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父母的观念是孩子的起跑线---献给关心孩子成长的父母们

(2005-11-25 23:32:54) 下一个
父母的观念是孩子的起跑线 ——献给关心孩子成长的父母们 目录 1. 前言 2. 音乐与智商、情商 3. 音乐是胎儿教育的最佳手段之一 4. EQ培养IQ培养比更重要 5. 走出零岁教育误区 6. 听懂比会说更重要 7. 爱,需要表达 8. 把机会留给宝宝 9. 给宝宝一点“期待” 10. 聪明家长常犯五大错误 11. 给孩子一个房间时间 前言 父母的观念是孩子的起跑线。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您的行为、习惯、个性品格等等,不管您愿意与不愿意都深深地烙在他(她)的身上。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教育。今天的父母不在象我们前辈的父母那样,只要把孩子养好就足够了,而要面对如何使自己的孩子在智力和非智力因素方面为他(她)将来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但我们培养孩子的目标是什么,这起决于我们父母的观念。 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仅有高智商是远远不够的,而情商即非智力因素才是人走向成功的决定因素。对3岁前的婴幼儿来说,良好的个性品格是情商的重要表现。3岁前是人一生中行为模式建立的关键期同时也是性格形成的重要时期。如果当我们面对一个任性、动不动就以满地打滚要挟、自私的4岁孩子才开始教育的话,您一定会感到束手无策。那么请从零岁开始,您会事半功倍。 在这里,我们为年轻的父母们编辑了一些有可能对您教子建立新观念帮助的一些文章,以供参考。 李晓鸣 音乐与智商、情商 李晓鸣 音乐不仅是一门听觉的艺术,一门给人以美感的艺术,而且她将超越自身的传统功用,在推进大脑进化领域里和影响人的个性形成方面展现出另一面的辉煌。 1.音乐与大脑 智商(IQ)既智力商数。它是心理年龄与实际之比的百分数,换句话说,心理学用智力测验的方法测定人的智力水平,其智力测验后的结果来评定一个人智力的高低,称为智商。而智力是与大脑紧密相关的。在大脑没有先天遗传缺陷的情况下,智力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大脑神经系统的发育——与大脑建立的无数突触联系。近来,人们惊奇地发现,音乐作为一种有规则震动的声波现象“乐音”,能有效地刺激和影响大脑及大脑神经系统的发育,尤其在人类大脑发育的高峰期——胎儿和婴幼儿时期。 最近美国一家研究机构利用磁场扫描成像技术证实了这一点,其实验结果表明:初生婴儿接受信息刺激的多寡直接影响他们大脑神经系统的发育。接受信息刺激少的婴儿,其大脑神经元的分支——轴突、树突少,而且联系少(突触少),反之就比较多。胚胎学告诉我们:4 - 5个月胎儿的听觉、嗅觉、味觉、视觉等已经初步建立起来了。也就是说,这时候的胎儿已经能够接受来自外界的声音、触觉等信息了。如果我们这时就给胎儿优美动听的音乐声波、在舒缓的音乐背景下触摸胎儿、母亲对胎儿亲切而温柔地说话等丰富的信息环境刺激,将大大有利于促进大脑神经系统的发育,为智力的发育奠定良好的生理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说,对于处在封闭、黑暗子宫里的胎儿来说,音乐是开发胎儿大脑神经系统发育的最佳手段之一,因此我们说教育从胎儿开始。 2.音乐与右脑 创造力是智力的最高表现,而创造力是与右脑的认知风格有关。美国心理学家T.M.阿玛拜尔认为:富于创造性认知风格即感知敏锐,能打破知觉定式和思维定式,记忆广阔,能在不同信息间产生联想,欣赏和理解复杂性,富于想象等。就是说创造力与直觉、想象、联想、敏锐、悟性有关,这正是所见长的功能。在经过几前年的“左脑教育”(语言、逻辑、分析、数学)模式后,人类急需一次“右脑革命”,以适应高速发展的社会。那么如何开发右脑潜能?我认为音乐将是开发有脑潜能的最佳途径之一,而建立良好的音乐感觉的最佳期是胎儿和婴幼儿时期。澳大利亚堪培拉产科大夫曾让35名孕妇每天来医院欣赏音乐,以帮助胎儿神经系统得到发展。她的“学生”出生后智力都表现优良,并具有良好的乐感。 “感情、激情是生命活力的一部分。它们使脑的感觉输入多姿多彩,也驱使脑作出运动反应。它们给脑以动力,并在理智力量后面提供了创造和毁灭的能源。”神经学临床经验已证实,过于忧伤、悲伤的情绪有可能毁灭一个人。而良好的情绪和有着向上的激情的人却使人的生命充满活力。虽然我们现在仅知道大脑边缘系统中的“扣带回”与感情相连,而它如何提供创造心理能源的生理机制还待于研究,但充满激情能使大脑处于活跃状态是显而易见的。音乐是一门情感的艺术,她能以最直接、最生动的艺术形象感染和激起人们的情绪和激情,唤起人们与作曲家类似的情绪情感和与作曲家表达的内容达到一种类似的“同构”,这就是我们说的音乐具有“唤情”特征和内容不确定性特征。正是这种“唤情”特征和“内容不确定性”特征给人以广阔的心理空间而产生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尽管美学界关于音乐是否有内容至今仍争论不休,但音乐能使人激动、给人以美感、愉悦、忧伤等情绪情感体验是不可否认的。因此我们说,音乐这一特殊的声音符号,在影响人的创造性思维方面有着她特殊的意义。 3.音乐与情商 情商(EQ)是与智商相对的一个心理学概念。情商即情绪智力,是一种驾驭自己的能力。包括驾驭自己的情绪、思想、意志,控制和协调构成自己心理过程的不同要素的相互作用关系以及协调人际关系的能力,同时它还是一种人格状态或品质等非智力因素。心理学家把智力看作是智慧的操作系统,把非智力因素看作是动力系统,并指出在人的成功要素中,智力因素(IQ)占20%,而其它非智力因素(EQ)占80%。总之,智力潜能的开发和发挥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情商的高低。 音乐发展到到今天不仅作为一种给人们娱乐、休闲的形式而存在,她同时作为一种文化艺术在对人的品质形成、情感培养、人格完善、审美能力的提高、自信心和意志力等非智力因素方面都有着积极的作用。心理学家指出,开朗活泼的性格、坚韧的意志力、自信心、敏锐的气质等是情商中重要的因素。笔者在1993年,曾对4岁开始学习钢琴的儿童作一个关于“音乐与智商和个性”课题的考察和随访发现:80%的小朋友在学校的成绩属于良好或优秀,95%的小朋友性格都比较开朗活泼、自信、有比较好的制自力,心智比同龄小朋友成熟,善于和小朋友交往等。由此看来,音乐在培养情商方面有着一定的积极作用。从诸文化对人的陶冶来看,甚至可以说音乐文化对人的影响是其它文化所不能代替的。 