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华的世界

这是国华对读过的书, 看过的电视/电影, 听过的音乐, 访游过的地方, 经历过的事物, 和时事的感想或点评.
个人资料
国华P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听《I'm Not in Love》有感

(2024-07-04 13:41:39) 下一个

今天是国庆节,聊点轻松的。

记不得具体是什么时候第一次听到这首歌了,1980年代,或者是1990年代。但肯定是在中国大陆依然比较贫穷,中美关系相当密切,大陆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极为开放的时期(下图 THE CARTER CENTER/Chinarrative/FORTUNE)。

彼时,包括英文歌曲在内的西方舶来品在中国大行其道,尤其受到年轻人的热捧。我也像千千万万的年轻人一样,有一点崇洋迷外,尤其对以英文包裹的事物感兴趣。所以,第一次听到这首歌曲后,就立即喜欢上了。那时的感觉就是,歌曲旋律优美,与传统中国歌曲的旋律差异极大。而且一些特殊背景音乐效果很“洋气”,之前从未听过。其实,我那会儿既不知道该首歌曲的名称,也基本听不懂歌词,就是觉得好听。因为这首歌是偶然在公共场合听到的,且当年尚无互联网因而无法搜寻,一段时间后这首“无名”歌曲就从我脑海中这么“溜走”了。

前不久偶然再次听到了这首歌曲,而且是视听 -- 通过YouTube既能听到歌曲更可以看到唱歌的人。不但如此,现在还知道了歌名《I’m Not in Love》(我未坠入爱河)。通过网上搜寻,得知这其实是英国10cc乐队的一首歌曲,被认为是最伟大的摇滚情歌之一。英国10cc乐队以创新和独特的背景音乐而闻名,主要由乐队的多声道人声组成。《I’m not in Love》主要由10cc乐队成员斯图尔特(Eric Stewart 下图 wikidata)创作。

其灵感源于斯图尔特妻子的一句玩笑话 -- 有一天,妻子格洛丽亚对斯图尔特说:“你已经不再说我爱你了。” 斯图尔特觉得如果天天重复“我爱你”,久而久之它就失去意义了。何不就此谱写一首歌曲呢?于是斯图尔特在乐队同伴的支持下,开始谱写这首歌名为‘我不爱’的情歌。而歌词所表达的,却与歌名完全相反(I call you up; I like to see you; I keep your picture on wall,…don’t you ask me to give it back. 口说不爱,可却给情侣打电话诉衷情,急于与对方相见,将对方的照片贴墙璧,难道不是口是心非,爱你口难开?)。其实,斯图尔特表现出来的,是夫妻意笃情深,相爱海枯石烂。

《I’m Not in Love》1975年5月在英国发行,曾连续两周位居英国单曲榜榜首。该歌曲在美国的公告牌热门100榜单上也连续三周位居第二,在加拿大和爱尔兰的排行榜上名列前茅,在澳大利亚、西德、新西兰、挪威和美国等其他几个国家的排行榜前十名中也达到了顶峰。

最后,要说说再次听到这首歌曲的感受。首先,当然是喜出望外。毕竟,那是当年喜爱但却遗憾消失的歌曲。我也不得不承认,再次听到这首歌曲后心里也不免有丝丝的惆怅,和些许的失落。是啊,当年初听此曲时,咱还是对未来满是憧憬的有志青年。世界充满了希望,前途有着无限的可能。而那时中美友好,美国(当时以为这是美国歌曲)也正处于国运的巅峰,为世人仰视。于是筚路蓝缕地来到北美,来到灯塔之国,历史的终结之地(福山语,即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自由民主制可能是人类社会演化的终点、是人类政府的最终形式 下图 rfi)。

这既是追梦,更是为改变命运。我是幸运地,可以在这“应许之地”获得立锥之处。但我也有遗憾 – 在步入人生暮年、成世间事物旁观者的今天,看着和亲身体验着美国的改变。今日之美国,仿如年近7旬的我,视弱体衰,步履蹒跚,正从神山巅顶步入世俗人间。经济实力的相对下降,国会的党派政争,让曾经对国际事务一言九鼎的美国,现在得接受各国的众说纷纭(下图 The Economist/THENEWSTAESMAN)。

真是忆往昔无限荣光,看今朝蹉跎岁月。话到此时,不禁心有戚戚焉。国运似人生,也会盛极而衰。

这里是2011年版的《I’m Not in Love》YouTube视频,其中的主唱可能就是斯图尔特本人。因时间关系,没能具体查证。

参考资料

Wiki. (2024). I’m Not in Love. 链接 https://en.wikipedia.org/wiki/I%27m_Not_in_Love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