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老年大学的沙龙聚会,我为大家选的 Topic 是:American Humor(美国人的幽默)。
其实这个话题,也是我以前在美国社区学校的英语会话班上,年轻的 Lisa 老师给我们提供的 ,今天我再批发给上海的老伙伴们:)。
依照惯例,我先介绍了自己的感受, 听我的华人同学说,美国老师很会给孩子讲幽默的笑话,她 6岁的孙女每天回家都会跟告诉她,老师今天又讲了个什么笑话,鹦鹉学舌地表演给大家看,所以孩子从小就习惯了轻松的语言环境,估计长大后也会挺幽默的。
接着,我把自己曾经亲身经历过的故事讲给大家听。
那是在2019年秋天的一个周末,女儿陪我一起去理发,预约好的老外理发师, 是位五十来岁的先生,先给我女儿做头发,然后再帮我理发,有趣的是, 当我们父女俩结完帐准备离开时,理发师客气地对着我女儿说:“ Is your husband satisfied with his haircut today? "(你丈夫今天的发型还满意吗?”), 我一听就笑了,立马说:我有那么年轻吗?我是她爸!理发师开怀大笑:sorry sorry 不停的说着。然后他告诉我女儿说,以前他曾遇到过一对夫妻来理发,男的看上去比较老,于是他随口对女士说了一句:你爸的发型还满意吗?结果这对夫妇脸色立马沉了下来,不开心的离开了(估计小费肯定是不会多给了:))。从此以后,他吸取教训,再遇到男女一起来理发, 就拼命往年轻的方向去说,这样客人就不会不开心了,于是才有了今天的乌龙。
我讲完故事说,这大概也能算是一种美国式幽默吧,大家都笑了。
接下来,在讨论环节,大家各抒己见,聊起了各国在幽默上的差异。
Jack老先生说,他觉得咱们中国人一般很少幽默,尤其是领导人,讲起话来,都像是在Read documents。
沙龙组织者 Mary 说,她觉得西方领导人,比较会幽默,而且惯于自嘲
Self-deprecating(她是当场从手机上找出这个词的),而且通常会在公开场合发挥幽默,小布什面对有人向他扔鞋时,就曾说,哦,这鞋大概是40码的:)。
我也再次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我觉得美国的 politician ,或许想拉近与选民的距离吧,通过幽默和自嘲,会让选民觉得他也是个普通人,这样就会把票投给他”:)。
虽然中国的领导人很少在公众面前发挥幽默,但也有例外。
我举了汪洋当年访美,主持中美高峰论坛时的例子,他在会上谈到中美关系时,说两国矛盾客观存在,但这就好比夫妻间,可以吵可以闹,但不能像默多克和邓文迪那样离婚,我不知道这是否符合美国的礼仪(后来也有人指责他不能拿别人隐私去开玩笑),但作为当时的副总理,能够在大庭广众下,敢于开这个玩笑,也是不同寻常了。
一说到中美关系,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了。大家都在感叹,如今的中美关系,恐怕再也回不到昔日那个气氛中,脱钩论正在两国舆论中发酵,甚至出现了剑拔弩张的局面,明年特朗普上台后(注:本日记写于2024年12月),两国关系也不知能否出现转机,Back on track !
应博友 Canhe 之邀,我再补上两张我太太拍的 DC 樱花照,我觉得她比我会取景。
透过樱花拍华盛顿纪念碑,是别具风味。
潮汐湖畔美如画
其实俺家门口的樱花同样也开的那么灿烂!
说到西方人的幽默,我印象最深的是英国人的幽默。有一次我们去伦敦,住旅馆,办好入住手续后,服务员带我们到房间,走在楼道上,地板咯吱咯吱地响,那服务员看着我们微笑着说,“Can you feel the history?”一句话就把我想抱怨的话给挡回去了。呵呵。谢谢皮卡兄好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