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鸿门宴,假如项王杀了沛公

(2023-07-03 12:42:32) 下一个

 

鸿门宴,假如项王杀了沛公

 

司马迁笔下的鸿门宴写的是历史, 又是生动的政治,兼具高度文学性,历代帝王豪杰从中吸取教训,文人墨客据此讲古论今,寻常百姓也津津乐道其故事。于是鸿门宴成了设局害人的代名词,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成了成语, 提醒人们注意表象之下另有险恶用心,项伯, 曹无伤, 特别是项伯成了吃里扒外代号。

鸿门宴的剧情可视为在秦朝灭亡底定,推翻秦朝后期的两大主力,两大胜利者的庆功宴, 更是范增为灭沛公刘邦的设局。 在此前, 项羽和刘邦是灭秦的同盟者, 鸿门宴成了项羽刘邦关系的分水岭,楚汉相争的始点,自此项羽从顶峰走向灭亡。

项王杀沛公

司马迁笔下的鸿门宴始终围绕杀沛公展开。需要指明是,此时的刘邦根据约定已自称汉王, 为避免与项王立即摊牌, 乃面对项王时予以否认。 在宴会主客就坐之后,亚父“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不得已,范增调项庄舞剑,图就势诛杀沛公刘邦, 但项伯掩护沛公使之难以得手; 及至樊哙带剑入场,樊哙何等勇猛之人,此时即使项王改变主意,诛杀沛公已是不可能之举; 待“沛公起如厕”不辞而别,抄近路脱生回到坝上, 沛公彻底脱离了危险。 纵观四步,项王如要诛杀沛公,机会也就在宴会就坐之际。

项王没有诛杀沛公, 有人要归于其“仁”,有人称之为妇人之“仁”。在起兵灭秦过程中, 死于项王刀下的不计其数,何以为“仁”, 放过沛公是其谋略的不足, 和对动态力量对比的误判。

假如沛公被杀, 谁是赢家

假如沛公刘邦被杀, 刘邦本人立即成为彻底的输家, 项王以四十万大军对失去主帅位于坝上的汉家军具有碾压的优势, 胜利在望。

项羽无疑是史上最负盛名的英雄豪杰,一句“力拔山兮气盖世”是他形象的自画像,鸿门宴放过刘帮,以及千古颂扬的项羽和虞姬的爱情故事,在史书和文人笔下塑造为项羽的重情重义,司马迁给了项羽不是帝王的帝王地位,李清照的一首《咏项羽》,“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把项羽颂扬到顶峰。但假设鸿门宴上项王杀了沛公, 连同项羽杀人无数, 诛杀义帝,项王则会给后人留下了相反的名声。人们总是同情失败者。

对于角逐霸业的项羽, 他优柔寡断, 缺少洞察力, 不善于用人是他致命的缺点,有范增不听其策,得陈平不能任用,拥韩信不知珍惜,皆使之怨愤而去, 或投奔刘邦, 壮大了对手。 项羽遭项伯出卖而不知, 言听计从; 刘邦脱身鸿门宴回到坝上, 立斩向项王告密的曹无伤, 两人性格立判高下。 

鸿门宴上不杀沛公, 历史见证了项羽四年后失败於垓下。假如项王杀了沛公, 项羽无疑会取得短期的胜利, 各路诸侯跪拜自封的西楚霸王是可以预期的历史景象。 是不是就此可以判断项羽将取得秦朝一统江山?  非也。 即使刘邦被杀, 刘邦的能臣武将实力尚在, 张良, 萧何是治国平天下的雄才, 完全可以推举出新的首领, 与项羽周旋, 甚至将其打败。历史上不乏其例,元末朱元璋跟随郭子兴起兵, 后郭子兴病亡, 朱元璋继任首领, 开创了明朝伟业。

在华夏大地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 开国帝王的江山都是武力打下的,但帝王的成败在于运筹帷幄, 善于用人。 单凭武艺上位的凤毛鳞角, 唐太宗是武将出生,但他的长项不在冲锋陷阵, 而是善于将将用兵; 赵匡胤政变武力夺权, 但长于御兵控权, 以文官治国,并立下家规, 不容将领干预朝政, 开创了宋朝经济发达, 文化繁荣的局面, 但也造成了军备不整, 边防不修, 导致亡国。 可以推断,即使项王在宴会期间杀了沛公, 尽管项王武艺高强, 以项王的莽闯, 劣于用人理政, 帝王之业难成, 更成不了千秋伟业。

对历史走向的影响

司马迁《项羽本纪》关于鸿门宴的记载广泛流传两千余年, 固然因其真实历史性和高度的文学性, 更在于鸿门宴中杀与不杀刘邦深刻影响了中华民族的历史走向。

周武王推翻商纣王建立周朝,分封诸侯, 周王实为诸侯共主。 从周王朝建立到秦统一六国,历史上称为八百年春秋战国。 华夏大地诸侯割据,你征我伐,战争不断,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影响民众(特别是奴隶)的生命安全。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用了十年的时间,先后灭了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完成了统一中国的大业,建立起了一个中央集权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秦朝,实现了车同轨, 书同文, 度同制。

鸿门宴中杀与不杀刘邦将深刻影响中华民族的历史走向,是因为项羽和刘邦的目标和政治诉求截然不同。 项羽为楚国名将项燕之后, 项氏世代在楚国为将,诸侯贵族。 项羽反秦是因为秦灭了六国, 特别是楚国。 灭秦后, 他立马自封为西楚霸王, 原先各路诸侯复国就位, 又随意新封了若干诸侯王。 若他杀了刘邦, 实现了他的霸业,他走的仍然是当年周朝诸侯共主的老路。

刘邦起于基层, 乱世起兵, 虽无武功, 但知人善任, 文臣武将纷归髦下, 张良,萧何,韩信,功绩至伟。 鸿门宴项王放过沛公刘邦, 成就了刘邦的伟业,称帝后不再分封诸侯,把秦朝的统一格局推向前进,汉朝的建立,华夏民族史上掀开了新的一页。

历经了春秋战国战乱, 统一已是民众的诉求,历史的车轮所向。 如果项王就势杀了沛公, 项羽逆历史而动,华夏大地可能重走一段诸侯割据的老路, 但必定不会长久, 因为秦朝已彻底摆脱了奴隶制, 进入了成熟的封建社会。 就此一点, 项王没杀沛公, 客观上顺应历史进程立了一功。

*  *  *

谈及历史, 人们常用“仁义”评判人和事。 依笔者看法, “仁”有大小之分, “义”有高低之别。 小“仁”惠及个人或少数人, “仁”政惠及社会, 众人, 顺应历史潮流推动社会前进可谓之大“仁”。“义”亦然。

一出《鸿门宴》, 传扬两千五百年。 假如项王乘机诛杀沛公, 可能会成就项王霸业若干年, 但终究逆潮流而动而失败,留下骂名; 放过了沛公, 有人说是“妇人之仁”, 但以自己的失败顺应了历史潮流, 翻开了华夏历史的新篇章,仁否!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横流沧海 回复 悄悄话 中央集权优劣难说。欧洲多国面积与中国相当,但因缺乏中央集权管理松散,政治上创造了人类民主的先河,人文上出现了文艺复兴,科技上首创第一次工业革命,技压群雄主导人类世界至今。

春秋战国时期也有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包括 “天不生仲尼 萬古如長夜” 的万代师表孔子,道德经的道教始祖老子,千古流传的孙子兵法等。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