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路过纽约艺术学生联盟的大门,看到他们的艺术厅的海报- 说二楼的展厅有作品展出,开放给公众。就上楼去看了展。
我知道这个学院的缘由来自陈丹青的回忆录。陈丹青90年代住在纽约中城,在这个学院进修过。学院应该是个门槛不高,玉龙混杂,有各路英雄路过的地方。陈的传记里提到了许多艺术大牛曾在此落脚。曼哈顿里的私立院校林立。除了藤校,入学门槛都不高。私立大学的学院学费,生活费不菲,学生多是富家子弟。城市大学和成人大学让赤手空拳的移民鲤鱼翻身,实现美国梦。
陈丹青90年代以200多美元的租金在时代广场和人合租了工作室。后期还因为时代广场的开发而参与了维权运动。艺术家们写口号,上街游行反驱赶,上法庭和大地主争权益。这一幕地主和佃农的争夺战在都市是愈演愈烈的恒久主题。
90年代,我也曾作为游客亲历纽约。现在记得的时代广场,一个是黑人小伙的街舞围观,还有就是华人的素描小摊。这两样也一直持续到现在。曼哈顿的小商家和老上海滩一样,是有移民分工的。巴基斯丹人的报摊,阿拉伯人的便利店,韩国人的洗衣坊,俄国人的剃头店都是传承好几代。公园的广场的素描小摊多是华人艺术家。寥寥几笔,只要十来分钟,各色族裔的可爱的小孩,欢快的情侣便跃然纸上了。
艺术学生联盟在中心地带。我去年6月在城里探查。那是纽约城刚刚开启,建筑工人刚开始上班,学校,餐馆,办公室,所有的公共场所都是关闭的。不仅是关闭,城市中心的大店,小店都订了木板,防止白天的示威队伍到了晚上打砸抢店面。 门面尽管是关了,但高尚店的温情脉脉的广告,和小店门上的纸条,处处都是对话。
学院的大门是老式的五大道豪宅,用整块雕花大理石做的。十几个阶梯上去,门面宽而高大,整个门都用木板挡着,更觉着高不可攀的样子。学校外面的门柱上贴了学校的海报和介绍。这是我第一次与学校的不期而遇。
几周以后学院开了,先开的是学校里的画画材料小店。然后今天拜访,看到学生们也已经开课了。二楼的艺术厅,展出的是一位有名的教员的作品。他把住所捐给了学院,展厅展出的是他的个人画作。大部分是现代抽象作品,表达的应该是当时的意境,不需要旁人欣赏或理解。现代艺术悦己而少迁就。看不懂的就是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