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看《小敏家》看到一半弃了剧,也不是演员演的不好,很喜欢周迅的演译,黄老师演的也不错,只是看综艺看多了,看他的电视剧,感觉还在综艺中没出来。另一个原因可能还是因为剧情没有戳到人心上吧,以成功者的心态演译小人物的悲欢,总觉得没那么真诚。
今日不经意刷到一部电影《亲爱的新年好》,不知什么时候拍的,由白百何和张子枫主演,写北漂的故事,每每被戳中泪点。
白百何,是我喜欢的演员,表演率真,自然,不做作,演什么像什么,而且毫不费力。张子枫,印象中还是那个《向往的生活》里的邻家妹妹,乖乖女,没想到演起戏来却很有爆发力。
对于漂泊在外的人来说,工作是生活的依靠,爱情是心灵的慰籍。
电影的一开始就写白姐姐被渣男分手,画面有点讽刺:“他看着意乱情迷的你,眼睛里充满了讽刺与得意,你还以为这就是爱情。而他已做好了抽身离开的准备。” 开始就很有带入感的被轻易戳中了。
有共鸣多半是因为有相似的经历。于是想起了曾径煮过的一锅怀旧饭。
毕业之后的第二年,追随前男友去了另外一个城市,我来了,他却不见了,时不时玩个失踪。
有一天晚上,晚饭之后,风尘朴朴的他来到我的宿舍,说没吃晚饭。那时我在读研究生,条件简陋,但是宿舍允许用电炉,所以常备着一些简单食材,以备饿时充饥。翻存货,找出了一包方便面,两根火腿肠,一只鸡蛋,还有一把小青菜,于是煮了开水,倾尽所有食材做了一锅热气腾腾的方便面。怀着久别重逢的喜悦,看着吃得心满意足的他,以为是抓到了幸福。
没想到这竞是我们最后的晚餐,下次再见面,是在一个雾很浓的夜晚,他一脸冷漠,一言不发地送我回宿舍。然后,就听说他有了新的女友。正如电影中子枫妹妹说的,渣男怎么都一样,连见面说分手的勇气都没有。
斯人已去,生活还得继续,后来我以最快的速度逃离了那座城市。记不清什么哲人或者鸡汤文中有过这样的话:你生命中的每一段经历,都会成就未来的你。这是真的。
白姐姐丢了爱情,工作也不顺,又恬逢生病的妈妈病情加重,于是丢下打拼了十年的大城市,逃回家乡。但是,对于坚韧不拨的都市打工族来说,一份真挚的感情足以拯救生活的一地鸡毛。电影的最后,子枫妹妹的友情和仲要弟弟的爱情让白姐姐重新振作了起来。正如剧中白姐姐说的:“生活,就像一个坏情人,平常对你特别差,偶尔好一下,你还挺感动的,你都想了半天要离开他,可是他突然就给你个大大的拥抱,然后又要继续下去。
剧中有很多镜头让人感同深受,比如,
子枫妹妹初到北京时的兴奋,白姐姐在万家灯火的夜里傍惶无措,妈妈生病的片段,子枫妹妹被男友放鸽子,然后给妈妈打电话报平安的瞬间,白姐姐给子枫系好安全带,子枫感动流泪的片段,白姐姐把自己灌醉,向老同学兜售房子的样子……生活中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但总有那么点甜,让你继续前行。
剧里还有不少金句说的又毒又真实,比如,
没有理由的喜欢,就只是喜欢罢了。
两个人在一起很容易,但是也很难。
这儿跟老家的区别是,吃饭睡觉呼吸的每一口空气,都要付出成本。
你会遇到很多困难,你会遇到很多麻烦,你会失去最好的朋友,但是,你一定要记住,你自己是谁。
人呐,千万不要成为别人的麻烦。
好运都是自己带给自己的。
北京不是家,老家也不是家,人就像在中间搁置了。
不知怎么就活到了这个年纪,感觉自己还没长大,父母都已经老了。
电影拍摄的也许并不完美,大概是经历使然吧,却是部让我看完后泪崩的片子。
剧终后有一个疑问,是不是每一个爱写作的苦逼女主都是一个潜在的畅销书作家?近几年看到国内的好多文学作品中,有落迫的,苦情的,生活无望的男女主们,都会意外因为爱好写作而一夜走红,成为畅销书作家的的桥段,剧中的白姐姐也是如此。是普遍现象呢?还是写字人的主观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