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利斯

心中自有桃花源 何处不是水云间
正文

“人生难得是情痴”---细数红楼梦中的痴情人

(2021-08-20 09:13:49) 下一个

 

 “痴” , 汉语词典上本义为不聪慧,迟钝,引申义为 “发呆” , “入迷” ,故而 “痴呆” 时常连用。人可痴迷于事称之为 “癖好” ,或痴情于人称之为 “情痴” ,凡入了这个 “痴” 字, 恐终身难以醒悟,成语 “执迷不悟” 正是此意。 佛家亦有“贪,嗔,痴”三毒之说,用以形容欲、瞋恚与愚痴三种毒害世人之最大烦恼。因此白居易才发出“断痴求慧剑,济苦得慈航”之感慨。

一般来讲,“痴”, 在人情练达的多数世人眼里并非褒义,颇有异于常人之意,常会遭受那些所谓参透人心的聪明人之嗤笑。然而人若为“痴”是真的不好吗?纵观古今中外之成大器者,不都是一些世人眼中的“痴”人吗?若不 “痴” , 又怎会是真爱?痴迷于音乐成为大音乐家,痴迷于绘画成为大画家,痴迷于文学成为大作家,不一而论。写过《夜航船》的晚明才子张岱,在其笔记《陶庵梦忆》中,更将此推至极致,说 “人无癖不可交也,以其无深情也;人无疵不可与之交,以其无真气也。” 深以为然。有癖好之人,多怀赤子之心,深情专注,有瑕疵之人,多真实不虚伪,可感可亲。欧阳修有词曰“人生自古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可见 “痴人” 自古有之。元好问也有词云 “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 ,沉迷于爱情之中难以自拔之痴男怨女虽难得却也不乏其人。而被世人称作 “诗奴” 的推敲诗人贾岛便号 “诗痴” ,,所谓 “两句三年得,一吟泪双流” ,这又是怎样的一种痴狂。一个 “痴” 字,可谓 “害人” 不浅, 却又最为难得, 殊不知这世上世故老成之聪明人何其多也。

古典名著《红楼梦》,开卷诗曰,“浮生着甚苦奔忙,盛席华筵终散场。悲喜千般同幻渺,古今一梦尽荒唐。谩言红袖啼痕重,更有情痴抱恨长。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 这里提到的“情痴”自当是指男主角怡红公子宝玉。而作者自述此书的缘起,“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作者自身便是一个在世人眼里看起来甚为荒唐的“痴”人,难为大众所理解。而在开篇阐述此书宗旨时,作者借空空道人之口,说此书“其中只不过几个异样女子,或情或痴,或小才微善”,写的都是有些异样的或情或痴的小女子,而非大贤大奸或如班姑,蔡女那般德能兼备之女子, 但读完全书便知作者欲讴歌赞叹的正是这些真实鲜活的小女子,甘愿为此耗尽十年心血,为她们立书作传。诚然, 书中所有人物并非完美无瑕, 却个个血肉丰满,生动有感,其中更不乏甘为“情痴”的小儿女。下面让我们来一一细数一下《红楼梦》中的“痴”人。

这头一个“痴”人自然非宝玉莫属。宝玉的独特行为和性格特征用“痴呆憨傻”四字来形容最是恰当不过。正如作者所言那两首批宝玉极合的《西江月》,“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潦倒不通事物,愚玩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 哪管世人诽谤。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可怜辜负好韶光,于国于家无望。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寄言纨绔与膏粱, 莫肖此儿行状。” 正因他淡泊功名利禄,痛恨读八股文章,不愿踏上仕途为官,此举在彼时持正统价值观的人眼里可不就是“行为偏僻性乖张”吗?作者以此激愤之语形容宝玉,名为批判宝玉,实是则是对当时社会势利现实的强烈批判。

宝玉在书中是出了名的呆子,在成熟世故的人看来那可是典型的“中看不中吃”,此等例子不胜枚举。自己烫了手,倒问旁人疼不疼;下雨了,自己淋的落汤鸡一般,反告诉别人去避雨;没人时会时常自哭自笑,看见燕子,就和燕子说话,看见鱼,就和鱼说话,见了星星月亮,不是长吁短叹,就是咕咕哝哝的。“无故寻愁觅恨”,可不就是活脱脱的“痴傻”吗?然而一向现实势利的贾雨村,对宝玉的出格行为居然有着深刻的理解,他在第二回发表的那番洋洋洒洒的关于天地生人的高谈阔论中说,大仁者应运而生,大恶者应劫而生,还有一类人则是秉承灵秀之气而生,如宝玉这般的,"其聪俊灵秀,则在万万人之上;其乖僻邪谬不近人情之态,又在万万人之下。若生于公侯富贵之家,则为情痴情种,若生于诗书清贫之族,则为逸士高人"。宝玉可不正是生于公侯富贵之家的情痴情种吗?又如警幻仙姑形容他的,与那些皮肤淫滥之蠢物不同,宝玉"天分中生成一段痴情",她推之为"意淫",并认为这二字,"惟心会而不可口传,可神通而不可语达",宝玉的所有怪诞行为正是因为这天生的痴情所致。

