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幺闲来有话

住遥远大西北,一个把生活当人生,把人生当生活,对人对己都很兢兢业业的人……
正文

也谈善待孩子

(2005-12-02 11:59:55) 下一个
最近在文学城子女教育坛上读到一篇文章,读后最初的感受是汗颜,继之是惭愧,然后是躬身自问,再后来便有了写这篇文章的冲动。 读黃毓璜的《善待孩子》,仿佛又见鲁迅“救救孩子”的翻版。作者所“谴责”的那些人,包不包括我们?我们是不是也如文章所道:“老少爺們、老少娘們在“望成龍”、“望成鳳”的心理支配下,結結實實地擰成一股繩,牽著孩子們在“作業”、“應試”的漫漫長途上去爭分奪秒、疲於奔命。”?还有这样的描述:我們的“愛”向來短缺一個前提,常常從一般並具體的層面上,忽略孩子是一個“人”,是一個“孩子”。如此看来,我们对孩子的爱真的如此所说是有“缺陷”的?再看以下的文字:“(家长们)十分注意孩子需要“教育”的同時,十分漠視孩子需要“尊重”;十分苛刻地向孩子要求過去的同時,十分糊塗于孩子們要求什麼。我們不會否決必要的壓力,但當成人們自管歆享“以人為本”帶來的溫馨,孩子們卻被拋擲出“人本”之外;人們自己樂呵呵地享用著“雙休日”,卻逼迫孩子們苦噰地延伸出了“星期七”,這壓力連同其效果就十分可疑。”这样的描写简直就让我无处躲藏,似乎作者洞悉我们中国父母目前的种种行径,字字句句都在谴责,在鞭鞑。文章中还有比这更加“严厉”的用词,请你们读后再告诉我,是我一人“神经过敏”,还是大家都有同感? 虽然,这篇文章主要是针对象台湾和大陆这种热衷于应试教育的地方,虽然我们身在美国的中国父母较之作者黄毓璜所描述的中国父母,我们还不算“最恶劣”之辈;但警钟长鸣,我们是不是也该借机反省一下,我们怎么才能既让“孩子”成其为“孩子”,又让“大人们”不致于发出“救救孩子”的呼声?我们怎样才能在“XXX的女儿上了哈福”,“XXX的儿子也去了MIT”这样的事实面前沉得住气的同时也希望自己的孩子有个好的前程?我们能不能扪心自问:“读哈福”、“上MIT”到底多少是咎由孩子的聪明?又有多少是来自父母的虚荣?还有,父母所加于孩子们身上的压力多少是基于“必需”,又有多少是基于“时髦”?孩子们是真的“享受”父母所另加的任务?还是迫于无奈,习惯受之?我们费时、费力、费钱的目的是要收获孩子的荣耀?还是要欣赏自己能够“操纵”孩子的权力?我们到底是给孩子们提供了成材的机会?还是创造了压制他们天性的环境?我们到底是天使?还是魔鬼?…… 所有在美国的中国父母都苦恼着,却又苦于找不着化解的办法。我们只依稀地觉得,作为没有祖荫,也没有世家背景的第一代中国移民,唯有“教育”这根稻草可以作为我们新移民后代“翻身”的契机。美国毕竟还是相对公平的,所有大学的门在向如George Bush, 如John Kerry这种流着蓝色血液的人开放的同时,也向所有开中餐馆,开干洗店,开面包房的人们的儿女们开放。如果骆家辉没上耶鲁,他能做州长吗?同理,克林顿也是靠“教育”这块敲门砖叩开了白宫的大门。所以呀,新移民以“受教育 ”,并且“受好教育”为唯一希望,理由和动机都单纯,我们执着地相信,没有好的教育,就没有好的“前景”;我们进而发扬光大,不上好的大学,就没有好的“钱景”。我们中国父母的误区就在于分不清“前景”和“钱景”的界限在哪里,有时便把二者视为等同,故而把上名校做为紧箍咒套在了孩子们的头上;我们另一个误区就在于视孩子的成功为自己的成功,视孩子的失败为自己的失败,所采取的方式就是全程陪送,替他们配好轿,备上鞍,扶上马,然后牵着缰,一程一程地送,一站一站地帮,至于孩子是不是高兴,是不是愿意,则是不重要的考量。孩子若哈佛耶鲁的金榜提名,不但父母,便是邻里朋友和同事们也都认为是那为人父母的教子有方,都认为只有采取“十八相送”的方式才可培养出傲人才俊。 不瞒你说,我也是那千百个不能免俗的俗人之一,也羡慕那些当代孟母们,也经常在“逼”与“不逼”之间矛盾和挣扎。想走中庸,又恐落后;想学孟母,又不忍牺牲孩子的无辜。既想象孩子跻身于哈福学子中间该是何等的荣耀,又希望孩子能轻松自如地度过孩提时代每一段黄金时光,而不要太注重SAT分数的高低;我们是既想要“鱼“,还舍不得不要“熊掌”;我们以为,只要我们肯“逼”,孩子们就会终究感激我们的“牺牲”,只要我们“坚持”,孩子们就能如我们所期许的那样“开花结果”;我们一厢情愿的相信,只要我们肯付出,善之果断不会结出恶之花……! 作为父母,我们真的了解和认识自己吗?我们也盲目,我们也有糊涂的时候。我们当然不想走极端,我们当然不希望孩子用头悬梁椎刺股的方式去追求哈福耶鲁,我们当然希望我们的孩子乐观、坦荡、自信、阳光,希望他们独立而有责任心,善良且体恤弱小,但是父母们在“塑造”孩子的人生观时,又是多么的无助和无力!我们不想“逼”,可我们每每要求他们做的早就逃不脱“逼”的干系;我们想要孩子们开心,可诉诸于行动的又往往是以孩子不开心为终结;我们寻找最佳“平衡”,但首先让自己的生活失去重心;我们想掌握一个“度”,却往往在不自觉中矫狂过正;我们一切一切的烦恼就是因为掌握不好“分寸”,而一切一切烦恼的根源就在于不知道哪儿是我们要的那个“尺度”! 有人在网上说了一段大意如此的话:如果自家的孩子能轻轻松松地上哈福,何不乐见其成?但如果一定要以“头悬梁,椎刺股”的方式去上哈福,则不值矣!我窃以为,在暂时找不到中国父母目前困境的“解药”的时候,不妨用此“尺度”来量体做衣,毕竟,那“前途”是孩子的“前途”,不是你作父母的“前途”;那“钱景”也是你孩子的“钱景“,而不是你作父母的“钱景”。一个叫John Rosemond的写了一本书名叫《5 Fundamentals of Effective Parenting》,开宗明义第一条就说“It’s about the family, not the children”。我的理解就是当代的父母们把家庭生活定义为以孩子为中心,所以甘心情愿放弃自己而为孩子忙碌,还以为那就是好的父母亲该作的。殊不知,我们已本末倒置地置孩子的需要于家庭之上,以为孩子成功了,就是父母成功了。静下心想,我们是不是真的误入歧途了? 行笔至此,仍觉还有千言万语。对孩子的教育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但又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真希望在大家读了这篇《善待孩子》后能有更多的高人站出来,指点迷津,在我们还没有陷得不能自拔的时候。 写自翡翠城 2005-11-14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