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旦复旦兮,该起床了,几人可化恶为善?

(2021-06-18 17:27:18) 下一个

旦复旦兮,该起床了,能有多少人把坏事变好事?

复旦取自《尚书大传·虞夏传》“日月光华,旦复旦兮”。和“苟日新,日日新,更日新“类似,每天的太阳都不辞辛苦从东方升起,作为一个大写的人,亦当如此。

复旦大学似乎是仅次于清华北大的大学,万众瞩目,因此也可能造成压力巨大,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能顶住压力站起来,这种锻炼效果和绑沙袋跑步类似,也许更能培养出顶尖的高等学府。

中国第三的大学,居然出现基础学科准教授手刃党支部书记,这在一个党作为基层群众组织的国家,暴露的矛盾不能说不严重。是不是基层群众的领导和基础科学的领导格格不入?

尖锐的冲突往往意味着重大危机,而危机从来就是危险和机会并存。投资讲高风险高回报,俗话说富贵险中求,乱世出英雄。大意都是说,在巨大的挑战面前,要么鲤鱼跃龙门变成龙,要么变成一条白肚鱼。

所以,假若复旦大学能够抓住危机的机会,防患于未然,紧盯负反馈,把一切危险都消弭于无形,那么,复旦大学走出中国走向世界也许能成为一种中国精神的寄托。

复旦大学正在匈牙利建立分校,往前走困难重重,文化的水土不服,既有洋下乡,也有土进城,还有洋下乡的回城青壮年和土进城的洋下乡。

但水土不服问题最终都是科学问题。分析问题,如果能知道起因、经过、结果,还知道不同的变量可以引向不同的结果,那么,问题完全可以变成解决问题的政绩,还能出论文,对于一个以出论文为主要衡量指标的大学来说,应该的态度是:只怕问题太少,不怕问题太多。问题多才能扩大就业,中国既然要内卷,不过就是扩大就业,解决就业问题。而就业问题第一是没有问题解决,第二是没有人才解决。问题越多就会有越多的工作,而人才正是一个大学培养的对象。

数学博士手刃化学博士,这绝对是一个问题,那么对待这样的问题,复旦能否交出解决问题的全面方案?

数学博士是不是有精神病?

如果有精神病,学校作为一个教书育人的单位,怎么处理的?是治病救人,惩前毖后,还是一刀两断,以切割为己任?

如果没有精神病,他为何有不满?为何没有做到让他心服口服?

世上小人很多,但大人同样很多,大人于小人有照料监护的责任,如果大人自己做不到,还有幼儿园托儿所学校等专业机构可以选择。

专业机构有没有拒收中国小人的权力?加拿大据说有幼儿园拒收中国人,那么,中国的复旦大学,会不会拒收中国人呢?

党书记是做群众工作的,起决定作用,是最会说的,总能把工作做到别人心里。从这个意义上说,党书记最关键的素质就是心理学。从西方学来的管理学恐怕不是最有用的,尤其是美国。美国和中国的国情如果不是截然相反也是大相径庭,你是要权力斗争的平衡还是和为贵?两者根本上也许是相同的,但具体做法上可以千差万别。而且具体到每个人的实际情况,又可能有革命新情况。

但如果上升到科学技术的高度,就可以防止四海而皆准。

例如公开公正的原则。

非升即走的评审制度,是否科学?是否经得起各方面的点评,尤其是负反馈?是否做到了公开公正,经得住各种造谣的考验?

具体到姜文华博士的评审,现在进入刑事侦查阶段,一般来说也许细节问题不便公布,但作为教育机构和万众瞩目的案件,也许细节应该早公布,这样才能消除谣言,以正视听。

魔鬼在细节当中,除山寨魔不易,除心魔更难,你的细节在哪?你注意到了吗?你建立了细节逻辑链吗?

 

复旦回应书记遇刺案传言:至案发日未解聘姜文华》:王永珍博士走行政路线,姜文华博士走专业路线,两位应该绝无利益冲突,为何会狭路相逢?现代社会讲究分工明确,每个人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相安无事。按规定办事,规定大家制定,大家遵守,保证公平公正,问题放在台面上解决。

为何姜文华对王永珍到了必须用刀的地步?难道他已经到了把王博士的帮助看成了迫害的地步?如果是这样的话,他不是精神病谁还是精神病?有没有这些帮助的细节,可不可以让利益无关人士看一看这些细节?

