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华的世界

这是国华对读过的书, 看过的电视/电影, 听过的音乐, 访游过的地方, 经历过的事物, 和时事的感想或点评.
个人资料
国华P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真正的对华杀手锏

(2025-04-10 13:53:46) 下一个

中美地缘政治竞争是世界两大经济体之间的较量(下图 Global Times/ E-IR)。它是国际政治中的决定性问题,威权和民主两个截然不同的政治制度相互对抗,并几乎在世界的每个地区发生。大多数美国分析人士认为,两国间的这场竞争在可预见的未来一段时期内都将非常激烈。尽管中国崛起的步伐已经放缓,但华盛顿的观点认为,中国大陆在经济实力上至少接近与美国平起平坐,如果不是已经与美国平起平坐的话。前总统拜登在2021年就职典礼后不久曾打趣道:“如果我们不行动起来,[中国人]就会吃掉我们的午餐”。同年,现担任川普2.0政府国防部政策副部长的埃尔布里奇·科尔比也警告说,“中国的经济规模几乎与美国一样大,甚至可能比美国更大。” 

然而,认为中国大陆经济实力即将与美国持平的观点是错误的,虽然中国政府的统计数据显示如此。如果我们正确衡量两国的经济实力,美国仍然拥有对中国大陆的压倒性长期优势。美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接近中国大陆的两倍。美国企业和盟友的企业主导着全球贸易,拥有或控制着中国的大部分产出,尤其是在先进技术领域。因此,美国对北京拥有巨大的影响力。有了这种影响力,华盛顿可以与其盟友一起切断与中国大陆范围广泛的经济联系 - 或曰快速脱钩。这种经济脱钩极有可能摧毁中国经济,同时仅对美国和盟友造成小得多的短期损害。

理解这一事实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通常那些支持与中国大陆保持经济联系的分析人士强调,脱钩将对美国造成大规模、长期的经济破坏。显然他们错了。但这并不意味着美国及其盟友需要现在就与中国大陆脱钩。和平时期的脱钩将使华盛顿失去阻止北京侵略的最有力工具之一 - 这可能会促使中国猛烈抨击,引发原本可以避免的冲突。而且,与中国大陆经济脱钩可能无法达到目的:要想让经济断供对北京造成不成比例的伤害,美国的盟友必须参与其中;但如果华盛顿试图在和平时期推进断供,盟友可能会犹豫不决,甚至选择置身事外。美国决策者必须了解美国在与中国竞争中的真实地位 - 并在危机时保持其影响力,而不是削弱其拥有的最佳武器之一。这是布鲁克斯(达特茅斯学院政府学教授)和瓦格尔(美国财政部政策分析师)在题为《The Real China Trump card》一文中给川普2.0政府对建议。两人的文章刊登在2月20日一期的《外交杂志》上。以下为文章主要内容,文中表达的完全是原作者的观点。

言过其实的经济超级大国 

无可否认,中国大陆过去的几十年中的经济发展令人印象深刻。毫无疑问,现在北京拥有世界第二大的经济,且比以前更具创新性。其实中国大陆并不如其表面上那样强大,部分原因就是北京直接操纵包括GDP在内的关键经济指标。根据官方统计数据,中国大陆的2024年国内生产总值接近20万亿美元,或者占美国GDP的三分之二。但是如果我们仔细观察经济运转的真实指标,会发现中国大陆的实际经济规模要比官方公布的小得多。例如,夜间卫星对中国大陆的灯光图像观察发现,大陆城乡地区的灯光亮度要远低于北京官方统计数据给出的经济规模下应有的亮度。事实上,这些最严格的研究的汇总表明,北京的GDP现在被夸大了三分之一,这意味着中国大陆的GDP只有美国的一半左右(下图 Linkedin/reddit)。相比之下,苏联在1975年达到了美国GDP的57%的峰值。

中国国内外的专家早就明白,大陆的官方GDP统计数据是不可信的。2013年至2023年担任政府总理的李克强在2007年表示,他不相信中国的“人为”GDP数据,而仅用这些数据作“参考”。荣鼎集团的中国专家赖特(Logan Wright)和罗森(Daniel Rosen)对此甚至更加直言不讳。“在这一领域近二十年的专业经验中,” 他们在2019年写道,“我们从未见过一位私下声称真正相信GDP数据的中国官员。”

