嬉笑怒骂,皆成文章

文字是成年人的游戏,以文会友,共赏春花秋月,美好人生!
正文

“吵架”的艺术 (二)

(2021-05-08 09:42:04) 下一个

儿子出生之后,本来天天在摇床上入睡挺好的,可他不知从哪儿听说,这样的摇晃对新生儿不好,有可能会造成婴儿轻微脑震荡,从此他抱着儿子原地慢跑,以这种方式让儿子进入梦乡。问题是不久他就出差两星期,这可把我给折腾得够呛,我既缺乏他那个耐心,也没他那个体力,儿子就天天哭闹难以入睡。等他出差回来一到家,我劈头盖脸就是一通埋怨:

“你这人怎么这么教条啊?中国人摇了几千年,也没见人得脑震荡”。

他却振振有词:“你们这些人不懂科学,社会在进步,你还在用几千年前的方法养孩子”。

“你的方法好,原地慢跑,跑回原始社会去吧!”

“你对孩子根本不关心,他那么小,不舒服又不会说,你哪里像个当妈妈的?晚上孩子哭,你也装做没听见,都是我起来照顾他”

“你这是诬陷,我白天太累了,你怎么就不体谅?”

两个人唇枪舌剑,互不相让,一来二去大家都变本加厉地逐渐向胡搅蛮缠的方向靠拢,最后的结果是今天两人都没有晚饭吃。

女人嘛,偶尔少吃顿饭也没关系,权且当作减肥了,我便气鼓鼓地拿了本书靠在床上打发时间。可他到底坚持不住,已经快12点了,厨房里飘出了阵阵香味,我犹豫起来,他要是不喊我,我也不好意思自己去吃饭啦,那多没面子啊!正在这时,他手里拿了本杂志过来,“儿子说,让我给你换本书看看!”

“胡说”我白了他一眼,心想“我儿子连‘妈’都还不会叫呢”。原来那本杂志上有我们俩都读过的一段话:您知道家庭 (FAMILY) 这个词意味着什么吗?看看它的拼写吧:FAMILY = Father And Mother, I Love You.

心里涌出一丝感动,走出卧室,看见他坐在饭桌边,正嬉皮笑脸地对着我,直到现在,我还记得他当时那“笑里藏刀”的坏样儿,这是《孙子兵法》第10计吗?

(未完,待续)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