如果王博士并不决定姜博士的去留,为何姜博士理解成了他们二人之间的恩怨?这种沟通能做到这种地步,是不是很容易得出这样的结论?要么姜博士有精神病,理解能力太差,把帮助当成了陷害;要么王博士工作能力欠妥,好心办坏事;可能两者兼而有之,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误解和被误解当中,要不然沟通能力也不会变成一种通用能力放之四海而皆准了。

https://www.wenxuecity.com/news/2021/06/17/10653013.html

https://www.wenxuecity.com/news/2021/06/18/10655458.html

复旦取自《尚书大传·虞夏传》“日月光华,旦复旦兮”

https://zh.wikipedia.org/wiki/复旦大学

《论中国死刑的保留与限制》:如果该案不政治化,不转化成敌我矛盾,似乎不至于判死刑。原因:精神病不适用死刑。若非精神病,似乎算得上罪大恶极,因为是手刃,而且是基层党组织干部,不杀的话似乎让基层党干部时刻面临刀客的威胁,但为了让基层党干部确实立身于基层,是自然淘汰那些不适合的好呢,还是以杀止杀好呢?如果两人不相遇,如果两人不在狭路相逢,他们难道不能共存吗?

https://www.chinacourt.org/article/detail/2007/02/id/234645.shtml

 

[ 打印 ]
阅读 ()评论 (3)
评论
西岸-影 回复 悄悄话 其实不如抽象出这里问题的实质,就是你是否有权夺取他人的生命?
生命对于一个人来讲只有一次,没有修正的可能,这是客观事实。just war theory告诉人们关于“正义”的定义,就是惩罚或者反击必须与对方的攻击程度相等,否则就不是正义的概念。
现实中真正做到可能很难,但至少这是一个标准。
枕寒流 回复 悄悄话 客观的好文,赞!
谁都难免遇到丑事。旁人并不以出事与否,而是是以当事方做出的反应比如是否自省,公正,文明来做评判的。
复旦大学的对割喉血案的应对进退失据,缺乏人文关怀。如若第一时间提出重新评估现行非升即走制度,收集群众意见,立马可以平复汹涌的网络民意。大家不就是希望当局听得进去吗?在割喉事件之后,占领道德高地远胜于靠压榨海归学子出成果提高排名。此外,可以声明为姜博士提供精神状态鉴定和必要的心理支持。得到网络民意肯定之后,再筹建一个校内心理援助体系。至于王书记因公殉职,其家属自然应该得到抚恤金,不至于马上生活无着。募捐可以,但以稍后为宜。
机遇是给有准备的人的。一个有机会令复旦声望超越北大清华,成为海内外学子心中灯塔的事件,在庸人的操作下无可挽救地重创了自身形象。
此时此刻,哪个大学有胆识首先重新评估,改革非升即走不合理的部分,几乎可以肯定获得赞赏。聪明人但凡看到别人摔了跟头时,马上自己加小心。希望各高校书记们引以为戒,防患于未然吧。

石油附中啊 回复 悄悄话 ===
具体到姜文华博士的评审,现在进入刑事侦查阶段,一般来说也许细节问题不便公布,但作为教育机构和万众瞩目的案件,也许细节应该早公布,这样才能消除谣言,以正视听。
===

文章写的很好,其它人怎么看不论,至少本人认为您是在尽量做到客观公正。

仅仅是对上面这一段有所探讨和哈。现在的这个社会,公布所有的细节,也未必能做到“消除谣言,以正视听”了,而且这些"谣言"甚至未必是出于恶意。所谓“佛有千面”,是说就算佛立在那里,每个人因为或者是自身位置的不同、或者是看佛的角度的不同、或者是看佛的时点不同,等等其它原因,每个人看到的佛,也是不一样的。

那怎么办,莫非就此佛、魔不分? 哪里哪里。只要我们这些看客秉持客观的态度讨论,看到的虽说不一样,佛仍然是佛。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