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伦多务实小民

昨夜,多伦多冷月无声,寂寥之下,看了很多博客,想到自己也开通一个,权当记录所见所闻,所思所想
个人资料
务实小民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大运河与南水北调1

(2024-09-08 08:47:54) 下一个

大运河与南水北调1

PART1

大运河是一个总称,包括隋唐大运河、京杭大运河、浙东运河 。

是世界上开凿最早、规模最大、里程最长的人工河。

大运河始凿于春秋末期吴王夫差开挖的邗沟,后经隋、元两次大规模扩展,利用天然河道加以疏浚修凿连接而成。

全程分为通惠河、北运河、南运河、鲁运河、中运河、里运河(古称“邗沟”)以及“江南运河”七段。

为历代漕运要道,对南北经济和文化交流曾起重大作用。

清中叶后,因南北海运兴起,津浦铁路通车,其作用逐渐减弱。清咸丰五年(1855年),黄河迁徙后山东境内段水源不足,河道淤浅,南北断航。目前通航的河段主要在江苏浙江。

2014年,大运河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1.隋唐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到涿州,南到余杭(今杭州),途径现在的河南、安徽、江苏、浙江、山东、河北诸省。最早是由隋炀帝主导并组织修建的, 将前人开凿的运河水道以及自然水道加上运河组成了以隋朝京都洛阳为中心,向北到涿郡,向西到大兴,向南到余杭的大型水路网。

2.京杭大运河的基础为隋代修建的隋唐大运河。元世祖忽必烈希望将经济中心江南与政治中心元大都相连接,决定在隋唐大运河基础上对其进行改建。改建保留了古邗沟、江南运河等河段,中间裁弯取直,不经洛阳而在山东开凿了新的运河,使得两点距离缩短。

京杭大运河北起北京通州五河交汇处,南至杭州,流经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和浙江四省二市,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1794公里。

3浙东运河又名杭甬运河,是浙江省内从杭州到宁波的一条运河,西起杭州市滨江区西兴街道,跨曹娥江,经过绍兴市,东至宁波市镇海区甬江入海口,全长239公里。

浙东运河可以理解为京杭大运河向东南方向的延长运河。但是运河最初开凿的时期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后人持续发展,与京杭大运河各种精彩。特别是南宋建都临安之后,国家政治经济中心南移,浙东运河成为当时重要的航运河道。

PART2 大运河的价值

历史上,大运河对中国经济的繁荣稳定,南北文化交流起到了重要作用,在海运和现代陆路交通兴起以前,大运河的货物运输量一般占到全国的一半以上,有时甚至达到3/4。大运河的历史重要性可见一斑!

时至今日,流淌了千年的运河依旧在为两岸人民造福,仍对区域的交通运输,文化旅游,人员交流起到促进作用。

目前,京杭运河的通航里程为1442千米,其中全年通航里程为877千米,运河北段淤塞不能通航,江苏浙江境内的运河段仍然是重要的水上运输线,运河年运输量仅次于长江,居全国第二位。

在杭州市临平区东湖村,“新运河”与“老运河”在此交汇,一艘艘货船正转入“新运河”(2023年开通的京杭运河杭州段二通道。)据杭州市交通运输局统计,近一年来有2.6万多艘次船舶通过运河二通道,其中重载船舶货运量达到1700万吨,既缓解了大运河杭州市区河段的交通压力,也有利于保护杭州市区河段的诸多遗产点。

水运是大运河的基础功能。仅大运河江苏段的年货运量就超过5亿吨,相当于8条京沪高速公路的年货运量,水运运能大、占地少、能耗低、污染轻的特点在运河上更为凸显。

科技赋能为运河航运带来新活力。在大运河苏北段两岸,每隔2到3公里就有一根装有多套传感设备的“白杆杆”。运用智慧监测系统和智能调度系统,苏北运河各处船闸的平均利用率从70%提高到80%以上。

浙东运河一路向东到宁波,奔流入东海。河海联运,宁波作为对外开放的重要枢纽,链接内河与世界。

因河而生,因河而兴。美好生态带来产业结构升级优化,一条条生态景观带、文旅资源带在运河沿线不断集聚。

京杭大运河沿岸已经有众多龙舟赛事。

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观众络绎不绝。

2020年,京杭大运河杭州余杭塘栖段。围绕广济桥两岸,已经成为杭州北部一处知名旅游景点。

今年2月,北京(通州)大运河文化旅游景区通过5A级景区验收。它以运河为轴串联起多个景点,面积是颐和园的2倍多。

PART3  2014年大运河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2006年,京杭大运河被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公布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将浙东运河和隋唐大运河与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京杭大运河合并,名称改为“大运河”,共有96处。2014年6月22日,大运河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该世界遗产被认为满足世界遗产登录基准中的以下基准而予以登录:

