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还会变回以前那个包容的香港吗
(2025-10-02 20:35:04)
下一个
港漂十八年,带着憧憬,带着迷茫也带着小心翼翼,有刚来的意气风发感觉前途一片光明;
有看到以前朋友悠闲生活后的各种羡慕;
也有各种不能融入香港的心理失落感……
但这些细碎的怅惘,终究被更多温暖轻轻覆盖。
感受过香港人的绅士风度:
在西九龙公园,一个大叔告诉我,他的观光车是免费的,而且很绅士的护着我上车;
感受过香港人的热情:
在超市找不到想买的食材,店员放下手里的活,领着我穿过货架,耐心解释“呢个牌子系本地靓货”;
感受过香港人的体贴:
前几天台风前大雨,去深圳,司机对每一个乘客都要嘱咐一句“慢慢”,然后等乘客安稳坐下才发车。
不可否认,香港给予我们很不同的体验,我们在这里落户安家也在努力建设香港。
我可以很大声地告诉所有人:我们爱香港,爱它的高效与鲜活,更爱它曾处处流淌的包容与善意。
但是,2019年发生了变化,打砸抢变成了常态,中资企业和银行修起了厚厚的铁墙,连我们家旁边的天桥也加高了护栏,因为有人会从那里丢石头等而罔顾桥下的车流。
更别说我们这些说普通话的,一度想放弃港漂身份,回到家乡。
记得有一个香港大爷,就是说了几句公道话,被打的身受重伤,最后我们还去捐款了。
一个同事的孩子,小学成绩优异,上了一个很好的男校,但2019年跟着一起去参加运动,我们同事为了孩子的将来决定举家回了内地,但孩子却从此抑郁了,最后自杀。
所以,是香港变了?还是……
最近发了帖子,一个是几个说普通话的搞不懂巴士排队规则引起的话题,他们不但骂那几个人,连我也一起骂。
第二个帖子就是我找到一张过期的购物现金券问了一句还能用不?
不得了,像捅了香港IP的马蜂窝,各种热嘲冷讽各种奚落,最受不了的是让我去超市闹,还必须要用普通话。
太失望了!所以,是香港生病了吧!
不过后来有香港IP的网友私信我,说也许可以去惠康问问,因为有成功案例在万宁用到。
被温暖到了,原来,包容从不是“以前的香港”独有的标签,它藏在每个普通人不肯熄灭的善意里。
我会始终相信这个世界是美好的,就像相信香港的包容从未走远!
?????????
大家好呀,我是“胡作非为”——名字听着唬人,实则是个连出格事都不敢碰的“规矩人”????。
在香港漂了十八年,原以为早把日子过成了熟路,没承想撞上了更年期焦虑这道坎。我开始试着把眼里的街巷烟火、心里的细碎感触一笔一笔记下来。
谢谢点开看的朋友,喜欢点个赞我便偷着乐;要是不合心意也没关系,轻轻划走就好。至于那些想较真的声音,就不必啦——温柔待人本是体面事,何必用戾气坏了彼此的心情呢?
我会继续写下去,写港漂日子里的暖,也写与焦虑共处的真,愿我们都能在自己的节奏里,把日子过得慢慢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