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是一部很简短的佛经,却也是一部非常难懂的佛经。如佛陀在经中所说:「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不惊、不怖、不畏,当知是人甚为稀有。」佛陀已经预知并预告了此经的难懂。
金刚经之所以难懂,在於它充满了自相矛盾的命题,所谓的「如来说某某,即非某某,是名某某」。这样的语句不只遍布全经,而且贯穿全经,是金刚经的特色与精华。
为什么金刚经充满了这样自相矛盾的命题呢?因为佛陀要在这部经中传达的意思本是不可思议理解的。如佛陀所言:「说法者,无法可说。」也如须菩提所言:「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因为它本是不可思议理解、超乎逻辑的,既然如此,佛所说出来的若能被逻辑思惟所理解,那就一定不是佛要传达的意思了。因此可以说,金刚经的真意从一开始就注定是不能用逻辑来理解的。也因此,任何试图藉逻辑来解释金刚经的努力都注定是徒劳的,而所作出的解释也注定是错误的或不究竟的。尤有甚之的是,任何对金刚经意的逻辑解释都是有害的,它误导读者去用错误的、意识思惟的方法来学习金刚经,反而使读者失去了真懂金刚经的可能。
金刚经是不可思议的。金刚经不是让我们去「理解」的。那么本文主题所说「读懂金刚经」又是什么意思呢?这个「懂」不是「理解」,而是「心印」。是不透过逻辑思惟而明白了佛陀的意思。是佛陀对我们以心传心,而我们对佛陀心心相印。这种感受甚至不需要任何高僧大德来加以考察印证。为什么呢,因为当我们真「懂」的时候,金刚经里佛说的每一句话都在对我们的领会作印证。
那么就进入到本文的主题,不透过思惟理解,我们如何读懂金刚经?这个问题的答案,已经由佛陀在经中明示了:「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於一切法应如是知、如是见、如是信解,不生法相。」佛陀在这里提示我们,就照着佛陀在经中所说的那样去「知道」、去「看待」、去「相信和接受」。读金刚经的方式,就是用金刚经所教的方法去读金刚经。
譬如,经文说:「庄严佛土,即非庄严,是名庄严。」那么我们就照着字面的意思去知道、看待、相信和接受:「庄严佛土,就不是庄严佛土,所以才叫做庄严佛土。」当然,读完这样的句子,我们一般人心中不免会产生疑问:「为什么?」这就是你的逻辑思考开始作用,试图把一段「不可思议」的经文纳入「思议」的掌握之下了。但是佛此处的意旨是不可思议理解的,所以你应该停止这样的徒劳,打住任何试图解释或猜测的努力,而只是很单纯的照着字义去相信。以这样的态度去读整部金刚经。这样一遍又一遍。直到有一天,你莫名其妙的,忽然发现心中的疑惑不见了,忽然「懂」了。当你「懂」了的时候,就有如雨过天晴、豁然开朗,整部金刚经都进入你的掌握。佛要传达给你的,你已经明白了。而你究竟懂了「什么」,这是金刚经的密意,是佛陀再三告诫「不可说」的。因为说了出来,就不再是真的。而真的,是说不出来的。
所以,这一篇短文完全只是在建议读经的方法,而绝不对那些不可思议的经文作任何解释。那些经文的真义只能意会,不可言传。
那么当你觉得「懂」了的时候,你如何确定你真的懂了呢?答案很简单,当你不确定的时候,你一定不是真懂。当你真懂的时候,你一定十分的确定。另外,如果你所懂的,是一种符合逻辑的解释,那么它一定是错的。
当你「懂」了之後,除了把它应用到生活中之外,也可以开始帮助还不懂的人去懂金刚经。而你帮助他们的方式,当然不是直接告诉他们你所懂的东西,而是建议他们读金刚经的态度和方法。只有这样,才能不剥夺他们真正懂金刚经的机会。「言语道断」告诉我们,「道」是不可言说的,一说即假、一说即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