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部落

海外陪读爸爸妈妈在旅途中的聚集地
个人资料
海外部落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陪读妈妈茶室】第十九期:纽约爸爸的留学年代

(2019-12-22 05:32:41) 下一个

陪读妈妈茶室是一个访谈栏目,我们将访谈100位海外家长,以陪读妈妈的视角展现海外陪读生活。陪读家长的真实经历,是他们海外陪伴孩子成长的记录,我们希望将众多海外家庭陪伴孩子的成长经历作为海外部落的一部分呈现给大家。

 

这次访谈是在我和RT聊完他陪伴孩子的经历以后,RT和我聊了他自己留学的经历,他希望通过他的亲身经历,可以给现在的留学生一些忠告。

 

Winnie:

RT,当年你来到美国留学的经历是怎样的呢?

 

RT:

我自己也是从国内来美国留学的,我们那会儿跟现在的情况不一样。因为我自己的公司经常有来实习的学生,我发现现在的孩子,尤其是从大陆来的孩子,跟美国长大的孩子完全不一样,因为文化的熏陶所受的影响是不一样的。现在从大陆出来留学的孩子和我们当年来美国留学的人,也不一样。

 

我们那个时候,主要是穷呗,没有美国大学提供的全额奖学金,美国签证都不容易获得。我总算是获得了IUP给的全奖,但因所在单位以我工作差几个月未满5年,不允许我辞职,就因为辞职晚了几个月,虽然入美签证拿到了,但全额奖学金丢失了。尽管这样,到手的签证绝不能废掉,坚信“车到山前必有路”,我终于踏上了美国留学之路。除了两大箱日用品,身上仅有500美金,还是我太太的姨姨在香港曾经出了一本书的全部稿酬;当时为了出国,存了准备买机票 的5000人民币(在当时买机票一般也就需要3000-4000人民币),当我准备出国的时候,因要在原学校工作满五年才准辞职,耽误了几个月才让辞职,时间已经很紧张了,飞机票已经很贵很贵,1万多块钱,根本买不起,最后是杨德友教授在美国帮我买了机票。

 

我来到美国学校留学生处(ForeignAdvisor's Office)报道的第一天,看到有一个本校亚洲研究委员会 (Asian Study Committee)的通知,希望找一个中国研究生,义务介绍中国国内的有关情况。这是一种义工,不付钱。我们那个时候的留学生都很穷,一是没钱,二是没时间,有时间的话都去打工挣钱了,要么就是上课学习,这就已经很累了。留学生主任告诉我:其它国家,像日本,法国、俄罗斯的学生都有留学生报名参加了,唯独还没有中国留学生去做。我想那怎么行,我们中国人不能落后,必须要有人做,那时好想为祖国争光,当场,我就报名参加这个义务活动了。

 

报到结束后不久,Professor Drescher 教授是外语系主任兼亚洲事务研究委员会的主席,他和另一位教授召见了我。原来,学校各个学院和系里从事亚洲事务研究的教授们,每个月在一起吃午饭并在一起交流,需要来自不同亚洲国家的不同背景的研究生,来讲自己所在国家某一方面的议题。他们希望找一个中国来的研究生,介绍中国的情况。两位教授商量:”我们讲什么题目呢?就讲讲中国的计划生育吧!” 为什么讲这个题目呢?因为他们其中一个教授有四个孩子,他们的问题是,这种情况如果发生在中国的话,一对夫妇只能有一个孩子,如果有四个孩子的话会怎么样?“ 一个星期后,轮到我介绍中国了,我就讲故事呗。我从美国的资源丰富讲起。

 

Winnie:

你当时是怎样很快了解到美国的情况的?

 

RT:

我为什么来美国?那时候,出国留学是很多年轻人的选择:去哪个国家的都有。我在南京东南大学教书兼外语系外事秘书和科研秘书,很容易接触到来校讲学的外国专家教授,其中一位是加拿大人,叫Professor Baker。当时我问他说全世界的国家,如果你是我的话,你会选择到哪个国家去学习、工作、生活。他说美国,我说美国和加拿大有什么区别?加拿大国土比美国好像也不小啊。他说从机会来讲,如果加拿大是个游泳池,美国就是大海。哎哟,我说那差别太大,所以这个对我的影响非常大,所以我当时就决定只选择到美国留学。在出国前,我了解了很多关于美国的信息。

 

我知道美国的资源,比如说像淡水资源是中国的四十多倍,至少当年那个时候。所以我就从这个角度来讲我的故事,因为中国的人口多,资源分配到人均来说是比较少的。所以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这是不得已而为之。关于计划生育,我也讲了一个故事。我在东南大学的时候,我们的一个老师,就生了第二胎,因为这个,我们这个教研组的奖金就没了。东南大学和该校所在的区,建邺区,层层被罚款,这算是在城市计划生育的例子。在农村会怎么样呢?我也有个生动的例子:有一家人,那时刚刚改革开放,就开始发展小生产,卖豆腐卖成了万元户,后来就要超生孩子,生了个儿子,那么当时就被罚了,大概罚了4000人民币,那时候4000块钱相当多了。后来他们给孩子起了个名字叫“不贵”,就是not expensive,就是值了!我给教授们讲这些故事,他们觉得挺有意思。

 

这次做义工没有拿钱,就是为了做贡献的,我是想给中国留学生争光。做完义工以后,反应挺好。紧接着不到一、两个星期,教授又来找我说,现在有一个机会,就是学校的另一个校址,当地的商会想到中国去发展,开展生意,但是对中国的情况不了解,希望找一个人介绍一下,他们有很多的问题。教授找到我,让我去了。那次去,待遇就不一样了,有专门的车接送,而且讲2个多小时,付150美金,对我来说,那就是相当于暴发户的待遇了。因为那个时候,在学校餐厅打工,一个小时只能挣4.25美元。我在副校长办公室当助理,一个小时的工资$6.5美元。

