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今年八月份乘邮轮去格陵兰,多少是受了女儿大学的一位中国同学的家长的影响。在今年年初的中国同学家长群聚会的时候得知,这位同学的家长参加了一个今年七月份出发的的豪华邮轮团,行程包括北欧挪威,格陵兰,北极圈内的斯瓦尔巴群岛等,全程二十天。因为整条邮轮都被这个中国团包下了,费用不菲,每人十四万人民币。我们本来就订好了八月份乘邮轮去北极圈斯瓦尔巴群岛,然后去北挪威,只是这艘邮轮在去北极圈之前正好要先去格陵兰,我们于是就把格陵兰的行程加了进来,两段航程连在一起,一共三十二天。尽管我们订的大洋号邮轮多少也算是豪华邮轮的一类,但费用却只不过是他们国内包船游的一个零头。虽然这么说有点夸张,但国内的那些大款们的潇洒,我们一时半载还没法学会。
格陵兰(Greenland)位于北冰洋和大西洋之间的北美洲东北部,大部地区常年被冰雪覆盖。因为地处北半球高纬度地区,格陵兰冬季日照的时段较短,黑夜较长。格陵兰在行政上是隶属于丹麦王国管辖的一个自治区,90%的人口为因纽特人(Inuit),首都在努克(Nuuk)。我们的邮轮的原定航程是从冰岛出发,在格陵兰停靠三个港口,然后穿越克里斯蒂安王子湾,最后经法罗群岛到达苏格兰。因为邮轮从冰岛出发,我们在上船前特意安排了一次冰岛自驾游。
我们到达格陵兰的第一站努克的时候已是八月中旬,白天气温在华氏五十多度,没有想像的那么冷。努克的人口约两万,是格陵兰最大的城市。努克最早于1728年由丹麦传教士Egede 创建。我们的邮轮在格陵兰的另外两个停靠点分别是 Paamuit(帕米亚特)和 Qaqortoq(卡科尔托克)。然后从格陵兰岛的南面进入克里斯蒂安王子湾。
克里斯蒂安王子湾(Prince Christian Sound)是位於格陵兰南部的一条长约一百公里的水道,这条水道将格陵兰的主岛和其南边的小群岛分隔开来,水道最狭窄部分只有五百米。水道两旁有陡峭的高山环绕,还有冰川直接进入水道,冰川的冰体崩塌进入水道,形成冰山或浮冰。克里斯蒂安王子湾在北半球下季的几个月是可以允许大型船只通行的。条件至少是水道上不能有太多浮冰,而且没有大雾,能见度要好。因为能够满足这些条件的时候并不多,所以,邮轮能否穿越克里斯蒂安王子湾还要看运气。
我们的邮轮到达克里斯蒂安王子湾南边入口的时候,天气还是不错的,只是前方的浮冰状况不明。邮轮进入克里斯蒂安王子湾时才早上五点半,天还没亮。邮轮沿水道航行了两个多小时之后,在一个水域较宽的地方突然停了下来,开始原地打转。开始我还以为这是船长有意想让阳台房的乘客能观赏到水道另一侧的景致,但在打转的同时听到船长广播说,因为前方航道浮冰情况不明,为了大家的安全,邮轮不再继续前行,将退出水道,回到外海绕行。听到广播后,有不少乘客表现出不解,因为当时的天气情况还是非常不错的,天空晴朗,能见度好,风速不大,周围也没看见太多浮冰,况且我们的船小,只有三万吨,还具备有一定的破冰能力,怎么就不往前走了呢?!感觉是船长为了怕麻烦找借口,但邮轮上是船长说了算,大家除了失望,也没别的办法。
我们的邮轮在克里斯蒂安王子湾大概航行了三成左右,我觉得后面的景致和我们已经看到的景致应该差不多。为了证实这一点,我问了一下我的桥牌搭档Gino,他曾经乘邮轮走过克里斯蒂安王子湾的全程。他说我们实际上已经看到了大多数差不多的景致,只是没有穿越一段较窄的航道,没近距离看到冰川,或许有些遗憾。他这么一说,我其实也明白,这些东西在阿拉斯加都能看到。
虽然错过了克里斯蒂安王子湾的穿越,但我们这次行程经历的很多东西是来之不易的。据船方在后来的总结会上透露,格陵兰地区时常风大雾大,不利于船只停靠。我们这次的格陵兰行程在天气的配合下,能够安排在计划中格陵兰的全部三个停靠点上岸,这在近十年来还是头一回。
格陵兰首都努克(Nuuk)


丹麦传教士Hans Egede 是努克的谛造者

Church of our Saviour

努克的 Katuaq 文化中心

当地因努特人的塑像(Inuit)

Nuuk Center 努克中心


努克的供应还是充足的,只是消费水平比较高

Paamuit 帕米亚特
位于格陵兰西南部,是我们邮轮停靠的一个小镇


Fredens Kirke 教堂



当天的风浪不大

附近的冰山

Qaqortoq 卡科尔托克
是位于格陵兰南部的一个小城市



Church of the Savior 教堂

石刻艺术


tasersuaq 湖边晨雾


tasersuaq 湖景

皮毛加工厂的展览厅,展示了当地人如何猎取和加工海狮或海豹的皮毛。

Prince Christian Sound(克里斯蒂安王子湾)
邮轮上有一些早起占座位看峡湾的人,邮轮上为他们备好了简单的早点

邮轮在早上六点之前就进入峡湾,希望能当天穿越峡湾,走完全程







水面上有些浮冰




邮轮停靠的格陵兰港口和经过的水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