中国GDP的大部分通货膨胀是由其发展模式的独特性造成的。北京特别地依赖于大量投资来推动增长。经济学家佩蒂斯(Michael Pettis)表示,在过去的30年里,此类投资平均占中国GDP的40%以上。但这些支出中的大部分并没有生产性效果。例如,中国现在的住房空置率是世界上最高的,为20%。中国很大一部分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成本将超过其带来的经济回报。例如,据《华尔街日报》记者斯佩格勒(Brian Spegele)的报道,北京30万英里的高铁网络(一个可绕地球一圈的数字)已经产生了超过1万亿美元的债务,其中许多线路几乎没有使用过。然而,这些不良投资继续支撑着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相比之下,在发达经济体,如果一项投资无法偿还,它经常被注销为收入减少,从而降低了GDP。

即使北京的GDP估计是可靠的,它们也会夸大中国的经济实力。许多分析师对中国制造业的巨大经济产出印象深刻。但进一步分析就会发现,其中大部分产出要么简单,要么就不在中国控制之下。生产是比以前更加复杂,更加全球化,特别是在半导体和喷气式飞机等复杂行业。但这些都受全球生产链顶端的大型跨国公司控制,这些跨国公司在全球经济中拥有巨大的影响力。它们绝大多数位于美国及其盟国,而不是中国(下图 Instagram/RANKINGROYALS/X)。通过观察2022年《福布斯》2000强(全球最大的2000家公司)产生的利润,可以说明这一事实。利润是衡量经济实力的首选指标,如果一个行业的公司商品产生利润,该公司的利润意味着竞争对手进入市场的障碍,及其可能利润的削减。因此,它们最能捕捉到世界经济的瓶颈。美国公司创造了全球利润的38%,而美国盟国的公司创造了35%。包括香港公司在内的中国公司只创造了16%的利润。

仔细看看《福布斯》2000年的27个行业,美国对中国大陆的领先优势就更加明显了。大陆在其中三个行业处于领先地位。与此同时,美国在其中20个方面领先,几乎总是以两位数领先。在美国不是领导者的七个行业中,有三个行业是美国的盟友。美国及其盟友和合作伙伴共同构成了五个行业利润份额排名前五的国家:航空航天和国防、药品和生物技术、媒体、半导体和公用事业。美国在航空航天和国防、制药和生物技术以及半导体等高科技领域的优势尤为明显,美国公司在这些领域创造了55%的利润,美国盟友的公司创造了29%的利润。相比之下,中国大陆高科技公司仅占全球利润的6%,略高于韩国的份额。大陆企业的利润绝大多数集中在缺乏地缘政治意义的国内重点行业,特别是银行业、建筑业和保险业。

当然,美国公司和盟国的公司确实在中国大陆生产许多产品。但对于北京来说,这正是问题所在:中国的大部分先进制造业都是由外国公司创建和设计的,包括苹果,博世,松下,三星和大众。当这些公司不在中国建立自己的工厂时,他们通常雇用其他外国公司,如台湾的富士康,代表他们这样做。无论谁拥有中国大陆的先进制造业,大陆的产出通常都严重依赖美国及其盟友的技术,专业知识和零部件。

要了解这种依赖性的实际情况,请考虑iPhone 14的生产情况,目前已有全面的制造数据。 iPhone在中国组装的,因此在官方统计中,它被视为大陆出口产品,因此每年给美国的贸易逆差增加数十亿美元(2018年估计为100亿美元)。但将iPhone视为中国大陆出口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大陆公司在其生产中所占比例相对较小。该款手机是在加利福尼亚设计的。它由一家台湾公司在大陆的工厂组装。中国公司仅贡献其零部件价值的4%。排在中国之前的是韩国(25%)、日本(11%)和台湾(7%)。排名第一的是美国,占iPhone零部件价值的32%。

