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追忆亡妻(2) 忆义民,谈\'送行\'

(2021-08-04 08:02:39) 下一个

新近,读了梁实秋先生在"闲暇处才是生活"一书中随笔短文"送行"。古今有许多描述送行的佳话和绝唱,传诵至今。古有南浦唱骊歌,灞桥折杨柳,汪伦踏歌送李白,更有"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近有,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难得是欢聚,惟有别离多。

送行,送行,定是有人送,有人行。到我这个年岁,又多年漂泊在他乡异国,经历过无数次送和行。唯有两次,最让我刻骨铭心。一次是1987年7月15日,在上海虹桥机场,义民和女儿送,我只身行,赴美求学。过了安检门,她们就不被允许再行进了。一声话别,我再不敢回头,不忍再听女儿不舍呼唤和再见义民泪眼婆娑,更不愿她们看见我泪眼汪汪。突然间,87版"红楼梦""枉凝眉",踏歌而来,在整个机场大厅中漂荡,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我的泪水再也噙不住,夺眶而出。妻子年轻貌美,往后独自教养幼女,兼顾年迈双亲,生活重担全然压在她瘦弱的双肩; 我自己只身赴美求学,前程未卜。这一步跨出,就如同泼水难收。怎不让我内心忐忑不安,戚戚然。三十多年后,此一送行场景,依然历历在目,记忆犹新。

再一次没齿难忘的是,我和女儿送,义民行。然而,此行竟一去无归期。2020年1月13日,也就是义民追思会后的隔一天,我和女儿去殡仪馆,见义民最后一面,送她最后一程。她静卧在百花丛中,虽面容消瘦,然神态安详,仍显现着贯有的自信和坚強。身着她最爱的绣有对称花卉的鸭蛋青半长裙。她也曾着此裙参加女儿的婚礼。她右手戴着发小闺蜜不久前才送她,能为她祈福的,由名贵香木和宝玉串成的手链; 左手握有同一闺蜜贈于的珍贵宝玉项链。是天下午,义民就将踏上她最后归去之行,化为一缕青烟。时间河水依然流过,斯人已远行...

上天送我来到这世界,未经我同意; 行离这世界时,也将绝非我情愿。岂有此种送和行之理? 如今,我送义民行; 来日,谁人送我行? 生不知所从来,死不知何处去,完全被动和盲从。我自惭劣钝,只能唉叹!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