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树杂记

采集家坛的学习种果树和他在车坛的Steelers的一些随笔及胡说八道。
正文

【说书】古典音乐:第二幕:莫扎特(9)

(2009-06-30 10:55:11) 下一个
第一幕(序曲)班门弄斧: (I),(II),(III)。
第二幕:莫扎特: (1),(2),(3),(4),(5),(6),(7),(8)。

1769年,乾隆34年的12月,莫家父子的马车奔赴意大利。



现在那谁谁出门,去迪斯尼,纽约,还是到荷兰,意大利,法国玩。如果是美国的穷农民,就要省吃俭用,攒一笔资金。如果是国内的人,都是腰缠万贯到各处转一大圈。

古人那时候出门不带盘缠。如果是唐僧等众人就是四处化缘。如果是令狐冲,杨过啥的,好像跟国内人一样,公款白吃白住。如果是老农俺,就得沿街乞讨,到老地主家喝碗稀粥,老别家捡个剩馒头,四黑家要盘戚风蛋糕,豁牙家偷几个贝多芬包子。



莫家周游列国,是靠沿途卖艺。以前是到贵族私人官邸啥的表演,现在他们旅行演出经验丰富,直接做广告,举行趴不列课音乐会了。

意大利那时候,还不是一个统一的国家(为啥?请庄先生给补课),处于被什么法国,西班牙,还有奥帝国四分五裂的地步。有点春秋战国时期的味道。意大利北方文化艺术名城米兰和佛洛伦萨当时都归属奥地利皇帝。

莫扎特出国有二个主要目的。一是留学,拜访名师,学习意大利的语言,风土人情,见世面。第二个目的是audition,找工作,因为最好的工作就是在宫廷或者教会里做御用音乐家。此行找工作为主,赚钱为次。老莫很有vision的告诉妻子“只要能找到一个牛叉的工作,赞誉和掌声就是金钱”。

后来因为找工屡次失败,莫扎特迫不得已开创了音乐家以“教琴,开个人音乐会(或者街头卖艺),作曲写作等”为生的先例,为后世之楷模。音乐家是集“教师,contractor,freelance writer”三位为一体,身兼三职,2Q1Q都高的人。这是后话。

第一站,来到了“罗米欧与朱丽叶”的城市,Verona。拉丁文化的意大利人,西班牙人啥的都喜欢载歌载舞。圣诞期间的维罗纳正是盛装舞会的季节。人们上街都带着个假面具。小莫第一次见到这个,特鸡冻。他写信给姐姐汇报说“你真的应该来这里。人人都带着假面具,甭管熟人还是生人,见面根本不用打招呼,烦冗的礼节都省了。想出这个主意的人真是天才啊!”

Tom Cruise in Stanley Kubrick的电影《Eyes Wide Shut》


小莫对意大利充满了新鲜感,意大利人对小莫也是好奇,粉丝成群结队的。有人死乞白赖,一定要给小莫免费画像。估计意大利的画家可能过剩。

盛情难却,小莫坐了二天模特儿,留下了这幅著名的肖像。



下一站,歌剧圣地米兰。这里的总督是一位萨尔茨堡人,老乡,对莫家非常友好。小莫,除了演出,整天就是泡在剧场,听歌剧。咱们的teenager,对女同学已经有一定的鉴赏力了。比如,他写信给姐姐描述米兰歌剧院的女演员说“第一女高音(Prima Donna)唱的还行,就是长的有些苦大仇深(she is rather ancient and ugly as sin)。第二女高音(Seconda Donna)长得像一个铅球铁饼运动员(she looks like a grenadier)。”

这二位大牌女高音咋样?卡巴列,卡老公,萨瑟兰。老帕年轻时候比萨瑟兰还是耐看的。


米兰是个美好的城市。在老乡总督的帮助下,刚过14岁生日的小莫受邀为今年的歌剧season(歌剧传统季节是秋天开始到春天结束)写开场戏的殊荣。小莫答应玩完了回来就写(当年歌剧不能一个人躲在山洞里写,先要等剧本,然后必须跟主要的歌唱演员一起,写出适合这些人风格的歌剧。outsource这词,那时候还没有发明呢)。一个外国人被米兰歌剧院邀请写意大利歌剧,这相当于中国球员加盟皇马差不多吧?