从经济福利的角度来看,中国大陆的生产是由外国公司拥有还是控制并不重要。只要它发生在中国,它就有助于大陆经济的增长和公民的福祉。但从地缘政治的角度来看,这种区别至关重要。如果不再符合外国公司的利益,或者如果他们本国政府强迫或激励他们离开,外国公司没有义务在大陆经营。外国零部件供应商也是如此。如果他们认为在中国大陆销售商品无利可图,或者如果他们的政府阻止他们在华经营,即使有压力这些外商也会终止在华的运营。

生产资料 

迄今为止,华盛顿都主要通过对华技术限制来切断或降低与中国大陆的联系。但为了确定如果美国及其盟国实行广泛的对华经济封锁会发生什么,我们仔细地模拟了脱钩的成本,通过改变三个参数设计了12种假设场景:在中国大陆的征服,封锁或轰炸行动后,台湾能否继续成为全球经济的一部分,还是一切由北京说了算;中国与美国及其盟友的贸易受影响的程度;中外贸易中断对全球供应链造成的损害程度。我们测试了这些场景,以估计短期内贸易中断的损害 - 即贸易中断发生后的几周和几个月。在这12个假设场景中,我们发现中国将遭受与美国不成比例的经济痛苦(下图 shortpedia VOICES)。对中国的近期经济造成的混乱最低是美国的破五倍左右。如果往高处算的话,大陆的经济受到的负面影响会是美国的大约11倍。

这种混乱意味着令人反胃的大萧条般的前期成本,因为大陆的短期经济混乱影响到其15%至51%的GDP。例如,在我们的基线模型中,中国所有的海上贸易都受到远程海上封锁的限制,这将影响到大陆39.9%的GDP,但远程海上封锁只会影响到3.6%的美国GDP。换句话说,北京可以对美国的所有产业和个人实施制裁,其制裁对美国经济的损害最多是华盛顿及其盟友对中国造成的伤害的一小部分。为了确定减少经济互换的长期后果,我们还模拟了全球贸易在脱钩的最初冲击后最终将如何解决,以及这种新的均衡将如何塑造每个国家的增长轨迹。在此过程中,我们发现华盛顿的位置相对中国大陆来说会更加有利。美国及其几乎所有盟友都将恢复到其基线增长水平。而中国大陆的经济轨迹将从此一路下行,基本没有反转的希望。

这种持续失衡的关键原因很简单。中国大陆的经济在很大程度上一直依赖外国公司在其境内生产商品或由中国公司分包生产。切断其间的关系将导致供应链断裂。与此同时,美国公司和美国盟友的公司并非完全离不开大陆厂家。脱钩后,美国及盟友的贸易和生产将面临短期物流问题,但随着企业寻找替代工厂来生产产品并寻找其他基本零件来源,美国公司和美国盟友的公司可能将一劳永逸地离开中国大陆,从新创建的供应链生产采购原来在中国大陆生产的产品。

事实上,在中国大陆经营的美国公司和美国盟友的公司已经在追求多元化。如果对大陆实施广泛的战时经济封锁,许多公司只会加快这一过程。而且,由于所有西方公司都将同时面临来自中国的多种压力,他们担忧在竞争对手离开中国前转移生产会使自己处于不利地位。即便如此,美国公司和在中国经营的美国盟友公司已经在追求多元化。如果对中国实施广泛的战时经济封锁,许多公司只会加快这一进程。而且,由于所有西方公司都将同时面临来自中国的多元化压力,这些西方公司减轻了在竞争对手之前转移生产会让自己处于不利地位的忧虑。

脱钩断链的时间,地点和态度 

前总统拜登政府试图对其与中国大陆的经济关系采取一种“小院,高墙”的方法:仅在半导体等对国家安全最关键的领域大幅限制交流(下图 X/TRENDFORCE)。用拜登国安顾问沙利文的话来说,这一策略的动机是希望在最关键的高科技领域“保持尽可能大的领先”,同时从与大陆的贸易关系中受益。然而,对于许多对华鹰派来说,这种方法还不够激进。对他们来说,使用手术刀“降低”供应链风险并不会能充分保护美国人免受中国大陆带来的危险;他们认为,美国和中国大陆的经济应彻底脱钩。他们声称,与中国大陆的重大经济交流存在着无法忍受的风险 - 加强北京的经济,损害美国国内的工业界,引发美国自由市场体系和中国国家控制体系之间的普遍紧张。现在这些倡导美中应彻底脱钩的人在白宫有了乐于倾听的人 - 总统唐纳德·川普。在竞选活动中,川普就已提议对中国进口商品征收60%的关税。他建议如果北京攻击台湾,就要设置更严厉的壁垒,乃至完全关闭自中国大陆的进口。