另外,我们知道大脑边缘系统的“扣带回”是与情感相连,而作为情感艺术的音乐无疑能刺激它的发展,并使其变得敏感而发达。从这个意义上说,音乐在培养情商方面有着她独特的功用。 4.音乐影响大脑神经系统的理论依据 在自然界里,声音分为两大类:噪音和乐音。它们都是以一种声波的方式运动。只是无规则运动的声波称为噪音,而有规则运动的声波称为乐音。 将自然界声波的波动现象分析来看,它们可分为三种形式:1/f0、1/f1、1/f2。1/f0现象波动的音是一种较强的刺激,人根本不能接受;1/f2现象波动的音有易使人产生厌烦感;而具有1/f1现象波动的音却能使人心情坦然、舒适。有意思的是,大多数音乐的声波都呈优良的1/f1特性,而人类的身体处于舒适状态时,脑波也具有1/f1特性,大脑处于最佳状态。由此推测:具有1/f1特性的声波对大脑有良好的刺激作用而使大脑处于最佳状态。此外,具有1/f1特性波动的音乐通过听觉中枢神经系统作用于大脑引起神经细胞兴奋,从而达到刺激大脑神经系统的发育,尤其在胎儿大脑发育最快的阶段,将具有1/f1特性波谱的优美、抒情的音乐每天定时反复给胎儿听,显得更具有重要意义。对于生活在封闭的宫腔里的胎儿来说,最能直接接受外界良好的信息之一莫过于具有1/f1特性波谱的音乐声波了。因此,我们说具有1/f1特性波谱的音乐声波是刺激胎儿大脑神经系统发育的最好媒介,是开发胎儿智力发育的最佳途径之一。 我们编辑的“胎教音乐”便是根据这一理论依据而制作的。即将具有1/f1特性波谱的音乐以及选择尽可能含盖更多不同音色的声波信息的音乐编辑起来,每天定时给胎龄4个月以上的孕妇听,通过单孔双头输出耳机让胎儿和孕妇同步接受音乐信息。这样,胎儿一方面能直接接受来自孕妇腹部传递的音乐声波信息,另一方面通过孕妇对音乐信息感受而产生丰富的情感心理效应,经神经递质传达给胎儿,从而达到更有效地刺激胎儿大脑神经系统的发育。经验告诉我们,孕妇情绪过于忧伤、悲哀甚至会造成胎儿流产,而优美动听的音乐有利于调节孕妇的情绪,能促进胎儿的心理和生理健康成长。 总之,大脑神经系统在早期发育阶段接受越多良好的信息刺激就越有利于为智力发展奠定良好的生理基础。一旦“神经元之间的某神经键(突触)被频繁重复使用,那么其产生就会变得越来越容易。”这就为轴突、树突和突触的建立提供更多的几率,从而奠定智力发展的生理基础。由于音乐对于人类的听觉、感觉、体验、知觉等有着最直接、最强烈的感染力,音乐中跌宕起伏的旋律、充满动力感的节奏、丰富多彩的音色、多变而谐和的声波等等,能在极短的时间片段里包含如此丰富的声波信息是其它声音信息所不能比的。因此,音乐比其它声波信息更容易被胎儿和婴幼儿所接受,更适合为胎儿和婴幼儿的神经系统发育提供良好的信息环境,从而刺激智力发展。 音乐是胎儿教育的最佳手段之一 李晓鸣 随着社会和科学的高速发展,人类对自己的认识也经历了一个发展过程。人们逐渐认识到教育可以从胎儿开始,人生的起点不再是新生儿,而是受精卵。于是人类的最初教育从小学教育过渡到学前教育、零岁教育直至胎儿教育的过程。人类的文明始于语言的产生,而教育使文明得以承传和发展,从而大大地推动了社会的高速发展。这就是为什么人类今天更加重视教育,而胎儿教育是人生重要的第一步。那么对于生活在封闭而黑暗的子宫里的胎儿来说,音乐是影响大脑神经系统发育的最佳手段之一,它为婴儿的智力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人类的大脑发育有三个重要阶段:第一阶段是妊娠3 - 6个月。这一时期是脑细胞体积和神经纤维的增长,使脑的重量不断增加的时期。第二阶段是妊娠7 - 9个月。这期间主要是大脑支持细胞和神经细胞增殖及树突分支的增加,使已建立起来的神经细胞,发展成神经细胞与神经细胞间的突触结合,以便传导神经细胞中的兴奋冲动。而这一点对于人的智力来说,要远比神经细胞的数目更为重要,因为决定智力的高低的因素是与大脑建立无数突出的联系。第三个阶段是出生以后至3岁左右。这一时期主要是神经胶质细胞的发育,是大脑增长的又一高峰期。 从胎儿的感官发育来看,胎龄4 - 5个月已具备了人的一些感知能力。尤其是听觉和触觉已经初步建立。也就是说,这时的胎儿已经能接受来自听觉和触觉的信息了。由此看来,胎儿至婴幼儿时期,是大脑发育最为迅速的时期,因而也是启蒙教育的重要时期。 最近,美国一研究机构利于单光子断层扫描成像术证实:初生婴儿接受的信息多少直接影响到其神经系统的发育。接受信息少的婴儿大脑神经元分枝——轴突、树突少,联系(突触)也少,反之就多。这项研究进一步证明了胎儿教育的可能性。胚胎学告诉我们:4 - 5个月胎儿的听觉、嗅觉、味觉、视觉等已经初步建立起来了。如果我们这时就给胎儿提供适宜的、优美动听的音乐声波、在舒缓的音乐背景下轻柔地触摸胎儿、母亲对胎儿温柔地说话、歌唱等丰富的信息环境刺激,将有利于大大地促进胎儿大脑神经系统的发育。由于音乐对于人的听觉、感觉、体验、知觉等有着最直接的感染力,音乐中那跌宕起伏的旋律、充满动力感的节奏、丰富多彩的音色、多变而谐和的音乐声波等等,能在极短的时间片段里包含如此丰富的声波信息是其它声波信息所不能比的。因此,音乐更适合为胎儿的神经系统发育提供良好而丰富的信息环境,从而刺激智力发展。 但“音乐胎教”,不仅仅只给胎儿听听音乐就可以了,而对音乐的选择、频谱范围的界定以及波谱类型的确定都有一定的要求,同时孕妇应在什么时候给胎儿听比较适合、如何给胎儿听、孕妇进行胎儿音乐教育时还需做哪些与音乐相配合的辅助教育等等都应针对胎儿的生理、心理的特点来确定,才有可能较全面、科学和有效地达到开发胎儿智力的目的。 EQ培养比IQ培养更重要 很多家长都很熟悉IQ(智商)这个词,并且非常关心自己孩子智商的高低。现在,科学家又提出和情商有很大关系。同时,教育家还认为,对于婴幼儿来说—— 家长普遍重视孩子的智力培养,于是,从孩子两、三岁的时候,能多少字、背多少首唐诗、数多少数、做多少位的加减法就成了家长们横向比较的标准,且不论这些标准能否衡量智力方向首先就发生了偏差。 对孩子的教育为什么会失败 在一次小范围的调查中,30位5 - 6岁的孩子的母亲中,80%的人自认为对孩子的教育是失败的。 有的母亲说自己的孩子脾气骄横,有的母亲说自己的孩子不会也不和其它的孩子一起玩,有的母亲说自己的孩子十分厌倦学习知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北京鸣子音乐开发智能中心的人李晓鸣女士认为:现在绝大部分孩子的智力遗传是没有问题的,而且父母都对孩子的智力培养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和投入。问题就出在孩子的个性品格上。 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良好的个性品格对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否则你无法解释为什么一个遍远山区里农妇的三个儿子能先后考上博士,为什么世界上许多杰出的企业家都出身贫寒。