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版https://cpri.tripod.com/2025/vietnam.pdf
【书写系统】
Vi?t Nam/Vietnam/越南/ベトナム/ㄨㄧㄝㄊ·ㄋㄚㄇ属于所谓“Sprachbund/言語連盟/多语言混合”地区,ㄨㄧㄝㄊ/越是从中国南方移民到红河谷一带的部族自称,ㄋㄚㄇ意为“南”,1802年建立起统一国家的皇帝首先称自己的帝国为南ㄨㄧㄝㄊ,但中国的皇帝担忧“北ㄨㄧㄝㄊ”出现在中国的南方,就沿用唐朝以来的称呼“安南”(“安”作为动词和名词含义不同),改为ㄨㄧㄝㄊ南,被逐渐接受[1]。汉语以外的讲者们把ㄋㄚㄇ作为发音而不是表意符号,不称“Vietsouth”,更能体现中立的地名性质,所以,本文也用发音转写而不用带有主观联想的表意汉字。
ㄨㄧㄝㄊ·ㄋㄚㄇ语书写系统有29个词母:a, ?, â, b, c, d, ?, e, ê, g, h, i, k, l, m, n, o, ô, ?, p, q, r, s, t, u, ?, v, x, y,即26个英语词母中去除f, j, w, z、加入?和6个元音变型?, â, ê, ô, ?, ? 。其中,a, ?, â, e, ê, i, y, o, ô, ?, u, ? 是(单)元音,单元音可以组合成双元音如ai或三元音如??i为一个单音节[2]。元音词母之所以比别的语言多是因为ㄨㄧㄝㄊ·ㄋㄚㄇ单词很短(类似汉语的单字),一个词只有一个元音音节,如果与辅音组合拼写只能在中间。词尾只能是a,e,i,o,u,y,c,g,h,m,n,p,t[3]。另外17个词母是辅音。英文词母f, j, w, z只用来书写借用的外来词汇,按拉丁语系等源语言发音。书写中还有6个音调:不加符号的音调和5个加符号的音调:尖锐音符´、抑重音符`、钩号 ? 、波浪号~和点号.。
同属于Sinosphere/受汉字影响的文化圈的西南邻居Cambodia/カンボジア/ㄎㄚㄇㄅㄛㄉㄧㄚ/柬埔寨语没有音调,但有更多的元音或组合元音(有语言学者算为33个)[4]、[5]。拉丁语系、Slav/ㄙㄌㄚㄨ/斯拉夫语系、日语等绝大多数书写系统没有音调,大为简化了音素词母的数量,有利于教育普及,但在转写别的语系(如Arab/ㄚㄌㄚㄅ/阿拉伯语系)的书写系统时,丧失了大量信息特征。这是一个普遍头疼的问题,汉音元素转写类似英语,暂时不导入音调变换,简化了ㄨㄧㄝㄊ·ㄋㄚㄇ语书写系统的转写。最长边界的西北邻居Laos/ㄌㄠ/老挝语也有音调,有约13个元音,但因为(与ㄎㄚㄇㄅㄛㄉㄧㄚ类似)受France/ㄈㄌㄢㄙ/法兰西统治较浅,也未能导入拉丁词母书写系统,依然用过去宫廷使用的、与西边邻居Thailand/ㄊㄞ/泰国同样的书写词母,在文化、媒体上深受ㄊㄞ的影响[6]。
1651年French/ㄈㄌㄢㄙ/法兰西的Jesuit/ㄧㄝㄙㄨ/耶稣会传教士Alexander de Rhodes/ロード/ㄌㄡㄉ/??c L?发布改制Portugual/ㄆㄛㄦㄊㄨㄍㄚㄦ/葡萄牙传教士发明的拉丁词母书写系统ch? Qu?c ng?/????國語/Vietnamese alphabet/ㄨㄧㄝㄊ·ㄋㄚㄇ国语词母,编辑了ㄨㄧㄝㄊ·ㄋㄚㄇ语-ㄆㄛㄦㄊㄨㄍㄚㄦ语拉丁语词典Dictionarium Annamiticum Lusitanum et Latinum。不过,直到250年后的1910年,ㄈㄌㄢㄙ殖民当局正式采用ㄨㄧㄝㄊ·ㄋㄚㄇ词母系统,才开始在极少数上层作为公文使用。
到1945年为止,ㄨㄧㄝㄊ·ㄋㄚㄇ语有3种书写系统:国语词母系统(附图上)、汉字(附图下右)、仿照汉字制造的Ch? Nôm/????喃/チュノム/ㄑㄨ·ㄋㄛㄇ/喃字系统(附图下左)。意为“我讲ㄨㄧㄝㄊ·ㄋㄚㄇ语”。
从《德圣制字学解义歌》可以看出ㄑㄨ·ㄋㄛㄇ字类似西夏文,比韩字、假名复杂得多,只能局限于非常小人数的统治阶级上层,无法普及教育。
【转写初步】
ㄨㄧㄟㄊ·ㄋㄚㄇ国语词母虽然很复杂,但作为汉音元素转写的方案因为不区分音调,按照没有单独辅音音素词母的日语假名的近似转写[7],可以初步暂行如下。
