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士顿的新人

旧事已过,都变成新的了
个人资料
归档
正文

西班牙印象(六)塞维利亚大教堂

(2023-08-03 20:17:02) 下一个

王宫的对面就是塞维利亚大教堂,这里原来是一座清真寺,当1248年费尔南多三世光复塞维利亚后,将清真寺改建成保留了穆斯林风格的基督教堂。而大教堂真正的辉煌是从1401年开始的,那时的塞维利亚已成为一个重要的贸易中心,财富的积累,让塞维利亚人雄心勃勃,他们的口号是“让我们建造一座如此美丽和宏伟的教堂,以至于看到它竣工的人们会认为我们疯了。”

当西班牙的基督教帝国如日中天的时候,东面的东罗马帝国却日薄西山,1453年5月29日,君士坦丁堡被奥斯曼帝国苏丹穆罕默德二世攻占,东罗马帝国就此灭亡,而作为帝国标志的圣索菲亚大教堂也被改建成了清真寺。

一个世纪过后,当塞维利亚大教堂完工之时,它已经超越了圣索菲亚大教堂,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教堂。今天,它依然排名世界第三,仅次于梵蒂冈的圣彼得大教堂和巴西的阿帕雷西达圣母大教堂。

大教堂导游图

一、钟楼(Giralda 导游图左上方)

我们的第一站便是大教堂的钟楼,这原是清真寺的宣礼塔(Minaret),建于1198年(见下图左侧)。当1248年清真寺被改成教堂之后,起先宣礼塔并没有太多改动,但塔顶的铜球在1356年的大地震中倒塌了,于是在1400年教堂即将重建的时候,塔顶部分被改成了钟楼和十字架(见下图右侧)。

 

(此图引自维基百科)
(图片来自维基百科)
 
现在的钟楼是1558年建造的(见上图中间),多层结构,下部分呈方形布局,宽度与塔楼主体相同。它采用了类似镂空灯笼的结构,每侧有五个开口,用于悬挂大钟。这些开口上方有眼窗,中央还有一座拱门,增添了装饰元素。上部分的钟楼较窄,由两个方形部分组成,顶部再加两个逐渐缩小的圆柱部分。方形部分的顶部刻有“TURRIS FORTISSIMA NOMEN DNI PROBERB 18”的铭文,引用的是圣经箴言18章10节:“The name of the Lord is a fortified tower 耶和华的名是坚固台”。
 
钟楼上据说还刻有塞维利亚的座右铭——NO8DO,这里玩了一个语音游戏,8是绳结的记号(西语 madeja),而NO8DO的发音(No-Madeja-Do)在西语里和“她没有抛弃我”(No me ha dejado)是一样的。当年阿方索十世(费尔南多三世之子)遭遇儿子的反叛,而塞维利亚人保护了他,之后阿方索十世将此格言送给了塞维利亚人,从此这就成为了塞维利亚的座右铭。不过我找了半天,也没在钟楼上看见这个记号,此为一憾。
 

 

塞维利亚的座右铭(图片来自维基百科)
 
1568年最上面的铸铜雕像完成,是一个女性手持一根旗杆,象征着基督教信仰的胜利。高约4米,重约1500公斤。这雕像其实还是一个可以转动的风向标,西班牙语叫 Giraldillo,钟楼(Giralda)也因此得名。
 
 

 

塔内有一系列35层的螺旋坡道,当年是为了让宣礼员(muezzin)骑着马直通塔顶,来召唤穆斯林祷告用的。我们一路往上走,越到上面,景色越漂亮,直到塔顶,可以俯瞰全城,甚为壮观。
 
 
钟楼坡道旁的门洞
 
 
 
俯瞰大教堂
 
 
远处的圣救世主教会(Church of El Salvador)
 
 
大教堂的柑橘庭院(Patio de los Naranjos),它和钟楼一样,也是当年清真寺的遗迹
 
 
二、小礼拜堂(Chapels)
 
教堂内部周边有大約三十多座的小礼拜堂,这些小堂其实是墓室,用来安葬王室成员,大主教,以及出资建堂的达官贵人们。

 

 
 
Chapel of San Leandro (导游图 #25)
 
 
Chapel of the Maidens(少女小堂,导游图 #18)
 
 
少女小堂的花窗
 
这个堂比较特别,是少女兄弟会(Brotherhood of Maidens)建造的,他们的使命是给贫困的少女提供嫁妆。中间的祭坛描绘的是天使向圣母玛利亚报告她从圣灵受孕的场景,叫做“圣母领报” (Annunciation to the Virgin)。小堂的花窗描绘的也是类似的主题:圣母庇护少女(Virgin of Mercy)。
 
