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博客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个人资料
正文

给关于颜宁的争吵画上句号

(2019-09-26 12:12:13) 下一个

最近,耳边总是有吵吵闹闹的声音,吵闹一浪接一浪,铺天盖地,让我的午觉都睡不成了。出去一打听,原来阎润涛在说颜宁剽窃他的成果,而颜宁的支持者和阎润涛争吵,还颜宁的清白。我看了一些为颜宁辩护的文章,发现这些文章并没有说在点子上,辩护力度不够,这就是为什么这争吵会持续不断。为了能安稳地在文学城中睡好午觉,我决定帮助了断这无休止的争吵。由此,我开讲一些相关的生物学知识。

从显微镜下的微观角度上讲,我们人体是由各种组织所构成的。人体组织又是由细胞群和细胞间质所构成。细胞是由细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所构成。细胞膜中含有镶嵌蛋白。这蛋白可分成是接受细胞生物信号的受体蛋白,也可是进行细胞内外物质交换和转运的蛋白。

细胞内外物质的跨膜转运方式中有两种形式的蛋白:一是,通道蛋白;二是,转运蛋白。

通道蛋白一旦开启,细胞内外连通,根据浓度渗透原理,高浓度的物质向低浓度扩散。但是,通道蛋白无法实现低浓度到高浓度的转运。如果是低浓度向高浓度转运,那该怎么办?现在,人们普遍认为这一从低浓度到高浓度的转运是由转运蛋白来完成的。

转运蛋白在转运时,不会像通道蛋白那样使细胞内外相连通,否则,它就不是转运蛋白,而是通道蛋白,而无法完成逆浓度梯度的转运。既然细胞内外不能相连通,那么在转运时,细胞内外之间一定是处于相互隔绝的状态。既要隔绝,又要转运,于是人们构想出了这样的转运模型,见图 01。这样的模型目前是唯一能表达“既要隔绝,又要转运”的状态的,而无第二个模型可以表达这样的转运过程。这个模型叫做“交替开放模型”。还有个模型叫“电梯式开放模型”,它仍属“交替开放模型”范畴。

图 01虽然有点瑕疵,但是,还能用来表述,我们看到转运蛋白原始状态是闭合的,当需要转运的底物(转运蛋白要转运的物质被称为“底物”)来临时,转运蛋白的细胞外侧端张开,接受底物,同时,转运蛋白的细胞内侧端关闭。转运蛋白的细胞外侧端接受底物后,也关闭,然后,转运蛋白的细胞内侧端张开,向细胞内释放底物。在完成释放底物后,转运蛋白的细胞内侧端关闭,回到初始状态,转运过程完了。

由于转运蛋白是由低浓度到高浓度的转运,必须克服浓度差所带来的势能差,根据能量守恒定律,这样的转运过程一定要有能量的支持,即,消耗能量。在图02中,可见到这个转运过程需要两个ATP水解提供能量。图02只是个示意图,不是特异地说明某个转运过程。

转运蛋白途径不仅可以将底物从低浓度到高浓度进行转运,还可以从高浓度到底浓度进行转运,葡萄糖的转运就是这样的转运。

以上介绍的细胞内外的物质跨膜转运过程是国际上公认的假说模型,而不是某个人的专利,也就是说,既不是阎润涛的专利,也不是颜宁的专利。如果阎润涛非要说颜宁抄袭他的,那么我要说阎润涛同时又是抄袭其他人的。

我在此给做个公断,从此,那些毫无价值的争吵可以到此休止。

图01,

图02,

[ 打印 ]
阅读 ()评论 (8)
评论
Dalidali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鲁迅九' 的评论 : "中国的高铁技术从日本进口,当时时速是250公里。然后,中国将技术改进,时速提高到300公里,因此,此时的高铁最新技术不再属于日本,这是一个道理。"
--------

这个差远了!

更象是:中国高铁提速后说“我发明/现的高铁解决了50年的交通难题”。 :)
鲁迅九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Stegy223' 的评论 : 如果阎润涛沉默,那就是认可。如果他不认可,他还会再出博文,或来此讨论。

我以前听说过颜宁是搞生物的,但,具体干什么,并不清楚,是这吵闹声引起了我的注意。这下,可能一发不可收拾,我会继续关注生物微结构的研究,会陆续刊文。
Stegy223 回复 悄悄话 做为一名关注并积极参予讨论的旁观者看鲁迅九君这一意见好。不知润涛阎君方面会怎么看?

“All Models are Wrong, but some are useful.”
- George E. P. Box

wudaniang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鲁迅九' 的评论 : 同意你的说法,没必要再争论了!
wudaniang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鲁迅九' 的评论 : 你的比喻很不恰当!中国的高铁技术很多是买断的专利。和科研上第一发现人不能比!比如,意大利的技术,该公司发现欧洲没有市场,该技术留在手里就不值钱,就卖给中国了。高铁的速度,很多都能达到300km/h,甚至都测试过500km/h,但是欧洲,日本那么小,还没加速就到站了,太高速度不划算,速度高用电更高
cowwoman 回复 悄悄话 明鉴。抱抱!
鲁迅九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Dalidali' 的评论 : 问的好。如果说Y-2 的证明方法更好,那就说明Y-1的方法有不足,不是完整证明,那么完整证明的Y-2就要成为完整证明的第一人。中国的高铁技术从日本进口,当时时速是250公里。然后,中国将技术改进,时速提高到300公里,因此,此时的高铁最新技术不再属于日本,这是一个道理。
Dalidali 回复 悄悄话 这么说吧:
即使, 即使"某某猜想"(模型)可能100年前就有人提出来了, 一直有很多人想从不同角度去证明这个猜想, Y-1 用一种方法证明了这个猜想.

再即使, 即使若干年后Y-2用另一种方法,甚至是更好的方法,证明了这个猜想, Y-2可以说类似于"是我解决了100年的猜想",或"我首次证明了100年的猜想"的话吗?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