从转写表可以看出:ㄨㄧㄝㄊ·ㄋㄚㄇ国语词母的6个元音变型?, â, ê, ô, ?, ?,加上本来就接近元音的y无法准确独特地表现出来,只能近似地转写为拉丁语系的5个元音词母a/ㄚ,e/ㄝ/ㄜ,i/ㄧ,o/ㄛ,u/ㄨ,失去了很大部分的原语特征。
词母 | 名称 | 国际音标 | 日本語表記 | CPE转写 |
A a | a | [a?], [??] | ア(音節末子音が無い場合は アー) | ㄚ, ㄚ- |
? ? | á | [a], [?] | ア(音節末子音は、m, n, ng, u, y)/アッ(音節末子音は、c, p, t) | ㄚ, ㄚ_ |
 â | ? | [?], [?], [?], [?] | ア(音節末子音は、m, n, ng, u, y)/アッ(音節末子音は、c, p, t) | ㄚ, ㄚ_ |
B b | bê, b? | [?], [?b] |
| ㄅ |
C c | xê, c? | [k] | カ行( I, E, Ê の前以外) | ㄎ |
D d | dê, d? | [z], [j] |
| ㄗ |
? ? | ?ê, ?? | [?], [?d] |
| ㄉ |
E e | e | [?] | エ(音節末子音が無い場合は エー) | ㄝ,ㄝ- |
Ê ê | ê | [e] | エ(音節末子音が無い場合は エー) | ㄜ, ㄜ- |
G g | giê, g? | [?] | ガ行( I, E, Ê の前以外) | ㄍ |
H h | hát | [h] |
| ㄏ |
I i | i ng?n | [i] | イ(音節末子音が無い場合は イー) | ㄧ, ㄧ- |
K k | ca | [k] |
| ㄎ |
L l | e-l?, l? | [l] |
| ㄌ |
M m | em-m?, m? | [m] |
| ㄇ |
N n | en-n?, n? | [n] | ナ行,音節末ン | ㄋ, ㄣ |
O o | o | [?], [w] | オ(音節末子音が無い場合は オー) | ㄛ, ㄛ- |
Ô ô | ô | [o] | オ(音節末子音が無い場合は オー) | ㄛ, ㄛ- |
? ? | ? | [??], [??], [??] | オ(音節末子音が無い場合は オー) | ㄛ, ㄛ- |
P p | pê, p? | [p] |
| ㄆ |
Q q | quy; qu? | [k] | ク( Q の後には必ず U が続き、qu と綴られる) | ㄎ |
R r | e-r?, r? | [z], [?], [?] | ラ行(舌足らずな人からはザ行で表記される場合もある) | ㄌ, ㄗ |
S s | ét-sì, s? | [s], [?] |
| ㄙ,ㄒ |
T t | tê, t? | [t] | タ行,音節末では「ッ」、但ししばしば「ット」と表記される | ㄊ |
U u | u | [u] | ウ(音節末子音が無い場合は ウー) | ㄨ, ㄨ- |
? ? | ? | [?], [?] | ウ(音節末子音が無い場合は ウー) | ㄨ, ㄨ- |
V v | vê, v? | [v], [j] |
| ㄨ |
X x | ích-xì, x? | [s] |
| ㄙ |
Y y | i dài, i-c?-rét | [i?] | イ(音節末子音が無い場合は イー) | ㄧ, ㄧ- |
复合词母 | IPA | 日本語表記 | CPE转写 |
ch- | [t?], [c] | 音节头 | ㄑ |
-ch | [c?], [k??], [t?] | A, Ê, I 之后音节尾。ach :b?ch=バイック, êch :l?ch=レイック, ich :xích=シック | ㄧ_ㄎ |
gh | [?] | ガ行( I, E, Ê の前のみ) | ㄍ |
gi | [z], [?], [j] | ジャ行(ザ行、ヤ行で表記される場合もある) | ㄐ |
kh | [x], [k?] | 通常はカ行(カ行とハ行の中間音) | ㄎㄏ |
ng- | [?] | 音节头:ガ行( I, E, Ê の前以外) | ㄍ |
-ng | [?], [??m] | 音节尾ン(ング) | ㄥ |
