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静静的黄马河 (一)

(2020-11-18 10:14:17) 下一个

静静的黄马河 (一) 

这条河的名字和那座桥有关,而桥的名字与那匹马有关。

几百年前,这河没有名字也没有桥。江南河网地区运输靠的是河流,但没码头的河流不需要名字。周围的村庄就用“河”称河,用“江”称远处的长江。那个时候,你要是文绉绉地弄个“长江”来说话,别人一定笑话你。什么?长江?江能有不长的吗?

前几年,附近村子有人修族谱,从而让多年的传说有了丰满的描述。还得从明朝初年说起,第一个来这个地方的是个铁匠,姓张。张家族谱记载,张家从江西那里奉皇帝的旨意迁徙过来。分了田地。鱼米虽不缺,但张家老祖宗舍不得祖传的铁匠手艺,于是就在临河一处背靠小山的河滩前建了个铁匠铺子,顺便还弄了一只船,白天为人摆渡,晚上撑船回家。那个河滩在当时也是临时码头,小山背后有路通这里,不过也就在稻米丰收的时候才能看见这里有繁忙的装卸,下游茅衫镇的米行每年八月都会租船停在这里,收买农民的稻米。

铁匠店生意不错,到了第二代,有个裁缝迁了过来。裁缝姓吕,女儿嫁了张家儿子,于是就在亲家铁匠铺边上讨了块地,建了裁缝铺。

裁缝铺子从一开始就比铁匠铺气派。不同于张铁匠住宅和工坊分离,吕裁缝将家就安在铺子里。三进的房屋,前面是铺子,中间一个院,然后是住房,住房后面还有个院子,有井,还有个染坊。以前过来做衣服的都是当地的土布,裁缝除了裁剪缝衣,还兼管染色。吕裁缝还在附近买了块地种了不少树,那些树叶就是染料的原材。

当时的农民基本自给自足,用稻米换来的钱除了买盐,也会给家人做衣裳。农民在裁缝店交钱,然后吕裁缝找日子到各家量尺寸。做好的衣服也是吕裁缝送到各家,以确定穿着合身,不合适还可以改。不久,吕裁缝的好手艺就在周围闻名了。 

几代以后,铁匠铺还是那个铁匠铺,但裁缝铺发了财。吕裁缝又在旁边建了两个院子,把染坊,裁缝店还有住家分开。另外,吕裁缝还在河的对岸买了田地。家族子弟有做裁缝和染坊的,也有种田的。

除了这两家,陆续还来了别人,有个郎中开了药店,还有个江北人开了木材行兼卖寿材花圈。

铁匠家的那条渡船虽然升级了好几次,但还是满足不了运输的要求,于是在吕裁缝的张罗下,建桥工程开始了。

吕裁缝是个很负责的人,为了千秋万代,他排斥了木桥方案而选了石桥。吕裁缝说,我们辛苦一下,子孙就不用为修桥担忧了。各家自愿出资,最后由吕家兜底。

当时的建桥技术还是比较差的。没有计算,全靠石匠师傅的经验。尤其是石桥,弄得不好就会在建桥过程中出事故。所以有个潜在的说法,说每座桥至少都要索一条人命作为桥魂。

工程进展得很顺利,两个主拱以及上面的附拱桥都合拢了,没有人伤亡。不过大家心没放下,只因桥还没收到魂。

桥面的铺设也结束了,虽然正式通桥仪式虽没举行,两边的栏杆以及些装饰部件(比如桥匾)还在施工,但河两岸的人畜已经开始通行。于是,某天就发生了这件事。

月亮山的何掌柜那天是过来商量在这里卖地建饭庄的事。地是吕裁缝家的,卖地的钱捐给了建桥工程。何掌柜在县城和茅衫镇都有饭庄。他和吕裁缝关系不错,听说这里建桥,就搭话说要捐助。吕裁缝说,你家产业不在这里,我们不好用你的钱财。要不这样,建桥以后,这里一定会繁华,河里的船只也会过来歇脚。要不你过来建个饭庄,这钱就算是买地。

何掌柜很爽快,说我客随主便。银票给你,怎么用是你的事。

桥快完工,大家都传桥建得如何漂亮,河道上的行船老大也在何掌柜的饭店里说那里以后一定会是个热闹的码头。说得何掌柜心里发痒,第二天兴起,骑上黄骠马就来了。

过桥的时候何掌柜还在马上,看着新桥很壮观,从对面桥头那一排街面上,何掌柜似乎看到了快将来临的繁华景象。不料就在这时,事情发生了。

那条疯狗追上范叫花子完全是个偶然。前几天范叫花子还轻而易举地用打狗棍摆平了它。但今天不行,范叫花子恶狠狠地把打狗棍挥了几下,那狗居然一点惧怕都没有,狂叫着冲将过来。范叫花子一看势头不对,撒腿就朝桥上跑,还直呼救命。这一跑不要紧,正在过桥的一头水牛被惊了,跳将起来,跟着范叫花子跑过去。等骑在马上的何掌柜明白过来,一切都晚了。

