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鸡腿的二十四种做法第二十二章

(2018-11-11 20:04:33) 下一个

第二十二章

太阳暖暖地照着我,我睁开眼睛。宁文文倒在我身边。我们俩个都是和衣而睡。上午11点。我跑到厕所用宁文文的手机给我爸妈打了个电话。起来迟了,中午饭在外面吃,下午回去。

宁文文的房间的家具都是白色的。梳妆台上摆着插在花瓶里的浅粉色蝴蝶兰。我走到落地窗下,往下看去,头有点晕。乡下人多少年没住过高层了。宁文文这间公寓在15层。街上车来车往。公共汽车没有清理,还顶着个雪帽子。有八年没看到这么多白雪了。我很想冲到楼下,握个雪球打个雪仗。我窝在落地窗前的躺椅式沙发里,贪婪地看着外面熟悉而又陌生的景象。我走的时候还没有这么多高楼。街上的自行车也少多了。

我的肚子饿得“咕咕”叫。我到厨房去找吃的。不知触动了什么机关。烟雾警报器一样的叫声大作。宁文文被惊醒。爬起来到门口的一个白盒子上按了密码,铃声才停下。

“平常我一个人,设了晚上入睡模式,谁在屋里走动就会响铃。”宁文文打着哈欠。

“我去厕所怎么没响?”

“厕所划在和卧室一片。厨房和客厅就不成。你肚子饿了吧!你想吃什么?”

穿过宁文文公寓的一楼大厅,走过一小段玻璃长廊,另外一栋大楼的下面三层都是餐馆。宁文文带我到了我在美国最喜欢吃的快餐店。

“这里有油条吃?”我大惊失色。

“你老土了吧?这里有健康油条。”宁文文得意地笑。

这里的肯德基布置得很温馨。宽敞明亮。年轻人和父母带着小朋友占大多数。我回想起在美国时去过的肯德基,店面小得多。大学城里有一家,走路要20分钟。每次期中期末考结束我会去那里买一份三块鸡套餐,再加10个辣鸡翅。油炸食品不健康,曾经出过一种炭烤鸡腿。没了油,干巴巴的,一点儿也不香。很快就销声匿迹了。做梦也想不到,推陈出新,在中国卖油条豆浆。我回来吃的第一顿饭是美式中餐。

酒足饭饱,回到房间,洗了澡从浴室里出来,宁文文已经靠着床头,穿着几乎透明的白色内衣在等我了。温存过后。宁文文催我回家。我撒娇地说还没在她这儿呆够呢。宁文文像只乖巧的小猫,蜷在我怀里。要不你晚上回来找我?我心血来潮,问宁文文要不要回家见我的爸妈?还没租到房,夜夜出去住,总得有个说法。宁文文犹豫了一下。问我要不要告诉我爸妈她是开酒吧的呢?我脑袋里闪过宁文文昨晚化妆的样子。还是实话实说吧!否则要不停地圆谎。宁文文说好啊!那我今天送你回家,就去见你爸妈一面。

我坐上宁文文的车,一阵困意袭来。我只记得告诉宁文文家里的地址,说了声我怎么象被锤子打了呢?宁文文把我唤醒,车已经开到了家门口的那条街上。我有点儿犯糊涂,我家的楼在哪儿呢?本来在街边的。现在街边都是小商店,小饭馆。我突然注意到蔬菜店和功夫包子铺中间的空隙里有人出入。我拉着宁文文的手。穿过两栋楼间三米宽的过道。眼前出现我熟悉的7层楼。楼的外表已经粉刷成很光鲜的白色。楼道门口装着对讲机。我按房间号,我爸说,来啦,来啦。门锁喀啦一响。

“要不我先回去吧!”宁文文犹豫起来。

“你…也行。”我看出宁文文不是很想这时见我爸妈。

她转身要走,我爸妈已从楼梯上转下来。他们速度够快的。

“这位姑娘是…”我爸的眼角堆满了笑。

“快,上楼,请姑娘到家里坐坐。”我妈胳膊肘捅了我爸一下。

“我叫宁文文,泽民美国读书时的同学。”宁文文落落大方。

上到五楼我家,我妈端出我喜欢吃的驴打滚儿和豌豆黄。

“不知道文文喜欢吃不?泽民说在美国吃不到。”我妈微笑着看着宁文文。

“我已经回来工作几年了。吃的上我已经没什么想法了。泽民需要好好补一补。”这时宁文文的手机响了。宁文文电话里说我就回来。挂了电话,宁文文说还有事,先回去了。

宁文文走后,我爸我妈立时盘问我起来。认识几年了。昨天文文接的?。文文做什么工作?我从实招来。宁文文是夜总会老板让我爸我妈着实大吃一惊。我跟他们解释是继承她爸爸的事业。他们没再说什么。我看得出这一点不太合他们的心意。