ngh | [?] | 音节头:ガ行( I, E, Ê の前のみ) | ㄍ |
nh- | [?] | ニャ行(来自ㄆㄛㄦㄊㄨㄍㄚㄦ语/ny/) | ㄋㄧ |
-nh | [?], [??], [n] | A, Ê, I 之后音节尾。anh :bánh=バイン, ênh :l?nh=レイン, inh :xinh=シン | ㄣ |
ph | [f] | ㄈ | |
qu | [k(w)], [w] | クワ行(クア行、ワ行で表記される場合もある) | ㄎㄨ |
th | [t?] | ㄊ | |
tr | [t?], [?], [c], [???], [tr] | チャ行(トラ行で表記される場合もある) | ㄘ |
以上的转写表只是非常初步的引导,转写具体名词时,还要考虑南北发音不同,逐个逐个转写[8]。
词母 | Hanoi发音 | Saigon发音 |
s | /s/ | /sh/ |
x | /s/ | |
tr | /ch/ | /tr/ |
ch | /ch/ | |
v | /v/ | /y/ |
d | /z/ | |
gi | ||
r | /r/ |
【转写词例】
实用转写目前大致可以考虑如下:首先,对于熟知的汉字名称,可以沿用汉字+(汉音元素转写)的书写表述:如H? Chí Minh/ホー?チ?ミン/胡志明(ㄏㄛ?ㄑㄧ?ㄇㄧㄥ)、?ông Kinh/東京(ㄉㄛㄥ?ㄎㄧㄥ)、Hà N?i/河内(ㄏㄚ?ㄋㄛㄧ)、Sài Gòn/西贡(ㄙㄞ?ㄍㄛㄣ)。
其次,对于虽然有汉字名称但几乎不为人知名词,可以用汉音元素转写+(汉字)的书写表述:如Võ Nguyên Giáp/ㄨㄛ?ㄍㄨㄧㄣ?ㄍㄧㄚㄆ(武元甲)、??i Vi?t tân báo/ㄉㄞ?ㄨㄧㄝㄊ?ㄊㄢ?ㄅㄠ(大越新報)。Nguyên和Giáp这样的书写从拉丁语系看来是多音节词语,但类似汉字的拼音(如zhuang),ㄨㄧㄝㄊ·ㄋㄚㄇ语的“字”实际发音为一个音节,单独的p/ㄆ几乎听不出来。
从旅游、商务等大众交流的角度,为了方便阅读地图上的名字,除了几个著名城市,所有的地名都应该用汉音元素转写+(汉字),如与Trung Qu?c/中国接壤的几个地区:Lào Cai/ㄌㄠ?ㄎㄞ(老街)、Hà Giang/ㄏㄚ?ㄍㄧㄤ(河江省)、Cao B?ng/ㄎㄠ?ㄅㄥ(高平)、?i?n Biên Ph?/ㄉㄧㄣ?ㄅㄧㄣ?ㄈㄨ(奠边府)、H?i Phòng/ㄏㄞ?ㄈㄥ(海防市)。
更普通地,1945年以来的名词只用汉音元素转写,如现任ㄨㄧㄝㄊ·ㄋㄚㄇ共产党总书记Tô Lâm/トー?ラム/ㄊㄛ?ㄌㄚㄇ,因为不用汉字姓名,“杜林/苏林/苏霖”都是不准确的译法。
【联想】
由于笔者本人不懂ㄨㄧㄝㄊ·ㄋㄚㄇ语,只能提出最初步的汉音元素转写方案,抛砖引玉,希望懂ㄨㄧㄝㄊ·ㄋㄚㄇ语的学者们深入发展。唯一可以欣慰的是:从日语假名系统的转写ㄨㄧㄝㄊ·ㄋㄚㄇ语的成功(远优于发音不正确的汉字“翻译”),可以确认比没有单独辅音的日语假名系统的转写优越许多的汉音元素转写会更加正确、准确、简洁地促进这两大民族的理解和交流,
Sino-Tibetan/汉藏语系的Proto/原型的词语与别的语言一样,是多音节发音[9]。例如,sleep/睡的发音大致是[rmjwi?d],这可以从眠、梦、寐等相关字的发音mian、meng、mei印证。与古汉语口语完全脱离的汉字是如何出现的呢?有的语言学者猜想在汉族向四周扩张之际俘虏了大量人才,为了维系加强膨大的帝国产生了书写系统的必要,汉字书写系统是不会讲汉语的外邦人发明创制的[10],类似被俘的(旧、老)Uyghur/ㄨㄧㄍㄜㄦ/维吾尔人Тататунга[Tatatunga]/ㄊㄚㄊㄚㄊㄨㄣㄍㄚ/タタトゥンガ/塔塔统阿用(旧、老)ㄨㄧㄍㄜㄦ词母创制Mongol/ㄇㄛㄣㄍㄛㄦ/蒙古书写系统[11]。由拉丁语系发展出来的ㄨㄧㄝㄊ·ㄋㄚㄇ书写系统的成功说明:虽然语言(口语与句法)是长期自然演化的过程,书写系统却是人为的创制,而且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文明的创新,汉语的书写系统导入汉音元素词母,势在必行。
[赵京,中日美比较政策研究所,2025年10月1日]
