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禅的博客

体悟人生真理,通达智慧觉悟。自觉觉他,自利利他。youtube链接:https://www.youtube.com/watch?v=34fjoWGlYx4&list=PLXXuRYOXx2fKoL33puVNg_m7JH9th7Wu4
正文

《六祖坛经》参学64

(2021-10-27 06:43:14) 下一个
《六祖坛经》参学64:
 
今天继续参学《六祖坛经》第七品机缘品:
 
永嘉玄觉禅师,温州戴氏子。少习经论,精天台止观法门,因看维摩经,发明心地。偶师弟子玄策相访,与其剧谈,出言暗合诸祖。
 
策云:‘仁者得法师谁?’
 
曰:‘我听方等经论,各有师承;后于维摩经,悟佛心宗,未有证明者。’
 
策云:‘威音王已前即得,威音王已后,无师自悟,尽是天然外道。’
 
云:‘愿仁者为我证据。’
 
策云:‘我言轻,曹溪有六祖大师,四方云集,并是受法者,若去,则与偕行。’
 
觉遂同策来参,绕师三匝,振锡而立。
 
师曰:‘夫沙门者,具二千成仪,八万细行;大德自何方而来,生大我慢?’
 
觉曰:‘生死事大,无常迅速。’
 
师曰:‘何不体取无生,了无速乎?’
 
曰:‘体即无生,了本无速。’
 
师曰:‘如是,如是!’
 
玄觉方具威仪礼拜。
 
须臾告辞,师曰:‘返大速乎?’
 
曰:‘本自非动,岂有速耶?’
 
师曰:‘谁知非动?’
 
曰:‘仁者自生分别。’
 
师曰:‘汝甚得无生之意。’
 
曰:‘无生岂有意耶?’
 
师曰:‘无意谁当分别?’
 
曰:‘分别亦非意。’
 
师曰:‘善哉!少留一宿。’
 
时谓一宿觉,后著证道歌,盛行于世;谥曰无相大师,时称为其觉焉。
 
逍遥禅:
 
永嘉玄觉禅师,是温州姓戴人家的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学习经论,精通天台宗的止观法门,后来看《维摩诘经》发明心地。偶然的机会,六祖大师的弟子玄策来拜访,与他谈论了很久,发现玄觉禅师说话都能与祖师暗合。玄策就问他:“仁者在哪位师父哪里得的法?”玄觉禅师回答:“我学习大乘方等经论的时候,有好几位师父,师承也不同。后来学习《维摩诘经》才悟明白了佛心佛性,没有人给我证明。”玄策就说:“佛出世之前可以自己觉悟,悟得佛法,佛出世之后,若是无师自悟,尽是天然外道。(到了唐宋之后,禅宗已经断了法脉传承。虽有虚云遥接法脉,但早已不是禅宗顿教的正宗了。)”玄觉禅师说:“愿仁者为我印证证明。”玄策说:“我人微言轻,曹溪有六祖大师,四方学人云集,还是五祖授法传承者,你可以去找他印证。如果你想去,我和你一块去。”
 
玄觉禅师于是跟玄策一起来参拜六祖大师,见到六祖大师之后,玄觉禅师并没有马上磕头礼拜,而是绕师三匝,把禅杖往地上一杵,就昂首挺胸站在六祖面前。六祖大师说:“作为出家修行人(四十二章经曰:'佛言:辞亲出家,识心达本,解无为法,名曰沙门。'增一阿含经四十七曰:'沙门名息心,诸恶永已尽,梵志名清净,除去诸乱想。),应该具备三千威仪,八万细行,大德是从哪里来的,为何生大我慢?”玄觉禅师说:“生死事大,无常迅速。(意思是说这些礼节不重要)”大师说:“为何不体悟无生的本性法身,了达那个不迅速的呢?”玄觉禅师说:“本性本体本就无生,了达本性也就没有无常迅速了。”大师认可说:“如是!如是!”玄觉禅师这才展具威仪礼拜,参拜完了,一会儿就跟六祖大师告辞。大师又勘验说:“你这返回的速度也太快了吧?(针对了本无速而言)”玄觉说:“本性没有动静,哪有速度快慢?”大师紧逼一步说:“谁知本性不动?”玄觉禅师说:“是大师你自己心生人我分别。”大师接着又勘验:“你很明白无生的意思啊!”玄觉禅师没有上当,回答:“无生岂是意识知解?(本性本空,哪有意思?哪是意识知解?)”大师又紧逼一步:“无意谁在分别?”玄觉禅师说:“分别也不是意识知解!(外善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大师这才给予印证说:“善哉!就留下住一宿吧。”当时都叫他一宿觉和尚。后来永嘉玄觉禅师写了一首《证道歌》,世上流传很广。圆寂后,被皇上敕封谥号为:无相大师,称他是真正的觉悟者。
 
20200803
 
。。。。。。。。。。。
 
《六祖坛经》参学64:
 
今天继续参学《六祖坛经》第七品机缘品:
 
禅者智隍,初参五祖,自谓已得正受,庵居长坐,积二十年。师弟子玄策游方至河朔,闻隍之名,造庵问云:‘汝在此作什么?’隍曰:‘入定。’策云:‘汝云入定,为有心人耶?无心人耶?若无心人者,一切无情草木瓦石,应合得定;若有心人者,一切有情含识之流,亦应得定。’隍曰:‘我正入定时,不见有有无之心。’策云:‘不见有有无之心,即是常定,何有出入?若有出入,即非大定。’隍无对,良久,问曰:‘师嗣谁耶?’策云:‘我师曹溪六祖。’隍云:‘六祖以何为禅定?’策云:‘我师所说,妙湛圆寂,体用如如;五陰本空,六尘非有;不出不入,不定不乱;禅性无住,离住禅寂;禅性无生,离生禅想;心如虚空,亦无虚空之量。’
 
逍遥禅:
 
智隍禅师,最初曾经跟五祖参学,自以为已经得正法的正定正受。在山林中打了个庵棚,在里面常坐不动,已经这样修行二十多年了。六祖大师的弟子玄策,四方游历到了河北朔县(现归山西)一带,听说智隍是有名的禅师,就直接来到庵棚造访。玄策问智隍:“你在这里作什么?”智隍说:“入定。”玄策就问:“你所说的入定,是有心入定还是无心入定?如果是无心入定的话,一切无情,包括草木瓦石,都应该得定;如果是有心入定的话,一切有情,有心识的四类众生,也应该得定。”智隍说:“我正入定时,见不到有无之心。”玄策就说:“如果是不见有无之心,就是本性的常定,还有何出入定?你还有出入定,就不是本性的大定。”
 
智隍无话可说了,过了很长时间,才问道:“你的师父是谁?”玄策说:“我的师父是曹溪的六祖大师。”智隍又问:“六祖以何为禅定?”玄策说:“我师父说,自性妙湛圆寂,体用如如。五蕴本空,六尘是诸法空相,不是真实的有。本性不出不入、不定不乱。禅心中也没有任何执着妄想,没有执着妄想自然就是寂灭的禅心;禅心中没有生灭,离开了生灭心就没有对禅的妄想。心如虚空,也没有虚空的思量。”
 
这一段是对识本性的大定描述,非对初学讲的“外不染内不乱,即禅定。”
 
20200807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