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性来源
2024年伊始,中国大陆外交部长王毅在出席中美建交45周年招待会时,对中美关系发表了相对积极的讲话,呼吁两国坚持和平共处,超越分歧。这是大陆领袖习近平对美做出和解姿态的继续。去年11月在亚太经济合作峰会期间,习说,“中国从不赌美国输,…… 中国无意挑战美国或推翻美国”(下图 REUTEERS)。有观点认为中国大陆近期对美放低身段是战术性的,因为其经济增长出现了问题。一旦中国大陆经济复苏,国内对习的领导能力的信心恢复,北京有可能重启“战狼外交”,美中间在东海、台海、南海、科技和俄乌战争等问题上将再次横眉冷对,剑扒弩张。的确,这种可能性是完全存在的。但更可能出现的情况,应该是美中关系相对稳定的动态平衡。这种相对稳定的根源就在于美中关系的三个结构特征。
首先,美中各自对对方保持的可信军事威慑是双方稳定的第一来源(下图 Daily Express)。近年来,大陆的相对实力急剧上升,美国和其他国家认为,如果台湾越过北京的任何红线,大陆将在台湾海峡使用武力,这是可信的。同样,美国也通过四方会谈(Quad)和美英澳AUKUS发展、改善了与中国大陆周边国家的双边关系,增强了向台湾及其盟友提供防御支持的可信度。而台湾当选总统赖清德虽主张 “两岸互不隶属”,却也在竞选期间强调将继承现任总统蔡英文的路线。同时,拜登政府在选前和赖清德胜选后重申不支持台独,加上民进党在新一届台湾立法院中席位不过半且低于国民党,赖清德即使提出台独主张也难以实行。“中美关系第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将难以逾越,美中间最可能发生冲突的引信得以旋卸。
其次,尽管美中双边贸易和投资关系停滞不前且贸易额减少,但两国经济和社会的各个方面仍然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依存关系,这种相互依存关系还延伸到欧洲、日本、韩国、澳大利亚,东南亚、中东和拉丁美洲(下图3 Emmanuel Pernot-Leplay)。相互联系造成了某些脆弱性,如对关键货物的过度依赖和两用技术的潜在转让,但也带来了广泛的经济和国家安全利益,增加了冲突的成本和双方继续互动的价值。可以理解的是,双方都不想放弃这种关系。其他国家与美国和中国大陆有着盘根错节的联系,这进一步增加了华盛顿和北京采取仓促行动的成本。相互依存不是灵丹妙药,但它是形成各方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纠缠结构性特征。
最后,恢复美中间正常的人与人之间的联系、通过学者、退休官员的交流,以民间形式进行的第二轨道对话和正式的官方磋商渠道,提供了第三套稳定因素(下图 THE US-CHINA BUSINESS COUNCIL)。华盛顿和北京已经就广泛的议题成立了大约十几个工作组,两国政府现在在内阁和工作层面进行了正常的互动。2023年10月美国有一个国会代表团访华,预计2024年可能还会有更多代表团互访。沟通不一定能达成更为广泛合作,但它却可以减少对两国和其他地方政策和更广泛发展的误解。北京近来先后放宽了一些包括前往中国大陆旅游的签证要求的政策,无疑对促进人员交流大有裨益。
展望2024
所谓“没有冲突的竞争”的新常态并不预示着2016年前那个时代的回归,但美中间降底了包括彻底脱钩和军事冲突在内的最严重风险。不过两国存在的长期结构矛盾依然存在,且有愈演愈烈的可能 – 11月的美国大选。台湾选举已尘埃落定,民进党当选总统赖清德已表示希望改善与中国的关系,对两岸对话也持开放态度。即便如此,在他5月就职及上任的最初几个月仍不排除险象环生可能 – 大陆实施额外的大规模军事演习、空域穿行及信息行动等给赖划红线。同样复杂的是,中国大陆和菲律宾在仁爱礁的紧张局势。
当然,美中间更有可能会在各个方面进行磋商,包括在贸易、技术、人工智能、气候和安全问题上。毕竟,无论是拜登政府,还是习近平班子,都已认识到管控竞争、建立护栏的必要。随着双方协商的深入,无论是北京恢复经济的迫切性,还是拜登今年11月大选“出成绩”的需要,估计美中间应能取得一些实质性的合作成果(下图 GULF NEWS)。与此同时,拜登政府还在扩大和深化与欧洲和亚洲盟友在对华政策上的磋商与协调,尤其是在涉及半导体、电动汽车和关键矿产等领域。软硬兼施,胡萝卜与大棒,看你继续桀骜不驯还是愿赌服输。
最后,拜登政府在“投资、结盟和竞争”的三管齐下战略中大显身手,阐明了在保持广泛经济联系的同时降低风险的目标,并恢复了广泛对话(下图 BROOKINGS)。美国将继续致力于加强和改革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然后在此基础上管理与中国大陆的关系。美国将开始评估其三管齐下战略在一系列领域的有效性。例如,衡量美国技术创新进步、减少对北京的过度依赖以及对中国大陆工业实施基于安全的限制方面进展的正确指标是什么?政府将加强出口管制制度,包括对出口到中国大陆和其他相关国家的货物实施全国范围的出口管制系统,以获取更多目前在许可证下或无监管的情况下流向中国实体的美国敏感技术,将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限制目前不会对国家安全构成威胁但未来可能会构成威胁的技术上。
简言之,2024年,拜登政府需要采取措施,将其对华政策的各个要素制度化。这样做可能意味着取得可衡量的进展,引起的动荡程度也会很低,从而使其不太容易受到北京、其他国家和美国国内的批评。鉴于对华政策无疑将成为11月美国国会和总统选举前讨论的中心话题,美国国内意见尤为重要。不过有一点需要指出,美国即使两党一致地决心要把北京打趴在地,再踏上一只脚,恐怕也有点心有余而力不足 -- 俄乌战争。故拜登政府可能要努力让俄乌化干戈为玉帛,否则,只要俄乌战争继续,它就会将一些美国原本可用于对付中国大陆的包括政治、军事、经济方面的资源转向俄乌。
参考资料
Allen-Ebrahimian, B. (2024). China's 2024 outlook will be shaped by decisions beyond its borders. AXIOS. 链接 https://www.axios.com/2024/01/03/chinas-2024-outlook-elections-taiwan-us
Brownstein, (2024). U.S. Policies on China to Watch in 2024. 链接 https://www.bhfs.com/insights/alerts-articles/2024/u-s-policies-on-china-to-watch-in-2024#:~:text=The%20CSC%20recommends%20a%20variety,duties%20on%20products%20originating%20from
Kennedy, S. (2024). U.S.-China Relations in 2024: Managing Competition without Conflict. CSIS. 链接 https://www.csis.org/analysis/us-china-relations-2024-managing-competition-without-conflict
Moritsugu, K. (2024). China calls for peaceful coexistence and promises pandas on the 45th anniversary of U.S.-China ties. AP. 链接 https://apnews.com/article/china-us-relations-diplomatic-relations-pandas-8eb3522ba0c24559ec6727b3f2fe4fe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