(i)表现人类创造力的经典之作。

(iii)呈现有关现存或者已经消失的文化传统、文明的独特或稀有之证据。

(iv)关于呈现人类历史重要阶段的建筑类型,或者建筑及技术的组合,或者景观上的卓越典范。

PART4  历史沿革

4.1缘起

大运河首先要从吴王夫差的邗沟说起。

邗沟是联系长江和淮河的古运河,在今江苏境内。是最早有明确记载的运河。

邗沟南起扬州以南的长江,北至淮安以北的淮河。

河长197 km

京杭大运河的基础为隋代统一南北以后修建的隋唐大运河。隋朝将以前开凿的运河水道以及自然水道加上运河组成了以隋朝京都洛阳为中心,向北到涿郡,向西到大兴,向南到余杭的水路网。元世祖忽必烈希望将经济中心江南与政治中心元大都相连接,决定在隋唐大运河基础上对其进行改建。改建保留了古邗沟、江南运河等河段,中间裁弯取直,不经洛阳而在山东开凿了新的运河,使得两点距离缩短。

古代陆上运输只能依靠人力和畜力,速度缓慢,运量又小,费用和消耗却甚大。所以大宗货物都尽量采用水路运输。中国天然形成的大江大河大都是从西往东横向流动的。但是在黄河流域历经战乱破坏,而长江流域得到开发以后,中国就逐渐形成了经济文化中心在南方,而政治军事中心在北方的局面。为保证南北两大中心的联系,保证南方的赋税和物资能够源源不断的运往京城,开辟并维持一条纵贯南北的水路运输干线,对于历代朝廷就变得极其重要,明清两代更在淮安府城(今淮安市淮安区)中心专门设立漕运总督和下属庞大的机构,负责漕运事宜。在海运和现代陆路交通兴起以前,京杭大运河的货物运输量一般占到全国的一半以上,有时甚至达到3/4。

历朝历代对大运河的延伸、扩宽,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江南一带在全国农业发展地位不断加强、物流需求日益加大所导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府也对京杭大运河进行过多次疏浚。

【纪录片】《大运河》+《中国大运河》【8集全+8集全】【字幕】_哔哩哔哩_bilibili

4.2隋朝的大运河

隋炀帝虽然是亡国之君,但是“骚操作”真的很骚!

隋炀帝杨广开创了科举制度,之后的一千多年,这一直是国家选拔人才的准则。隋炀帝开挖了史上最大规模的人工水道工程,中国人也由此开始了跨越千年的宏大工程。这是一个帝王的魄力与眼界!

隋代统一南北以后,陆续开挖了以洛阳为航运中心,首尾相接的几段运河。

广通渠:从长安至潼关东通黄河。长达300余里。

通济渠:从洛阳沟通黄、淮两大河流的水运。隋炀帝杨广即位后,为了南粮北运和加强对东南地区的控制。大业元年(605年),命宇文恺负责营建洛阳,每月役丁200万人。

山阳渎:北起淮水南岸的山阳(今江苏淮安市淮安区),径直向南,到江都(今扬州市)西南接长江。在修建通济渠的同时,征调淮南民工10多万扩建。大体在邗沟的基础上拓宽、裁直。

永济渠:在黄河以北。从洛阳对岸的沁河口向北,利用卫河和芦沟(永定河)等自然河道开挖加深,直通涿郡(今北京市境)。全长一千多里。

疏浚江南河:

广通渠、通济渠、山阳渎(隋炀帝把后两者合称御河)、永济渠和江南河等渠道,虽然不是同时开凿而成,但是由于这些渠道都以政治中心长安、洛阳为枢纽,向东南和东北辐射,形成完整的体系,同时,它们的规格又基本一致,都要求可以通航方舟或龙舟,而且互相连接,所以又是一条大运河。这条从长安、洛阳向东南通到余杭、向东北通到涿郡的大运河,是古今中外最长的运河。由于它贯穿了钱塘江、长江、淮河、黄河、海河五大水系,对加强国家的统一,促进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都是很有价值的。

