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了西栅玩东栅。
东栅很小,就一条小运河,二边有些临水的建筑。一边是各种小商店和一些民俗博物馆以及供参观的老式民居;另一边多是饭馆,还有临水大道,供游人寻镜拍照。
第一遍进景区右拐,跟着人群走时,来了好多个旅游团,人群的密集度,就像我们看到的五一黄金周的出游人群。肚子贴着前人的背脊,透不过气来。
好容易走到了尽头,拐过小桥。那桥上也是很多人,要非常小心,不让自己掉河中去。
桥的那边刚好是游船码头,单人30元,包船240元,用刚学会的支付宝刷了卡,等候凑满八人开船。后面来的的单身女人,同我搭讪;不久就凑满了八人,开船。大约30分钟,就游到了我入景区时的那个地方。到头了,下了船,想看看那里的民俗表演,锣鼓声声,却不见人影。
出门吧?不甘心。也许命运可怜我,本来没有计划中的故居----忽视不见的木心故居,突然就跳到了眼前。
它是那么的低调朴素,不引人注目,需要预约才能进。幸好要进去的人不多,当场预约当场就能进。小姐姐关照我:什么可以,什么不可以。我连连点头,只要能让我进,干什么我都愿意。
前面的几进,都很普通,与一般的民居没什么二样,有一些照片和文字介绍。进入后间,别有洞天。那是陈向宏为老先生的晚年,设计的一座宫殿。
在中国有一种阶层叫乡绅。朝代迭变,名称各异,但乡绅的本质没有变。度娘是这么解释的:
乡绅阶层是中国封建社会一种特有的阶层,主要由科举及第未仕或落第士子、当地较有文化的中小地主、退休回乡或长期赋闲居乡养病的中小官吏、宗族元老等一批在乡村社会有影响的人物构成。他们近似于官而异于官,近似于民又在民之上。尽管他们中有些人曾经掌柄过有限的权印,极少数人可能升迁官衙,但从整体而言,他们始终处在封建社会的清议派和统治集团的在野派位置。他们获得的各种社会地位是封建统治结构在其乡村社会组织运作中的典型体现。
陈向宏是乌镇当年的党委书记,自联系上木心后,书信往来长达五年。目的只有一个,力邀木心回乡。他说木心是一位文化大家,应受到家乡的礼遇。
我认为,陈向宏就是当今的乡绅。这样的人说难听点,就是地头蛇。但是他们比地头蛇高尚,有文化有修养,有见识有胆量。上面的政策贯彻到地方,需要这样的人辅助,所以也得罪他们不得。再说,山高皇帝远。一个地方上的乡绅,利用自己手中的一点权力,建个园林什么的,雇二个小工打理,算不了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再说这座园林属于乌镇乡政府,没有送给木心,谁又能说什么呢?对于木心这样的老人,晚年有这么个归宿,真是太理想了。也是命运对他经历过的苦难的回报吧?
历史的事情,说不清楚。本来,这片土地就是属于木心家族的,他在这里出生长大,熟悉这里的一切。但是,到了50年代,突然就变成了国有,这里成了铁器厂。谁和谁的,怎么判定?
说心里话,某大大,对这样的做法不会欣赏的。木心这样一个地主后裔,资产阶级的孝子贤孙,应该永远打到才是呢,怎么还可以为他建造园林,养老送终呢?这就是乡绅力量的厉害,他们可以顶风逆流而上。若是再来一次WG,不定这样的地方,又要被打砸抢,被一把火烧光了吧?连孔子的家都可以烧,像木心这样的小人物,根本就不会放在心上。
好了,木心故居叫《晚晴小筑》。我们来看看是什么样子的?
它位于纪念馆北端,包括庭院和主楼两部分。是木心从2006年回国定居至2011年去世之间的憩息之地,2021年4月18日对外开发。地址在乌镇东栅财神湾186号,旧称孙家花园,1932年至1943年木心曾在此居住,后来他离开乌镇前往杭州。1950年被当地政府收购,之后被改建为铁钉厂和铁器社,1995年工厂破产后荒废,2001年启动重建工程,2006年建成完工,木心也在同年搬入并改名为晚晴小筑,2011年木心逝世后改名为木心故居纪念馆,2014年5月正式对外开放。纪念馆由生平馆、绘画馆、文学馆组成,展示其部分作品和遗物。需要电话或网站预约,馆内限流不超过60人,需要登记免费参观。
庭院很大,楼台亭阁,小桥流水,样样不缺。
这是主楼。
小道。
庭院里还有个水塘。在夏天,应该会有喷泉吧?还会有金鱼在里面嘻戏?
休息会客的地方
他的画室
办公室
一楼餐室
二楼客厅
写的非常棒,有趣,谢谢花时间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