更难能可贵的是,宝玉有着超越当时社会传统的惊世骇俗的女儿观。他有名言"女儿是水作的骨肉,男人是泥作的骨肉,我见了女儿,我便清爽;我见了男子,便觉浊气逼人",若是挨打了,便嘴里叫着姐姐妹妹的也就没那么疼了。他喜爱所有年轻美丽的女孩子,也包括俊美男子,其实说到底是一种对美的欣赏和珍爱,就如他爱美丽的花朵一样。宝玉对所有女孩子无论出身高低都充满怜惜和悲悯,深刻同情她们人生不能自主的命运,欣赏她们的聪慧灵秀,尊重并爱护她们,对她们轻柔细语,甚至会到低声下气的地步,就像书中两个婆子取笑他时说的,一个大家公子哥儿竟毫无刚性,时常会受毛丫头们的气。如此毫无阶级高下之分,这在那个等级森严的社会这岂不就是离经叛道的行为吗?那些轻易把他看作酒色之徒或是色鬼的人,包括他父亲,可以说是这些人自己心中早已有了污秽和偏见。

他一往情深地爱黛玉,在她面前是一贯的作低伏小,温存软语,对黛玉的拈酸吃醋、使小性,百般迁就,对黛玉幼年失怙、寄人篱下的孤苦抱有最深刻的理解和同情。黛玉生病,他不厌其烦地嘘寒问暖;吃好饭怕她积食,会百般说笑逗趣;自己挨打,却怕她担心,故意装不疼,又特地让晴雯送两条旧帕子给她传达心意。紫鹃为试探宝玉对黛玉的心,哄他说黛玉要回苏州老家去,宝玉这呆子居然信以为真,急火攻心,“痴病”发作,大病了一场。而在黛玉仙逝后,“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他毅然抛下端庄娇美的新婚妻子宝钗,飘然出尘而去,如此痴情和执着,此等深情,在此薄情的世界又有知音几何?

同样痴情的还有黛玉。黛玉乃灵河岸三生石畔绛株草,因得神瑛侍者(宝玉)甘露灌溉,得以化成人形,为酬报灌溉之恩,决心随神瑛侍者下凡历练,立誓将自己一生的眼泪还他,故有了“还泪”之说。虽是神话传奇,却也表明了黛玉对宝玉这份天生注定的痴情的由来,她此生便是为他而来,为他而生。

宝黛二人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宝玉的“痴傻”唯有黛玉明白,宝玉生命中的爱与恸也唯有黛玉懂得。黛玉知他, 爱他,懂他,他们二人相知相惜,那份理解和相契,是任何其他人无法替代的,聪慧如宝钗也不行。因“还泪”之说,这一世她注定要为宝玉流尽一生的泪水,每次发脾气、使小性儿,小心眼,对宝钗吃醋,或是伤心难过,都是为了宝玉,爱情终究是排他的。而当和宝玉相互剖白心意后,心中笃定,立马变得宽容大度,对宝玉不再猜疑,对宝钗更亲如姐妹一般。金陵十二钗,只有黛玉活得最通透、最率真,也最超脱,宝钗、湘芸和袭人身上都有世故的影子,都曾劝诫过宝玉要读书上进,追求世俗功名,唯有黛玉不看重这些,从不规劝宝玉追逐仕途经济、为官致仕,她深知宝玉平生最厌恶的便是这读书人都中了这“禄毒”,因而黛玉被宝玉视为人生唯一知己,两人都乃至情至性之人,他们是真正的灵魂上的知音!而在得知自己此生无望和宝玉在一起后,“痴潇湘焚稿断痴情”,她决然地选择“质本洁来还洁去”,宁可玉碎,绝不苟活,用生命来成全自己的爱。真正将爱情置于生命之上,古往今来,试问世上又能有几人?