隋唐大运河以东都洛阳为中心,西沿广通渠达大兴城长安,北由永济渠达涿州、南经通济渠、山阳渎和江南运河达江都、余杭。

洛阳位于中原大平原的西缘,海拔较高,运河工程充分利用这一东低西高、自然河道自西向东流向的特点,开凿时既可以节省人力和物力,航行时又便于船只顺利通过。特别是这两段运河都能够充分利用丰富的黄河之水,使水源有了保证。这两条如此之长的渠道,能这样好地利用自然条件,证明当时水利科学技术已有很高的水平。

隋朝的大运河,史称南北大运河。它贯穿河北、河南、江苏和浙江等省。运河水面宽30-70米,长约2,700多公里,主体工程前后用了六年的时间。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工程之一。

隋朝的政治和军事中心在北方,而南方江淮地区的经济却有了较大的发展。北方城市所需要的物资,特别是粮食,有很大一部分要依靠江淮地区供应。大量的物资要从江淮运到长安,甚至运到北方边疆的军事重镇。所以,当时开凿运河也是为了解决粮食北运的问题。

沿江南运河到京口(今镇江)渡长江,再顺山阳渎北上,进而转入通济渠,逆黄河、渭河向上,最后抵达长安。

但是,开凿运河的艰巨工程对劳动人民却是一场灾难。隋炀帝强征几百万民工修筑运河,严重地破坏了生产,使成千上万的民工惨死在运河工地上。隋炀帝派遣了酷吏麻叔谋主管修河,强制天下15岁以上的丁男都要服役,共征发了200多万人。同时又从五家抽一人,或老,或少,或女子,担负供应民工的伙食炊事。隋炀帝还派出了五万名彪形大汉,各执刑杖,作为督促民工劳动的监工。

4.3元朝的大运河

元朝定都大都(今北京)后,要从江浙一带运粮到大都。但隋朝的大运河,在海河和淮河中间的一段,是以洛阳为中心向东北和东南伸展的。为了避免绕道洛阳,裁弯取直,元朝就修建了济州、会通、通惠等河:

元朝开凿运河的几项重大工程完成后,便形成了今天的京杭大运河,全长1700多公里。京杭大运河利用了隋朝的南北大运河不少河段,如果从北京到杭州走运河水道,前者比后者缩短了900多公里的航程。

4.4明清的大运河

明、清两代,又对大运河中的许多河段进行了改造。京杭大运河分为以下几段:

4.4.1通惠河

通惠河是大运河最北的一段,自北京东南至通州,因水源不足,通航很不正常。

4.4.2北运河

北运河为通州至天津段,长186公里,流经河北省香河县、天津市武清区、北辰区、河北区、红桥区,在天津市三岔河口入海河。全长120公里,流域面积5300平方公里。利用永定河河道,漕运咽喉河西务,曾盛极一时,在天津汇入海河。

4.4.3南运河

南运河从天津到至山东临清。全长524公里。

4.4.4鲁运河

鲁运河即会通河,北起临清,南至台儿庄,贯穿山东省西部,长约380公里。

4.4.5鲁北运河

鲁北运河,也称位临运河。北起临清,经过聊城,南至黄河。目前全线淤废。

4.4.6鲁南运河

鲁南运河,北起黄河,南至韩庄。1949年后,济宁以南的大运河一直是济宁、兖州煤炭南下华东的重要水运通道。济宁以北的鲁南大运河因没有补给水源而航运停顿。

明、清两代,大运河的运输量远超过元代。直到近代海运和现代陆路交通兴起以前,京杭大运河的货物运输量一般占到全国的3/4。明、清两代,大运河沿线也集中了全国大部分的商业中心城市,在长江以北的半个中国,所有的繁华几乎都集中在运河沿线:扬州、淮安-清江浦、济宁和临清。后来居上的天津,曾以“小扬州”自豪。