这些小礼拜堂的花窗都非常有特色,绘制着各种圣经故事或教会传统,美轮美奂,光彩夺目,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精品。

 

 
Scala Chapel (导游图 #22) 花窗:圣灵降临

 

 
Saint James Chapel (圣雅各堂,导游图 #21)花窗:圣保罗的转变
 
保罗原是犹太人,起初极端仇视基督教,认为那是违背祖训的异端,在去大马士革追捕基督徒的路上,被一道大光击倒,复活的耶稣从天上向他显现,从此保罗180度大转弯,最后成为早期教会向外邦人宣教的第一人。新约圣经27卷书,有13卷出自保罗之手,几乎占据了半壁江山。花窗描绘的就是在大马士革路上,耶稣向保罗显现的那一瞬间。

 

 

Saint Francis Chapel (圣方济各堂,导游图 #20)花窗:圣方济各受五伤

圣方济各(Saint Francis of Assisi,1182-1226),出生于意大利的亚西西城,原是富商之子,被上帝呼召,放弃一切财产,变卖所有,接济穷人,而自己成为了赤贫的苦修士,吸引了许多人跟随。1209年他创立方济各修会,不置产业,修道士们靠双手作工为生,也会为传扬基督福音到处游方乞讨,托钵行走。1224年的9月,方济各在山上禁食祷告四十天,求神让他经历耶稣受难的痛苦,并感受基督为世人舍命的爱。在那里,他看到了一个六翼天使,给了他五个伤口,他的手、足与肋旁都出现了耶稣在十字架上留下的伤痕。花窗描绘的就是圣方济各受五伤的场景。现任教皇方济各(Pope Francis)的名号就是为了纪念这位圣人,而美国旧金山(San Francisco)也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
 
 
Royal Chapel 皇家礼拜堂(图片来自visitarsevilla.com)
这些礼拜堂中,最重要的当属皇家礼拜堂,可惜我们时间没有安排妥当,没来得及赶在教堂关门前参观到,此为二憾。在这里,礼拜堂中间祭坛下的银棺里,安葬着光复塞维利亚的卡斯蒂亚国王费尔南多三世,而两侧墙壁的壁龛里则安放着费尔南多三世的皇后(Queen Beatriz de Suabia)和儿子阿方索十世(塞维利亚城市座右铭 NO8DO 的始作俑者)的石棺。在礼拜堂下面,还有一个地下墓穴(The Crypt),卡斯蒂利亚王朝的成员被埋葬在其中。
 
三、四王抬棺(导游图 #5)
 
在大教堂的正南方向,有一座由四人抬着的棺柩,抬棺的是西班牙四个古国的国王,而棺中所葬的却是个意大利人——大名鼎鼎的航海家哥伦布。正是得到了西班牙双王之一的伊丽莎白女王的资助,哥伦布的发现新大陆之旅才得以实行,虽然生前哥伦布和西班牙王室纷争不断,但死后西班牙却给了哥伦布——一个外国人,无与伦比的荣誉,放眼全世界,大概也找不出一具棺木,是由四位国王抬着的。
 
其实哥伦布的安葬也是几经波折,1506年去世后,哥伦布先是被葬在了西班牙北部巴利亚多利德(Valladolid)的一座修道院,不久就迁葬塞维利亚的修道院,1513年移往塞维利亚大教堂,1542年,根据哥伦布的遗愿,他的遗骸被送到了美洲多米尼加的圣多明各大教堂安葬,1796年,法国接管多米尼加后,为了不让哥伦布遗骸落入法国人之手,西班牙便将他转葬到古巴哈瓦那,之后古巴脱离西班牙独立,1898年,西班牙遂将此棺隆重安葬在塞维利亚大教堂。
 
 
左前方卡斯蒂利亚女王,身披王国标志的城堡纹章(Coat of Arms),右前方是莱昂国王,身披雄狮纹章,左后是阿拉贡国王,身披竖条纹章,右后是纳瓦拉国王,身披链条纹章。
 
 
棺柩底部是铜制的西班牙基督教君主纹章:黑鹰金冠盾牌,四周的铭文是西班牙语,大意为, “这具棺木和其中的哥伦布遗骸,从1796年一直在哈瓦那,由 R.D. 保管直到1891年2月26日”
 
四、主祭坛(导游图 #19)
 
