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人轶事

平凡人生活中的趣事,或引起不平凡的你的共鸣
正文

凡人轶事 之 救溺水

(2020-04-29 07:10:35) 下一个

凡人轶事 之 救溺水

文/剿匪出关

父亲总结了他的人生,有五次大难不死。其中第一次是他一岁左右,因右腋下长了一个痈而差点死掉(详情请读《凡人轶事》专辑之《信是缘》)。第二次则是他读初二时,因溺水而差点死掉。

那是1954年6月的一个下午。那学期,父亲的体育课是游泳。当时学校在校旁边的资江河里划了两个游泳区:深水区和浅水区。父亲不会游泳。每次游泳课,父亲都是去浅水区。那天,由于体育课前,先开了团支部会,作为团支部的委员,父亲和其他团支委,体育课迟到了二十多分钟。

当时支部书记陈同学就建议,时间不多了,大家就在深水区呆会就好了。父亲见深水区的水也不深,就没有反对。谁知深水区内有一条两米多深的水沟,父亲一下滑了进去,马上就出不来了。当时杨同学吓坏了,忘了自己也不会游泳的事实,走过去想把父亲拉出水沟,结果自己也滑进去了。

就在这关键时刻,父亲的体育老师刘广汉老师赶到了。在刘老师奋不顾身地救助下,父亲和杨同学都被救上了岸。

刘老师对父亲的救命之恩,可谓是大恩难言谢。按现在流行的鸡汤话语,刘老师会说:“你不用谢我。你只要像我帮助你一样,在别人需要的时候,去帮助别人。”

父亲是个旱鸭子,估计是无法下水去救一个溺水的人了。但是,父债子还,我曾经从资江河里救起了一位溺水的小伙伴,算是代父亲把同样的帮助,送給了需要的人。或许,这也是冥冥之中的天意吧。

那是我读中学的时候,具体的年份记不得了,总之,不是81年,就是82年。当时一帮教工子弟一起去资江游泳。两个不太会游的女生,小萍和小昭,在靠岸的浅水区玩。可河床早被挖河沙的人挖得到处是又大又深的坑。小昭不小心地滑进了一个大坑里,怎么也出不来了。虽然她并没有完全沉下去,但整个人都泡在水面下,无法呼吸。附近的小萍吓坏了,想喊救命,却被吓得喊不出,脸憋得通红。

我和另一个男生小光,正在河中间游泳。我们看到这情景,先是愣了一两秒钟,才反应过来。于是,我们两人都想游过去救人。正在这时,一艘放排的机动船开了过来,机动船后面拖着长长的竹排。我奋力地游了几下,抢过了放排的船头,可小光被放排船挡住了。

我游到小昭身边时,她已经处于半昏迷状态。我连忙托住她的胳膊,把她的头托出水面。可我自己一下子就沉了下去。我奋力地在水下游了几下后,便把她往水里一按,我自己好浮出水面吸气。等我吸满了一口气,又把她托出水面,自己则在水下憋着气游几下。如此反复多次,终于游出了大坑。

现在想来,  我这救人的过程,和刘广汉老师救我父亲的过程,还是有区别的。我救人,是在保全自己的前提下救人,全程我没有喝一口河水。而刘老师救人,估计有点舍己救人的味道了。据父亲说,刘老师喝了不少水。当时刘老师奋不顾身地潜入水中,拼命把父亲和团支书从水下顶出水面。要不是还有其他同学援手,估计三人都悲剧了。

我非常敬佩舍己救人的精神,那也是一种舍生取义。但我不准备过度宣传它,因为我觉得那是不到万不得已,不要做的一种决然选择。但我要宣传那种对有困难者施以援手的救助精神。

说到这,先吹一句牛。我九十年代在国内当大学老师的时候,我真的是本着教书育人的精神去做我的工作的。我记得当时学校宣传“做文明大学生”,提出了“十要十不要”,本意虽好,但内容非常滑稽。其中一个不要,居然是“男女不要同吃一碗饭菜”,也不知是哪个单身狗嫉妒别人撒狗粮而提出的。

我就几次在大课堂,对我的学生说:“其实,做一个文明大学生,很简单。我不要求你去按学校的‘十要十不要’去做。我只要求你们从小事做起。第一,小便入池;第二,大便后冲厕所!我每次上厕所大便,要冲两次。先为前面的那位冲一次厕所,而后是自己完事后冲一次厕所。什么时候每个人上厕所时,都不要先冲一次厕所,那我们学校,就是文明的学校了。”

学生们哄堂大笑。讲真的,二十多年后,我在微信上读到关于小便入池的段子:“上前一小步,文明一大步!”我真心觉得自己对学生的教育,领先时代20年!

言归正传,我也好几次在大课堂,对学生说:“公交车上,要不要让座給老幼残孕?当然要。我希望你们都能这样做。但是,如果当时你本人已经很累了,甚至病了,只要你不是在老幼残孕专座,你就没有必要让座,因为有其他的有能力的人,可以去让座,我们要相信他人。见人落水了,要不要救人?当然要。但如果你没有这个能力,我不希望你去做无谓的牺牲。但你一定要有所行动,做一些如帮忙呼救啊,提供援手啊等等力所能及的事。千万不要冷血旁观或无所作为地离去。”

我不知道我的学生听进去了多少。但我自己一直是这么做的。如果没有刘广汉老师对父亲的救助,也许就没有了我。我要力所能及地把这种救助精神,传递下去。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