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战国七雄的故事。其实,当时还有第八雄,中山国。这个小国能在强国的丛林里立足一百多年,实力不可小嘘。之所以没有战国八雄一说,主要是司马迁等后世史学家不将其作为正统华夏文明的一部分。一个蛮夷占据了一个鸟不拉屎的地方,不值得去动笔墨。
游牧民族白狄由西北高原呼啸而来,越过太行山脉,杀入中原建立了这个国家。此国夹在赵国和燕国之间。由于是异类,假道伐虢的前车之鉴,都没能阻止赵国同意战国早期的第一个强国魏国大军,借道直接过去灭掉他。但魏国花了三年时间才将其灭掉,其战斗力可见一斑。
二十多年后,逃到太行山中的中山国民,在中山恒公的带领下,重新杀入中原复国。这位恒公军事政治外交都非常了得,在强国环伺下,左冲右突,在位40年稳定发展,居然打下了方圆500里的一片疆土。
可惜的是,后来恒公的儿子继位。他放弃了老爸定下的韬光养晦,埋头发展,决不出头的策略,开始想要有所作为。
当时的秦国齐国这样的超级大国可称为万乘之国,也就是有一万辆战车的意思。晋国也是万乘之国,后来三家分晋后,韩赵魏各自只能算几千乘的国家。而中山国只算千乘之国,大多数时间也就是一千乘而已。
但是,此时的中山国的继任国王忘乎所以,自我膨胀。号称是九千乘之国,大有和头号强国共管太平洋之势。据考证,中山国鼎盛时期有战车两千辆。其余的七千辆主要是牛车,骡车和驴车,只能用于后勤运输。
不仅是军力,中山国的胡鞍钢,胡锡进,金灿荣们非常努力地全方位打嘴炮。感觉实际GDP都排世界第一了。
看到周围的韩赵魏燕等诸侯国纷纷称王,于是中山国国君按耐不住,也跟着称王,得罪了唯一友好的国家齐国。因为之前秦齐楚国已经称王,齐国对中山国有上国对下国罩着的意思,现在没有协商突然称王,齐国很愤怒。在乱战的局势中,不够强大却称王称帝,有成为众矢之的的风险。比如后世的袁二就混得很悲惨。此处袁大是指袁绍,袁二自然就是袁术。如果你理解袁大是袁世凯,我也没意见。
中山国在贸易上紧密依赖赵国和燕国,但这并不妨碍对敌人亡我之心不死的警惕性。结果对周边强国采取了不切实际,与国力不符的进攻策略。齐国进攻燕国时,中山国趁火打劫,倾尽国力从另一侧进攻,占据了大片地区。但好景不长,在其他列强的压力下,齐国不得不撤出燕国,中山国花费巨大代价占领的土地也同时失去了。这么一搞,燕国也成为了死敌。
除了浮夸误国,中山国最大的问题是,价值观没有真正融入中原文化中。始终不被中原各国接纳为文明大家庭的一员。
战国时期,各国都是采取法家思想,奋发图强。中山国却学习起了中原的儒家墨家学说,而且学了个半吊子,没有学到其中精髓,比如简朴思想。从底层百姓到贵族,君王,全都追求奢靡腐败。老百姓贵族们整天流连于歌舞厅,通宵达旦开party。君王追求面子工程,政绩工程,大兴土木修建宫殿和陵墓。从出土的中山国大墓来看,只有几十万人口的中山国,在墓葬的规模尺寸上完全和周边强国看齐。
中山国复国的君主恒公,励精图治,为后世打下了一片基业,是国家发展的总设计师。如果他的后继者继续其策略,利用强国间的矛盾,夹缝中求生存,是有机会生存下去并发展壮大的。但其子孙却在政治经济外交上连番失误,几乎搞砸了每一件事情,成为名副其实的加速师。国内政治腐败,亲近重用阿谀奉承之辈,冷落排挤敢说真话的人才;价值观与中原文明国家格格不入;外交上四面出击,花了不少钱,最后却把自己搞成了一个孤家寡人。关键时候,各国全都站队到对立面去了。
中山国把赵国分为南北两部分,对赵国来说骨鲠在喉。当实行胡服骑射后实力大增的赵武灵王,挥师北上一举攻下中山国时,各国全都做壁上观,没有一点同情支持中山国的意思。与此相对的是,国土比中山国还小一些的宋国,在不久前被齐国所灭时,群雄联合伐齐,为宋国鸣不平。
最后,让我们从一个流传甚广的寓言故事“东郭先生”,来体会一下当时中山国在中华文明国家眼中的形象。
1。东郭先生做为一个迂腐的儒生,在战国时代无人愿意用他,于是他骑着毛驴,驮着一麻袋竹简,前往中山国谋职。由此凸显当时中山国用人不当,只能吸引儒生书呆子而不是锐意进取的法家。
2。赵国国君赵简子在两国边界的赵国一侧,率众打猎,射伤了那头忘恩负义的狼。寓言中却称其为“中山狼”。凸显古人对此国的不认同。
红楼梦中有诗云: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
你们拜的老美还有被人鄙视成爆发户的时候不是?选择性忽视了吧?
就是由这个故事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