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回想起来,那个时代的物质条件真的是很差的。每天人们生存必须的的一日三餐,哪里像现在这样随心所欲,在那个年代里,能够吃饱肚子已经是很不错的了,要想吃的好一点,那可真的是一种奢望。
刚下乡的时候,按照当时的规定,国家对于每个知青有一定的补贴。因为当年农村的收获季节已经过去了,知青无法分到粮食,所以国家供应商品粮一直供到来年夏收以后。同时,给每个知青每个月有十几元的补贴,用于购买粮食和副食。所以在下乡的前8个月,我们还是一直享受国家的粮食供应,国家还发给每人发放一定的现金补助。但是这些钱都是集体来操作的,实际生活中,一部分用于食堂的生活管理。当时全国的粮食供应是定量的,我们知青每个月好像是32斤。陕西地区商品粮供应,在每个人的定量标准下,百分之六十是细粮,面粉;另外百分之40是粗粮。粗粮就是现在所说的杂粮,那时主要是玉米面。根据陕西农村的生活习惯,每天早上,天一亮,就下地上工,大约10点左右,回来吃早饭,稍事休息,就又出工了。干活到下午两三点,回来休息,吃晌午饭,4点多再出工,直到晚上6点左右,收工。这时食堂是没有晚饭供应的,农村把这顿饭称为“喝汤”,就是随便吃点馒头或窝头,喝点水或者咸汤之类的。我们也一样,到食堂买个馒头,随便吃一点就过去了。
我 的早饭,通常是玉米渣稀饭,馒头或者玉米面窝头和咸菜。咸菜是在当地供销社买的萝卜条之类的咸菜,不像现在这样那样的咸菜种类很多,那时候最流行的就是 大头菜和刚才说得当地供销社腌制的咸菜。这种咸菜买回来洗洗,切成条,一勺食用油,烧热,炸点干辣椒,泼在咸菜上面,算是有点油水。那时的油也是限量凭票 供应,每人每月只有4两油。中午饭,一般就是汤面条,最常做的就是荠花面,就是切成菱形的面片下在锅里,下点菜比如白菜萝卜之类的,用一点葱花浇上一勺热油,就成了汤面。然后就上馒头,就是午饭了。这种伙食品种几乎常年不变。由于副食不够,油水太少,全凭一点粮食当家,所以我们每个人的饭量都特别的大。就我而言,中午这顿饭,通常一碗汤面条,然后一个或者两个杠子馍。所谓杠子 馍,就是馒头,通常的馒头,一般是二两一个,但是到了农村,馒头制作成一个长条像杠子一样的形状,每个四两。这样一来,一顿饭几乎就是一斤的粮食下去了。
由于是食堂制度,所以每个人每月按照粮食定量发饭票,吃多吃少自己控制,但是对于男知青来说,当时的定量很难够吃,所以常常不到月底就领取下月的饭票了。好在有时回家,混点家里的,来得时候还要再带上一点咸菜副食等等,可以稍稍改善一下伙食。最关键是常常几个月没有肉可以吃,所以就有了现在看来的很多趣事。刚下乡时是冬天,农闲季节,但是那时农闲,人却不能闲。平整土地、修大寨田、农田基本建 设、修水渠甚至上山采石头等等,科研站的活路不多,我们就经常被派到到其它小队去干这样那样的农活。有一次我们知青集体到附近的山上干活,大概是12月元月的样子,天气很冷。回来的路上,有人眼尖发现路当中有一个死去的喜鹊,一个男生赶紧上前拾起来,提了回去。到了晚上,弄点热水退了毛,在带来的煤油炉子上炖上了,然后嘎巴嘎巴就给吞掉了。
还有一次,刚下乡时间不长,我们还住在12人的大通铺宿舍里,两个知青把站里一个农民的一条不大的狗给收拾了,晚上炖了好长时间,然后把我们睡着的人都给弄 醒,每人尝了一点肉。后来站里为这个事情专门调查,等到调查清楚后,那两个小子一口咬定,所有的人都参与了,因为所有的知青都至少吃了一块肉,后来只好也 就不了了之了。为了吃点肉,不少人真是费尽心机。有一次,一个小队病死了一头牛,队里把牛就埋了。科研站的几个年轻农民说起这个事情,就筹划着要搞这头牛,几个知青就怂恿 着。到了晚上,到埋牛的地方,挖开,硬是从这个死牛身上割下一些肉,几个知青也得到几块肉,回来后拾掇拾掇也给吃掉了。
春天到了,四五月份的时候,农民养的羊开始下羊羔了,刚出生的羊羔,很小一点,毛茸茸的,当时在公社的集市上,五毛钱一只。有的知青就买下羊羔,回来后杀死,剥了皮,炖一下,肉很嫩,只要20分钟肉就烂了,然后连骨头带肉和汤就一起下肚了。
后来我算了一下,她个头比我还矮5厘米,我的体重从来都没达到过这个水准。怀孕的时候最后快生了有100斤过。
我个人生长在衣食不那么匮乏的年代。小时候有些吃的确实难得,比如烤鸭什么的。后来到小学以后就真的想吃什么就吃什么了。
那我个人的感觉是,年轻的时候可能长身体,身体有需要,对食物都有特别的渴望。我也记得我小时候偶尔吃一次烤鸭,吃到最后一块的时候那种依依不舍的感觉。还有一年只有过生日才吃一次的奶油蛋糕。现在我自己做奶油蛋糕,比我小时候的要好吃得多,但是就是不想我家俩小孩子一样,吃得那么盼望。
我还记得我年轻的时候做菜,里头不放猪油,就是一半菜油一半猪油这样,简直没法吃,少味道。现在基本上猪油是碰都不碰的,实在没那个欲望。
还有就是可能饿的时间长久了,身体对食物也会有一种渴望,得到满足的时候就会特别强烈。譬如减肥的人就特别想吃,犒劳自己。
另外现在的肉确实没有当年好吃。我记得我小时候肉虽然少,但是是肉味。现在就算我很爱吃的一些东西,从国内带过来,都不如自己在国外做得好吃了。现在的肉不好吃。我们在巴黎也基本不买肉,都是回乡下的房子的时候,在那边吃肉。还有我记得小时候的鸡蛋就已经很难吃了,我妈还一直逼我吃,因为她小时候都吃不到,所以觉得我有吃的还不吃,简直就是不可理喻。但是以前的鸡蛋真的很难吃,以前在四川我有两样东西不吃:鸡蛋不吃,牛奶不吃。因为都觉得有一股味道,吃完之后嘴里非常难受。
但是到了法国,我发现这两样东西都很好吃。法国的鸡蛋白煮,我是吃的,而且很爱吃,很香。牛奶我是喝的,有淡淡的甜味。
到了我儿子,又比我更挑剔。什么牛奶都不喝,只喝一种organic的奶。我觉得法国普通的牛奶已经很好喝了,但是他可能就觉得不对。但确实整个农业工业化之后,食物的味道都差很多。小孩子比大人味觉更敏感,大人已经吃不出好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