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求学篇 (二)努力实现读书梦

(2021-03-25 20:30:06) 下一个

努力实现读书梦

那年冬天回上海,我和姐姐及个同龄的邻居一起到上海福州路旧书店各买了一整套文革前初一到高三的数理化教科书,决定自学考大学。那时旧的教科书是不公开出售的,我们是托邻居在大学工作的妈妈开了一张搞教育改革的介绍信才在旧书店的内部一本本找出来凑齐的。

书买回来后,我们如饥似渴地学习。虽然我们都是68、67届初中生,绝大多数中学的数理化都没有学过,但因为长大了,理解力也较强了,加之文革前的教科书编写得很好,非常易于理解,几个月后那些书我们就基本上自学完了。

我的英语是姐姐教的。那时她跟着上海人民广播电台的英语教学节目学习,我回上海时就现买现卖教给我。要不是她教,我的英语已忘得只剩二十六个字母了。我只读了一年初中,中文语法也没学过什么,主语、谓语、宾语等都是在学英语语法时才第一次听到的。

我们原以为73年回乡下后就可以争取考大学了,但73年工农兵大学生招考之际出了个白卷英雄张铁生,我们的命运又被改变了。张铁生当年在高考时交了份白卷,并在考卷后写了封信,说农村劳动太忙,没时间复习功课,否定文化考试。他的信受到中央领导重视和宣扬,高考考得越好越没用,工农兵大学生招生重新洗牌。

我的姐姐73年被推荐参加高考,英语考了她所在地区的第一名,原来录取第一志愿是很稳的,结果张铁生事件一出,煮熟的鸭子又飞了。我呢则是竹篮打水一场空,还没轮到高考,梦就早早地结束了。

考试上大学的路走不通了,我只得在乡下拼命努力干活,争取表现好上加好,以得到推荐,好上大学。这样努力劳动又干了二年,我队的其他上海知青都不去了,有的病退回上海了,有的在上海办病退,还有的找关系调离了,队里只剩下我一个人。我因为太想上大学了,所以一直在乡下坚持着,脸朝黄土背朝天,和老乡们一起同甘共苦。老天不负有心人,75年我终于被推荐为工农兵学员了。我被江西省机械工业学校的无线电专业录取。虽然不是大学是中专,不在上海在南昌,但我也很高兴了,读书梦总算实现了,而且无线电专业我也很喜欢。那一年我二十三岁。

学校在南昌近郊,我们专业有五十个学生。工农兵学员文化水平参差不齐,但是个个多才多艺。同学中有的会写诗,有的会修无线电,有唱歌特别好的,有跳舞特别好的,有篮球打得好的,有会拉小提琴的,还有毛衣织得特别漂亮的,隶书写得棒棒的,更有一位会唱兴国山歌的小英子。我呢则是学习还可以,不管是考试还是实习,成绩都不错。我还从别的同学那里学会了修无线电。在景德镇的无线电厂实习时,最复杂的总调任务经常分配给我干,我也总是如期完成,从未出过差错。

[ 打印 ]
阅读 ()评论 (6)
评论
canto2010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ID的D主' 的评论 : 谢谢来访!那年头这样的事情太多了。但愿你哥哥后来也能再读大学。
ID的D主 回复 悄悄话 我哥哥是“随户下放”知青,也在73年被推荐高考。成绩也考得很好。“白卷英雄”张铁生出来以后,高考成绩取消,我哥的大学梦也被终止了。
canto2010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务实小民' 的评论 : 谢谢阅读!当年这样的事情太多了。记得看过一网友的文章,也是外语名列前茅,张铁生事件出来后就乱套了,还好招生的人好,将这些本该刷下去的人互相调包,让他读了个数学系。
canto2010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林向田' 的评论 : 谢谢阅读!是的,那个年代太荒唐。不记得我们当时怎么会知道旧书店内部有这些书卖。书不在书架上,大部分人看不到,想自学也没法学,错过了学习的机会。
务实小民 回复 悄悄话 我的姐姐73年被推荐参加高考,英语考了她所在地区的第一名,原来录取第一志愿是很稳的,结果张铁生事件一出,煮熟的鸭子又飞了。------现在历史研究大牛沈志华老师当年也是如此,名列前茅,名落孙山,后面一气之下把书全部烧了。
林向田 回复 悄悄话 需要“教育改革的介绍信” 才能买到教材,那是一个什么年代!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