 

我在给他们做介绍之前,做了充分的准备。当年我在东南大学做过外事和科研秘书,这也是义工,没有工资的。其中一个工作就是,每次放假带着外教出去到处乱跑,就是旅游。我们的外教全国跑,照了很多相,做了一些幻灯片。这样我给国内打电话,让他们把这些资料寄过来。这些照片都是西方人到他们感兴趣的那些地方拍的,都是他们眼中所看到的中国,真实而生动的东西,我就拿来选拔选拔。这些照片让他们印象非常深刻,演讲内容也颇受欢迎,连当地的小报还作为新闻刊登了消息。

 

因此我就成了一个当地的小名人。紧接着,当地一个政府赞助的,叫做生意孵化器的机构,这个是帮助那些做小生意的,谁有什么好的发明,然后交到这个地方,他们给你请专家,给你一些资源,使你的发明变成生意,投入生产或者是产生经济效益。我到了这个地方,给这些人讲了一次,也是带薪的,就是一个小时150美元,那是非常非常高的酬劳了。

 

那时候,我经济上很困难。来美国之前,选择大学和专业都是因为学校是美国No.1 bestbuy college,也就是说,你花的时间和金钱,所得到的学位和将来的工作机会是最好的,所以就选了当时那所学校,选的专业也是因为它可以申请奖学金的可能性最大。奖学金是申请下来了,当年如果申请不下来奖学金,根本就拿不到签证的。但是因为国内学校不放,耽误了上学,最后奖学金也没有了。做完义工以后,实在没有办法继续在学校呆下去了,我只好请病假离开了学校。干嘛呢,去打工挣钱,我一头扎到中餐馆,就在匹兹堡的一个中餐馆干了一个学期。

 

打工回来以后,大概就是半个学期以后吧,身上有几千块美金了,也交得起一个学期的学费了,那个时候一个学期学费大概就是3000多美金。为了今后找工作,把专业也改成了商科,系里还给了个半奖。正当我准备拿半奖继续读书的时候,Drescher教授告诉我说,学校有史以来,外语系发放的第一个给外国留学生的全额奖学金,准备给我,让我来帮我们的外语系代中文课,我读研究生的学费全免,而且每个月还有五百二十美金的津贴。我当时觉得好像是天上掉馅饼,不过,确实就是一个馅饼掉下来了,那我就接住它了。

 

当时很多同学,在我还不知道这个事之前已经有人知道了。学校一个兼职教中文的、上海来的博士,在这个学校已经待了八年了,他问我:“你跟那个外语系的教授是什么亲戚关系,我在这儿呆了那么多年,从来都没有这种奖学金的机会,我现在马上要毕业走了,这个机会就来了,而且据说这奖学金就是准备给你的。“ 据说,当时这个奖学金有100多人排队申请,都要去争这个位置。

 

因为这个奖学金没有给任何人,就直接给了我,有的同学不服,就说,RT刚到这个学校呆了一个月就人都不见了,就去打工去了,等他回来了,这奖学金怎么就归他了,我们那么多人在这个学校都干了那么多年,学了很多年,有的是本科,有的是研究生,讲中文教谁不会,怎么就偏给他呢。后来教授说,当时找义工很长时间,你们没有人来干,只有他干了,而且干得还很不错,而且他在中国有对外汉语教学的经验,最后大家也就无话可说了。

 

我发现在美国,一定要做义工,而且要自愿的,就是真心喜欢去做这些事儿,美国这个社会就是这样,我就非常得益于这个方面。

 

那我讲这个故事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有时候机会是自己创造出来的,但是无意中创造出来的,你只要做你该做的事情,自然而然就会有机会。但现在,我们的华裔学生也好,家长也好,总的来说功利心特别强,就是说要干这个事情,我一定要得到什么,眼下就要得到什么好处,否则的话我就不干,所以这个不好,这也是其他族裔对中国学生的一个看法。在这里我讲我的亲身经历,我想给家长们、学生们提出一种思考,有的时候并不见得干每件事情,都会马上有什么回报,但你只要干,干对的事,最终就会有好的回报。

 

回顾在美国读研究生的那几年经历,我主动承担了别人都不愿意干的几件事情:义务介绍中国的讲座;作为第一个中国留学生参加了国际学生俱乐部的选美活动;当选了学生会主席并组织了多次活动,尤其是一年一度的多元文化日(Diversity Day)和团结日UnityDay活动;这些活动轰动一时......所以我在学校的那些年,过得非常充实。

 

Winnie:

RT,看得出你是一个有社会责任心的爸爸。你讲了很多真实而有说服力的例子。你的二十几年前美国大学的经历,至今都有非常实用的教育意义。

 

美国高中的孩子,都要求一定时间的社会服务,也就是义工。学校会为学生提供渠道,学生也可以自己到社会寻找各种社区服务,高中学生参与义工有基本要求的小时数。孩子上大学后,尽管对做义工没有硬性规定,但很多孩子还是保持这种做义工的习惯,也不求回报。

 

孩子做义工实际上是提前接触社会了,学校也是一个小社会。尽管没有回报,但孩子还是可以学到很多社会经验,比如与人相处的经验,对社会的责任,对人的爱心等等,这也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必修的一课。

 

非常感谢RT!

感谢转发分享!欢迎更多的爸爸妈妈加入我们的访谈,记录您陪娃的经历、感受。联系微信号:vancouver926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