美国曾对100名智商在150以上的人追踪后发现,只有40%的人在他(她)所在的领域表现杰出,这说明仅仅有高智商是远远不够的。教育学家尤其指出,少儿时期是人个性品格形成的重要时期,特别是在3岁前,EQ培养比IQ培养更重要。 EQ是英文“情绪商数”的缩写,是一个人的思想、行为、反应、个性、脾气、感情、习惯,以及面对困难挫折的态度与处理方式的结合,它包括认识、了解自己的情绪,妥善调整情绪的能力,鼓励自己,认识他人的情绪,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等。情商和智商相比具有可学习、可训练的可能性,越早培养效果越明显。 EQ如何培养 EQ培养可以针对上述EQ的内容,让孩子加强自我意识,学习了解自己的感觉,表达自己的感觉,以及发展自制力、同情心、学习处理焦虑、愤怒、悲伤的方法,培养关心他人、互相合作的精神,使幼儿的智慧和情绪结合,心理更加健康地成长。EQ培养也有许多可以借助的手段,如音乐。 值得一提的是,北京已经出现了专门的EQ教育指导机构——北京鸣子音乐开发智能中心,该中心有两个创新,首先,她是第一个提供音乐与EQ培养服务的机构。中心的创办人李晓鸣,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学系,一直从事音乐对胎儿和婴儿大脑发育以及婴幼儿性格影响等方面的研究,她将音乐进行了有目的地选择和组合后,提供给孕妇和婴幼儿。有的曲子旨在音感、节奏感的培养,有的曲子启发孩子想象某种意境,体会母爱的温暖、深厚或引导孩子进入平和宁静的情绪。李晓鸣认为,音乐不光是放给孩子听,幼小的孩子喜欢父母坐在他(她)对面,跟着音乐哼唱,这样才能感染孩子的情绪。一、两岁的孩子听音乐时,父母可以握着他(她)的手轻轻跟着节奏摇摆或拍打,也可以让孩子自由地跟着音乐手舞足蹈,使孩子懂得音乐可以表现情绪。 李晓鸣还提醒家长们,除了音乐、父母的爱抚、绘画、图书、甚至玩具,都可以要助于孩子的EQ培养。 目前,EQ培养的重要性已经得到了国内外教育学家的一致认同,鸣子音乐开发智能中心这一新生事物也必将带动更多的关注EQ教育的服务机构的出现。重视EQ,让EQ的培养和发挥提供更多帮助,——当我们的家长能逐渐做到这一点,家庭教育的水平将迈上新的台阶。 摘自北京青年报《下周刊》1998年9月 走出零岁教育误区 李晓鸣 “零岁教育”对于当今年轻的父母来说,早已不是一个陌生的词,关于“零岁教育”的书更是比比皆是,但其结果却令人担忧。我们曾就对“零岁教育”这一概念作过小范围的调查,80%的父母认为:“零岁教育”就是“早教”,早认字、早学算术、早背儿歌等等。即仅注重语言、认知、逻辑等左脑方面的培养,而创造性思维、能力、性格、人格等右脑和非智力因素方面的培养远远未得到重视。我们可以想象,如果一个绝顶聪明而性格孤僻、倔强、自私和缺乏社会能力的人,如何面对高速发展的社会,如何有一个愉快、健康、成功的人生?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然而70%的父母坦言他们的教育是失败的。这是一家机构对7岁以下儿童的父母作的一项调查结果。那么我们如何有效、科学地进行“零岁教育”?首先走出零岁教育误区——重视3岁以后的教育,忽略3岁以前的教育;重视智力培养、忽略非智力因素培养;重视左脑教育,忽略右脑教育;违反婴幼儿生理特征主观教育;神童式的教育。 误区之一:重视3岁后教育,忽略3岁前教育 尽管“零岁教育”已深入人心,但真正了解3岁前婴幼儿潜能和心理特点的父母却不多。有一篇文章的名字叫“婴幼儿的潜能父母真的不知道”,它便道出了今日做父母的一个盲区。 只要我们稍微留意一下那些刚做父母们的情形就会发现:对于3岁前的宝宝,父母们可为宝宝买各种昂贵的名牌——吃的、穿的、用的等等,但对于宝宝的心理成长、智力发展却不舍得多花一些时间和财力。如把小宝宝交给阿姨或奶奶姥姥喂养就万事大吉。可是对于3岁以后的宝宝来说可就大不一样了,买各种高档玩具;送最好的幼儿园,即使花上十几万也在所不惜;周末带着宝宝奔赴各种舞蹈、绘画、钢琴、英语等培训班开发智力,可谓用心良苦。而实际上3岁前是人的一生中智力和心理成长最快、最关键的时期。 “二战期间”,美国一位叫丹尼斯的心理学家曾在孤儿院对婴儿做了一项实验:他把婴儿分为两组,两组都以同样的方式喂养,只是将其中一组与世隔绝,不与他们说任何话和有任何信息交流。后来这一实验遭到社会舆论的谴责和强烈的抗议,实验便停止了。可是当这批被实验的婴儿重返社会时已成为智力低下的幼儿了。尽管专家们精心教育、补救也无济于事。大多数到了19岁时只能达到7岁的智商,有的二十几岁就离开了人世。这虽是一个极端的例子,但它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人的智力发展有一个关键期。 另外,3岁前也是人的性格、品行和行为模式形成的一个重要时期。心理学家指出:人的行为模式有70%是在6岁前形成的,而3岁前就占了40%;20%是在2岁前形成的。只要做过父母的人都会有体会:一般来说,半岁的宝宝在脾性、行为习惯等已经开始慢慢地表现出来了,到了一岁半时就已明显地显现出来,到2岁虽说还没有定性,但已充分表现出来了。经验告诉我们,如果当3岁的宝宝动不动就大哭、满地打滚示威的“小皇帝”时,才开始调教的话就很难了。可以说3岁前的个性、品性以及行为模式有可能对宝宝以后的成长产生深远的影响。这就是为什么,优秀的心理医生在对他的病人作治疗以前要了解其童年和婴幼儿成长的经历和环境,甚至了解他母亲喂奶以及对待他(她)的方式。总之,人类仅会用哭泣来表达愿望到用语言表达、从坐立、爬行到直立行走甚至个性性格和行为模式雏形的建立都是在1岁左右完成的。可见婴儿期是人一生中成长最快最关键的时期,因此3岁前的教育有着它深远的意义。 误区之二:重视智力培养,忽略非智力因素培养 “性格决定人生”。这是许多成功者的一个共同感悟。人们越来越意识到:面对高速发展的社会,仅有高智商是不够的,而社会能力、意志力、个性、品格以及驾驭自己的情绪等非智力因素与智商占有同等的重要位置,甚至有时候对于人的成功起着决定的因素。美国心理学家曾对“天才学校”的小神童们进行25年的跟踪调查结果显示:他们当中只有40%的人在他们所在的领域里表现杰出。由此可见,不是仅有高智商就可以达到成功的。再如两位在加拿大留学并取得博士学位的中国留学生,因不能承受前途暂时所面临的困境而双双自杀在异国;一位很有前途的留美博士因与其导师产生摩擦而失去理智将几位物理学家当场打死,然后自杀。为此使美国在物理学领域里将落后十年,损失惨重。这几位高智商的学子还未实现其人生价值就结束了年轻的生命。如果他们在在个性上性格开朗、心胸开阔并能驾驭自己的情绪的话,也许这样的悲剧便不会发生。 