水牛将黄骠马撞下桥来,就在黄骠马失去平衡的一霎那,自幼习武的何掌柜本能地一跳,稳稳落地。不知是本能反应还是怒气冲冠,他飞起一脚将飞奔过来的那条疯狗踢下了桥。

黄骠马重重地摔在水面上,头撞上桥墩边上的石头,挣扎了几下,没等到大家将它拉上岸就断了气。那条疯狗没死,想游到岸边。范叫花子还有旁边的人哪里还放得过它。范叫花子拿起一块建桥的废石,狠狠地砸过去,正中疯狗脑袋。疯狗的尸体顺着河水朝下游流去了。

吕裁缝闻讯赶来,拉着何掌柜的手说对不起。何掌柜爽朗地笑了,说生死由命,人都如此,何况畜牲。我这匹黄骠马跟我有5年了,虽是畜类,颇通人性。听说这座桥还没得魂,估计是看上了我这匹黄骠马。

吕裁缝随和,说:真是天意,这样吧,桥还未命名,干脆就叫黄马桥!

月后,黄马桥举行了通桥仪式。那匹黄骠马被埋葬在桥头不远处的铁树岭,通桥仪式那天还为黄骠马举行了特别的祭奠。何掌柜送来两块石碑,一个立在黄马桥头,上书“黄马桥”。另一块立在铁树岭埋马的墓前,碑前有四个字:义马献魂,后面还有小字,讲述那段故事。

不仅何掌柜的饭庄建起来了,他还花钱建升级了停船的码头。从码头到桥头一侧的河堤铺上了麻石条的台阶,直通饭庄。来往的船只即使不在此歇脚过夜,也会停船吃一顿何家饭庄的美食。没多久,这个小镇兴旺起来 并且就有了名字,叫黄马镇。也不知从何时起,这条河也有了名字,叫黄马河。

1970年,16岁的吕向红来到离黄马镇5里的赵家老屋村插队的时候,她没有意识到自己的祖先就曾经住在黄马镇那座最大的院子里。吕向红的爷爷18岁就随叔父到上海摊拉黄包车,虽然也回来过几次,但等爹娘归山之后就再也没回乡。

插一句,吕向红的爷爷虽然也是吕家子弟,但和镇上裁缝店老板早就没有了经济上的联系。吕家族产继承有明确规章,镇上裁缝店染坊还有吕家大院不能分割,只能由族中一支全权继承,继承人的选择由上一代店主决定。如有几个兄弟,这个方法很不公平,但对族产的竞争力保护非常有好处。吕家几百年在黄马镇一家独大肯定与这个有关。

吕向红能来这里插队还靠着一位族亲帮忙。那人是个转业军人,在县革委会当副主任,叫吕奎达。吕奎达当年入伍海军,部队位于浙江舟山那边。每次探亲都要经过上海,转船的时候就到吕向红爷爷那里拜访一下。吕向红爷爷在港务局有熟人,买不到船票吕奎达也找吕向红爷爷帮忙。吕向红父亲从没到过老家,但和吕奎达玩得不错,曾经还特地到部队玩过。当时已经提干当上团部参谋的吕奎达好好地招待了他。

吕向红没上高中,初中毕业就当了知青。原想和同学一起报北大荒,妈妈死活不让。爸爸给吕奎达写信求助。吕奎达说,上海那里我管不上,但只要她到了省,我就可以把她弄过来。

一切过程很顺利,吕向红到了县里。吕奎达对她说,好好到乡下锻炼,等着招工机会。按辈分,她该称吕奎达叫爷爷,从年龄上只能叫叔叔。怎么叫似乎都不是,最后吕奎达说你就叫我吕主任吧。吕奎达的媳妇笑:人家大城市来的,对这个辈分确实难搞清楚。没关系,你不管什么辈分,叫我姨。

吕向红是个乐观的孩子,离开家自然不太适应,但在吕奎达这里的确让她觉得找到了亲情。

几天后,吕奎达安排吕向红和县城的几十个知青一起到赵家老屋村报到。那时候的村都叫大队,还取了个革命的名字,叫向阳大队。一起去的知青有个男生叫张天炽,是吕奎达朋友的孩子,虽然才17岁,却是高中生(其实也没怎么念,因为这几年学校都是闹革命不学习)。 吕奎达交待张天炽关照吕向红, 张天炽答应了。