尤三姐和柳湘莲,可说是一对错过了彼此的痴情人。当初尤氏姐妹为生计故,无奈依傍宁府度日,被垂涎尤氏姐妹美貌的贾珍父子趁机玩弄,从此声名俱毁。后尤三姐看上了冷面郎君柳湘莲,并发誓从此洗心革面,为柳郎重新做人。而柳湘莲经贾琏保媒,本已答应娶尤三姐为妻,并以家传的鸳鸯宝剑为聘,后听说尤氏姐妹名声有些不堪,便欲悔婚索回宝剑,不曾想三姐竟是个天下少有的有情有义的烈性女子,此生发誓非柳湘莲不嫁,一听二郎悔婚,万念俱灰,愤然拔剑自刎,一时惊呆了冷二郎。昏昏默默中,似梦非梦,迷茫中柳湘莲被一道士点化,幡然醒悟,打破迷关,看破红尘,随那道士飘然而去了。何等痴情决绝的一双人!

司琪和表弟潘又安,也称得上是一对痴情人。司棋是那位懦弱无能的儒小姐、俗称“二木头”的迎春的丫鬟,和她主子性格截然不同,她刚毅果敢,且泼辣要强,在感情上也是勇于担当、敢做敢为之人。她和表弟潘又安要好,曾因和表弟在大观园私会被鸳鸯撞见,第七十四回抄检大观园起因,正是因为表弟送她的绣春囊被人捡到交到了邢夫人手里。当凤姐带人当着她的面在她箱子里找到了她和表弟私相授受的证据时,司棋本人却毫无畏惧羞愧之意,此时表弟却因胆怯望风而逃。后她被逐出大观园,非表弟不嫁,家中却死活不同意,生无可恋,她果敢地选择殉情而死。此前因自私胆小怯于担当而出逃的潘又安,此时亦为司棋的痴心所感,毅然随司棋殉情而亡。可悲又可叹!

说起来,还有一对并未在书中正面出场的张金哥与长安守备之子, 也是有情有义的痴情人。张金哥乃富家之女, 本已许配长安守备之子,不料被长安府府太爷的小舅子看上, 争强好胜的王熙凤为贪图些许银子,受馒头庵老尼之托,便假托贾琏之名,出面拆散了这一对小儿女的婚事,直接导致这对为重信义守承诺的有情人双双自杀殉情。可怜一对痴情人竟为王熙凤贪财断送了性命, 怎不令人扼腕叹息!

十二小戏子中的龄官, 小旦唱的最好,有些孩子似的天真与高傲,居然拒绝为主人家的宝贝公子宝玉唱戏,甚至敢顶撞王妃非本家戏不唱,却独钟情于贾蔷。一日在花园里,她痴痴地,专注在地上一遍又一遍来回写“蔷“字,连下雨都恍然无觉,她画蔷却痴及局外的宝玉,让宝玉不禁为之痴呆犯傻,自己淋成了落汤鸡竟浑然不觉,却不忘提醒痴迷中的龄官。画里画外均是“痴”人。

懦弱无能,甚至有些令人不齿的贾瑞,其实说起来也算是一个痴人,当然这点或许颇具争议。自小父母双亡,在祖父极其严苛的教育下长大的贾瑞,莫名觊觎起自家表嫂王熙凤,即便姑且不论伦理道德,那心肠歹毒,手段毒辣“凤辣子”岂是好招惹的?贾瑞无疑是痴心妄想。不能说贾瑞没有真心,却把真心痴付给了一个极端错误的对象。果不其然贾瑞被王熙凤玩弄于鼓掌中,她伙同贾蓉、贾蔷,毒设相思局,令贾瑞深陷其中,欲罢不能,至死依然执迷不悟。真是可厌又可怜。

宝玉呆,黛玉痴,以及龄官,柳湘莲等人的痴,更有甚者如黛玉,尤三姐,司琪,金哥等人,甚至为痴情付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在那些人情通达的世人眼里,这样的深情和痴情确实有点傻,唯有挚情至性之人才能体会其中三味。因那些看穿世事的老成之人,早已习惯将真情,真我隐藏得无影无踪,剩下的只有冷情和淡漠的躯壳,却丢失了丰满的血肉和滚烫的热血,宝钗便是《红楼梦》典型的看穿世事冷情冷性之人。

没有痴情,无以为专注,没有深情,无以为赤诚,没有真性情,怎会有超然的喜悦?有了深情,才有执着的勇气,才会离真我更近,此生才活的蓬勃而热烈。一部《红楼梦》,不仅是青春的赞歌,女性的赞歌,更是对痴情的赞歌。“一入红楼深如海”,《红楼梦》于我怎一个“痴”字难了?

[ 打印 ]
阅读 ()评论 (4)
评论
菲利斯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林海平兔' 的评论 : 谢谢!
林海平兔 回复 悄悄话
菲利斯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家园赏花人' 的评论 : 多谢欣赏!知音难觅,正因稀有才弥足珍贵!
家园赏花人 回复 悄悄话 最喜欢博主写的宝玉黛玉那段, 分析的真好, 好感人! 这才是真正的人生有一知己足矣, 宝黛的爱情人世间太少见了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