对中国领土修正主义采取广泛的经济封锁是明智的。但在和平时期中使用这种方法是完全不同的,且在战略上并不明智。中国只能被切断一次,在没有冲突的情况下这样做将浪费美国限制北京军事侵略的重要杠杆。与俄罗斯不同,中国已深度融入全球市场。它从全球化中获得了巨大的经济利益,放弃这些利益将会代价昂贵。在保持两国实质性经济关系不变的情况下,华盛顿可向北京发出信号,如果它不挑战现状,中国大陆经济将受益于与美国的贸易关系,但如果北京走上侵略之路,它将招致大规模的经济报复。因此,美国应该保持其经济火力,留待真正的危机时刻发射。

先发制人的脱钩也可能引发美中决策制定者想要避免的冲突。如果美国在和平时期发起大规模的经济断链,而中国大陆认为它再也无法有效地复制它将失去的许多商品和技术,它可能会觉得其攻击台湾的机会之窗正在关闭。这可能会促使它决定快速使用武力(下图 FOREIGN ANALYSIS),因为这时北京的全球经济准入已被限制,它的攻击台湾面临的风险更小 - 光脚的不怕穿鞋的。

最后,广泛的和平时期的脱钩可能会失败。为了对中国造成巨大的,不成比例的伤害,华盛顿就需要盟友参与切断与北京的经济联系;如果美国单独与中国大陆脱钩,其对北京GDP的短期干扰仅为5%至7%之间,略高于美中脱钩对美国GDP的4%至5%的影响。在没有爆发危机的情况下,华盛顿的合作伙伴不大可能加入其中。因为美国可能不会由于与中国脱钩断链而遭受多大损失,但许多合作伙伴将为切断与中国大陆的经济联系而付出沉重代价。例如,德国遭受的经济破坏程度将是美国的两倍左右,日本经济的损失则约为美国的三倍,澳大利亚大约五倍,韩国约为七倍。

当然,美国可以通过部署二级制裁或利用其海军资产来限制中国大陆的贸易来迫使其盟友合作。但这可能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会导致美国盟友长期远离华盛顿。而美国的联盟是一种极其重要的力量资源,美国的言行应该维护而非破坏这一联盟。因此,华盛顿应坚持一种去风险的方法,只有当北京对现状做出严重的、经济代价高昂的破坏时,才对中国大陆实施广泛的经济封锁。如果北京封锁或入侵台湾,对美国及其盟友的短期经济破坏将足以抵消广泛脱钩造成的损失。这时切断与中国的联系带来的额外痛苦对美国盟友来说可能微不足道,在战略上是值得的,尤其是如果华盛顿在推动与北京的脱钩断链的话。

建立抗中联盟 

为这一时刻的到来做好准备,美国及其盟友需要一个共同的经济战略。目前,他们在经济治国方略上的协调基本上是临时性的。华盛顿及其盟国政府在2021年10月得知俄罗斯侵乌意图后,开始广泛规划如何制裁俄罗斯。但对于中国,他们就可能没有给予过多的关注了。正如北约的战备需要时间按部就班地进行 - 培训、规划、分配资源等 - 以确保有效的军事合作一样,华盛顿及其盟友现在也应就如何发动经济战争进行协调(下图 U.S Embassy in Chile)。

