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1627)
2022 (1671)
2023 (1798)
郭沫若在我国文学界享有很高的地位,在考古学和甲骨文研究方面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同时郭沫若的书法造诣也相当不凡,其书法更是被世人誉为“郭体”,也有人认为郭沫若的书法堪比苏东坡。
2015年6月18日,郭沫若写的2个字“建设”更是被拍出了1610万元,让人惊叹不已。
中国书法是中国汉字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历史悠久,开始于汉字的产生阶段,甲骨文是迄今为止已知的我国最早成体系的文字,出土的甲骨文同样表现出了其美感,从书法的角度审视,甲骨文已具备了书法的用笔、结字、章法三个基本要素,“甲骨书法”在现今一些书法爱好者中依然十分流行。
但要说开创书法先河之人,还是秦朝丞相李斯,秦统一六国后,秦始皇建立秦朝,所实施的一系列措施,皆是出自李斯的建议。公元前221年,秦始皇接受了李斯“书同文,车同轨”的建议,李斯便在大篆籀文的基础上进行了简化,小篆由此出现。
小篆的制定是我国首次有系统的将文字的书体标准化的过程,并且因为其字体优美,颇有古风古韵,历来受各朝以及现代书法家所青睐,李斯的文学和文字的造诣也颇受后人追捧,近代大文豪鲁迅曾称李斯为“书法笔祖”。
而我国书法艺术的繁荣期,则是从东汉开始,最早的书法理论提出者是汉代辞赋家扬雄,我国首部书法理论专著是东汉著名书法家崔瑗撰写的《草书势》。
在我国史上东晋时期书法家王羲之饱腹盛名,有“书圣”之称,其《兰亭集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苏轼则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书、画等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是“宋四家”之一,北宋著名文学家黄庭坚在《山谷集》中称:“其书姿媚……至酒酣放浪,意忘工拙,字特瘦劲……至于笔圆而韵胜,挟以文章妙天下,忠义贯日月之气,本朝善书,自当推(苏)为第一。”
再回到郭沫若的书法成就,郭沫若在十几岁时便对书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开始练习书法,并且在书法上也有自己的8字要诀,即:回锋转向,逆入平出。郭沫若以行草见长,笔力爽劲洒脱,运转变通,韵味无穷。
行草是介于行书、草书之间的一种书体和书法风格,大约在东汉末年便已经产生,苏轼曾写有诗《郭熙画秋山平远》:“为君纸尾作行草,烱如嵩洛浮秋光。”
虽然郭沫若在书法艺术上花了70余年的时间去探索与实践,即使工作方面再繁忙,也会进行更为丰富的书法创作,不过郭沫若的书法造诣在青年时期已经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并且郭沫若的书法作品数量也非常多,从不吝啬自己的笔墨。
但在多元化的今天,除了专门研究书法的爱好者外,其他大部分人对书法的了解知之甚少,无法鉴赏出其美感,甚至闹出了不少的笑话,也就不难理解郭沫若的两字凭啥能卖出1610万天价,有专家看后也是直言:“确实值啊。” (Z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