这是一座可以移动的银制祭坛,坐落在大教堂的北端,靠近通向柑橘庭院的出口。它是劳雷亚诺·皮纳(Laureano Pina)和米格尔·格雷罗(Miguel Guerrero)于1743年完成的作品,用于举行八音节庆典,这些庆典是大主教区举行的为期八天的庆祝活动,如庆祝圣母国王节、圣体节、无原罪圣母节和新主教的任命。

整个祭坛光彩夺目,工艺精湛,细节拉满,周围环绕着两道光环,顶部是皇冠。 在圣杯下方有两个天使底座,上面放置着圣母像,祭坛正面的银像是公元六世纪塞维利亚的两位大主教,圣莱昂德和圣伊西多罗(San Leandro and San Isidoro),这两位大主教是亲兄弟,而他们辅佐的君王也是兄弟俩。
 
六世纪的西班牙还在西哥特王国的统治底下,举国信奉天主教的异端亚流派。亚流派可以算是耶和华见证会的鼻祖,他们否认耶稣完全的神性,认为耶稣是介于人和神之间,比上帝次一等的“小神”。当时驻守在塞维利亚的大王子赫尔梅尼吉尔德(Hermenegild)在莱昂德大主教的帮助下,接受了正统的天主教,亚流派的老国王闻之大为震怒,把大王子流放,最后又下令处死,不久老国王去世,二王子雷卡多(Reccared)继位后,于公元587年宣布全国改信天主教,最后他在两位大主教的协助下根除了亚流派的影响,西班牙成为天主教的天下。可惜好景不长,公元711年,西班牙落入回教之手,摩尔人的穆斯林帝国延续了近500年,直到1248年费尔南多三世光复塞维利亚,西班牙才重新回到基督教的怀抱。
 
 
 
 
祭坛最上层的王冠
 
 
中间一层,这个应该是约瑟和婴孩耶稣
 
 
下层的圣母子雕像
 
五、中央大殿(The Center Nave)
 
沿着大教堂东西走向的中心线,是中央大殿,是整个教堂的最精华所在。在东边的是主堂(Capilla Mayor),西边的是唱诗班(Coro)。主堂里面有一座世界最大的基督教木雕祭坛,高20米,宽18米,由比利时工匠 Pieter Dancart 从1482年开始创作,经过数个艺术家之手,花了82年,直到1564年才完工。祭坛主体一共是四层,共有44帧镀金浮雕,200多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将圣母和耶稣的生平一一展现出来,被称之为金色的圣经(Golden Bible)。
 
浮雕的第一层描绘了基督的诞生,第二层是耶稣的幼年,第三层是耶稣最后的日子,第四层耶稣的死和复活。
 
 
这是从中央大殿由西往东看,我们脚下是哥伦布儿子的陵墓,对面是唱诗班的后墙
 
 
主堂上方的耶稣上十字架雕像,十架上方刻着INRI字样,是拉丁文 Iesus Nazarenus, Rex Iudaeorum 的缩写,意思是“拿撒勒人耶稣,犹太人的王”,这是罗马巡抚彼拉多下令安置在耶稣头上的。据约翰福音描述,当时犹太人的祭司长还对此抗议,说:“不要写『犹太人的王』,要写『他自己说:我是犹太人的王』。” 结果彼拉多没有理会,说,“我所写的,我已经写上了。” 耶稣两边的妇女,一个应该是他的母亲马利亚,另一个应该是第一个见到耶稣复活的抹大拉的马利亚。
 
 
大堂天顶的玫瑰花窗
 
 
主堂天花板,这个应该是天花板的天花板了
 
 
主堂正面的铁门
 
 
铁门上的耶稣纹章,外面一圈是拉丁文 IHS XPS SALVATOR MVNDI “耶稣基督,救世之主”
 
 
主祭坛
 
 
祭坛顶端的圣殇浮雕,圣殇(Pietà)是基督教专用名词,指的是圣母马利亚抱着从十字架上取下来的耶稣尸体的场景。最有名的圣殇是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里米开朗琪罗的大理石杰作。
 
 
描绘耶稣和圣母生平的金色浮雕
 
 
浮雕之一:耶稣降生(Nativity of Jesus)
 
 
浮雕之二:圣母升天(Assumption of Mary)
 
 
浮雕之三:耶稣复活(Resurrection)
 
 
浮雕之四:耶稣升天(Ascension of Jesus)
 
下午四点一到,工作人员就开始往外赶人,我们极不情愿地走出大教堂,此为三憾。站在外院——柑橘庭院,意犹未尽,依依不舍地在手机上留下教堂最后的身影。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