有很多方法可以促进这种合作。最佳方法是通过一新政府间组织建立一个正式的经济联盟。该联盟的一个重要功能是减少其成员国是否会针对北京领土修正主义进行联合脱钩的不确定性。鉴于各国广泛削减的成本差异很大,有理由怀疑一些国家不会参与。联盟内部因地制宜的规划将减少这种不确定性,包括为可能因与北京脱钩而遭受最大损失的国家找到解决方案。例如,该联盟可以制定一项计划,将拥有丰富关键资源库存国家的部分资源,分配给那些关键资源库存贫乏且易遭受与北京脱钩伤害的成员国。为此,华盛顿及其盟友应该努力弄清他们中谁最能分享富余库存或那个/些成员国可增加目前由中国大陆供应的商品的产量,以及联盟应该如何安排让生产大幅增加,以及如何分配增产的商品。

当然,联盟还可考虑更广泛的合作形式 - 如何在危机期间协调财政和货币政策,如何扣押和分配违反领土现状的国家(包括中国)的资产。联盟可以建立一个集体金融储备基金,成员国将利用该基金来减轻停产造成的最严重损害。储备基金甚至可以帮助解决诸如华盛顿盟友的国防资金短缺一类难题。例如,美国官员可以提出将此类对储备基金的缴款视为增加的国防开支款项。

然而,华盛顿对新经济联盟的投资不能以牺牲其现有的安全联盟为代价,尤其是与欧洲的安全联盟。越来越多的政客似乎认为,保护亚洲免受中国的侵害与保护欧洲免受俄罗斯的侵害是相互排斥的。例如,副总统万斯批评了美国在非洲大陆的军事存在,认为在那里投入的资源本可更好地用于限制中国大陆的军事侵略能力。但这种推理错误地认为,约束中国只能通过军事手段来实现。塑造中国的安全行为和能力也需要经济工具,这意味着美国需要欧洲。欧洲大陆有着大部分世界领先企业,除非欧洲国家参与,否则对中国的任何经济封锁都是无效的。

拜登政府限制中国先进半导体的努力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为了使这项限制性政策有效,华盛顿必须获得荷兰公司ASML的合作,ASML是唯一一家生产制造先进半导体芯片所必需的极紫外光刻机的公司。ASML最终同意了美国的要求,停止向北京出口这些机器。但如果美国不在欧洲发挥强有力的安全作用,华盛顿的激烈游说活动是否会成功值得怀疑。因此,华盛顿明智的做法是维持对北约的投资。它甚至可以将这一承诺视为对跨大西洋协议的新理解的基础。在该协议中,欧洲将继续从美国获得防御俄罗斯的必要军事援助,特别是在核威慑和网络武器等因发展成本过高或政治因素欧洲大陆自身难以发展的领域。作为交换,华盛顿将在限制北京修正主义的经济政策方面得到欧洲的帮助。

为脱钩断链做准备 

尽管华盛顿的盟友在中国经济被切断的情况下会面临更大的风险,但美国也并非没有弱点。美国的某些行业,尤其是向中国出口大量商品的农业部门,将因广泛的经济脱钩而受到极大损害。如果华盛顿对此清醒明智的话,它就不仅要计划如何保护其合作伙伴的经济,还要计划如何保护自己的经济。这一规划对于在中西方经济断裂的情况下顺利向弱势行业提供政府援助至关重要,它将让这些行业的领导者放心,保证他们可以在脱钩中幸存下来。

保护美国工业的一个重要方法是储存更多的自然资源。中国大陆正是在这些关键领域对美国具有重大经济影响力(下图 WORLD ECONOMIC FORUM)。华盛顿选择暴露自己的这一弱点,因为美国应该且可以纠正这个问题。国防部拥有用于国家紧急情况的关键资源储备:国防储备。但国防储备只是在供应中断时提供给国防和重要民用部门的,而非满足整体经济的需求。鉴于美中竞争的大势,美国需要将其自然资源储备在现有基础上增加十倍至冷战水平。这一将带来巨大的战略利益的举措,仅需要美国政府花费大约相当于新建一艘新航母的经费,会是一项非常划算的投资。与此同时,华盛顿需要更好地激励开发中国自然资源的替代品,如稀土金属镓和锗。在可能的情况下,美国应增加国内对关键自然资源的开采和加工。

