涛静

行万里路,读万券书,淡泊尘缘,情系河山。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博文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向全国广播,接受波茨坦公告、实行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本投降签字仪式在停泊于东京湾的美国密苏里号战舰主甲板上举行,这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式结束。此一巨大的喜讯传到北碚,民众奔走相告欢呼雀跃。艰辛抗战8年终于迎来了苦盼中的最后胜利!北碚的机关和人员开始陆续返回战前驻地。但出川的交通运力有限,返乡队伍排得很长。我们照[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小时候在北碚,经常听到大人们用敬佩的口吻提到抗日民族英雄张自忠将军的名字。因为张将军是二战盟军中为国捐躯的最高将领,而他牺牲后就安葬在北碚,他和北碚有了不解之缘。根据“炎黄春秋”所载林治波《张自忠将军殉国纪实》一文的介绍,张将军(1891—1940)山东临清人,字荩忱。1911年考入天津北洋法政学堂,1914年投笔从戎。历任连长、营长、团长、旅[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在我的北碚杂忆之16中曾提及,我上学路边山腰处有作家老舍及舒乙(老舍儿子、我的同班同学)的住宅。此屋原为林语堂购置,林语堂于1940年8月全家移居美国前,将此屋捐给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成为该会北碚地址。老舍主持抗敌协会工作,故居住于此。根据网上资料,林语堂与北碚的因缘如下:1940年春,林语堂与美国一家出版公司签订合同,写作一部描绘中国战时风[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抗战时期的北碚,汇集了一大批科学文化教育机构及众多有名的文化人。迁驻北碚的教育院校有复旦大学、江苏医学院、国立歌剧学校、国立戏剧专科学校、国立体育师范专科学校、中国乡村建设学院、世界佛学苑汉藏教理院、勉仁书院、育才学校、国立重庆师范学校等20余所大中专院校。迁驻北碚的文化新闻机构有: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北碚办公处、中山文化教育馆、中[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抗战时期北碚所临嘉陵江对岸的东阳镇夏坝,有一所著名的大学,这就是于1938年2月从上海迁来的复旦大学。小时候经常听大人提到复旦这个名字,老师带我们参观半山上的平民公园时,也指着嘉陵江对岸的一片房舍说,那就是复旦大学。后来我大姐考取了这所大学,我对它的印象就更深了。复旦大学始创于1905年,位于中国上海,是一所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由上海西迁后,复[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小学同学有不少养蚕的,我看到后很羡慕。住处附近就有几株桑树,蚕的食物来源没有问题。春暖花开时节,我获得父母同意后,向同学要了一些产附在纸上的蚕卵。就开始养蚕。把蚕卵纸放在一个纸盒中,置入新采的鲜嫩桑叶,两天后蚕蚁从蚕卵破壳而出,它们又黑又小,就像蚂蚁一样,身上长满了细毛,两个小时后就可以进食桑叶。小蚕生长得很快,才过一周,就长到1厘[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抗战时期的北碚,汇集了一大批科学文化教育机构及众多有名的文化人。迁驻北碚的教育院校有复旦大学、江苏医学院、国立歌剧学校、国立戏剧专科学校、国立体育师范专科学校、中国乡村建设学院、世界佛学苑汉藏教理院、勉仁书院、育才学校、国立重庆师范学校等20余所大中专院校。迁驻北碚的文化新闻机构有: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北碚办公处、中山文化教育馆、中[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驰名中外的北碚北温泉,位于缙云山下、嘉陵江温塘峡左岸,是中国开发利用最早、至今仍在使用的温泉之一。小学时期,我随父母去过一次,又随一位到北碚游玩的堂兄去过一次。以往到北温泉要沿嘉陵江乘船前去,甚为不便。1942年11月,从北碚到北温泉的“北泉公路”建成后,从北碚沿公路步行约5公里即可到达温泉,对游人方便了许多。但那时没有公共汽车,乘人[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4)

有一个星期天父亲带我去北碚市郊缙云山麓的西部科学院所属的西部博物馆参观。在那里我看到了许多前所未见的动植物标本特别是稀有的恐龙骨架,令我大长了见识。复原的恐龙原型是四肢发达、体型高大、尾部硕长的庞然大物,讲解员说:它们乃是一亿多年前的动物之王、地球霸主。西部科学院是中国第一家民办科学院,下设理化、地质、生物、农林4个研究所,由卢作孚[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随着年龄增长,我接触了北碚的更多事物,对它不断有了新的认知。北碚在重庆中心城区以北约50公里,地处缙云山下、嘉陵江边。因有巨石伸入江中,故称“碚”,又因在重庆之北,故名“北碚”。上世纪二十年代时是一个贫穷落后的小乡镇,盗匪猖獗、民不聊生。1927年,卢作孚到北碚出任江(北)、巴(县)、璧(山)、合(川)峡防团务局局长。他在弟弟卢[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1]
[2]
[3]
[4]
[5]
[>>]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