小莫太鸡冻了,可他必须离开米兰。他必须去Bologna。18世纪,波隆纳这名不见经传的小城镇可是相当于武当山,少室山的地方,因为这住着当代最牛B的音乐教授,怕追8226;马蹄泥(Padre Martini)。怕教授是第一音乐理论家。音乐家都渴望一见怕教授,因为只要怕教授一句话,一封推荐信,立马就能拿到工作offer。每天他家门口,排队拿号等着见他的人恨不得从意大利能一直排到上海。就这么牛!你想见,哼,人家还不稀罕呢。

但是莫同学能够见到怕教授,因为他的推荐信很强大。莫同学不光有当代音乐名家的推荐信,而且还有政府大官的推荐信。

这天,怕教授门前,熙熙攘攘,排满了人。小莫一挥手里的总督推荐信“嗨,劳驾,让一让,我夹个塞儿。”敲门,递上名片,推荐信。小书童说,先生正在午睡,你在门外候着。烈日炎炎可脑袋照啊,莫同学汗流浃背的等在门外。还好没有让三顾茅庐,怕教授睡了一觉,喝了一杯茶,就把小莫叫了进来。



老头儿当场给这个嬉皮笑脸的小顽童出了N道难题。俺对音乐一窍不通,具体啥题目,就不侃了。简而言之,甭管啥难题,小莫都是迎刃而解。平时沉默寡言的老怕教授非常高兴。留小莫吃住,并教习小莫很多对位法的精义。临了还给小莫写了一封推荐信。

小莫同学拿着当代第一教授的推荐信进军古城佛洛伦萨。

佛洛伦萨是文艺复兴的圣地。这嘎达不光有很多音乐家,而且画的,作的家也特多。莫同学拿着怕教授的信,跟各种家交流,易如反掌,并把他们都震的一愣一愣的。在佛城,他们还见到了一个重要人物,统领意大利的大公爵,未来的奥地利皇帝,Leopold。大公在小莫六岁第一次去维也纳的时候曾经在皇宫里见过他,此番重逢,更加喜欢。莫家此行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找工作”。得此人赏识非同小可。

离开佛罗伦萨,他们来到了欧洲政权的中心,罗马。就是教皇的老巢,梵蒂冈。

莫扎特手上已经有很多名人的推荐信了。在罗马也是畅通无阻的。用现代话就是,他们有很多后门!

可是教皇的后门九九十八弯,深藏不露,死活找不到。

这天,小莫独自一人遛弯儿,听到远方有合唱团的声音,就不自觉地溜达进了一个大教堂。这座教堂叫西斯汀教堂(Sistine Chapel),挺宏伟壮丽的,房顶上有个叫米开朗基罗的意大利人画了不少裸体画。



教堂里面正在演出一个复调合唱名曲,名字叫《求主怜悯》(Miserere)。这部曲子当时很有名,为啥?第一,特长,总共分九部,全部演出需要好几个小时。第二,不传男,不传女更不传同志。歌唱演员如果把任何部分带出教堂,按间谍罪处罚。此曲看管严密,除了西斯汀大教堂有一部原本以外,无人知晓。相当于,(九阴真经 + 九阳真经)和在一起,天下只有一本。

来听听这个复调名曲。很好听的。亲下面的play键就可以了。


小莫同学自己一人坐在西斯汀教堂里,把这个《求主怜悯》的曲子从头到尾听了一遍,中间睡着了几次,俺不晓得。回到家以后,他把这不传之宝,默写了下来。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吗。你说,人跟人咋差那么多呢。郭靖同学,尽管把九阴真经背的滚瓜烂熟,默写给西毒欧阳峰,还写的磕磕巴巴,驴唇不对马嘴的。银家小莫,第一次听,就默写下来了。

之后,小莫又去西斯汀听了一遍演出,把一些小的细节从新修正了一下。然后就把这曲子送到出版社去了。出版商拿着这《求主怜悯》,吓得腿肚子直打哆嗦。这是要杀头的啊,你是从哪里偷出来的?莫扎特说“K,杀你的头!什么偷出来?我买票进教堂坐在那里听,回家自己写出来的。”那哥们半信半疑,把这曲谱偷偷发表了。教皇大怒,下令FBI泡厅长率领小S侦探调查。泡S二位神探忙乎了N天,终于水落石出。确实是这莫小孩儿自己听公开演出后默写出来的。



这时候,教皇不想见,也必须要见莫扎特了!