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特有的“独子文化”带来了许多问题:一方面他们聪明、见识广等等,但另一方面由于父母工作繁忙、缺乏婴儿心理需求的了解、没有意识与婴儿交流(认为3岁前,尤其是1岁前的婴儿什么都不懂)、长辈的溺爱以及现代封闭式的居住模式等多种因素使得许多孩子缺乏社会和生活能力、自私、性格孤僻以及性格障碍等问题。据一家权威机构的报告称:中国有40-60万儿童患有孤独症和性格障碍。专家指出,儿童孤独症和性格障碍大都源于早期婴儿时期的严重的全面发育障碍。遗憾的是大多数父母都是当问题出现以后才引起重视,到处寻求治疗已为时太晚。世纪上,我们的父母只要在0-3岁行为模式和性格雏形形成的关键期对宝宝的心理健康、性格培养等非智力因素加以重视和科学的教育方法,便会大大降低孤独症和性格障碍的发生,使宝宝在各方面得到均衡发展。 大多数年轻的父母在培养宝宝智力方面都会加以重视。如怀孕时便开始“胎教”,宝宝一出生便准备好了一系列开发智力的丛书等等。但在如何使宝宝的心理得到健康成长和个性性格得到良好发展方面却知道的很少,为此,许多父母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曾有一位四川的女士来电话咨询谈到:她4岁的儿子很聪明,但常常突然把桌子上的东西愤怒地掀到地上、大叫、用头撞墙等反常行为。当我向她询问0 - 3岁期间的成长情况时便了解到,由于宝宝半岁时,他们就将孩子完全交给了爷爷和奶奶两位老人带,父母由于工作很忙,很少看望宝宝,更不要说和宝宝交流和嬉戏了,宝宝缺少爱的滋润,他的情绪、情感没有得到充分宣泄而产生压抑、没有安全感,以非正常的行为来引起父母对他的关注。其二,由于两位老人的性格属于内向型的,对于天性活泼、好动、渴望交流、精力充沛的婴儿来说,就好比生活在一个“无声”的世界里,其心理、性格的成长不可能得到健康的发展。 由此可见,在行为模式和性格雏形建立的关键期:0 - 3岁不注重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其后果和代价是沉重的。我们不一定要把宝宝培养成为一个高智商的“神童”,但我们一定要给宝宝一个健康的身体、心理和良好的个性品格。 误区之三:重视左脑教育,忽略右脑教育 心理学家指出:“创造力是智力的最高表现”。它与右脑的认知风格紧密相关,然而我们从婴儿到大学近20年的教育却局限于左脑教育,这一教育模式已沿袭了几千年。。为此教育专家们指出:在经过几千年的传统“左脑教育”模式后,人类将急需一次“右脑革命”。 早在19世纪,人们就已意识到,人类两侧大脑的功能是不完全等同的。到了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人类揭示了左右脑功能和特殊化现象。从此人们才对左右脑功能有了真正的认识,即左脑擅长于语言、逻辑、分析、数字等,而右脑则擅长于描述、模拟、想象和情绪表达、意志力控制、人的个性倾向以及人格特征都与右脑有关。可是人类几千年的教育模式——语言、数学、逻辑、推理等使我们的左脑潜能得到充分开发和发展,而相比之下右脑潜能远没有得到充分开发。但是,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开发人的创造力的重要性。可以说,人类文明的每一次飞跃都是创造力智慧所推动的,而创造力正是来自于右脑的认知风格。 1999年初北京的一些学校启动一项“中小学生右脑教育”工程,它标志着我国教育走上一个新的台阶。而实际上“右脑教育”的最佳时期应从零岁开始。心理学家指出:人的大脑发育有三个高峰期,胎儿期、0-3岁婴幼儿期和4-12岁儿童期。其中0-3岁是最重要的时期。无论是神经系统的发育、大脑重量以及脑细胞数量的增加还是认知以及左右脑思维的发展等都是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同时也是行为模式和思维方式建立的重要时期。但是,我们发现无论是众多的“零岁教育”的指导书还是重视零岁教育的父母在实践中都侧重于左脑教育而忽略了右脑教育。如宝宝3个月大时就让宝宝认贴在相应物件上的“识字卡片”、半岁就开始教宝宝说话、1岁左右开始背诵儿歌和数数、2岁半左右开始学算术等左脑潜能的开发教育,而对宝宝联想、想象、形象等思维和描述、情绪等右脑潜能的开发教育却几乎是一片空白。 只要是一个稍微细心的母亲都会发现:宝宝在1个月左右对情绪的感知能力就已显现出来了。如这时您面带气愤的表情用粗鲁的语言对宝宝说话,他(她)便会表现出惊恐或大哭起来;当您用愉悦的表情与宝宝逗乐时,宝宝便会露出灿烂的微笑;2岁左右的宝宝会对咬了一口的圆形饼干说“它是月亮”;当宝宝举起一根弯曲的小草可能会对妈妈说“这是小鸭子或小鱼”;当宝宝还不会用语言表达“不、要”等词时,就会用摆手、点头等形体语言表达了。它充分表现出宝宝联想、想象、形象思维方面的聪颖。实际上宝宝右脑的潜能和左脑潜能一样的发达,只是我们的教育模式将宝宝的这一天份无情地泯灭了。那么如何在宝宝大脑发育的最快时期开发宝宝的右脑潜能?我们说音乐是开发0 - 3岁右脑潜能的最佳手段之一。 误区之四:违反婴幼儿生理和心理特征主观教育 大多数年轻的父母,都知道从零岁开始培养婴儿说话和认字等能力。几个月大时就将字牌挂在相应的物见件上,教宝宝认字说话,给宝宝每天朗诵不同的童谣、做不同的游戏等等。实际上这种培养宝宝的方法是一种误区。如从0 - 1岁婴儿的生理和心理来看,由于发音器官以及对舌头的控制能力还没有发展起来,说话能力并不是这段时期培养的重点。而宝宝对语言的领悟能力远远强于他(她)说话的能力,但很少有母亲去培养宝宝的语言领悟能力。 只要当过母亲的人都有体会,宝宝2 - 4个月大时,已经能听懂一些话了。如当您对宝宝说:“宝宝,用双手扶着奶瓶。”他(她)便会用两只小手扶着,而宝宝要把这句话完整清楚地说出来要到2岁左右。可见宝宝对语言的领悟能力从一两个月时就显现出来了。也就是说,宝宝做不到的,我们硬要“拔苗助长”,而宝宝擅长的我们却不理会。另外0 - 1.5岁的宝宝喜欢听重复的故事、儿歌、童谣等。因为他(她)听故事的快乐在于您讲前面时,他就知道您下面要讲什么。我女儿从零岁时就开始每天听我重复地讲《小人鱼公主》的故事。据观察,她2个月时就能比较专注地听故事了。4个月以后,只要我对她说:“妈妈给您讲《小人鱼公主》的故事好不好?”她就会高兴地挥动胳臂,7个月时能听懂两个故事,并且有自己的爱好选择。当我说:今天妈妈给您讲《龟兔赛跑》吧?她只用眼睛直直地面无表情地看着我。接着我说:“那讲《小人鱼公主》吧!”她立刻露出灿烂的微笑并高兴得全身扭动,到8个月时,她已经对故事很熟悉了,每当我讲到:“突然,”然后问她:”怎么了?”时,她就会撅着小嘴发出“呜——”的声音并挥动着胳臂模仿刮风。因为她知道我在讲到“突然”之后,接着讲的是:刮风下雨了,船翻了,王子掉进了大海......。于是她就用她的形体语言来向我展示她所知道我将要讲的内容。然后自豪地看着我,我便给予她热情的赞扬。 