下午坚持不住,上铃睡了一觉。起来我妈给我做了小鸡炖蘑菇,蒜苗炒肉。家里的饭真好吃。米饭都被我吃光了。我妈说我太长时间没回家,已经忘记我这么能吃了。

我吃过晚饭人精神起来。我想去找宁文文。宁文文说她还在酒吧里忙。要不我先陪爸妈吧。明天早晨来找她。我爸我妈拉我看相亲节目《非诚勿扰》。我爸趁机又老调重弹,说要找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我妈说泽民已经找到女朋友了,你还讲你的老皇历,赶紧看电视吧!我爸说好几年不在一起了,还没板上钉钉呢!我妈说你没看泽民看她的眼神儿。就象我当年看你一样?我爸笑着看着我妈。

第二天早晨我4点多就起来了。我爸妈5点起来,我跟在他们后面到附近的小公园看他们打太极拳,练剑。树林里晨练的人尽管都是些老头老太,锻炼起来都显得朝气蓬勃的。接着去了菜市场,我们排队买了冒泡的油锅里炸出来的油饼。不健康的食品就是香。我妈要给我买条活鲤鱼,糖醋给我吃。我支支吾吾地说我吃过早饭要去找宁文文。中午饭不在家吃,晚饭也不一定会回来。我爸说 晚上做,我不回来,他也喜欢吃。我妈说看来这几天儿子回来我要调整改吃大早餐了。我妈看我疑惑的样子解释说现在退休的人里流行早晨吃大餐,鸡鸭鱼肉早晨吃,中午减量,晚上清淡。

我香香地咽下最后一口滋滋冒油的油饼,又喝了我妈的鲜榨豆浆。上路去找宁文文。我本来想打车过去。在家门口傻乎乎地等了半小时也没打到。最后一辆车停下来,听说我去东边,说对不起,只在西边活动。没办法,我说师傅能找个地铁口把我放下吗?地铁里美丽的广告牌挂满了墙。车来了,本来和铁轨平行的人们突然聚向不同的停车口。我多年以前的挤地铁的战斗力已经消失。车门打开,没人下车,我在后面跟着人流往车上涌。车门在我面前关上。我没挤上去。吃一堑张一智,我仔细观察了站台上划的停车线。刚才的经验告诉我,地铁停车的位置在停车线左侧两米左右。重要的是站对位置。第二次车进站,我成功地挤上车。我和我的邻居紧紧贴在一起。坐车的人大多是年轻人。大清早的,每个人都显出很疲惫的样子。和窗外朝气蓬勃的广告人物成鲜明对比。想想我要是没打车,倒了公共汽车又挤地铁,折腾一气儿,是要累了。

到了宁文文那儿,已经是上午10点。宁文文在接电话,打开门示意我进来。挂了电话,她说对不住,今天中午有应酬,不能陪我了。我笑着说,你把我带去当司机同吃不就行了?宁文文没作声。说你要是去,也只能在大堂里吃。我和王科长在包间。吃完饭,你到隔壁的昆仑饭店大堂里等我。要不你就到昆仑饭店里吃好了。我吃了一惊。前天我还是公众人物,宁文文还大方地把我介绍给朋友呢!没两天就转入地下了。

宁文文看着我的脸,凝重地讲,“不是你见不得人。我是怕王科长见了外人不高兴。我答应她单独去的。你在大堂吃能行吗?我怕你戏不好。”

我“嘿嘿”一笑,“假装不认识你。我先进去,闷头吃饭呗!”

宁文文点点头,“你吃好了,到昆仑饭店的大堂等我。”宁文文的脸一下变得生动起来,“本来没有必要这样费二遍事儿。不过那里的油炸花生米,凉拌鸭舌,乳鸽和茄子海鲜煲很好吃,你去尝尝。”

“我一个人哪能吃下那么多菜?”

“没关系。你吃不完打包回来给我吃。”

“你不是在里面吃?”

“我请客哪能由得了我?何况这几道菜太便宜了,显不出尊贵了。客人不说,我的老三样是木瓜鱼翅汤,龙虾三吃和蒜茸清蒸鲍鱼。再配上蔬菜。”

“你们两个人吃得下这么多?”我乡下人进城。

“每次都剩一桌子菜。请客的和被请的都不好意思打包。浪费得很。”宁文文一副痛惜的表情。

宁文文把我放在昆仑饭店门口。我心里想是哪里的王科长,如此神秘。

我穿过路口又过了一个红绿灯,才走到这家广式饭馆。外面不是很起眼,占据了商务楼的一角。我推门进去。一位中年男子迎上来给我领位。有没有订位,几位客人。说话态度慢条斯理,很让人舒服。我说就我一个。一位身穿宝蓝色旗袍,头上挽着发髻的女郎款款走上来,“先生,请跟我来。”

