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电视剧一开始的年代介绍时打出的字幕是1968年,从剧中知青们乘坐火车前往北大荒的情景来看应该是秋天。但是熟悉那一段历史的人们应该知道,大规模的上山下乡运动是1969年以后的事情。在1968年12月21日(或者是22日)晚,传出了毛主席“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 的最新指示,这样从1968年的春天才开始了上山下乡运动的高潮。当时的“老三届”学生,也就是66、67、68三年中应该毕业的中学生由于文化大革命的缘故,一直滞留在学校,随着领袖的一声号召,绝大部分被安置上山下乡了。北京、上海的学生插队到北大荒、内蒙古、云南、陕北的比较多,有些是农场和生产建设兵团。而其他各地的知青都是就近插队在所在的农村地区。
那一年我还在小学,这一段的记忆似乎十分清楚。我们一个大院的邻居陈老师(我们小学的老师)家中有两个我们平时称为姐姐的就在下乡之列。春暖花开的时候,她们到农村去了,其中一个是到宝鸡地区的一个山区县,我记得很清楚,那天他们到学校送行,回来后激动地抱怨,学校安排的送行车辆十分简陋,大部分是卡车,装上行李,孩子们就坐在卡车上面被敲锣打鼓的送走了。陈老师说的十分激动,大院的邻居们也附和着,但是在当时的局势下,谁也无可奈何。几年以后已经上中学的我在学校传达的中央文件中先后知道了李庆霖给毛主席写信的事情,以及在东北、内蒙、云南生产建设兵团等发生了许多奸污女知青的事情,这才知道了知青在农村的艰苦以及知青生活的不易与艰难。也知道许多奸污女知青的军人被逮捕判刑,也知道为改善知青待遇,当时的中央采取了一系列的改善措施,以至于后来出现了“株洲经验”,就是集体安置知青,知青插队不再以学校为单位,而是以学生家长单位来组织,所以那时几乎每个单位都有了知青办,家长所在单位与知青插队所在地联合管理知青生活。我就是株洲经验的受益者。
看到许多帖子描写知青生活以及对知青这一特定时代现象的批判,我倒觉得应该站在当时的政治经济条件下客观看待。当然大规模的上山下乡运动后来是以失败收场的,但是上山下乡这一现象并不是文革的产物,是从五十、六十年代就已经有的一种就业方式。文革以前就已经有了知青上山下乡的楷模,候隽、邢燕子、董家耕这些都是当时家喻户晓的模范人物。当时有一部电影《年轻的一代》就是描写上海知青下乡生活的。在当时的环境下,我们接受的教育就是“广阔天地,大有作为”,那时的热血青年许多就是把上山下乡作为一个崇高的目标来追求的。站在今天的角度,当年上山下乡的知青们是受了很多的苦难,其中也出现了许多社会问题,有些人至今过着艰苦的日子。但是哪个时代没有社会问题?哪个时代没有贫穷和苦难?即使在那个时代知青运动出现了很多问题,当时的中央也是在积极地解决问题,所以对于知青运动不能一概而论、全盘否定。当年北京知青插队到陕北的很多,也出现了很多优秀典型,例如我还记得的一个叫孙立哲的,以自己微薄的一点医学针灸知识,为当地农民看病,曾经深深地激励过我和我当时的同学们。所以在我中学毕业时我怀着一腔热血上山下乡了,当然后来的农村生活给我留下了深刻的记忆。我们也才了解到中国农村、农民的真实生活情况,也才了解到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差距,也才了解到口号似的激昂并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也才知道解决贫穷、贫困才是当时中国亟待解决的刻不容缓的问题所在。
四年以前我曾经写过一点回忆知青生活的系列短文,现在我将这些短文略作修改再次发出,有兴趣的网友可以从我的回忆片段了解一下那个阶段的知青生活。
不客气。影片还是挺有意义的。
那就是我记错了,谢纠正。再仔细回忆一下,可能是那时看过的一个小人书,讲几个上海知青插队,其中一个女的身体很弱,最后挑起百十斤的担子疾步如飞,去看望她的父母十分惊讶,呵呵,年代久远,但是年轻时候的记忆总是无法抹去。。。。
其实《血色浪漫》中间描写知青那一段还挺好看。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