禅宗说了‘人人都有佛性’后就枯坐,什么都不管了。说了‘佛向心头做’后就真的在心头做,不去实践。而我说‘在心上用功’后,必须去实践。

2、佛道之学和圣学只是一张纸的距离,所以不容易辨别,只需要立志于圣学,将来必能看透。

3、亲情与生俱来,如果真能抛弃,就是断灭种性。

4、佛教徒总说自己不执着于‘相’,其实都是因为执着于君臣、父子、夫妻的‘相’,所以他才逃避。

(三)、孝道是发自内心的行为

百善孝为先,在王阳明心学体系下,孝不用学,它就是发自良知的行为。

1、如果真有孝顺父母的心,就会去做孝顺父母的事。孝顺这个道理就在你心中,如果它在外面,比如在父母身上,倘若父母去世了,难道它就消失了?

2、宇宙中最真的孝,就是不让父母担心。知道了这个,你就知道怎么去孝顺父母了。

3、人心中本就有孝心、仁心,所以不必去外面寻求任何东西,只要让心中的孝心和仁心自然流露就万事大吉了。

4、做儿子的对于父母错误的言行无法指责时,最好的办法就是哭泣,怎么可以奉迎他的错误呢!

5、人世间所有父母希望的其实是儿女平安,锦衣玉食并不重要。那么,将心比心,我们希望的其实也是父母平安,心平安,身平安。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是你的身心要平安,否则,这都是空谈。

(四)、兵法之道奥妙在于不动心

王阳明不仅仅是一位思想家,更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他的用兵之道讲究虚虚实实,对将领则要求不动如山。

1、虚虚实实,让敌人的心慌乱,动起来没有章法,就能趁势而入,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的胜利。

2、敌人只要心中生疑,这仗就赢了。

3、有些人就是平时学问不到位,一临事,就慌乱失措。那些急中生智的人的智慧可不是天外飞来的,而是平时学问纯笃的功劳。

4、敌人气势正盛,就应该趁他们取得胜利疏于防备时向他们进攻,怎么能在这个关键时刻后退呢?

5、哪里有什么技巧,只是努力做学问,养得此心不动。如果非要说有技巧,那此心不动就是唯一的技巧。

6、只有在平时有克制的能力,在自己的良知上用全功,把自己锻造成一个泰山压顶色不变,麋鹿在眼前而目不转的人,才能不动心。

(五)、真理不在书本上,就在我们的心中

王阳明将朱熹的天理与内心联系在了一起,朱熹认为天理要从书中去寻找,王阳明则认为心外无理,天理就在我们的心中。

1、心中有个能知是非善恶的良知,所以一切道理都在心上,就是:心即理。

2、真理已在心中,我们去实践,只是去验证这个真理,其实最终目的就是磨炼我们的心。

3、天理是在心中,但由于世俗的浸染和自己的不注意修心,天理虽然没有离开心,可却被蒙蔽了。

4、天理固然在心中,但如果一个意志力不坚定的人,生活在一个肮脏的环境里,天理就很难显现。

5、耳朵不能听是非,省了多少闲是非;口不能说是非,又省了多少闲是非;心知道是非就够了。

6、生死关容易过,可心上的关却难过。

7、一切真理都在心中,所以不需外求。

8、世人因为不知道‘达到至善’的关键在于我们自己的心,以为天下的万事万物各有自己的道理,因此掩盖了评判是非的标准,使‘心为统帅’的简单道理变得支离破碎、四分五裂。

9、良知提醒我们,要把万物和自己当成一个整体,对万物说,我爱着你的爱,痛着你的痛,伤悲着你的伤悲,快乐着你的快乐。

(六)、良知,就是与生俱来的道德感和判断力

王阳明的心学就是致良知之学,所谓良知,就是与生俱来的道德意识。时刻保持内心的光明,然后按照良知的指引前进,则前路也必定光明。

1、每个人与生俱来心中就有圣贤之道,因为我们心中与生俱来就有能知是非善恶的“良知”,而做圣贤就是要通过自我努力实现最真实的自我。

2、心如明镜,物来则照,不要刻意去追求。

3、只要时刻拂拭自己的内心,让良知不要被人欲遮蔽,就都能成功。

4、人人心中都有良知,人人心中的良知都会得出一个真理。伯夷、叔齐虽然死了,但他们的良知却在每个人心中。

5、应视功名利禄如浮云,要勇敢地去做事,不必计较事成之后的荣耀。有荣耀是我幸,无荣耀是我命,这就是良知给我们的答案。

6、你的意念所到之处,正确的就知道正确,错误的就知道错误,不可能有丝毫的隐瞒。

7、真正的自信就是相信自己的良知!良知告诉你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那就去做,不必顾虑、不必计较。