对于3岁前的宝宝来说,我们给宝宝讲故事的目的,是为了使宝宝快乐、满足、你讲上句他就知道下句的成就感的心理需要和满足,同时通过讲故事培养宝宝的语言领悟能力、逻辑思维、形象思维、养成喜欢听故事的好习惯和“亲子教育”等等,而不是要灌输许多故事给宝宝听来开发宝宝的智力为目的,那种一天讲一个故事、朗诵一首儿歌的做法完全违背了宝宝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的特点。 做过妈妈的都曾有过这样的体会:刚出生几天的宝宝,如果当宝宝烦躁不安时,您面带微笑,用温和的语气对宝宝说话,他(她)便很快地安静下来——情绪感知能力;5个月大时,当妈妈说“灯灯在哪儿,他(她)就会用眼睛去寻找或用手指出来——认知能力;6个月的宝宝还不会说再见、谢谢等词时,就已会通过挥动胳臂或抓、握手来表达再见、两手相抱表示谢谢了——形体语言;11 - 15个月的宝宝还无法用语言来描述各种动物的特征和区别时,就已会通过叫汪汪汪、呱呱呱等来表明小狗和青蛙的区别——形象思维能力,都是在宝宝还不会说话前就显现出来了。可见宝宝的潜能是多方面的,他(她)的语言领悟能力、形体语言能力等的发展早于说话和认字的能力。 总之,零岁教育应遵循宝宝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即:语言的领悟力、形体语言、形象思维、联想思维、性格培养、良好习惯的养成、解决问题的能力、善于表达自我等等来培养宝宝,而不仅是以宝宝能认多少字、背多少儿歌为准绳来培养。 误区之五:走出神童式的教育误区 大多数人对神童的界定是以他(她)超常的记忆和高出同龄孩子认字能力来判断的,即某小孩3岁已经能认两千多个字、4岁能背300多首古诗、6岁就上小学3年级了等等,一些传播媒介在报道某个神童时也是这样来大加宣传的。于是,望子成龙的父母们便以这一模式为目标来强化培养自己的孩子,但其结果往往事与愿违。如有一位“神童”,4岁就上小学一年级了,当时北京一家报纸还曾对她进行过报道。可是当她上到小学4年级时就开始走下坡路了,到初中时她的成绩在班上只排到中上,遗憾的是最后没有考上大学。实际上这不算什么,更令人担忧的是“神童”式的种教育方式有可能使孩子的心理、人格等方面得不到健康发展。北京青年报曾采访过一位14岁的少年大学生,他完全是由于他父亲通过强行超前教育而成为“神童”的。当记者问他对父亲的看法时,他说了一句出乎人们预料的话:“我想杀死他”。据他母亲说:有一次他真动了杀父亲的念头,差一点动了真格。可以想象,假如这一念头成了事实,“神童”便失去了所有的意义。 对于3岁前的婴幼儿来说,“神童”式的教育方式所带来的弊端更为严重。首先,使婴幼儿的左右脑得不到均衡、全面的发展,‘神童”式的教育仅仅是左脑教育。人类的大脑是从右脑发展起来的。胎儿和婴幼儿主要使用右脑,古时候的人类右脑优于左脑,以使用右脑为主。人类左脑的使用是从有了语言以后才开始的。胎儿及0-3是以右脑为主的时代,而以语言、逻辑等左脑“神童”式的教育,并没有使宝宝的潜能得到充分开发。其次,“神童”式的教育有可能使宝宝的生理、心理得不到健康发展,尤其是对于性格、行为模式建立的重要时期的婴幼儿来说影响更为深远。有一位母亲带着她4岁的宝宝前来咨询时谈到,她孩子很聪明,但他除了喜欢看书、写字、听故事以外,好象再没有别的让他感兴趣的事,而且特胆小、脾气大、不愿意到公共场所去玩,更不要说和其他小朋友玩了......。其实她是一位很尽职的母亲,但不是一位合格的母亲。她正象我们所说的那种用“神童”式的教育方法精心地培养她的宝宝,但她忽略了宝宝“情商”方面的教育。社会在高速发展的今天,仅有高智商是远远不够的。美国一心理学家曾对“天才学校”100名“神童”进行了25年的跟踪调查研究表明:他们当中只有40%的人在他们所在的领域里表现杰出。可见,“神童”并不意味着成才。成才是由多方面因素决定的。 听懂比会说更重要 李晓鸣 “屁股在裤子里!”这是我女儿1岁8个月时的一句“名言”。这句话如果出自成人或是两岁以上的小孩之口的话,也许就没什么了。 春节时,我们带着刚过1岁8个月的女儿,一家三口浩浩荡荡地回南方老家过年。春节期间少不了拜访亲朋好友。在一次老同学的聚会上,我女儿尤其玩得开心。由于她是最小的又是远到的小客人,加之她活泼开朗的性格时不时引得大家一阵阵欢笑,自然大家都特喜欢她。但有一小小遗憾,她只和小朋友亲近,而我那几位老同学又特想抱抱她才觉得到位,但最终都没能抱上她。其中有一位老同学表现出锲而不舍的精神,从头至尾一直在和我女儿套近乎,却始终没有得逞。到了该告别的时候,我那位同学仍不甘心地又对女儿说:“妞妞来,阿姨抱抱!”,女儿很坚定地说:“不同意”,我同学装出一副生气的样子说:“你不同意,我就掐你的屁股。”,“屁股在裤子里!”女儿不加思索地迅速反击道。顿时引得大家哈哈大笑,并惊讶地说:“你女儿太聪明了,语言表达如此富有逻辑性......。” 实际上我当时并不是感到非常惊讶,因为平时她常会冒出类似这样具有逻辑性而带着稚气的语言。但我还是被她这句有意思的话笑得眼泪都出来了。客观地讲,她并不属于那种非常聪明的孩子,只是我们特别重视女儿语言的领悟能力和语言的表达综合能力以及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使她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比较好。尤其在1岁以前语言的领悟力和良好的性格培养是第一位的,而不是强调培养女儿认字和背诗歌多少为目的。从1岁前婴儿的生理和心理特征来看,婴儿对语言的领悟能力远远超过他(她)语言的表达能力。比如,在婴儿2 - 3个月时,当您对宝宝说:“宝宝自己用小手扶着奶瓶”。您会发现,他(她)居然能听明白,并按照您的旨意去做。但如果把这句话表达出来的话,一般都要到两岁左右。再如8个月左右的婴儿已能听懂简单短小的故事了(前题是从零岁开始培养宝宝听故事),并能通过表情或形体语言向您表达他(她)喜欢听哪个故事,不喜欢听哪个故事。而要让宝宝会讲故事的话,恐怕得3岁左右。实际上婴儿对语言的领悟能力、模仿能力、举一反三的能力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这就是我们很多母亲常常惊叹:才1岁的宝宝怎么能说出如此成熟、意想不到的语言。有一段时间,由于我女儿(1岁10个月时)生了一场较大的病,于是就变得娇嫡嫡的。一天我便对她说:“妞妞,你最近怎么总是哼哼叽叽几的,有什么事和要求好好对妈妈讲,不要哭着说话,那不是好孩子”。“我命苦”,她很认真地对我说。尽管她的回答并不符合事实,但用的是地方。在我的记忆里从没有教过她“命苦”这一词汇。也许她是从电视或外面听来的。 总之,我们应遵循婴幼儿心理特点对1岁前的婴儿侧重发展他们的语言领悟力,远比一味地训练宝宝说话、认字等等能更好地发展宝宝大脑潜能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同时为宝宝语言的发展和表达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由此使我联想到两年前在一次聚会上,有一位父亲带着他4岁的儿子逢人就介绍他儿子是“神童”,并兴奋地叙述他儿子现在已认了几千字,背诵几百首唐诗以及“小朋友讲卫生守则”的顺口溜等等。