4.4.7江南河

PART 5 近代的衰落

1842年,英军在鸦片战争中决胜的一战,就是夺取京杭大运河与长江交汇处的镇江,封锁漕运,使道光皇帝迅速作出求和的决定,不久签订了《中英南京条约》。

1853年后,太平天国占据南京和安徽沿江一带十多年,运河漕运被迫中断。战争极其惨烈,期间沿线主要城市都遭受重创,部分甚至全部焚毁。

1855年黄河改道后,运河山东段逐渐淤废。从此漕运主要改经海路。

1872年,轮船招商局在上海成立,正式用轮船承运漕粮。

1904年,漕运总督也被撤废。

1911年,津浦铁路全线通车。从此京杭大运河以及沿线城市的地位一落千丈。

大运河的衰落自己原因当然是轮船(海运)对河运的取代,同时公路/铁路的不断崛起。

这是从竞争/替代的角度。另一方面我们也要看到大运河本身固有的问题

包括,运营成本非常高,因为山东地势高,江浙地势地(平均海拔低三四十米),而京津冀也低于山东。这样运输环节需要船闸协助处理。

而且山东本身也是缺水的地区,航运保水和农业灌溉的矛盾也十分尖锐。

另外,大运河沟通了长江黄河淮河海河钱塘江五大水系,既带来有利的一面,也带来不利的一面。

但是即使在今天,大运河在江浙地区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

今天的中国东部,已是世界上高速公路和高速铁路网最为密集的地区之一,但鲜为人知的是,即便像苏州这样现代化的城市,仍然有一半的货运量,是通过运河水网完成的。(京杭大运河江苏苏州段)每天有超过六千艘船只,从苏州城边的大运河通过。这个古老的工程,仍然促进着现代都市的运转,不可或缺!

PART 6 新中国成立后的重要建设:

河运:

苏北运河

1981年3月,万里副总理视察了苏北运河并指示,“经国务院批准,同意徐扬段按二级航道标准建设,新增煤炭运输能力1,000万吨,全段单向通航能力2,000万吨。”1981年5月,交通部会同江苏省在南京召开京杭大运河规划会议。会后,由省交通厅、水利厅分工合作,完成了苏北运河规划方案。续建工程完成后,苏北运河通航条件显著改善,尤其是解决了“过闸难”的问题。苏北运河原为10个梯级,均为单闸运行,随着货运量的迅猛增长,堵航时常发生,扩容势在必行。改革开放以来,苏北运河新建了皂河、宿迁、刘老涧、泗阳、淮阴、淮安、邵伯、施桥等8座复线船闸。

苏南运河整治

1992年大规模整治前,苏南运河堵塞、断航不时发生,给船主、货主乃至社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苏南运河整治工程按4级航道标准自1992年8月至1997年10月,历时5年零两个月。1999年至2003年利用世界银行货款,投资7.89亿元建成苏南谏壁复线船闸及苏北解台复线船闸、淮安三线船闸、淮阴三线船闸和宿迁三线船闸等5座船闸工程。至此,在苏北运河最为繁忙的皂河至长江段,8道船闸已可同时运行。

进入21世纪后,随着经济状况的改善,以及南水北调工程的需要,大运河的修缮和环境治理成为了政府的重要工作内容。江苏大运河的运输需求也持续增长,3级航道标准的苏北运河与4级航道标准的苏南运河渐呈瓶颈之势。

京杭运河杭州段二通道。2023年7月完成。

调水

2002年12月27日,京杭大运河成为中国大陆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重要环节和通道,通过它长江下游的水得以送到北部缺水的山东和河北等地。  

附件资料:

1.复旦大学 葛剑雄:中国历史地理概况——第五讲(长城运河) & 第六讲(人口) 復旦大學 葛劍雄:中國歷史地理概況——第五講(長城運河) & 第六講(人口) (youtube.com)

 

2.

(46) 中國河流詳細介紹,分為九大流域片、七大水系,了解河流分佈情況。#中國地理 #中國河流 - YouTube

3.

观澜|梁山港通航:京杭大运河全程复航还有多远?_腾讯新闻 (qq.com)

以往,京杭运河通航河道的最北端是济宁港,梁山港的开通,意味着京杭运河通航河道从济宁港向北延伸了70公里

梁山港通航,对京杭大运河本身也意义重大。京杭运河通航河道从济宁港向北延伸了70公里,意味着我国黄河以南的京杭大运河河段全部实现通航。

3.