华盛顿还应该确定美国易受北京切断供应影响的其他行业,并推动采取适当的补救措施 - 就像它在新冠肺炎大流行期间资助建设美国的个人防护设备生产那样。政府需要雇佣更多的官员来检查动态变化的经济脆弱性,建立一个新的体制结构,以促进在经济安全问题上进行更长期的规划和协调。例如,它可以在财政部、商务部和国家安全委员会内创建新的、专门的经济安全小组,每个小组都由一名政治任命人员监督。这些经济安全小组的官员和机构可能最终会认识到,中国大陆远未达到与美国平起平坐的经济实力,华盛顿依然拥有对北京的巨大经济影响力。如果美国在和平时期动用这一影响力,可能会促使中国大陆冒进实施其对台湾的占领,同时分化华盛顿与一些重要盟友的友谊。但如果美国保持将这种影响力作为一种威慑,则不但有助于遏制北京的修正主义,还可以缩小北京和华盛顿之间灾难性误判的范围。

* 本文作者之一布鲁克斯(Tephen G. Brooks)现任达特茅斯学院政府学教授,并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任客座教授。共同作者瓦格尔(Ben A. Vagel)现为美国财政部政策分析师。瓦格尔在文章里表达的是他自己的观点,与美国财政部无关。

参考资料

Brooks, S. G. & Vagel, B. A. (2025). The Real China Trump card. FOREIGN AFFAIRS. 链接 https://www.foreignaffairs.com/united-states/real-china-trump-card-brooks-vagle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5)
评论
ytwadk 回复 悄悄话 有以下几点是事实
1 自从中共国与世界开展贸易,就没遵守过国际规则,想尽一切办法占便宜,和西方人比中国人天生就不是守法的人,从小就没受这方面的教育
2 中共国主要是靠出口挣钱,所得的外币进入国家账上,真正靠劳动生产出口产品的工人根本得不到外币,因此得不到真正得财富
3 中共得体制是权力决定人们的收入,一切政策都是领导决定,老百姓手里的人民币随时都有贬值的可能
4 中共体制的腐败导致这些外贸的硬通货都通过各种花招进了权贵的腰包,老百姓成了为权贵打工的奴隶
5 中共在美上市的这些公司基本都有欺诈情况,做假账,钻审计法律漏洞,目的就是要在美国骗取投资人的外币,这和中共国在国内股市割韭菜一个套路,背后的原因是中共根本就不想遵守国际规则

结论,凡是和中共国做生意的双赢,基本都是中共国赢两次。解决办法就是要不中共下台,要不美国就断绝和中共国的一切经济往来,取消中共在美上市公司,切断Swift和中资银行的联系,让中共的经济自己内循环。

中共的改革开放这么多年,美国原本想说让中共国体制改变的战略彻底失败,中共赢了美国,中共不仅大挣美国的钱,还当了向美国放债的债主,美国的生存到了关键时刻,该改变对中共战略了。
常态 回复 悄悄话 美帝再不醒来,估计枪上的枪栓都造不出了
国华P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BeijingGirl1' 的评论 : 如果大陆经济真如作者所言那么不堪,相信川普总统的政府,以及之前的拜登政府,就不会要那么急切地对付中国大陆了。但中国大陆也确实存在作者所言的一些问题,如房地产。如你所指出,作者也有其立场,且需考虑受众的感受,尤其当政府官员有可能阅读他们的文章时。
BeijingGirl1 回复 悄悄话 3500美金, 肯定很多人就转用华为了。
BeijingGirl1 回复 悄悄话 如果没有中国工厂, iPhone 全部美国制造, 售价 要 达到 3500 美金才有的赚。
BeijingGirl1 回复 悄悄话 比如, 美国著名的大公司苹果和特斯拉都会收到致命打击, 而这两个公司在美国的销售额每年是多少博主知道么? 苹果2024年的销售额是3910亿美金, 如果没有中国工厂, iPhone 全部美国制造, 售价呀达到300美金带有的赚。

