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豆腐钓鱼

臭豆腐钓 鱼=海 畔有 逐臭之鱼
(杂说有趣,来来来,姑且听之!)(食色性也,人之好也!谈谈无妨!)
个人资料
lovecat08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著名文物“马踏飞燕”,为何很少见到正面照?专家:正面不宜示人

(2021-02-08 20:29:49) 下一个

提起“东汉铜奔马”,想必大多数人都会感到十分陌生,但若是说东汉铜奔马就是“马踏飞燕”,那么人们就都了解了。秦汉时期,中原王朝无比强盛,威震四方。也许是当时的汉人为了表达大汉的威武,于是用“马踏飞燕”这样的铜制雕塑来展现国威,以震慑其他地区的少数民族部落。“马踏飞燕”这一动听的名字,其实出自郭沫若之口,当见到这匹东汉铜奔马时,郭沫若难掩心中的喜悦之情,当即联想到李白的一句古诗——“回头笑紫燕”,将这一文物取名为“马踏飞燕”。

01

“马踏飞燕”中的马匹身姿矫健,体力充沛,身姿昂扬,三只马蹄腾空而起,马儿则展翅欲飞。在马蹄的下方,还踏着一只鸟儿,这只鸟儿惊慌失措,表情惊愕。“马踏飞燕”将马儿定格在一个奇妙的瞬间,留给了人们无限的想象空间……东汉铜奔马于1969年出土于甘肃武威市,如今被珍藏于甘肃省博物馆里,成为了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不得不说,“马踏飞燕”体现出了中华民族勇往直前的伟大气质,它的长度高度与宽度虽然都算不上庞大,但这件精美的工艺能够将马儿的状态展现得栩栩如生,这让我们不得不感慨古代工艺的精美绝伦。

然而,在观赏“马踏飞燕”的照片时,人们会注意到这样一个问题——这只东汉铜奔马在大多数时候只有侧面照得以展现于人,而正面照则很少出现。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1969年9月,甘肃武威市生产队的村民接到任务,去进行防空洞的挖掘工作。正当大家都聚精会神地工作时,几名施工人员却发现了一个棘手的问题。不论如何使劲,工人就是无法将锄头挖开石头。

土地中怎么会有如此坚硬的石头呢?施工人员立刻向相关部门汇报,随后,一批专业人士赶来调查,最终得出的结论是,地下应该藏有一座墓室!这令在场的人们全都激动不已。

在进行挖掘后,一座墓室果然呈现在了众人的眼前,宽敞的墓室里陈放着大大小小的文物,多达百件。而在这些陪葬品之列,最让人眼前一亮的,莫过于“东汉铜奔马”了。铜奔马乃是东汉青铜艺术的杰出作品,它的造型独特,在墓室中陪葬的青铜马艺术品中也只有“马踏飞燕”是呈奔腾之态,其他的则都是屹立不动。

此后,考古学家、历史学家等人得出,这座铜奔马出土的墓室是“雷台汉墓”,其中共有三座墓葬,而其中埋葬的的确是身份尊贵的古代贵族成员。

郭沫若将“东汉铜奔马”取名为“马踏飞燕”,但马儿踏的其实并非燕子。有的学者认为它是龙雀,意在突出马儿跑得的确很快。也有人认为它是乌鸦,乌鸦曾经是太阳是象征。“马踏飞燕”很可能体现着朝廷对国家前景的美好期望。

当然,出于国威考虑,这只“燕”也很可能是鹞鹰。鹞鹰是古代胡人的象征物,汉人很可能借马儿脚踩鹞鹰来表达汉人对胡人的统治,彰显国家的雄厚实力……

02

著名的“马踏飞燕”之所以没有正面照,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为了保持文物的“庄重感”。不少人表示,看见“马踏飞燕”的正面照,会使人忍俊不禁。这是为什么呢?

其实,专家表示大汉铜奔马并非没有正面照,当它的正面照流出后,人们就会发现,这匹马儿的面部扭曲,整个头部都歪在一边,马脸有些变形。或许是由于奔跑的速度过快,马儿的面部表情才会失控,显得“憨态可掬”。在博物馆中看见马儿的这副模样,的确会让人感到好笑。

自“马踏飞燕”出土后,它就引起了外界的广泛关注,文物界对“马踏飞燕”十分喜爱与重视。由于其出土在甘肃武威市,旅游业部门也以此招揽游客。早在1986年,东汉铜奔马成为了国宝级的文物,在此后好被旅游局认定为中国的旅游标志,“马踏飞燕”的侧面照因此广为人知。

结语

作为文物界的国宝,“马踏飞燕”是汉人勇猛威武的象征,展现出了昂扬向上、积极向前的精神面貌。对此,文物本身自然也需体现得庄重得体。有意思的是,许多“马踏飞燕”的仿制品会将它的头部重新“矫正”,但这样似乎就体现不出其本身的灵动与自然了。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