【千问千寻大运河】大运河廊坊香河段:贯穿京津冀大运河的重要节点_新闻频道_央视网(cctv.com)

北运河是京杭大运河的北段河道。

北运河上游河流主要为温榆河、通惠河、小中河,三支河流与北运河在北京通州区北关闸附近汇合。自通州区北关闸起始,北运河干流流经通州区,从香河县安平镇鲁家务村西北进入县境,流经安平、淑阳、钳屯、五百户4个镇进入天津市武清区,至天津市子北汇流口(子牙河与北运河交汇处)入海河,全长143公里。

北运河历史上是一条通向北京的重要漕运河道,是大运河千里漕运的最后一程,漕运于每年三四月开始,至九十月结束。明清时期,北运河漕运进入了最为发达的时期。

清代后期,海运兴起,加之内忧外患,清政府无暇顾及运河治理,运河淤塞日益严重,北运河漕粮运输走向衰落。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京津铁路通车,1901年清政府宣布废止漕运,漕粮改由火车直接运至北京

北运河香河段是流经廊坊市的唯一区域,上连北京通州区,下接天津武清区,是贯穿京津冀大运河的重要节点。北运河香河段河道长21.7公里,其中2.4公里为冀京界河,6公里为冀津界河。

5.

大运河十年:有哪些收获,还需要做什么_全球智库_澎湃新闻-The Paper

6.

【千问千寻大运河】水脉文脉交融,千年运河“诉说”古韵今风_新闻频道_央视网(cctv.com)

7.

《中国大运河》解说词录记(一)_朝夕絮语_新浪博客 (sina.com.cn)

隋唐运河大体上分五段:广通渠、通济渠、邗沟(山阳渎)、永济渠和江南运河。公元584年,从大兴城东到潼关开广通渠;公元587年,沿用春秋吴国开凿的邗沟,开山阳渎,公元605年,又开邗沟;同年,利用战国的鸿沟、汉代的汴渠,开通济渠;公元608年,利用曹操开凿的白沟,开永济渠;公元610年,沿用吴国在江南开凿的五条运河,继开江南运河。加上沿途利用的自然河道,至此,全长两千七百多公里的隋唐大运河竣工。

实际上,当隋唐运河第一次全线贯通时,中国人开凿运河的历史,已经超过了一千年。(古邗沟,开凿于约两千五百年前)在中国的历史上,运河的最初起点,是两千五百年前春秋时代吴国开凿的邗沟。(汴渠开凿于约两千年前)从此,那些用简陋工具挖掘出的大大小小运河,就像无数文明的碎片,也永远改变了这片土地。

南宋末年,因部分河道淤塞不通,运转了五百多年的隋唐运河,逐步荒废。中国大运河需要新的开拓者,他们来自草原。公元十三世纪,当大帝忽必烈,率领他蒙古铁骑,把都城确定在北京的时候,隋唐运河曾经显示出的运输效率,让他无比惊讶。草原民族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也同样惊人。庞大的元帝国必须要有一条运河,而且,它必须更方便,更快捷。由此,中国人的运河工程再度启动,横贯中国东部。

元帝国在隋唐大运河的基础上,不再转向洛阳、西安,而是将北京与杭州间的水路通道,尽量拉成直线。公元1281年,开济州河,打通山东济宁到东平;公元1289年,开会通河,打通山东枣庄到临清;公元1292年,开通惠河,打通北京昌平到通州。加上同样利用的自然河道,以及隋唐运河的大量遗产,一条新的路线应运而生,这就是京杭大运河。今天,人们一提起大运河,指的就是这条由忽必烈开凿的运河。京杭大运河全长约一千八百公里,从杭州直达北京,比隋唐大运河要少走九百多公里。

假若探寻挖掘运河的直接动机,那么,纵观历史,历朝历代的皇帝们,开凿的初衷几乎都是一致的:运河可以源源不断地带来他们最想要的东西。这些用箬叶包裹着的散发着清香的米肉,这些热气腾腾的由稻米蒸熟了的米糕,这一颗颗沾田野露水的米粒,在封闭的空间里被发酵,变成了另一种香气弥漫的美味。这就是历代帝王最为看重的东西——江南的稻米。江南是水稻的发源地,这里的水稻种植历史,已经超过六千年。今天,人们用稻米创造着美食的艺术与市场,而在古代,一个国家有没有足够的粮食储备,将直接决定这个国家的生死存亡。而对于民间来说,运河带来的最直接变化就是流通。漕河之上商船密集,南方出产的丝绸、茶叶、竹、木、漆、陶瓷等物资,源源流入北方;北方的松木、皮货、煤炭等,亦纷纷运往南方,南北贸易盛极一时。流通让人们有了更多的机会,更多的选择。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