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年的北大陈章良恐龙蛋事件,可能有些人至今还记得。有些人说是学术造假,也有人说是学术不端,我对当年这事的前因后果其实比较清楚。以我的看法,这其实是一个学术水平的问题。但不管怎样,这件事断送了陈章良当年雄心勃勃的学术界上升的途径。这里与大家详细谈一下整个事件的过程。
陈章良是属于当年少有的美国留学归国人员,是89之前的海归,当时北大生物系也没有几个海归。8964之后,大批海外留学人员借此机会滞留海外不归。国内为了吸引海外留学生归国,就需要树立几个典型,陈章良当时就是作为海归典型树立起来的。一方面任命他为北大生科院院长,当时生物系刚刚改为生科院。另外就是国家投入大量金钱赞助他的实验室,很多老教授也将自己的研究生送到他实验室工作。当然这对那些老教授和陈章良是双赢。老教授大多数对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不熟,手头的经费也有限。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在发文章时也挂个名字。陈章良也通过这种方式得到更多人手。90年代的时候陈章良实验室就有四,五十号人马,可以说非常罕见。
陈章良在作生命科学院院长期间,做了一件大受学生和老师欢迎的事。就是通过与印尼金光集团合作,给每个生科院的研究生都加了100多块钱,要知道当时研究生每个月的补助金全部加起来也就100来块钱。所以加了100多虽然不算高,但是在当时高校也算惊人之举了。当然科学院系统的研究所待遇一般比高校好一些。所以当时的陈章良名声如日中天,也经常是新闻头条,被视为是大有前途的青年才俊。
虽然看起来仕途前景不错,但陈章良还是希望在学术上更上一层。当时陈章良的目标就是借此东风成为科学院院士,再凭院士的头衔加强仕途。可是虽然经费充裕,人手充足,奈何他实验室的研究成果并不突出。正在此时,河南南阳恐龙博物馆的一个恐龙蛋化石破了,里面似乎有液体。当时恐龙博物馆的人就找到了北大考古系的张昀教授帮忙。张昀教授当时事业上正在风头上,从哈佛进修回来后接连发了几篇《Nature》, 《Science》文章,在当时国内学者中可算一时风头无双。那个时候如果有一篇《nature》《Science》就基本上可以上院士了,更不要说有几篇。只是张昀教授时运不济,好像不久后车祸身亡,未能升上院士。张昀教授鉴定出液体里面有蛋白质和核酸,但他并不精通分子生物学,于是到生物系寻求帮助。陈章良一看这是个好机会,虽然这个东西从学术上看没有什么门槛,但架不住恐龙蛋珍贵。如果能出点什么东西,说不定能够上《Nature》《Science》。所以当时陈章良就将整个实验室全部用到扩增恐龙基因上了,放假也不让学生回家。天天PCR,然后测序,再送到基因数据库去比较。结果出来的都是已知的基因序列。经过几个月后,终于有一天扩增出来一段新片段,在基因数据库里是全新的。但根据同源性比较,与爬行类的相似程度不是最高,只能排第二。所以到底扩增出来的是什么东西谁也不能确定。但当时陈章良已经像赌徒一样将所有的本钱全部押在这个项目上,如果说彻底失败,扩增出来的东西什么都不是,当然是一个巨大的挫败。但无非是浪费了几个月的时间而已。但当时陈章良已经完全被冲昏了头脑,宣称发现了恐龙基因片段。但这个结果肯定是无法发表到高级刊物了,只是在《北大学报》发表了。
当然这个结果出来后自然受到各方懂行的人质疑。其实不要说别人,连我这个在读的研究生都一眼就能看到问题所在。不久后,陈章良举行了一次成果发布会,我当时也坐在台下听他说什么。从他一开始的开场白,我就发现了陈章良在进化知识上基本的缺陷。但其实当时我还有点佩服他,他居然敢于在大庭广众之下对自己不了解的东西侃侃而谈。当面临下面的提问关于如何确定是恐龙基因片段而不是别的爬行类的基因片断时,陈章良回答说:恐龙并不是特指某种动物,当时的大小爬行类动物都可以算作恐龙。这个时候,从台下我听见了一段最经典的话。一位来自中国自然博物馆的老先生说到:恐龙确实就是某些爬行类的通称,不是任何爬行类都可以算作恐龙。恐龙蛋就是恐龙下的蛋,不是什么乌龟蛋王八蛋都可以算作恐龙蛋。
当然恐龙蛋事件引起了很多争议,也正是恐龙蛋事件,让陈章良在老院士那里有了不好的名声,彻底断送了陈章良的院士梦。从此之后,陈章良自己也断了从学术领域升上院士的指望,一心只走仕途了。前几天有网友说到北大百年校庆选出两位优秀毕业生,其中之一是陈章良,我想这绝对是不实信息。第一陈章良根本就不是北大毕业的,其二,这两位无论如何在北大校史上远远谈不上最杰出的代表。
其实想通过在科学界获取名声后再进入权力领域的并不在少数。陈章良在这个问题上恰恰在于自身的水平差了一些,如果他提前知道这个结果的话,肯定就不会发表这个东西了。这个领域有点超越了他的知识范围。当然他是农学院毕业的,可能这方面的知识基础就差一些。我想他手下肯定也有人对他说起这个问题,只是他当时已经听不进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