8、我们心里的良知是应对万事万物的法宝,无须去外部寻求任何帮助。

9、有些人平时不肯行善积德,内心有所欠缺,所以害怕。若平时依良知做事不违神灵,坦荡光明,又有什么可怕的?

10、良知是个直性子,对于不公,它给出的答案就是:马上反抗。

11、“至圣先师”孔子说的话,如果它不能和我的心相符,那就是错的,就不是真理;而贩夫走卒说的话,如果它能和我的心符合,那就是对的,就是真理。

12、绝不要先以恶意去推测别人,否则自己就先变恶了,一旦如此,就是丧失良知的表现。

(七)、“知行合一“的无边威力

知行合一,“知”是“良知”,也就是内心,“行”是“实践”,“知”与“行”是一体的。

1、真理就在心中,但必须去事上练,只有去实践了,才能更深刻地体会这一真理。而且,这两者是不可分的,正如知行合一一样。

2、安定情绪,物我两忘,不是什么都不想,死人才什么都不想呢。

3、无事时,将好色、贪财、慕名等私欲统统搜寻出来,一定要将病根拔去,使它永不复发,才叫痛快。

4、名与实相对。务实的心重一分,求名的心就轻一分。若全是务实的心,就没有一丝求名的心。如果务实的心犹如饥而求食,渴而求饮,还哪里有时间和精力好名?

5、要祛除声色货利的私欲,就要在静坐时把那些好色好名好利的祸根都搜寻出来,然后祛除。

6、面对外来评价,尤其是毁谤时,非但不要动怒心,而且还要把它当成是磨炼强大内心的机遇。

7、天下任何事物本来就没有善恶,它所有善恶全是人强加给它的。

8、天下之事,有的貌似礼但实质上不是礼;有的貌似非礼但实质上就是礼。

9、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10、装模作样成一个圣人去给别人讲学,人们看见圣人来了,都给吓跑了,怎么能讲得好呢?唯有做一个愚夫笨妇才能给别人讲学。

11、除非是死灰槁木、耳聋眼瞎之人(才能不看不听),虽然听见、看见了,只要心不去跟随它也就行了。

12、静并非不动,动也并非不静。戒慎恐惧就是念头,为何要区分动和静?

13、随时随地而变化、变通,如此才是真正拥有智慧的人。

14、人必须要有为自己着想的心方才能克除想念私欲的心,能够克除想念私欲的心,才能成就自己。

15、只要做到用良知去发家致富,那就符合天理,谁说君子不能谈利?

16、不去议论别人的是非,在要责备别人的时候,把它当作自己的一大私欲加以克制。

17、仕途如一张网,进入后就会被沾上不得转身,所以千万不要沉浸在里面,要懂得站在网上看。但也不是不作为,看明白,然后进入网中去做,做完就赶紧撤出来,这样才能不被仕途牵引,不被功名利禄所累。


 

第二章 逍遥禅心性学的基本架构

简介:

逍遥禅心性学,以佛教十法界为心性体系,以《大学》《六祖坛经》《道德经》儒释道三部经典著作为依据,以树立真理道德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为导向,以觉悟真心本性的真理为途径,依靠“以道驭术”的驾驭能力来完成“世界大同”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逍遥禅的精髓:“心王是理”和“以道驭术”

第一“心王是理”:

认识心里的性王,才是一切心、一切道的道理和真理!不同的心就是不同的道,而觉悟真心本性才能明白真理,不论各种分别心的道理,还是觉悟真心本性的真理,都是依心灵的灵性之王为“理”!因此,我们说“情识的情理”“人道的人理”“天道的天理”“圣道的圣理”“菩萨道的本理”“佛道的佛理”。各种道的各种“理”,不能混为一谈,但又离不开自己的心灵,因此说“不一不异”!只有觉悟真心本性的真理,才能发挥真空妙用,才能明白各种道理,才能明白各种道的人生道理,才能明白在真空中显现的各种心性境界和各种世界,才能明白各种世界的真理,才能树立人生道德真理观、世界道德真理观、道德真理价值观!