特斯拉2014年在全球共出产了180万辆车, 其中177万辆是中国出产的。 如果说中国对美过 区区4千亿的出口就能让中国趴下, 那美国仅是这两个公司就够川总和一壶的了。 而且他们的背后还牵扯着美国股市。
BeijingGirl1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国华P' 的评论 : 坦白说我没有仔细看全文, 太长了没时间, 只是快速地浏览。 作者是不赞成打贸易战, 说真正的杀手锏是他建议的那些, 但不能自圆其说。 可能是要照顾美国人和川普的感受吧。
如国中国的经济那么差, 美国打关税战就是对的, 把中国闷回去, 让他无出头之日。 而中国经济不是那么差,与中国脱钩就不可能达到目的, 而且副作用也不会比打关税战小。
BeijingGirl1 回复 悄悄话 哦呦, WC著名大WM 又窜出来了。 这水平, 啥道理也讲不出, 只会骂人。 高低立见。 呵呵呵。
国华P 回复 悄悄话 我倒是觉得作者的观点是不要轻易打关税战。所有关于中国大陆经济实力的论述,都是在营造这样的气氛 - 中国大陆的经济不如某些鹰派所说的那般邪乎,美国仍然对中国大陆有影响力。美国不能在和平时期动用关税这一“杀手锏”,如作者所言:“如果美国在和平时期动用这一影响力,可能会促使中国大陆冒进实施其对台湾的占领,同时分化华盛顿与一些重要盟友的友谊。但如果美国保持将这种影响力作为一种威慑,则不但有助于遏制北京的修正主义,还可以缩小北京和华盛顿之间灾难性误判的范围。”当中美两国在台海兵戎相见时,作者和美军也不知道究竟会鹿死谁手 - 毕竟,中共军力在持续精进,且战场就在其中程导弹覆盖范围。当然,见仁见智。
墙头的一朵梨花 回复 悄悄话 看看下面这些土共粪坑国的大外宣,什么西岸啦北京狗啦,气急败坏,就说明这篇文章的分量了。赞一个
BeijingGirl1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Q22' 的评论 : +1! 同意, 握手。 天塌不下来。 这位作者应该是中国的公众号, 写过一些不错的文章。 但这篇很差, 主观,不顾事实。 堕入司马南之流的片面性。
BeijingGirl1 回复 悄悄话 这位博主的观点建立在中国是只“气球老虎”上, 呵呵呵。 如果中国那么差,世界上其他国家为什么要进口中国的东西呢? 难道他们都被骗了? 川普上一届已经打了四年贸易战, 为什么情况没好转, 中国更好了,美国更糟了?

中国现在对美出口只占其全部出口的11%, 而全部出口只占其GDP的 19%。 而2006年这个比例高达 36%。 中国的经济结构已经变了。 博主应该算算这个最基本的帐。
西岸-影 回复 悄悄话 另外一组数据也可以对比,中国外贸占经济比重19.7%,其中11%是对美出口(也有算14%的)。
20%的11%,中国经济有大致2%依赖对美出口。
美国市场对中国产品的依赖程度是67%,而美国经济有60%是国内经济,60%的67%是美国经济对中国商品的依赖,接近40%。
那么失去2%多,与失去小40%,谁难受?
这就是中美脱钩后的影响。
还有一个角度,就是这个关税战在春季,是美国农民计划一年耕种的季节。如今他们无法计划,因为绝对负担不起145%的对中国关税。接近40%的对中国的依存度,就包括农业机械和化肥。
中国的制造业停止了订单,但没有农业那种季节问题,不确定性导致的损失没有那么大。
这就是中美关税战的算计。

