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抒情

岁月匆匆,看往昔,我们有遗憾、不甘、抱怨。其实岁月从不欠我们,时间对于所有人都是公平的,让我们用柔情拥抱岁月,过好每一天!
个人资料
正文

爱尔兰的日常三餐!(笨小孩的世界之278篇。)

(2025-09-11 10:57:33) 下一个

                          爱尔兰的日常三餐!(笨小孩的世界之278篇。)

 

爱尔兰.png

                爱尔兰国菜-炖肉(Irish Stew

在英伦三岛,除了英国,另外的爱尔兰、苏格兰都是质朴的民族,爱尔兰的饮食,不似法国般精致,也不像英国般繁复,而是带着土地的粗粝与民族的坚韧。当然,我重点介绍的是每一个国家地区的百年味道,随着现在物质的丰富和各地交流,现在的一日三餐是可以比之前丰富多彩的,但历史文化的温度只是藏在百年味道中流转的。

当你走入爱尔兰的清晨,最常见的,是一片刚出炉的 苏打面包(Soda Bread)。不同于酵母发酵的欧式面包,它以小苏打为膨松剂,面团中常加入酪乳(Buttermilk),烤出的外壳酥脆,内部松软,略带酸味。

 

爱5.png

 

爱尔兰在19世纪时期,因贫困和习惯了依赖土豆,在面对饥荒,因为土豆疫情而另全国失收。这时候苏打面包的出现,是一种“生存智慧”。它无需等待发酵、无需昂贵原料,几乎家家都能烤制。它不仅是一种食物,更是一种 抵抗饥荒的记忆。

泥炭炉火上的面包香气,带着爱尔兰乡村的温情,也带着民族坚韧的隐喻。

制作的食谱简单到不能再简单:

 面粉 + 小苏打 + 酪乳,拌匀成团;

 划十字口(意为:祈求上帝庇佑),然后放入烤炉烤至金黄。

 

爱7.png

 

午餐:

如果要说哪种食物代表爱尔兰,那一定是 土豆。19世纪的“大饥荒”(18451852年)因马铃薯疫病,导致上百万爱尔兰人饿死、数百万流亡。土豆从救命粮到民族创伤,刻入了整个国家的集体记忆。所以,他们的午餐土豆汤,是一碗民族的苦涩记忆。

午餐时,一碗 土豆汤(Potato Soup),浓稠、朴素,加入洋葱、奶油、葱花,既是日常的安慰,也是对历史的缅怀。

 

爱4.png

 

爱尔兰移民漂泊世界各地,但带走的第一份味道,往往就是“土豆”。

其食谱同样是简单到不能再简单:

 先将土豆切块,煮烂;

 然后加入奶油、洋葱碎、鸡汤搅拌成糊状,撒上葱花,就是一顿午饭。

夜晚:

到了晚上,爱尔兰炖肉与健力士黑啤,才可以真正体现爱尔兰百年相伴的味道。

夜晚,最典型的爱尔兰味道,是一锅 爱尔兰炖肉(Irish Stew):羊肉、土豆、胡萝卜、洋葱,一层层码放,小火慢炖,汤汁浓稠,味道淳厚。最早的时候,这只是一道 穷人料理,却在百年间成为国家象征。

与炖肉相伴的,是一杯深色的 健力士黑啤(Guinness)。这款诞生于1759年的啤酒,几乎成为了爱尔兰的“另一面国旗”。杯中浓厚的麦芽香与泡沫,陪伴了无数个爱尔兰人的夜晚,也陪伴移民在他乡的乡愁。

 

爱2.png

 

简易食谱(炖肉):

 羊肉、土豆、胡萝卜、洋葱分层放入锅中;

 加入少量清汤,小火慢炖3小时以上。

(炖肉)的食谱:

 先把羊肉、土豆、胡萝卜、洋葱分层放入锅中;

 然后加入少量清汤,小火慢炖3小时以上,待香气溢出便可以上桌。

 

爱尔兰一日三餐的饮食故事,是 “苦难中的坚持”。每一块土豆、每一口炖肉,都仿佛在低声诉说:即便贫穷、流离,仍要在泥炭火上烤一块面包,仍要举杯唱起一首歌。

其实,据我的认知,欧洲大地上,食才从来都不是很丰富的,因此在爱尔兰,苏打面包是饥荒的产物,却成了日常的温暖;土豆是创伤的符号,也成了全球移民的纽带;炖肉与啤酒,是民族团结的象征,在歌声与笑声里延续。在每年的爱尔兰节,看到纽约中城那些穿得绿油油的爱尔兰移民在载歌载舞,在这样春意怏然的人海中,你会想象到他们民族三餐背后的百年故事吗?百年味道不管在那里,那炉火,那煲、那锅、那盘从来都是百年历史千年文化的承载!不是吗?

 

爱尔兰9.png

 

 

作者简介:张允遐,中国财经出版传媒集团合作作家,【滚滚红尘美利坚】作者。该书被中国各地图书馆和美国公共图书馆收藏。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新林院 回复 悄悄话 我在爱尔兰小旅馆,早餐有黑香肠,里面是猪血、猪油、面粉。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