由于职业的敏感,我好奇地让那位小朋友背诵一下“小朋友讲卫生守则”,果然背得滚瓜烂熟。我顺便问了他一句:“为什么吃饭前要洗手?”他却不能回答这一简单问题。从我的经验来看,1岁半到两岁的孩子就已能回答了。可见这种单一追求“量”的训练容易忽略孩子思维能力的培养,这也是当今许多望子成龙的父母们容易走入的误区之一。 爱,需要表达 李晓鸣 也许您会认为当今的宝宝不是爱得不够而是爱得太多。但我以为当今的父母不知如何表达“爱”,这就是为什么地越来越多的儿童有心理问题,中国竟然有40 - 60万儿童患有孤独症的重要原因之一。可以说当宝宝还是胎儿的时候,父母们就开始高度重视宝宝的营养——物质需要了。出生以后就更没的说。但对于宝宝的精神上“爱”的需求却往往被忽略或要么走向另一极端即全身心地溺爱。当然这里有一重要原因是中国传统文化模式决定了中国人的情感表达都比较涵蓄,更多地表现在心里和物质上,再加上父母疲于工作根本没有时间与宝宝相处。然而从婴幼儿的心理特点来看,他们更需要您用语言、用形体语言、用交流等很明确地把“爱”表达出来。比如,妈妈常对宝宝说:妈妈很爱宝宝,宝宝是妈妈的乖孩子,你真聪明,妈妈为你感到骄傲等等。会使宝宝愉快、有安全感、有表达的欲望等等,时常用形体语言——拍拍、触摸、拥抱宝宝以表达对宝宝的肯定和关爱;关注和尊重宝宝的感受、赞扬宝宝、挤出一些时间投入地倾听宝宝的说话并平等地与宝宝交流;多了解和尊重宝宝的想法,并鼓励或帮助他(她)去实现等等。 我有一朋友曾对我说起他小时经历的一次让他终身难忘的事:在一次“家庭会议”上,他妈妈很民主而温和地问他们几个儿子对爸爸和妈妈有什么意见。沉默片刻以后,我这位朋友冒出一句,“你们不爱我们。”结果她妈妈温和的表情顿时马上转为愤怒、失落和委屈,并用颤抖的声音数落到:“我们省吃简用,不顾工作的辛劳,全身心地照顾你们,宁愿委屈自己尽量让你们吃好穿好……。却反过来说我们不爱你们,这不是爱是什么?”等等。我这位朋友在一阵数落声中也蒙了,他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说。很多年过去以后,他才清楚他当初这样说是想要表达他们在家里没有感到快乐的气氛,没有象别人家的孩子经常出去玩、没有和父母平等交流,父母亲的亲情表达不够,只是命令他们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实际上人的情绪、情感的发展在胎儿期就已开始逐渐建立起来了,新生儿时期就开始有了表现,到了婴儿期就已经丰富起来了。如孕妇妊娠期间,孕妇如果情绪极度忧伤就有可能引起胎儿流产死亡;如果您用凶狠的眼光和生气的语气对新生儿说话,他(她)准会被吓哭。又如一次在半夜3点钟我睡眼惺忪地爬起来给我3个多月的宝宝换尿布。那正是北京最热的季节。当我解开尿布时,她立即乘机把两腿抬得高高的,凉小屁股。当时我只是心里想,她挺会抓紧时间享受的。结果她坚持着不把腿放下来让我给她换,而是用期待和自豪的眼光看着我,好想在等待着什么,我立即领会到要我赞扬她,于是我便兴奋地说,宝宝太棒了,知道把腿抬得高高的凉小屁股,嗯,真舒服.…..。结果,她一直坚持着不放下来,实在坚持不住时就迅速“点地”后又立即抬起来。直到最后不得不用两只小手用拉住腿以赢得我的继续赞扬。可见孩子对于情感的需要在婴幼儿时期已经表现出来了。 还有一位母亲来咨询时谈到:“我10个月的宝宝特别胆小,晚上睡觉睡不踏实,一定要我搂着他才能睡着,只要我有一点动静他立即就会坐起来看看妈妈在不在等等。”由于孩子的父亲在国外工作,偶尔突然回国看看儿子,很快又走了。只有妈妈在他身边,他唯一的爱和精神依托只有妈妈,于是孩子感到没有安全感,他担心妈妈可能有一天妈妈也会象爸爸一样突然离他而去…...。当这位母亲按照我的要求经常告诉宝宝:“妈妈很爱宝宝,永远和宝宝在一起,妈妈不会离开宝宝的。爸爸在很远的地方上班,虽然爸爸很忙,没有时间来陪宝宝玩,但爸爸也特别喜欢宝宝、爱宝宝,很快爸爸就会回来看宝宝的..….。就这样反复地告诉宝宝,结果两个月以后,宝宝不再象以前那样胆小、睡觉也好了,而且能单独自己睡觉了。由此可见,宝宝需要交流,需要把爱表达出来、不仅需要物质,更需要爱的滋润。实际上,无论是我们成人或是胎儿、刚呱呱出生的新生儿还是成长中的婴幼儿都需要“爱”的表达。 把机会留给宝宝 李晓鸣 当我们的父母在全心地培养宝宝智力的时候,也许没有注意到能力的培养与智力培养一样的重要,甚至比智力培养更为重要?尤其在0-6岁这一行为模式建立的关键时期。 由于中国的“独子”文化现象,使得父母、爷爷、奶奶们自然就倍加疼爱宝宝了,处处小心呵护,生怕宝宝受一点委屈,吃一点点亏等等。于是造就了一批聪明而缺乏能力、自信而倔强、自我而不懂友爱的“小皇帝”。谁之过?父母之过!假如我们的父母多给宝宝一些自己面对问题、解决问题、探索问题的机会;多为宝宝做一些好的榜样(父母是宝宝人生的第一位老师),多告诉一些宝宝做人的道理等等,那么我们的宝宝才有可能成为一个聪明、可爱和有能力的孩子,才能更好地面对社会使自己的才能得到很好的发挥。这就是为什么心理学家提出“情商”决定人生。 一次,我带着我的小女儿去小区的“儿童乐园”玩,看到这样一个情景:两个5岁左右的孩子在跳蹦蹦床,其中一位小朋友不小心撞了一下另一位小朋友,于是被撞小朋友的母亲立即过来大声训斥那位小朋友,这时那位小朋友的母亲迅速冲过来指责这位母亲,结果两位母亲大吵起来了,还大打出手。两位小朋友呢?象热锅上的蚂蚁隔着网跳上跳下地高声喊到:“不要打了、不要吵了......”。我立即叫来“老板”才制止了这场“战争”。结果没想到,这事还没完,被撞孩子的母亲对着自己的孩子恶狠狠地大叫到:“快去把爸爸叫来教训一下她......”。孩子们没事,家长们却如此“多情”。如果这两位母亲不出面,把这一问题留给她们自己去解决,也许会好得多,或许两位母亲都分别对自己的孩子说:没关系,你们离远点跳就不会撞着了;说声对不起等等。这样就不会发生“战争”,同时也告诉了小孩懂得宽容别人、懂得道歉,也是友爱的表达,同时把解决问题的机会留给孩子们以锻炼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个周末,我们带着女儿去一朋友家玩,他们家有一个4岁多的姐姐比我女儿大两岁。两个不大的孩子在一起玩,自然矛盾多多。我们大人忙着聊天,她们俩忙着轮流来“告状”:姐姐说:妹妹把我的积木全拿走了;一会妹妹跑来说:姐姐不给我笔画画.......。总之,闹腾得我们大人几乎没法聊天了,于是我们两位母亲不得不出动来协调她们。我告诉女儿:这些玩具都是姐姐的,不能一人霸着玩,要问问姐姐同不同意......。那位母亲对自己的孩子说:妹妹是我们家的客人,你要分一些玩具给妹妹玩,不要动不动就来“告状”,自己的事情自己解决......。