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利斯

心中自有桃花源 何处不是水云间
正文

一朵带刺的玫瑰……探春

(2021-08-26 13:00:27) 下一个

 

若有人问,金陵十二钗中,你最喜爱谁?这答案肯定是五花八门,不一而论。有人爱黛玉的超凡脱俗、至情至性,有人喜欢宝钗的识大体、顾大局,也有人欣赏湘云的豪爽大气、不拘小节,更有人赞叹探春的精明干练。林语堂先生就旗帜鲜明地说过,十二钗中,他最喜欢最赞赏的就是三姑娘探春。的确,贾府三姑娘探春,不仅是贾府“三春”里最出类拔萃的,精明能干,性情豁达,口齿伶俐,且视野高远,见识不凡。论才情美貌,她或许比不上黛玉、宝钗及湘云,但论当家理事,探春却是天生的一把好手,其管家理财之才干不输“机关算尽”的王熙凤,加之比王熙凤更知书达理,故论真实才干探春绝对强过自视才高的凤姐,也深得眼高于顶的凤姐之赞赏。探春可说是贾府后辈中唯一一个头脑冷静、看事物清醒,并敢于担当的晚辈,只可惜是个女孩儿,又是庶出,不然说不定还真是一个能把整个家族支撑起来的人物也未可知。

探春性情阔朗,尤喜书法,从她住的“秋爽斋”的布局装饰便可一览无遗。她住的地方三间屋子不曾隔断(开阔),花梨大理石大案上磊着各种名人法帖,及宝砚和各色笔筒,西墙中间挂着一幅米襄阳的《烟雨图》,两边一幅对联,乃是颜鲁公真迹,如此等等,均表明探春绝非平常庸脂俗粉,喜书法,擅丹青,且品味高雅大气。大观园里的海棠诗社,便是探春发起的,她那张写给二哥宝玉的结社请柬,端的是情趣高雅,文采亦不俗。

探春是庶出,她的亲生母亲便是《红楼梦》中那位既愚蠢又爱蹦跶,并令人生厌的赵姨娘,这样的出身,这样一位亲生母亲,令本性要强的探春在府中的地位难免尴尬。在一夫多妻的封建时代,庶出的孩子只能称正室夫人为母亲,却不能唤自己的亲生母亲为娘,只能叫“姨娘”,如此扭曲的人际关系对孩子来说毫无疑问是无情的伤害!说起来,这位赵姨娘也是一位叫人无法喜爱的女人 (当然贾政除外),为些许鸡毛蒜皮的小事她居然能受人撺掇,和芳官等丫鬟们大打出手,又被嫉妒心驱使,听马道婆挑唆,借她设魔法陷害宝玉和王熙凤,害两人几乎丧命。无明愚痴的赵姨娘,自己处处不招人待见也罢,却连累争强好胜的女儿探春时常颜面尽失。这出身也成了探春心中的痛点及敏感之处,时常是一触即炸。庶出的孩子没有母亲为依靠助力,万事唯有凭自己努力。自立自强的探春并为因这出身而抱天怨地,为力求在府中更受重视,她竭力和正室太太王夫人拉近感情,求得其信任。第四十六回,大老爷贾赦挖空心思,欲纳贾母的丫鬟鸳鸯为妾,贾母知晓后痛责众人,连带着王夫人这位贾赦的小婶子也当众受责,钗黛是亲戚,不便开言,宝玉是儿子也不便说话,这时机敏的探春便展现出了过人的智慧和勇气,在老太太雷霆万钧之时,毅然挺身而出为王夫人辩解,立时化解了老太太的对王夫人的不当指责,尴尬的气氛立时得到了化解。此等展现探春机智聪慧的机会,定会让贾母,王夫人另眼相看。“功夫不负有心人”,探春的努力自然让王夫人及贾母都看在眼里。家中宴请贵夫人们,贾母独让三姑娘探春和钗黛一起出席见客。凤姐生病,王夫人也指定探春,和李纨,宝钗一道管理家事。

探春的才干在书中第五十五及五十六回大放异彩,得以充分施展。因贾母、邢、王夫人宫中有事,凤姐又生病,探春等被王夫人赋予管家的重任。恰逢赵姨娘的兄弟去世,为给多少银子的安葬费,母女俩爆发了一次大冲突。初次走马上任,毫无经验的探春难免被下人轻视,于是便有借赵姨娘之事蓄意为难的刁奴,谁知“才自精明”的探春心中一清二楚,当众戳穿其用心,对亲生母亲公事公办,任其大吵大闹亦绝不循私。平日里深觉三姑娘不错的凤姐对此事也不由赞不绝口。探春的精明干练、耿介爽直及坚持原则,着实令人刮目相看。紧接着,富有管理才干的探春,又对大观园的管理提出了大胆的兴利除弊之改革方案,试图摈弃家族管理中机构重叠。责任不明之弊端,整个家族中唯有探春在家族烈火烹油、鲜花着锦的光鲜外表下预见到了家族的颓败命运。这两回作者给我们展示了一个光彩动人、聪慧有胆识的三姑娘形象,甚至可说探春身上还具备了现代化的企业管理思想,认理不认亲,即使到现在,探春的管理才干一点也不过时!第七十四回抄检大观园,探春对家族中的自相残杀心痛难当,不仅不让抄检房中丫鬟们的东西,还对胆敢掀她衣襟的、那位大太太邢夫人的陪房--王善宝家的,怒不可遏地打了她一个响亮耳光,同时也对凤姐说出了那番痛心疾首、振聋发聩的话,“大族人家,若从外头杀来,一时是杀不死的…必须先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此等见识,《红楼梦》众人中唯三姑娘探春一人矣!