认识心王的不同,“理体”也有所不同!王明阳认识无善无恶的清净心“理体”,因此说“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宋朝张伯端认识光明智慧心的“理体”,因此说“一粒金丹吞进腹,我命由我不由天”。六祖慧能认识了光明智慧心的“理体”,却说“说通及心通,如日处虚空,唯传见性法,出世破邪宗”;释迦牟尼佛认识了佛性的“理体”,因此说“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六祖慧能认识了佛性“理体”,却说“用智慧观照,内外明澈,即见本心”;六祖慧能觉悟了真心本性的真理,因此说“无上大涅槃,圆明常寂照”,而释迦牟尼佛灵山会上传法于大迦叶却说“吾有正眼法藏,涅槃妙心,微妙法门,付嘱摩诃迦叶。”

而在密宗莲花生大士却成了“立断、顿超”和“照寂寂照”的大圆满。

因此根据自心觉悟的深浅,有清净心“理体”、光明智慧心“理体”、空性“理体”、不二佛性“理体”、觉悟真心本性的真空真理“理体”、自性圆满的自性三身佛一体的“理体”,理事圆融、事事圆融的如来藏性“理体”,性一切心的“理体”!无明不觉、迷惑颠倒的攀缘妄想凡夫心,则无“理体”可言!

第二“以道驭术”:

明白了自己心性之王,通达了各种心性境界和各种世界,就可以应用不同的道来驾驭各种事物,这就是“以道驭术”!也就是把道德真理应用到世界的各个方面,以道德真理总领各种事物的生住异灭过程,把握甚至是改变各种事物的进程,建立道德秩序和道德社会,实现世界大同的人类命运共同体,造福于全人类!

第一节、十法界十种心性境界的十种道路

(一)、十法界十种心性境界的十种道路

1、贪嗔痴的三恶道

地狱道:以嗔恨心为主,因嗔恨心造下了杀害众生的杀业,死后而堕落于地狱。

饿鬼道:以贪吝心为主,生前不舍一文,自私自利、损人利息,死后堕落于饿鬼道。

畜牲道:以愚痴心为主,因无明不觉妄想颠倒,认物为己、认假为真,而欠下了很多债务,死后托生做牛做马来还债!

自己去除贪嗔痴的恶心,诸恶莫作,就关上了三恶道的大门!

2、戒恶行善的三善道

人道:是善恶不定心,一念善就可以行善,一念恶就能作恶,人的心性最为不定,善恶在于一心间。

阿修罗道:具侠义的善根,但争斗心很强。人间的侠客,畜牲道的地仙,天人道的天魔和天龙八部护法都属于阿修罗道。

天人道:也就是天神,大公无私,把众生当做自己的儿女一样保护,才成了众生的保护神。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就可以变为天人、天神!

3、觉悟真心本性的四种圣道

小乘圣人道:认识无善无恶的清净心体,守住清净心“净极光通达”,就是光明智慧心(金丹),依光明智慧的真心成就真人、圣人。

二乘缘觉道:认识人生十二因缘的过程,破除“爱取有”的七情六欲,觉悟缘起性空的体,破除无明不觉的妄想迷惑颠倒心性,依缘起性空、性空缘起成就辟支佛。

大乘菩萨道:认识五蕴假合的假象,用光明智慧照破五蕴皆空,认识本心本性本空的本体!依如如不动的本性本体成就菩萨!

佛乘道:觉悟真心本性的真空真如真理体,依真空真理体成就自性三身佛和三身佛一体,发挥真空妙有成就理事圆融、事事圆融的如来藏!

其实,十法界十种心性境界十种道路,都是同一灵性,因用不同的心而成了不同的道!因此需要我们觉悟真心本性的真理,通达各种心性境界,应用各种心性来造福于全人类,这就是“知行合一”的“以道驭术”!

(二)觉悟的道路和真理

无明不觉,就在善恶六道中轮回;觉悟真心本性,就可以跳出六道轮回,解脱生死!因此解脱生死是依不生灭的光明智慧心性来解脱生死轮回的,成就圣人道、菩萨道、佛道是依光明智慧心性来成就的,因此佛经上说“一切诸如来,皆以智慧觉。”

1、所谓的觉者:就是能够清清楚楚、明明了了知道自心“起心动念”的止观者,清清楚楚、明明了了知道自己所有“起心动念”产生的所见相和结果的人!