接下来,两个“战场”各得其所,她们玩的开心、我们聊得尽情,偶尔听见我女儿对姐姐说:“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一定又是我女儿不小心磕碰着姐姐什么地方了。可见,孩子完全有能力处理好自己的事情,只要我们给他们正确的引导,给他们机会与空间。实际上往往是我们的父母低估了我们宝宝的能力,事事都包办的话,他(她)的依赖性就越来越强,因此,我们强调培养宝宝解决问题的能力应从零岁开始,如宝宝才几个月大时,当他(她)想够身边的玩具而又够不着时,我们不要立即帮助他(她),而是等他(她)努力后,实在够不着我们才去帮助他(她),这样他(她)就会养成一种思维、行为定式,遇到问题,不会马上看妈妈以寻求帮助,而是自己去做。如我女儿7个月时已能在小车里乱跑了。一次,当她被一根横在路上的粗水管挡住了去路时,她毫不犹豫地用双手抓住前杠提将起来,很轻巧地就越过去了,如果她遇到路上凸出一个小坡,她会先退后几步,然后加快速度,利用惯性的原理冲过去......。可见,宝宝解决问题能力的潜能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我们只有给宝宝更多的机会、更多的空间,才能激发宝宝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由于职业习惯,每当我带着女儿到户外玩时,都会有意无意地观察父母或爷爷奶奶对待他们宝宝的行为方式。因为大人的行为方式直接影响着宝宝的心理的、智力的、行为等方面的成长。比如,你总是护着自己的宝宝,怕他(她)吃亏、受委屈,那么他(她)将来准是一个自私的孩子和没有承受力的孩子。有一小哥哥向小妹妹要玩具玩,小妹妹不愿意,在妈妈的劝导下,妹妹终于把自己心爱的玩具给哥哥玩了。可是,当小妹妹要回家了,向哥哥要回玩具时,哥哥却不干了,这是正常的,可是他母亲在一旁不吭声,甚至假装没看见......。她这样做,不仅伤害了那位小妹妹,而且把那种自私的品行潜移默化地耕植在他幼小的心灵里。另外,我经常会看到一些老人或父母对满地乱跑的宝宝训斥到:别乱跑、别摸扶梯脏死了、别动那东西、不能摸这个、过来不要和不认识的孩子玩等等,总之,对一个天性好动、充满好奇心的婴幼儿来说,限制等于扼杀了宝宝的智慧,给宝宝以机会与空间是发展其能力和创造能力的法宝。 给宝宝一点“期待” 李晓鸣 城里年轻的父母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今天的孩子真幸福,是在“蜜糖”里长大的。他们要什么有什么,很少有不能实现的愿望……,但其结果是使得今天的孩子变得骄横、自我、情绪和情感淡漠,说得严重些是有些麻木。在我们最近为2 - 4岁的幼儿举办“音乐游戏活动”中发现:60%的幼儿仿佛不会微笑,更不要说大笑了。为什么应是充满灿烂笑容的童年怎么会变得如此一脸“深沉”? 在一次钢琴课上,我的一位学生在弹奏《小汤普森二册》中的“灵歌”时,没有任何音乐感觉,只是把音符和节奏准确地弹下来。于是我便开始一边示范一边用生动的语言向他讲解激发他对此曲的理解和感受,但我发现他仍用一双不解的大眼睛看着我。接下来我又对他启发道:当你在玩具商店里看见一个特喜欢的玩具时,但你的妈妈却不给你买时你觉得难过吗?“不会的,我妈妈肯定会给我买的”,他坚定地回答道。我接着又问:你又没有特别难过的时候,或是特别高兴的时候。“没有”,他仍坚定地如实回答我。这下我无言与对,下面讲几个小“故事”也许会有一些启发。 期盼巧克力:我从不给我女儿吃糖。但有一天邻居给了我女儿一块巧克力,她意外地发现巧克力是那么地好吃,于是天天闹着要吃巧克力。我便使出浑身解数说服她并告诉她吃巧克力牙要疼的道理,同时承诺每到周末时可以吃一块巧克力。这样,她特喜欢过周末,她多了一份期待和满足。即使我把巧克力放到她看得到的地方,她仍表现出“坚强”,抵御诱惑。 圣诞节的期待:在圣诞节快要到来之际,我带她到一些星级饭店、写字楼看那些布置很考究的圣诞屋和圣诞树,并告诉她圣诞节那天,圣诞爷爷要送每个乖孩子一件他(她)最喜欢的礼物。到那天,当你醒来以后,翻开你的枕头,你会发现:哇!是圣诞爷爷送给你的圣诞礼物。于是,她就开始天天问圣诞节到了吗?圣诞爷爷送我什么样的礼物…...?在圣诞节到来的前夜,我告诉她:“宝宝明天就是圣诞节了,记住明天一早醒来时,翻开枕头底下就会看到圣诞爷爷给你的礼物!”于是我乘她睡着时,悄悄地把一盒包装精美的、她最爱吃的巧克力放到她的枕头底下(当然我限定她每周只能吃一块)。第二天早上我还没醒,她就激动地叫我:“妈妈来看,圣诞爷爷送给我礼物了!”那意外的惊喜、期盼的实现使得她那一天脸上总是洋溢着快乐。 期待与失落:有一段时间我特别忙,几乎有一个月的时间没有陪女儿玩了(1岁半),有一天我女儿趴在我的身上带着可怜的口吻说:“妈妈和我玩吧。”当我看到她那双期盼的眼睛时,我根本没有勇气拒绝她的要求,但那天我真的抽不出时间,便以商量的口气对女儿说:“妈妈今天工作特别忙,没有时间,明天妈妈一定陪宝宝好好地玩,我带你去坐音乐车好不好?”。她顿时高兴地又是拍手又是跳跃的。女儿终于盼来了第二天,一早起床,我们象过节一样,穿上漂亮的衣服高高兴兴、隆重地上路了。到了游乐场我给女儿10元钱,让她自己交给买玩音乐车硬币的阿姨,想让她有一种拥有感、想买多多地让她玩个够,但遗憾的是卖完了!顿时我心里感到特别失落,当我转过来看女儿时只见眼泪在她的眼眶里打转。我不甘心地问服务员说:还有空着的音乐车怎么会卖完呢?那位小姐解释到,有些家长担心自己的孩子玩不着,便买很多存起来以备用。我当时立即有一念头:去找哪位家长卖一个给我们,我实在不忍心看到女儿那失落的神态。但是一转念又改变了主意便蹲下来以商量的口吻对女儿说:“您看,我们来晚了,没有硬币了,妈妈也很难过,但是没有办法。妈妈带您去吃你最爱吃的奶油蛋糕吧,我们明天来早早的,肯定能玩到,到时候我让你玩多多的…...”。我当时之所以改变主意是想让女儿明白不是“我”想得到的就一定能得到,想让女儿体会“失落”、感受“失落”。 聪明家长常犯五大错误 怎样抚育孩子才算得法?根据我二十年为人父的经历,我觉得关键是避免走入以下几个误区: 1、孩子事事优先 尽管孩子年幼需要特别的关照,但关照过了头,过分弱爱就会使他难以摆脱婴儿期形成的自我中心感,造成人个障碍。 父母把自己的婚姻关系摆在家庭的中心位置,这有助于祛除孩子的自私。在这样的家庭,孩子们也找到了许多自己可做的事情,也乐意与父母交流。这些孩子选得独立、开朗、幸福、礼貌。 2、家庭绝对民主 当父母做出一个孩子不喜欢的决定时,孩子会尖叫着发出各种抗议。这实质上是一种挑战,接受挑战,你才会取胜。无论你的解释多么有说服力,孩子仍然只看重自己的想法。最好直截了当地告诉他:“因为我说要这么办。” 家庭间绝对的民主是不存在的。总要有人作出最后的决定,最好是大人,否则每个家庭成员都会陷入麻烦。 3、孩子可不做家务活 干家务会使他们有成就感,增强他们丰富的情感。