驿动的心

本来只是给国内亲友写点东西,不想屡屡被封,既然已写了,找个地方与同好同赏。
个人资料
正文

儿时琐忆--小孩子眼中的文革: 从八个样板戏谈起

(2021-04-01 13:26:50) 下一个

文革期间文化生活中最重要的应该就是八个样板戏了。虽然那个时代人人都将八个样板戏挂嘴上,谁都张口就能来几句。可是真要说出八个样板戏都是什么,好像很多人都数不全。我现在想来想去就只有7个,就是京剧《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奇袭白虎团》,《海港》,《杜鹃山》及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后来想起还有一出叫《钢琴伴奏红灯记》,加上就是8个了。我印象中文革后期及文革后谈论八个样板戏就是这八个。

为了确信我这八个样板戏是正确的,我于是Google了一下,才发现原来所谓八个样板戏根本就没有统一的说法。至少按照百度所列所谓最早的8个样板戏就跟我印象中有几个不一样。譬如京剧《杜鹃山》我印象中就是八个样板戏之一,可是百度条目就没有列入,而是芭蕾舞剧《白毛女》。《钢琴伴奏红灯记》也不对,而是交响乐《沙家浜》。交响乐《沙家浜》不仅我从来没有听过,我觉得绝大多数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也都不知道这出戏。而《钢琴伴奏红灯记》我肯定在电影院看过,并且我记得很清楚,小时候为了搞明白究竟是哪八个样板戏,我还专门研究了一番才发现《钢琴伴奏红灯记》就是其中之一,虽然这部戏没有那么普及。芭蕾舞剧《白毛女》小时候应该看过,但我对《杜鹃山》是八个样板戏之一却相当肯定,这其实与我个人还有点关系。我小时候就听说过,《杜鹃山》的女主角柯湘,差一点由我表嫂出演,可能当时她和杨春霞应该就是当时北京京剧团的AB角,至于最终杨春霞为什么胜出就超出我所能知道的了。当时有这么一个差一点成为银幕上家喻户晓的人物的亲戚,自己也觉得与有荣焉。当然,我从来没看见过这位表嫂,表哥大我二十多岁,过年时见过几次,但每次都是自己一个人,从来没有带表嫂回过老家。既然是我的回忆,那就按照我自己的记忆为准吧。

其实这些样板戏基本是京剧,只有一个是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可以说电影院天天上演,当地的剧团也天天演出。小地方肯定是没有芭蕾舞团了,所以《红色娘子军》肯定看的次数少。但是京剧团可是每个城市都有。并且我们这里的地方戏剧—川剧也将这些样板戏改编成川剧演出。所以说那个时代人民群众最主要的娱乐活动就是八个样板戏一点没错。还有学校或者单位里面文艺演出也都是唱这些,所以可以说人人都耳熟能详。尤其有那么几出戏:《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最为脍炙人口。可以说文革一代人都是在这种文化中长大的,自然而然就成为他们一代人的记忆,并且渗入血液之中了。这就是今天到处唱红歌,跳广场舞的一代人。我记得在薄熙来在重庆唱红打黑的时候,我曾经有一年夏天回家。晚饭后我走路经过广场,发现一群人在广场上演出样板戏,应该是自备服装,类似于自干五差不多。围观群众还不少,当然我们城市此时已经是薄熙来管辖下的一个区了,有这种活动倒是一点不奇怪。不过从参与者及围观者的反应,可以看出文革的文化已经完全支配了这一代人的生活。