2、所谓悟者:就是悟了自心自性本空的人,而一切分别心的心性境界,不过是本心本性本空中的“诸法空相”,也就是平等如幻观!

3、所谓的自性觉悟者:就是觉悟了真心本性的人,也叫觉悟了“真如”真理的人,因为真心光明智慧名为正智,本心本性名为如如,也叫性王义理,因此名为“真如”“真理”!

4、所谓的自性圆满、自性圆融者:就是依真如的真理,来圆融一切、圆满一切,也叫理事圆融、事事圆融。

5、所谓无修无证者:是指性王本具如如不动的本性法身、本具光明智慧的报身、本具起心动念化现一切的化身。也就是说,在性王中可以显现一切心性境界,但又不执着于一切心性境界。心性本为一体,无心亦无性显,无性亦无分别心的心性境界显现!通达一切心性境界,应用一切心性境界,而又不执着于一切心性境界。因此说不是自心造作的修证!

第二节、树立道德真理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儒教经典《大学》)

俗话说“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长百岁”。一个人如果没有自己的志向目标,就会失去了前进的动力,就会迷茫而堕落。同样,如果一个人对人生、对世界没有一个正确的认知,也不会有一个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更不用说探索人生真理和世界真理了!

《大学》这部经典,恰恰就是帮助我们认识道德真理,树立道德真理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

《大学》儒家最重要的经典之一,它以“三纲八目”为核心,为儒教确立了基本架构,为人们指明了“大人真理道德学问的基本方向”!

“三纲”就是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三条。这就明确了推广明心见性的道德真理是大学最重要的目标,每天改革自新和完美自己的德性,是实现这个目标的保证。“知止而后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止、定、静、安、虑、得就是自心通往道德真理的过程!

“八目”就是“正心诚意格物致知”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八个子目,“正心诚意格物致知”这四个方面属于自心修行的“内圣”;“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四个方面属于由身到家、由家到国、由国到天下的逐步治理完善过程。正是由于这“八目”,恰恰把我们的认知推向了治理国家天下的宏伟目标,让我们把自心锻造成内圣的品质、外王的志向!

具体讲解请看本人翻译的《大学》!

第三节、觉悟真心本性的本体

(本体论,佛教经典《六祖坛经》)

《大学》是告诉了一条“借假修真”的方法和道路,而《六祖坛经》则是直接告诉我们一条直指本来佛性的道路!也就是说,一般人都需要从戒恶行善、自净其意开始修行,次第行证天人道、小乘圣人道、大乘菩萨道、佛道。而六祖坛经直接就告诉我们了一条直达佛道的道路,这就是“教外别传、以心传心、正眼法藏、涅槃妙心”的禅宗道路!虽然是教外别传,仍然有语言文字的引导和“以心传心”的心印!《六祖坛经》就是属于语言文字的引导,心印掌握在禅宗明师手里。

《六祖坛经》中开篇即说:“菩提自性,本自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也就是说我们觉悟后的自性,本来就是清净不污染的,本来就是不生不灭的,本来就是光明智慧的心性,从来就是“心如虚空包容一切”的一体的见闻觉知性,本来就是可以显现一切心性境界具备万法的心性!

这一下就把我们带到了一个佛的心性境界:心如虚空包容一切的见闻觉知性一体的法身、光明智慧“圆明常寂照”的圆满报身、显现一切心性境界的化身以及不同化身的名相,也就是如如、正智、分别、名和相五法同时显现的佛的圆满心性境界!也让我们同时具备了人的身体肉眼体力、自性化身佛的天眼神力、自性报身佛的慧眼慧力、自性法身佛的法眼法力、自性三身佛一体的佛眼佛力。

同时,也让我们领略了通达各种心性境界的心灵体悟风光。“说通及心通,如日处虚空。唯传见性法,出世破邪宗”,带我们进入光明智慧心的圣人心性境界。“用智慧观照,内外明彻,即见本心,即是本解脱”,带我们进入菩萨本心本性的佛性,让我们得到智慧本解脱,进入无念的“一念不生全体现”佛地。“无上大涅槃,圆明常寂照”,带我们进入了无上正等正觉的大圆满,让我们领略真空妙用的如来藏秘密!