教皇老儿非常喜欢小莫。也给他写了封推荐信。而且教皇还赏赐给小莫一个黄金马刺十字勋章,相当于乾隆赏赐给那谁黄马褂加N眼花翎。从此小莫扎特的称号就是骑士(Knight of the Golden Spur)。音乐界里只有格鲁克曾经得到过这个荣誉。莫扎特是第二人。

还有谁比他更风光?他们此行的二个主要目的即将全部实现。这以后,小莫在意大利各处又徘徊了十个月,到处都有人接待,吃喝美女应有尽有。这之间他又回来拜访老怕教授,考进了音乐学院,当了几个月的研究生,拿到屁爱吃地学位。还写了二部歌剧及各种这琴曲啥的。

莫扎特胸前的那个金灿灿的勋章


同是教皇的马刺骑士。格鲁克整天用这头衔招摇撞骗。每次参加会议,爬梯啥的,格鲁克都把黄马褂穿上,脑门儿上用红笔写上“御赐骑士”四个大字。银家多会利用头衔啊。这格鲁克还算是有些真本事的高手。现代武功不咋地的好些人,自己刻几个金字,贴脸上呢。

可是小莫却不会这些。他把皇上的勋章压在箱底,跟从来没有过一样。成千上万人梦寐以求的勋章奖章,他视如敝屣。这啥人啊?

倒是老莫爸爸对这个勋章如获至宝。逢人就显摆。古今中外的父母都差不多。孩子得啥奖状,家长比孩子还鸡冻,到处显摆。为啥呢?

老莫的目的很明确。最风光的职位之一就是大公爵的御用乐师,终身的,名利双收的。

从小在维也纳见过小莫的大公爵也有此意,决定把御用乐师的职位赏赐给莫扎特。把委任书等上报给维也纳的皇帝,等待盖章画印。这是一个程序的问题。

大公爵Leopold(左)和他的哥哥奥皇Joseph。


万事俱备,莫扎特父子在意大利各地,作曲,吃喝游玩,就等着奥地利皇宫的好消息了。盖章就是例行公事。等到章盖下来,莫扎特正式走马上任,他们就大功告成了。

可是,维也纳皇宫那边老是没消息。急!为啥呢?

原来推爸老莫太爱显摆了。爱显摆,人之常情也。你要是显摆山珍海味,美女香车啥的,也就算啦。老莫他老拿着教皇的黄金马刺显摆。您想想,那咚咚多罕见啊,这不是故意添堵吗。

按理说,遭人鸡肚也是意料之中的。可是老莫又犯了一个贪心的错误。他想趁机也给自己踅摸一个上好的职位。一箭双雕。

这是不是过分了?你儿子拿到了一个最好的职位,名利双收的那种。还要再给你一个上等的职位。天下的好事都让你家给占了?

流言蜚语,各种坏话在维也纳皇宫那边传来传去的。本来板上钉钉的差事,却成了夜长梦多。果然,皇宫那边终于来了消息。皇后给她远在意大利的儿子,大公同学,写了一封长信。里面除了问候吃穿冷暖老婆孩子之外,顺便把莫家父子的职位申请给否决了。

大公不敢违抗懿旨。违抗母后,他以后就当不了皇帝了。跟日后的皇位相比,莫扎特算个P!

母后老太太


一个胸前挂着总统勋章,捧着诺贝尔奖的人,却找不到工作。这可能吗?不可能。

莫扎特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很多不可能的事情,他做成了(包括才高八斗,声誉赫顶,却穷困潦倒)。

莫家父子历时15个月的意大利之行结束了。小莫认为功成圆满,因为他就只有一个目的,求学,长见识,拿了屁爱吃地,谱写了二部歌剧等新曲目,超额完成了。顺便还赚了笔钱给妈妈姐姐买礼物。老莫认为是失败的,因为他的目的是仕途。工作没有找到,老莫认为他们遇到了“Glass Ceiling”。

哈,没准儿真的是玻璃顶!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