西岸-影 回复 悄悄话 这都是瞎掰的水平,对中国没有一点了解,基本是上个世纪的内容。
如今全世界经济在100万亿,中国占有18万亿,美国是26万亿(也有说27万亿的)。
中国经济主要在实体经济,美国经济70%在服务业,属于虚拟经济。虚拟经济是实体经济的附庸,依赖实体经济,其本身并不创造新价值。比如美国GDP的6%是律师费,中国这部分基本可以忽略不计。
按照去年澳大利亚最知名的反华智库亚洲战略政策研究所ASPI的报告,在世界上64个科技领域中,中国在59个领先,只是在生物和芯片落后美国。
按照可比价格,中国经济GDP-PPP在2014年超过美国,成为世界最大实体经济。中国消费市场如果不按照可比价格,比美国小三万亿美元,但按照可比价格是世界第一大。
这些都是可以从IMF或者世界银行数据中找到。
中国经济增长去年是5%,这是官方的目标,IMF证明实现了。美国去年经济增长计划2.2%,实际上1.1%,IMF更有说法是负值。中美极端GDP的方式有不同,美国的一般会算高。
其实去中国看看就知道了,中国目前有7个人口超过一千万的城市,有15个在五百万到一千万的城市,这22个城市每一个看上去都是超过纽约东京的感觉,这得益于中国的基建能力。
不是说城市规模超过,而是生活感觉上和外观视觉上。
这个说法是去年底的数据。
根据美国知名军事智库昆西的2022年的昆西报告,集中了美国是个研究军事的专业人员的结论,加上当年白宫国防报告,2022年被称作中美军事实力对调元年。
根据五角大楼去年底的国会作证,在太平洋地区,中国海军实力是美国的五倍,空军是12倍。
而中国不太可能在世界上其他地方介入战争。
中国人均目前是1.3万亿美元,农村有六亿人口人均月收入只有1千人民币。但中国农村不存在住房和吃饭问题,这1千元纯粹是零花钱。
而中国有五亿人达到人均收入3万美元,全部是在城市地区。这是欧盟和日本的平均收入,在中国基建远比西方先进的情况下,这是为什么外国顾客无法相信为什么中国算是发展中国家,而不是欧洲那样的发达国家?
而根据英国经济学人几年前的观点,美元兑人民币应该在1:4比较合适,而不是1:7,这是美国一直指控中国操纵汇率的原因,确实是在故意压低人民币,毕竟人民币不具备贸易统治地位。
这个比例也说明了为什么中国在实体经济上早就超过美国。
全世界目前唯一拥有完整生产链的国家是中国,其他国家很难完全自己组织生产链。
美国对中国的优势是在虚拟经济,对中国贸易有巨大的顺差,但从来不被美国各届政府计入贸易范畴。
美国对中国的虚拟经济贸易顺差表现在金融和保险服务,高等教育,科技专利和软件费,娱乐也好莱坞和音乐,等等。
美国没有任何金融储备,中国有3.2万元美元的金融储备。美国债务达到37万亿,是GDP的130%多,其中40%是外债(不能不还),中国外债只有GDP的一位百分点。一般认为内债是客观上可以不还的。
川普昨天突然中止了关税战,至少对中国以外国家,如今已经知道是因为中国抛掉了500亿美债,导致美债崩盘,收益率达到4.5%,远超1.5%的垃圾债券门槛。
美国负担不起这种利息。美国政府平均每年收入接近5万亿美元,预算在6.7万亿,其中有1.3万亿用于偿还利息。
今年很不同,因为早期的美债到期,美国政府今年需要大致不少于10.5万亿美元才能满足偿还债务和利息,和政府运转不关门。
而美国政府对收入还是不到5万亿。
那么这5.5万亿的赤字怎么结局?
目前透露出的川普的这个关税战的所谓谈判的条件,第一,美国不仅规定美国对你的关税,也规定你对美国的关税。
第二,不仅规定你对美国的关税,也规定你与其他国家的关税。我想这是为了围堵中国。
第三,如果你对美国有贸易顺差,必须100%用于购买美国的百年无息美债。
第四,你购买的美债不许专卖,必须自己拥有100年。专卖等于让美国无法继续发这种债。
看到这个条件,第一个感觉是什么?
在我是想起一个历史词汇,不平等条约。
这是川普解决美债的方法,其实就是抢钱。
而中国已经透风会把剩下的7100亿美债全部抛出。这会让美元破产,当然,中国的损失也很大,3.2万元美元的金融储备不值钱。
这是所谓核选择的概念,浪费3.2万亿,让美元体系破产。
目前美国最知名的金融机构桥水基金认为美元会在三年左右破产,一钱不值。
美国实际上类似满清末年。
Q22 回复 悄悄话 看不懂,不过感觉有些闭门造车了。作者显然没有去过中国,看到说‘高铁’那一段就笑了。中国5千年历史上,和美国的”连钩“也就近几十年,按照近代百年历史看,也只是一小段;“脱钩”也没啥。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