因此,在《六祖坛经》中,跟随六祖的脚步,我们可以领略“清净心的心体”、“光明智慧心的心体”、“佛性本体”“觉悟真心本性的真如真理体”、“自性三身一体(三身元我体,四智本心明)”、以及真空妙用的如来藏性体!因此,《六祖坛经》是引导我们认识体悟不同的心性体,走向觉悟真心本性佛道的指路明灯,希望大家仔细体悟!

具体讲解请看本人翻译讲解的《六祖坛经》。

第四节、掌握“以道驭术”的真理妙用

(道教经典《道德经》)

《道德经》第一章就把“道”的有无两面性讲述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实际上就是我们灵性的空觉一体性,也是世界整体性的有无两个方面。因此,学习《道德经》首先是明白“道”的两面性(有无、空觉等);其次要明白“道”的光明智慧性,“自知者明、知人者智”“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第三,要明白“永恒的道”存在于万事万物当中,万事万物万灵都没有离开道,因此要掌握根本大道“以道驭术”!

具体讲解请看本人翻译的《道德经》。

《大学》《六祖坛经》《道德经》这三部经典虽然分属于儒释道三教,却是一脉相承、各有侧重:《大学》偏重于立志和确立道德真理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六祖坛经》偏重于悟道、行道、证道;《道德经》则偏重于认识道德真理后,利用真理造福于人类,也就是“以道驭术”!

第五节、把“以道驭术”应用于各行各业

一、修行之道

(一)、信解行证:所谓的修行,就是修正“无明妄想的心识”,心行“光明智慧的心性大道”!修行之道在于认识心性真理道路、确立心性真理道路、修行心性真理道路、证到心性真理道路,也就是“信解行证”!

1、认识真理道路:是通过学习圣人的经典,来了解人心真理道路的!宗教都是圣人的圣言教化,都是告诉我们“戒恶行善、开发光明智慧心性”的!这就是“信圣人之教、解圣人之义”!

2、确立真理道路:认识了人心的不同道路,就要确立自己的人生目标,走道德真理的人生道路!这就是“皈依发愿”,完成了“信愿”两步。

3、修行真理道路:就是觉悟真心本性,用真心本性对待一切,让万事万物万灵成为真理的载体!也就是“如来说一切法皆是佛法”!

4、证明真理道路:当我们透过一切现象,见到一切事物现象的心性本质时,圆满了自性,圆满了一切时,就证明了万事万物万灵的真理!

(二)、修行的过程:

皈依发愿、忏悔消业、戒恶行善、解脱无明妄想束缚、觉悟真心本性、修行光明智慧的心性、圆满佛道、圆满一切!当然这一切都需要在“明师”指导下完成的!

二、宗教之道

(一)、依圣人为宗、教:

一切宗教都是把圣人当作自己崇拜的榜样,一切宗教都是依圣人的经典教化教育,因此各种宗教都有自己崇拜的圣人或者神,都有各种宗教的经典和教义。

宗教团体都是圣人教化人的团体组织或者依照圣人经典教义教化人的团体组织。

(二)、宗教教义的差别:

大多数宗教都是教育人“戒恶行善”的,都有天堂和地狱的说法,都教人要有畏惧心和善良博爱心。个别极端教派歪曲了圣人的教义,走向了极端。

大多数宗教的基本教义都是立足于“戒恶行善”的,但对光明智慧的心性也都有所提示:

如基督教说“神就是光”,还说“圣父、圣子、圣灵”一体;伊斯兰的基本教义是“信真主安拉、信天使、信经典、信先知圣人、信后世(善恶报应)、信前定(因果)”,其中信天使:认为天使是安拉用“光”创造的无形妙体,受安拉的差遣管理天国和地狱,并向人间传达安拉的旨意,记录人间的功过。

这些都是向通往真理的道路上前进了一大步。

(三)、一切宗教之道:

一切宗教之道都应该是两个方面:一是“戒恶行善”,克服自私自利、损人利己的恶心恶念恶行,用善心慈悲心大爱心利益他人,建立美好的人间世界。二是引导人们认识人生光明智慧心性的真理,掌握真理,利用真理造福于全人类!