孩子3岁时,已有了干家务的愿望,可以让他(她)收拾自己的小床,4 - 5岁可以整理自己的小卧室,6岁时可以操作吸尘器打扫房间,10岁时每天花45分钟时间做家务,星期六这个时间还可延续至2小时。 4、挫折和拒绝对孩子有害 由于相信挫折会引起孩子紧张感从而降低他们的自信,干是父母竭力“保护”孩子免受种种挫折,事实上,父母们忘了,和挫折作斗争可使孩子们化逆境为挑战,面对困难坚韧不拔。 5、玩具越多越好 事实并非如此。孩子们也常常为过多的玩具抱怨“烦死了”。应该有选择地为孩子买一些能激发他们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玩具,如玩具泥彩等。编译/闻生 摘自《大地》杂志 1997年第10期 给孩子一个房间时间 一位老人到美国去帮助女儿照看孩子,老人本着传统的中国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的高度责任心,随时随地的紧盯着外孙。不想却遭到了女儿的反对,并从女儿口中学到了个新名词——房间时间(room-time)。 “房间时间”的意思是每天要给孩子一定的独处的时间,无论孩子的大小。让孩子一个人玩一会玩具、看一会电视、过一会家家、或者就是纯粹地呆一会儿。 笔者就“房间时间”这个概念求教于几位儿童教育工作者和儿童心理学者,结果这个说法引起了他们的高度重视。心理学专家杨哲博士说:“有许多家长一边在溺爱孩子,一边又担心孩子过分地依赖父母,心理脆弱,无法迎接未来社会的挑战。“房间时间”将有助于培养孩子的独立性格。让孩子一人独处,他(她)可以按自己的意志干什么、怎么干,从中学会安排时间,学会专心致志,学会分析解决问题,学会玩。”另一位研究人文科学的博士何海平特别指出:“我们的家庭关系中,占主导关系的应该是夫妻关系,其次才是亲子关系。但是在许多小家庭中这个次序是颠倒的。夫妻二人全都围着孩子团团转。孩子从幼儿园(小学)归来,父母立刻围上去问寒问暖,问一天的生活如何,晚上的业余生活也是陪孩子玩。如此下去,夫妻关系的内容越来越单调,孩子到是慢慢地体会处自己的霸主地位,成为家中的说一不二的小皇帝。” 的确,何博士所说的情况在生活中十分普遍,因此,他建议在小家庭中夫妻下班后,要首先把孩子放在一边,双方互相问候一天的情况,一边聊天一边做饭,孩子只要保证安全,尽可让他(她)独处一小时。 在儿童心理中心,一位年轻的母亲在听到“房间时间”以后说:“我的孩子就太需要‘房间时间’了。他从一出生,我就每天每一会儿都陪着他,这不,都4岁了,说什么都不上幼儿园,每天都大哭大闹一场。”看来,“房间时间”真是个大人孩子都需要的时间。 不过,几位专家特别提醒大家,在给孩子安排“房间时间”时,一定要保证孩子独处的安全,注意室内家具物品要没有尖锐的棱角,窗子关闭严紧,药品收藏妥当,接线板在孩子够不到的地方,没有孩子可以吞咽的小玩具零件。如果没有单独的儿童房间,父母可以把“房间时间”安排在晚饭前,二人在厨房操持时。关键不是房间,而是孩子独处的房间。 摘自《北京青年报》文/尚善 下面是我的几点补充,纯属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从小培养孩子的自我防范能力:我们不仅要防范不安全的东西带给宝宝危害,重要的是要告诉宝宝为什么,怎么样才是安全的。一般来说,对8个月以上的孩子就可以对他(她)进行安全教育了。而且要用形象夸张的语言把危险性告诉宝宝,然后才是尽可能地把危险品放到安全地带。如,有一4岁的小朋友在草地上拾到一包东西就往嘴里放,此时,她母亲就在她身旁,但当母亲发现的瞬间前去制止时已来不及,因这位小朋友已放到了嘴里。当立即送到医院时她已停止呼吸。原来那是一包烈性耗子药。我们可以设想:假如从小就告诉宝宝掉在地上的东西不能吃,因为地上可脏了,有很多小虫虫,它们会爬到东西上面,你吃到肚子里,就把小虫虫带到你的肚子里了,你的肚子会很痛很痛的。那么她从小就养成地上的东西不能吃的习惯,并知道严重后果的情形,就不会发生这样的悲剧。但往往许多父母只是小心翼翼地保护宝宝,简单地告诉宝宝这不能动,那不能动,而不是给予宝宝自我保护的能力。 我的经验证实:不仅要把危险的东西放到安全地带,重要的是用夸张、生动、形象的语言告诉宝宝什么东西不能动,为什么不能动、结果是什么。如我们家住在高层,首先我会反复地告诉我两岁半的宝宝,不能爬到窗台上玩,因为窗台离地面很高,如果摔下去,会很痛的,你的头就会开花,就不见了,会出很多很多血,腿也会断了.…..,那么你永远也见不到妈妈和爸爸了。如果你想到窗台上玩,你就告诉我们,我们马上就会抱你上去玩的,但你自己不行,等你长象妈妈这样大时,就可以自己爬窗户了等等。然后,我才告诉家里的每个成员,窗户要随时关上。总之,要把道理讲透,不要误认为宝宝听不懂就随便说说,反正我们大人一步也不离开他(她)地保护着。但这不可能百分之百做到,即使做到了,宝宝便有可能成为一个胆小、缺乏能力的孩子。最近北京一位14岁少女被害的事实更说明了这一点。当记者采访遇害少女父母时,他们后悔地说:“我们平时都很小心的,从不让她晚上单独外出,如果晚了,我们都要接送的。”但有一点她的父母没有没有做到,即如果一人外出时要注意什么,如何保护自己,遇到紧急情况时如何处理等等。 婴儿需要爱:对于婴幼儿来说,从他们的心理特点来看,他们需要安全感、需要关注、需要爱的滋润、需要得到重视(人格上的)等等。因此我们认为对于3岁前的宝宝首先要把他(她)当成一个具有独立人格的人来对待。如当父亲或母亲外出上班了一天,晚上回到家时,首先是拥抱宝宝,并亲切地告诉宝宝:妈妈(爸爸)下班了,很想您,来妈妈(爸爸)亲亲,然后把宝宝放到一边让他(她)自己玩,夫妻间再交流。这样宝宝具能感受到关爱,又不影响夫妻间的情感交流,同时父母接人待物的行为方式又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宝宝。 我们会员中有一位母亲,她的爱人在国外工作,很少回来。于是妈妈的爱便全部倾注在儿子一个人身上。结果,她的宝宝必须和妈妈睡一起并要求要用手扶着他才可以睡着,如妈妈晚上起夜,轻轻地起来,他便会马上坐起来,有时还大哭;爸爸偶尔回国看母子俩,宝宝便会哭闹几天。由于母亲过于的溺爱反而使宝宝便得柔弱。这位母亲是在她儿子10个月时来咨询的,当时我告诉她从现在起,您应把一半爱的空间留给他爸爸,经常告诉他一些关于爸爸的事,爸爸回国时要提前告诉他,爸爸走时也要提前告诉宝宝,另外,反复告诉宝宝,妈妈永远爱你,一直在宝宝身边陪宝宝,妈妈不会走的,爸爸是去很远的地方工作,会经常回来看宝宝,和宝宝玩.…..。再一个就是,逐渐让宝宝习惯一个人单独睡小床。这位母亲不解地问我,他能听懂吗?我肯定地告诉她,宝宝肯定能听懂,并能理解你讲的道理等等。后来在经过3个月的调整,宝宝再不那样总是表现出担忧,爸爸会来也很快能和宝宝一起玩耍了。总之,爱的内容不仅仅是小心翼翼地保护宝宝,陪伴宝宝,而是需要健康的爱。
[ 打印 ]
阅读 ()评论 (4)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