一共有6位女生,除吕向红不是县城的,还有一位女生来自外地,家在60公里远的一个城市。知青们都明白,这两人都有背景,走了后门。

之所以把知青点设在向阳大队是因为县里正在这里设农场。向阳大队有个临河的湿地。从前是半年水滩,半年泥滩,不能耕种。当地人称那里为“大湖”。50年代,政府号召民工挑土筑了一个堤坝,将那个湿地围起来,于是“大湖”就变成了“大圩”。等淤泥干了几年,政府就让向阳大队在上面造田种水稻。问题很多,其中一个就是水涝。种三年,只有一年有收成,其余两年水稻都被积水淹了。60年代初,政府有召集民工在中间挖了排灌沟渠,还在靠皇马镇不远的一处临河堤坝上建了排灌站,虽不彻底,但基本解决了水涝问题。

大圩有好一万多亩,只靠向阳大队的人口是满足不了劳动力要求的,于是政府号召周围民众迁移过来。当地人基本都是同族共居,比如姓赵的基本都集居一起,感觉独自一家出去会被外人欺负。政府号召了几年,也没过来多少人响应。向阳大队似乎也有一种排外,他们将这些人编在一个生产小队,住宅被划在离村子很远的地方。 

1968年革委会成立后,就有领导觉得这里是个设置知青点的好地方。为了更好管理,决定在这里设立农场,虽然仍然归属当地公社领导,但县里对农场有特别政策。最令人瞩目的是将两辆东方红拖拉机配给了农场,另外还将一批复原军人按个人自愿的方式安排到这里,说是以后让他们当基层干部。 

编制虽然有了,场长和党支部书记也任命了,但人门还是以“向阳大队”或“赵家老屋村”称这里。不过,通信上和官方通知上已经明确用“农场”来命名了。农场前面没定语,因为周围几十公里没其它农场。但也有人用“大圩农场”来称呼。

县里知青办从交通部门调来一辆客车送知青下乡,并在前面挂了红布,侧面贴了标语。家长们来送行,但也有知青是自己来的。这个和大城市火车站知青送行场面不一样,因为农场到县城只有几十公里。花几毛钱车票就回家。 

有主任官衔的吕奎达没来,媳妇将吕向红送过来。家长们围着吕向红看,女人们滋滋地赞:呀,还是上海水养人,你看皮肤多好。

面对夸赞,吕向红低头害羞。张天炽走过来,将吕向红的行李拿过来送上车顶的行李架。前两天他俩已经见过面了。 

一路上,吕向红愉快地看着外面的风景,直到停车后她看到那个稻草顶的房子,那就是他们的家。 

向阳大队已经有几位知青,但都住在村里。每个生产队都有自己的公房,放些公家物件。安置一两个知青没有问题,请瓦匠隔个空间做卧室厨房就好。农场不一样,虽然有一两排瓦屋,已经被领导和那几个复员军人住了。为了安排知青,农场和向阳大队共同出力,专门建了一排房子。墙体好办,组织人制砖坯就好,但屋顶材料没有,只好暂时用芦苇杆捆起来当支撑,上面铺上稻草。 这种建筑在当地也是有的,比如太穷的人家,或者一些不重要的建筑,牛栏,猪圈,或者茅房等等。 

这排草房分三大间,左边男生卧室,右边女生卧室,中间是厨房和一个厅。后面有个院子,建了一个也是稻草顶的茅房,设有分隔的男女蹲坑。男女卧室里一侧是砖坯砌成的通铺(像北方的火炕,但下面没有烟道),通铺上面铺着稻草。

6位女孩子有三个眼泪都出来了,吕向红虽然没哭,但心里凉了下来。从上海出来她就准备着接受艰苦,并认为那是对自己有好处的。但她没有想到会是这样。她望着卧室一边没有窗门的窗户,木头窗齿上贴的白纸已经被小孩子捅了若干窟窿,窟窿里若隐若现有眼珠子在动。她忽然意识到,更难的事情在后头。 

(待续)

 

 

 

[ 打印 ]
阅读 ()评论 (4)
评论
斯干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清逸斋主' 的评论 : 谢谢鼓励,问好
清逸斋主 回复 悄悄话 拜读欣赏!问候朋友!
斯干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绿珊瑚' 的评论 : 谢谢你的鼓励 :)
绿珊瑚 回复 悄悄话 沙发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