(四)、一切宗教都可以通往真理大道:

五大宗教(儒教、佛教、道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甚至包括印度教,都是信奉神明的,都有四大特点:神明都是博爱的;神明都是光明的心性;神明都如同虚空,包容一切的,因此本质都是空性;而这三者是一体不可分割的!因为神明的本质空性,所以基督教和伊斯兰教都不能把神明当作具体塑像和画像礼拜!

而以上宗教这四大特征恰恰就是人类心性的本质,也就是自性善心慈悲心(博爱)形成的自性化身佛、自性光明智慧形成的报身佛、自性本性本质的空性形成的法身佛!

“三身元我体,四智本心明”,这就是人生的道德真理和世界道德社会真理!

用善心慈悲心、光明智慧心、心如虚空包容一切的空性,去认识人生真理,走人生真理的道路。用人生真理的心性,去认识真理心性的世界,就是世界道德真理!

宗教只是帮助我们认识人生真理和世界真理的工具。

只有认识人生真理和世界真理,才能掌握真理,利用真理造福于全人类。这恰恰是二十一世纪人类社会问题的解决之道!

 

三、哲学之道

(一)、哲学的根本:哲学的根本,就是寻求“整体的、大全的、不变的、永恒的”真理存在。而这样的真理存在,只能在光明智慧心性中才能认识。因此,想要认识世界真理,首先认识人生光明智慧心真理,在光明智慧的心性中才能显现世界真理。哲学是东西方文化沟通的桥梁,解决哲学之道,是建设道德社会的关键,也是解决二十一世纪人类社会问题的关键!

(二)、哲学是科学之母:通过哲学认识了真理,就可以“以道御术”研究科学之道了!因此,攻克科学难题的关键在于认识真理—哲学之道!

四、社会治理之道

(一)、社会治理的关键:在于建立社会道德秩序:道德仁义礼智信,是社会道德秩序。因此社会治理需要道治、德治、仁治、礼治、法治、警察治安、军队镇压综合治理!

(二)、圣人之治:圣人治理社会,依道德治理为主,依仁治、礼治、法治为辅,不得已才用军队镇压。

(三)、世人之治:世人无道无德,只能用人治和法治。如果造成了天怒人怨,就采用武力镇压。

五、 为官之道

(一)、官员的责任: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官员是社会治理的关键,官员的道德水平、治理方式、治理能力决定了社会治理水平!作为官员,首先要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要有造福于一方的能力,还要引导人们修行道德,建立道德秩序!

(二)、官员的分类:按照道德水平可分为:道德官员、仁义父母官、才能官员、平庸官员、贪官污吏。

六、教育之道

(一)、教育的根本:

教育的根本是培养各行各业“以道御术”的人才,因此道德教育和道德修行,应该高于科学知识的学习,“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二)、道德真理与科学知识:

就如同一颗大树,道德真理是根本,科学知识属于枝叶。如果不认识道德真理,我们学到的科学知识永远都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也可以说是“盲人摸象”。科学分类越细,越偏离了人生的真理和世界的真相!

(三)、教师分类:

道德之师,也就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知识之师,传授科学知识的教师;

技艺之师,传授技艺的师傅。

七、 医学之道

(一)、人是由人的世界、人的身体、气场能量、心四者构成的,人生病也是四者互相关联的问题,因此治疗疾病也应该从人的世界“外界六邪侵淫”、人的身体信息气场能量、气脉运行、心识的七情六欲、心性转变综合来解决。而西医特长在于药物手术,从身体器官组织上解决问题;中医的特长在于疏通气脉运行,“通则不痛、痛则不通”,从疏通气脉运行和八纲辨证来解决问题;禅道医学的特长在于从心识的欲望情绪和心性转变带动气场能量的转变来解决问题。因此要研究西医、中医、禅道医学三者完善的医学体系,发挥各自的特长解决现在医学难题。

(二)、按照心性境界可分为:

具备道德心性的佛医、禅医、道医;

具备神力的神医;

具备通灵的巫医;

具备“医者父母心”的良医;

职业庸医;

八、 经商之道

(一)、天道经商:钱财是自身前世行善的福报,是上天让我们做第二次分配的,是让我们行善积德,积累善根福德因缘资粮的,为修行道德真理做准备的!

