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山河故人(之一)

(2019-01-13 15:27:38) 下一个

第二篇,时隔半月,其实都已找好素材,最终还是搁笔,因为千头万绪不知从哪里说起。不如就按时间顺序,从去国开始。

出国,对每个人来说都意味着离开舒适区,而我没有想到那种离开的不适感首先来自于朋友。今天我要写的就是从国内延续到海外的“密友”,以及从其身上折射出的海外华人的状态,这种出国前后的差别,可以用“性情大变”来形容。

我之所以移民,影响来自于一位密友,密到什么程度,她一度in some ways是我的mentor,不管工作、学习还是生活,大我几岁的她因为年资长些,处处都比我高一层,而我也是真心实意滴崇拜,当年连装修房子都照猫画虎。两家房子的对比图现在还存在我的电脑里。我年轻气盛栽跟头时还求过她帮忙,之后重整旗鼓有起色的时候请她来,我是那么地激动,就像接待自己的兄长,而她麻烦缠身的时候我也曾两肋插刀。出国定居地也是,我连想都没想就去投奔她这个十多年的老友,当然因为那是我心仪的“白区”,而她也是移民论坛里带领风向的大神,早大家几年落地。房子,眼都不眨就买了她推荐的新盘(她不是中介)当然这个房子本身是真好,高级到带私家电梯,在样板间里不由自主被打动,后来也证明是成功的投资。换位思考,若我有这么个言听计从的迷妹,当然不会辜负如此信任,可是现实却给了我狠狠一击。

我很长时间都不明白为什么在参加两次聚会后,她忽然就对我冷淡起来,本来我还满怀热忱希望加入她们那个squad. 初来乍到,谁不想抱团取暖呢?还真要感谢故国经济的腾飞,让咱带着足够的钱来,否则被ditched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又是什么样的窘态!所以刚来的一段时间,咱就是两眼一抹黑自己摸索着,送不会一句英文的娃上下学,熟悉周围的一切,直到交到了本地朋友。但这件事,一直是我心中的一个结。记得几个月后帮政府新移民服务机构组织讲座,那几个聚会遇到过的妇人(没有我这位朋友因为她已经上班,但是聚会就那几家人也不会到忘记的程度),见到我就像不认识一样面无表情 —— 我并没有得罪过你们啊?最近看有人提到high school mean girls,我回想起她们玩儿的就是那套,而那时她们已经是中年妇女了。但是她们的影响力就是大到可以让这位朋友放弃了多年的友情。这之间还有传销的因素,记得她们那会儿正在兴头上,话题完全围绕着这个主题,我那个朋友还试图发展过我当下线。

我最后决定不再热脸贴冷屁股,是在半年后。那位朋友回国,我托她带件小东西,结果七个不情八个不愿。这着实让我诧异了,因为以我们从前的关系,这哪算事儿啊?我不得不相信出国后的人已经完全变了,你那个无比信赖的朋友再也找不回来了。现在认识将近二十年的我们在社交媒体上还相互关注,住的距离开车不到三十分钟,却已被分到好友列表"except"那一组。

往事如烟,七年过后旧事重提我还是感觉很沉重。两个受过高等教育,都有硕士头衔海内外都算成功职业妇女间患难与共的友谊,竟然毁于异国他乡家庭主妇社交圈和传销,多么地讽刺!可见她的社交圈是有问题的(接下来我还要写写她们那个“亲友团”怎么耽误其成员建立真正自己的家庭)一两年后我找到专业工作稳定下来,就自然而然和家庭主妇们(中外都算上)缺少共同语言逐渐疏远了,而她在那个状态时,直到现在,还跟她们打得火热。难道当一票人里唯一的职业女性满足虚荣心?从前并不是这样的人啊!也许,从她出国那一刻,我们就已分道扬镳。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