透过贾莲的仆人兴儿之口,我们得知她的绰号叫“玫瑰花儿”,“又红又香,无人不爱。只是有刺扎手”,这个比喻形容探春再贴切不过,和她的姐姐“二木头”“儒小姐”迎春不一样,虽是庶出,亲生母亲又是那样一个素质低下、不明事理的赵姨娘,但自己聪明能干,自身强大,绝无人敢小瞧她而轻易欺负她。

有人说探春哪儿都好,就是对自己亲生母亲太心狠,毫不留情,平日里也根本不认这位母亲,也不关心自己的亲弟弟贾环,只知一味讨好王夫人这位正房太太,只喜欢跟正房的宝玉来往,鸟儿只拣高枝儿飞,太过势利无情。但也有人认为,探春真正具有现代化的管理精神,把亲情和规则划分得清情楚楚,蒋勋老师就将探春对母亲的铁面无私归于此类,可以感受到蒋勋老师对可爱的探春因自己庶出身份的自卑和不甘有一种体谅、宽容及不忍。我却以为大可不必替探春开脱她嫌弃自己亲生母亲的这点瑕疵,何况赵姨娘又是那样一个粗鄙、人品低下、头脑糊涂、且经常令她蒙羞之人。可爱的三姑娘探春有瑕疵有缺憾,这又有何不可呢?“金无足金,人无完人”,这样才是一个真实丰富、立体多面、可感可亲的探春!

探春最后的结局是远嫁,这在第五回的判词中就有明确交代:“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清明涕泪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红楼梦曲【第五支 分骨肉】更为明确,“一番风雨路三千,把骨肉家园齐抛闪。”,预示探春离家远去无疑。第二十二回众人作元宵节诗谜,探春所作,“阶下儿童仰面时,清明妆点最适宜。游丝一断浑无力,莫向东风怨别离“, 谜底为”风筝“,也象征远嫁。脂砚斋批语云,”此探春远适之谶也。使此人不远去,将来事败,诸子孙不致流散也,悲哉伤哉!“既肯定探春之才干,又为其远适伤感不已。第六十三回宝玉寿辰众人挚花签,探春抽到的是杏花,注云,“得此签者必得贵婿”, 故众人皆笑道,她将来也是要做王妃的。从判词及曲子的基调上看,似乎作者认定探春远嫁、骨肉分离是一个悲剧结局,可我却以为以探春的才干,若是远嫁到某个小藩国做王妃,对“才自精明志自高“的探春未必是悲剧,也许正好可以大有作为、大施才干呢!金陵十二钗中,比起黛玉的泪尽而逝,宝钗和湘云的独守空房,探春的结局可说是最好,也最值得庆幸的!

[ 打印 ]
阅读 ()评论 (8)
评论
退隐老妖 回复 悄悄话 站在探春立场上,亲妈昏聩,亲弟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人都得为自己活着,她依附嫡母说得过去。她也没踩亲妈亲弟,可以了。属于自我奋斗型,的确是个人才。赵姨娘水平实在差劲啊。也没有对探春怎么样好。
红米2019 回复 悄悄话 我觉得探春的改革不适合贾家这种贵族大家庭。也许贾家败落后还可以。
wumiao 回复 悄悄话 过去大户人家的姑娘们因为不知将来会嫁给哪位贵族,所以待字闺中的时候会特别尊重。但如果像迎春那样被亲爹卖了,回娘家也只能是让人怜惜,没法子帮。探春最后远嫁,肯定也是能独当一面,不被夫家轻视。
但终究还是可怜的,女人离开出生地,依附于完全不知道的新家,丈夫好命就好,丈夫坏,女人就是二次投胎。
菲利斯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yueli' 的评论 : 此事是因为大家喜欢探春,不想看她难过,血缘关系无法摆脱,探春自己也非常无奈。如果站在赵姨娘的角度,她看见的是探春跟宝玉亲密互动,故她才会抱怨探春不关心亲弟弟,全书并未见探春和贾环之间有任何互动。个人浅见,欢迎交流。
菲利斯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红米2019' 的评论 : 贾家最终大厦倾覆,探春的改革何来成功?个人命运终究脱离不了时代。
yueli 回复 悄悄话 “不关心自己的亲弟弟贾环”
这个也不能同意。
贾环房里的彩霞从太太屋里拿了什么霜啊露啊,因为探春的面子,平儿才极力帮忙遮掩,最后是宝玉认下来了。如果探春不关心贾环,大家可以公事公办,偷东西是大罪过,何必帮他。
yueli 回复 悄悄话 不太同意。“对亲生母亲公事公办,任其大吵大闹亦绝不循私”
不是这样的。李纨的主意是按袭人的待遇。但是袭人只是丫头,还没正式给宝玉,地位比赵姨娘低,探春一直强调的是按等级地位给钱,家里的外头的必须分清。这是在给赵姨娘争她应有的地位和体面。但因为袭人有王夫人抬举,是越级给赏钱了,破格多给了。按礼反而更少。所以从钱上看,赵姨娘吃了亏,但是从体面上看,维护了她的地位。
更高明的是,探春借此事要来了账本。所以凤姐才紧张了,赶快派平儿过来。

红米2019 回复 悄悄话 探春的改革,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