(二)、儒道经商:钱财用于仁义礼智信,用于救苦救难,用于救国救民是儒商之道。

(三)、钱财用于自私自利、挥霍浪费、为富不仁,甚至是违法犯罪,钱财就是买自己下地狱,给子孙后代带来无穷的灾难!

九、 用人之道

(一)、用人之道在于知人善用,物尽其才,人尽其用!这首先就要有识人、知人、用人的本事!也就是“自知者明、知人者智”。

(二)、用人之道还在于引导人“戒恶行善”,走向觉悟真心本性的光明大道!

十、用兵之道

(一)、用兵之道在于维护道德社会和道德秩序,维护国家利益和人民的利益。

(二)、用兵的目的,是扫除建立道德社会的障碍,是不得已的手段!是为了维护人类社会的长治久安和平发展!

十一、文化宣传之道

(一)、文化宣传是为社会治理服务的,社会制度不同,文化宣传就不同。道德社会的文化宣传,要宣传维护道德秩序。

(二)、文化宣传可以让人积极向上,也可以让人堕落。

(三)、很多人被影视作品带偏了节奏,学会了勾心斗角、腐化堕落、贪污腐败、拜金主义、暴力犯罪、沉迷于色情等。这是文化宣传的失败!

十二、 艺术之道

(一)、艺术要有生命力,好的作品要优美、意境深邃、神韵。从事艺术创作的人要具备道德心性的修养。

(二)、艺术是术,需要道的滋养,才能达到“以道御术”的艺术境界。

十三、科技之道

(一)、科技的发展,要适应社会的需要,解决社会问题。要有计划的发展,不能脱离社会实际,不能危害于人类。

(二)、科技发展,要服从于道德社会的需要,坚持“以道御术”的科技发展观,不能无序发展。逐步扭转以军事武器为引导的高科技发展观,反对高科技武器开发。

(三)、机器人的发展,是为了人类更好的生活,而不是取代人类。要预防机器人给人类带来的挑战。

(四)、人类在太空的探索活动适而可止,要想了解太空宇宙的真理,需要修行光明智慧的心性,在真心本性中就可以显现宇宙真理!

十四、 体育之道

(一)、体育,是培育身体的训练,是为了让人的身体更加健康强壮,而不是为了竞争。过度的竞争训练,反而会损伤人的身体。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适度搞一些体育竞赛。

(二)、体育之道在于心性之道,通过心性的改变,带动气场能量的改变,从而完成身体的改变。也就是修行光明智慧的心性,培养正心正气正能量,增强自身免疫力,具备强大的自我修复能力。

十五、 武术之道

(一)、武术是术,武术之道是“以道御术”,武术的最高境界就是发挥“道”的妙用。因此修炼武术,首先要具备道德。

(二)、武术的修炼,可以强身健体,可以打通气脉运行,也可以进入“意到、神到、心性光明到、气到、力到”的神奇效果。

十六、外交之道

(一)、外交的目的在于联合,在于找到共同的目标。因此,外交之道,首先要引导所有国家都要明白解决二十一世纪人类问题之道,也就是遵循人生真理、建立道德社会的人类共同体。

(二)、志同道合才能往前推进道德社会的建立和“以道御术”的社会管理,也就是“圣人治世”。

十七、 法制之道

(一)、法律是自觉自律的补充,对于不能自觉自律的人,就需要用法律制度来规范、约束和惩罚。

(二)、维护道德秩序和法制是社会治理的两个方面,缺一不可。

十八、 民主之道

(一)、所谓的民主,是指人民当家做主和为民做主两个方面。圣人治世,大公无私,是为人民做主的父母官;而俗人治世,是维护党派利益和集团利益,所谓的民主不过是宣传噱头而已。

(二)、道德社会的民主,要求人们自觉自律的遵崇道德真理,要求人们大公无私、全心全意为大众服务。任何社会都不能满足自私自利的民主,都不可能毫无底线的让人们自主。

第六节 禅道禅医禅武三者结合的修行之路

禅道让我们认识了人生真理和世界真理,禅医让我们利用真理治疗身心疾病、消除业障,而禅武也是利用真理把武术推向更高峰。同时,也要明白:利用禅医消除业障、保障身心健康,是学习禅道的基本条件;利用禅武加强体育锻炼,打通气脉运行,是悟道的必备条件!

因此,我们的修行是以道德文化为导向,禅道、禅医、禅武三者结合的修行!

221123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