虽然说当时的代表作是八个样板戏,但其实还是有一些别的国产电影,虽说数量很少。几乎每一部新电影上映都是座无虚席。其实很正常,天天看样板戏,大家都有点腻了,要有新的电影出来肯定大家都会追捧。我还记得几部。有一部就是在马振扶中学事件中提过的《决裂》,这部电影有几个场景印象深刻。除了举着铁匠手上的老茧说:“这就是资格”外,还有就是葛优老爸在课堂上讲马尾巴的功能一段也堪称经典。还有一个片段我不知道有多少人还有印象。应该是在铁匠之后,周围群众都要来上大学。荧幕上首先是出现几个工工整整的写在一张纸上的大字:毛主席万岁。然后映出一张绝色的脸,那皮肤真叫吹弹得破。连当时我那么小的小孩子都有我见犹怜的感觉。然后众星捧月般的一群女子簇拥着女主角出来。大概这是这位美女唯一会写的字。大学校长一看居然会写这几个字,当场就拍板让该女子入学了。当然如果我是大学校长肯定也会让美女入学了,当然原因各不相同。虽然我文革后看了无数国产电影,但我至今仍然不知道该女演员到底是谁。

还有一部是当时很红的叫《渡江侦察记》。男孩子不少喜欢看战争片。里面的正面人物记不住了,但陈述演的情报处长还依然有记忆。还有就是对里面的国民党军队乘坐的带一个拖斗的摩托车感兴趣。电影里面拖斗上架着一挺机关枪,看起来威风凛凛。但似乎有点中看不中用,在追击过程中,摩托不时就被一枪击中后失控飞起来。因为我们当地公安局也有几辆这种摩托,当然看起来不如电影里面威风,没有机关枪。还能想起的有一部关于赤脚医生的电影《春苗》,还有一部儿童电影《向阳院的故事》,里面有个坏老头教育小孩子高级劳动和低级劳动。还有一部叫什么海岛女民兵还是什么的,里面就能想起一句话:我是你哥哥阿太呀。说的是国民党特务伪装成女民兵的哥哥阿太回到海岛,瘸腿里面藏着发报机。

说到这里突然想起有一部拍完了没有公映的电影,名字忘了。当时从一本叫《电影文学》的杂志读到的电影文学剧本,讲的是空军年轻军官的故事。故事的具体情节记不清了。但这部电影拍摄完成后却从未上映。据说当时是为了歌颂林立果的,后来林彪出事后自然就束之高阁了。不过这里稍微来点八卦,这部电影的女主角就是黄梅莹。黄后来80年代又拍了一部禁片《苦恋》,所以年轻时一直未能大火。直到80年代末在电视剧《渴望》里面扮演大姑姐,随着电视剧热播才开始大火起来,不过此时的黄梅莹已青春不再,只能演中老年妇女了。

另外想起还有一部经历曲折的电影。这部电影本来是四人帮为自己上台拍的,结果电影拍完后四人帮已经进了监狱。本来此片应该像拍林立果的电影一样不见天日了,可是没想到当时的中央还是决定公映这部电影,但是又怕观众被电影误导,于是给电影配上了画外音。这部电影名叫《反击》,主演是于洋。电影一开始应该是某个工地,江涛(于洋)在高喊:放,放,放,指挥放炮。这时一段画外音出来了:江涛这个反革命分子怎么怎么的,要向无产阶级发起进攻之类的。随着电影的进行,不时就会有画外音插进来,我想大家可能还没有看过这样的电影吧?

其实当时还有一部直接与中央的路线斗争有关的电影《创业》,但我当时没怎么注意,文革后其实谈论得很热闹,不过现在也想不起什么有趣的事,就不多说了。除了国产电影外,当时也有少数几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电影可以在中国放映。我记得当时人们总结的各国电影特点:中国电影,新闻简报;朝鲜电影,哭哭笑笑;越南电影,飞机大炮;阿尔巴尼亚电影,莫名其妙;罗马尼亚电影,搂搂抱抱(后面承蒙泉班提醒)。

当时看什么电影之前,都要放几段新闻简报,基本上都是毛主席接见某外宾之类的。再加上每年拍的新电影确实屈指可数,这应该就是说国产电影就是新闻简报的由来。朝鲜电影当时在中国比较普及,尤其有个《卖花姑娘》,据说是让很多人从头哭到尾,电影院里面一片嚎啕大哭之声,幸福的中国人民为朝鲜人民的悲惨遭遇痛哭流涕。我当然也看过,但并没有哭。我总觉得在公众场合当众大哭有作秀的嫌疑。我并没有印象看过很多朝鲜电影,还记得有一部《摘苹果的姑娘》。当然,朝鲜电影以后多年还一直在中国市场,但从来没有一部像当年《卖花姑娘》那样大火的。

