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教师节,好像这是国内的教师节,在德国没有这个节。
看到大家都在谈论教师,祝自己的老师节日快乐,我也想写几句。
我也有许多令我怀念的老师,但是今天我只想谈我的妈妈,因为她也是个老师。
我妈妈是14岁时从浙江来到上海的。
她在余姚念小学时,有个好朋友。两人天天坐在小河边,向往着上海。就像我大学毕业时,向往着美国那种情结。可惜,她的好朋友没有实现上海梦,后来得了肺结核死了。那个年代,得肺结核就是被判了死刑。
那时,我的外公外婆和舅舅都已经在上海生活了,而我妈妈却被留在她的外婆家里代养。14岁时,家里起了变化。妈妈的外公在上海的工作结束,告老还乡。她的外公非常小气,对小孩不好,好心的外婆怕妈妈吃亏,就让妈妈离开家乡来到了上海,同自己的家庭团聚。没有想到,妈妈的读书生涯就此结束。读书需要很多钱,而上海的家庭并不富裕。
为了生计,妈妈早早就结了婚。18岁结婚,19岁生了我姐姐,接着,又有了我哥哥。
但是,妈妈是一直都喜欢读书的。五十年代,上海有一种师范速成学校。妈妈就去报名,白天做家务带小孩,晚上去学校读书,结业拿到证书。之后,在上海江宁路第三小学,当上了老师。
那是一所新建立的小学,校长是一位姓宋的、没有结过婚的市模范校长。她对我妈妈很不错,在实习生中选中了我妈妈,把她留下当老师,好像那一群实习生中仅留了二个。
但是当老师很辛苦,学生很调皮。那个江宁路地段生活着许多劳动人民家庭,家长可能对小孩管教不力,妈妈每天下班都要去学生家里家访。还要拿着一大叠练习本回家改作业。我记得妈妈每天都是很晚回家,回家后先完成家务,然后在灯下改作业。
妈妈当了班主任,可能同学生关系不错。有时,有一大群学生会涌到我家,等我母亲下班。他们吵吵闹闹,笑声震天,还逗我玩。那个时候,我大约只有五岁,但我有记忆。
妈妈暑假要去学校值班,她会把我一起带去。一路上阳光强烈,但我很开心,身上穿的是母亲为我做的的确良连衣裙。我一共有二条,一红一绿,在那个年代,很是自豪。学校里的音乐老师弹琴,我唱歌,我的童声很好听,这是我妈妈告诉我的。我还同妈妈和李老师一起,晚上用课桌拼成大床,铺上席子,大家挤在一起睡觉。这些,我还都有印象。
成年之后,我陪妈妈出门,路上总能碰到她的学生叫她。时不时地,她的学生还会上门来看她。
可惜,妈妈已经离开我很久了。
我只有对天上的妈妈说一声:教师节快乐!
注:我的妈妈当了三十多年的教师。后来因为学生越来越少,她的学校如今变成了静安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