Vietnam/ㄨㄧㄝㄊ•ㄋㄚㄇ/越南语书写系统的转写方案汉音元素词汇 | ||||
汉音元素词 | 英语 | 越语 | 汉字翻译 | 日语假名转写 |
ㄚㄌㄚㄅ | Arab | 阿拉伯 | ||
ㄎㄚㄇㄅㄛㄉㄧㄚ | Cambodia | 柬埔寨 | カンボジア | |
ㄎㄠ?ㄅㄥ | Caobang | Cao B?ng | 高平 | |
ㄑㄨ·ㄋㄛㄇ | Chunom | Ch? Nôm | 喃字系统 | チュノム |
ㄉㄞ?ㄨㄧㄝㄊ?ㄊㄢ?ㄅㄠ | ??i Vi?t tân báo | 大越新報 | ||
ㄉㄧㄣ?ㄅㄧㄣ?ㄈㄨ | Dienbianphu | ?i?n Biên Ph? | 奠边府 | |
ㄉㄛㄥ?ㄎㄧㄥ | Dongkinh | ?ông Kinh | 東京 | |
ㄈㄌㄢㄙ | France | 法兰西 | ||
ㄏㄚ?ㄍㄧㄤ | Hagiang | Hà Giang | 河江省 | |
ㄏㄚ?ㄋㄛㄧ | Hanoi | Hà N?i | 河内 | |
ㄏㄞ?ㄈㄥ | Haiphong | H?i Phòng | 海防市 | |
ㄏㄛ?ㄑㄧ?ㄇㄧㄥ | Ho Chi Minh | H? Chí Minh | 胡志明 | ホー?チ?ミン |
ㄧㄝㄙㄨ会士 | Jesuit | 耶稣会士 | ||
ㄌㄠ?ㄎㄞ | Laocai | Lào Cai | 老街 | |
ㄌㄠ | Laos | 老挝 | ||
ㄇㄛㄣㄍㄛㄦ | Mongol | 蒙古 | ||
ㄆㄛㄦㄊㄨㄍㄚㄦ | Portugal | 葡萄牙 | ||
ㄌㄡㄉ | Rhodes | ??c L? | ロード | |
ㄙㄞ?ㄍㄛㄣ | Saigon | Sài Gòn | 西贡 | |
ㄙㄌㄚㄨ | Slav | 斯拉夫 | ||
ㄊㄛ?ㄌㄚㄇ | Tô Lâm | トー?ラム | ||
ㄨㄧㄍㄜㄦ | Uyghur | 维吾尔 | ||
ㄨㄧㄝㄊ·ㄋㄚㄇ | Vietnam | Vi?t Nam | 越南 | ベトナム |
ㄨㄛ?ㄍㄨㄧㄣ?ㄍㄧㄚㄆ | Võ Nguyên Giáp | 武元甲 |
[1] Christopher Goscha, Vitenam: A History, A Note on Terms. Basic Books, 2016.
[3] Tran This Minh Phuoc, My First Book of Vietnamese Words, Tuttle Publishing, 2017.
[4] Language Families of the World, Lecture 19: Southeast Asian Languages: The Sinosphere, Taught by John McWhorter. https://lib.thegreatcourses.com/
[5] 吴语元音也多,上海各地一般有10-16个,奉贤区金汇镇更有多达20个。
[6] The Rough Guide to Laos, Apa Digital AG, UK, 2024.
[7] https://ja.wikipedia.org/wiki/チュ?クオック?グー
[9] Cultures of the World: Vietnam, Cavendish Square Publishing, 2024. 9. Language.
[10] Language Families of the World, Lecture 18: Chinese’s Family Circle: Sino-Tibetan, Taught by John McWhorter. https://lib.thegreatcourses.com/
[11]ㄇㄛㄣㄍㄛㄦ以前没有文字。1204年,ㄑㄧㄣㄍㄧㄙ征服Найман/Naiman/ㄋㄞㄇㄢ/乃蛮(又名乃马、乃满、廼蛮、奈曼、奈蛮、耐满、粘拔恩、粘八葛、粘八噶等),留下并重用ㄋㄞㄇㄢ的太师ㄊㄚㄊㄚㄊㄨㄣㄍㄚ(赵京,Монгол/Mongol/ㄇㄛㄣㄍㄛㄦ/蒙古帝国史译注,2021年8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