越南电影似乎比起朝鲜就更等而下之了。我印象中看过越南电影,但基本上没有任何印象。唯一能想起一个名字叫《shen姑娘的森林》的电影,里面似乎有美国飞机轰炸的场景,这大概就是越南电影,飞机大炮的由来吧。我就不记得别的越南电影了。并且以后也没有越南电影了。

倒是欧洲的电影水平高一些。当时觉得最好看的电影应该是欧洲的社会主义明灯--阿尔巴尼亚的,像《海岸风雷》,《山鹰之国》,《第八个是铜像》等。这些电影情节比较紧凑,人物性格鲜明,在当时能看到的电影里面确实算是最上乘的了,所以广受欢迎。但这些电影并不像八个样板戏一样总在电影院上映,只是上映一段时间就完了。但有时候某些单位放露天电影会放阿尔巴尼亚电影,这个时候往往人满为患,我还记得我和院里的小孩子一起跑到郊区某厂去看某一部阿尔巴尼亚电影。我记忆中我只在电影院看过《第八个是铜像》。其他的阿尔巴尼亚电影都是某些单位放露天电影看的,有可能当初公映的时候我还太小。说到阿尔巴尼亚的电影莫名其妙,我就想起《第八个是铜像》这部电影,一开始是7个人抬着一个大概是叫易卜拉欣的铜像雕塑,一边走,一边回忆这位易卜拉欣的光辉事迹,反正让人看得不明不白。阿尔巴尼亚电影也是文革后就没有了,因为中阿交恶。

除了阿尔巴尼亚的电影外,还记得看过两部罗马尼亚的电影,一部叫《多瑙河之波》,还有一部叫《爆炸》。这两部电影表现的都是船上的水手,我想起里面可能总是男男女女搂搂抱抱的。《爆炸》这部电影之所以印象深刻在于其结尾。船长拉着一个年轻人从船上跳下来,向着岸边飞奔,后面轮船爆炸了,一股气浪向前面两人奔去,电影就结束了。到底这两个人是死是活是我当时一直想知道的悬念,也是第一次看到一部电影居然不将故事讲完。当然,后来还有看过罗马尼亚的电影,我记得有一部《橡树,十万火急》,应该还有其他的。

除了这些公开放映的电影,偶尔会有个别内部片从我们那里路过,然后在当地放一场两场的。一般会在电影院正常放映结束后加一场。如果有这样的机会,人人都想搞到票,我记得在这种情况下往往会有一定比例的站票。通常这种消息都是当天才知道。但当时的人们对内部电影的热情是现在人们想象不到的,所以基本上小城的人当天都知道了。所以到了晚上,电影院门口人山人海,无数人手里举着钱,问往里面去的人有没有多余的票。我印象中记得看过几次这样的电影,因为家父有一位好朋友就在电影院工作。记得曾经有一次,大概我们家搞到一张票。我与父亲一起去,可能还有几位家父的朋友一起。到了门口,大人们举着票,我一个小孩子在中间,大概想让我趁检票的不注意的时候从人群里钻进去。可是看门的眼睛很尖,一把将我拦住要票,这时几个大人一起使劲前拉后推将我带进去了。一旦进去就没人管了,看门的要守在门口,如果来追我,那么外面会有一大群没票的人趁机冲进去。其实我完全记不清到底是看的什么电影了,但看电影的经历却记忆犹新。

大概是因为小时候看的电影太少,后来高中时期学习压力大,也没有时间看电影。到后来上大学后,我每个星期天一早就出去到处找不同的电影院看不同的电影,一天至少看5,6场甚至更多,直至深夜方归。这样的生活持续了一段时间。不过今天我已经对无论中国片或者好莱坞片完全看不下去了。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石头村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laopika' 的评论 :
南斯拉夫电影是文革之后才引进的。
laopika 回复 悄悄话 补充两个南斯拉夫电影《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桥》,当年都是红极一时!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