菜单上来,价格不菲。一道花生米要价98,凉拌鸭舌 138,乳鸽228,海鲜煲 258。我一算,一顿饭700块钱没了。逃跑的心都有了。算了,既来之,则安之。这几道菜还是在菜单里价位偏低的。菜上来,味道果真不同凡响。花生米甜咸酸,每样都淡淡的,又分得清层次。乳鸽外不焦里嫩。多年前我在表哥的婚礼上吃过,印象就是塞牙。海鲜煲里的茄子鲜香,煲里的海鲜倒成了配菜。大堂里吃饭的人不多,隔两桌有一个象我这样的散客。闷头吃饭的多,大块头的多。可能都是司机。眼角的余光里,我注意到宁文文一个人走进来,被领到瀑布的后面。客人并不多。我吃得很快,吃好饭打包结帐,一位戴着太阳镜,身穿黑色大衣,长筒皮靴的女人走进来。她的太阳镜实在太显眼了,很象我第一次遇见宁文文的那种。更成问题的是,大冬天的,没见过谁戴太阳镜的。吃过饭我如约走回昆仑饭店。大厅里装饰得金光灿烂。我在大厅里开放式茶座找了个位置。服务生走上来问我要点什么饮料,递上单子。我点了一杯最便宜的橙汁儿,38元。幸亏有我老妈临出门给我塞的2000块钱支持。刚出门的时候感觉象大款,这样的消费水平,一天就要见底了。我靠在软软的沙发椅上,眼皮发沉。 美国凌晨5点了。我坐直身子,喝完我的饮料。在大厅里打转儿。礼品店里的橱窗里摆着天价的衣服皮包。一条格子围巾要3500。我以为自己多看了一个零。暖烘烘的空气让我走不动路。我干脆走出去。清冽的空气一下就把我刺醒了。我绕着宾馆转。原来昆仑饭店也算是地标式建筑。现在被周围新起的高楼包围,有点象平房的感觉。我也不敢走远。转半个小时回到饭店大厅。转到第三圈,按捺不住。我往宁文文吃饭的饭店走去。还在饭店背后,就远远地看见宁文文从饭店的后门闪出来。后面跟着戴墨镜的黑衣女郎。我吓了一跳,庆幸自己的视力好,动作慢,没有喊出宁文文的名字。我迅速躲进路边的灌木丛后面。宁文文朝饭店的前厅走去。黑衣女郎过马路。她边走边回头看,象是怕人盯梢的样子。等她消失在我的视野之外,我才从藏身处出来,往昆仑饭店跑。我在门口看见宁文文正要走进去。我跑上去,拉她的手。

宁文文吓了一跳,“你去哪儿逛了?”我和盘托出我的行动路线。

宁文文挽着我的手臂告诉我那位张科长在监狱工作,出来跟她透点儿消息。见她一面可不容易。多少人都想跟她套上关系呢!跑到大使馆的高局长就靠她在监狱里照应。宁文文打开车后备箱,把她的黑手袋扔在后面。我看到两捆崭新的人民币。宁文文很随意地说,你回来没有花的吧。你先拿一万用着。我摇摇头。

宁文文坐进车里,问我想到哪里转转。我老实说我最想睡觉。

宁文文说别睡了,陪她转转行吗。她心里不痛快。我说好啊。咱们去颐和园吧!宁文文笑了笑。说她打回来就没去过呢。我们的运气好极了。赶到那儿,太阳出来了。暖暖地晒在身上。大雪盖住了结冰的湖面。我们慢慢沿着昆明湖边走。宁文文说好烦啊。高局长下台了,她还要去打点新来的。我想起我爸妈当年分房子一尔再,再而三地分不上。虽然排号已经到了,又被找个理由拒掉了。他们当年也商量要不要给房管处的人送礼。两个人唧唧咯咯谁也不肯出头。到我上大学才分了两室一厅,还欠了30平米。去年我爸单位提高住房标准。我爸电话里还说运气好可以再分一个小单间。我劝他说不会有了。在职的时候都排不上,不在的时候更不可能了。我搂紧宁文文的肩膀,

“太难了就别做了。”

宁文文厥起嘴,“这么多年都挺过来了!我爸那边前几年扫黄打非,一直停业,刚好两年多。也就能把前几年的窟窿填平。这个高叔,愣头愣脑的,谁都敢惹。好不容易投奔成功,当上局长了。还想往高里爬。结果和大老板斗起来。那大老板敢三级跳地起用他,也是个不择手段的。扬威耀武惯了,岂能让他威胁。不过他脑子挺好使,成功踏上美国领土,保了条命。”

我嘿嘿一笑,“听起来怎么跟电影里演的一样。”

宁文文一撇嘴,“比电影可好看多了。悬念多,而且结局让你下巴都惊掉。”宁文文蹲下身子,攒了个雪球,突然扔在我身上。我吓了一跳,赶紧在地上划拉雪,组织反击。宁文文“咯咯”地笑着。

在园子里绕着昆明湖走了一大圈,天色开始暗下来。我们打车跑到我上班的地方踩点儿。公司的分部在中关村。我大概心里有了数。晚上在附近的燕兰楼吃晚饭。宁文文推荐这里的烤羊肉串和大盘鸡。我问她怎么什么饭店都吃过。她说郁闷了,她就一个人开车四处转着找吃的。现在有好些饭店点评的网站。她捡评价分高的。有时候也受骗,但大多还行。她一个人只点一个到两个菜。现在好了,我回来了她可以多点两样。我们俩儿热热闹闹地要了四个菜,一碗面。吃出来我都走不动路了。宁文文说还没吃自助餐,就只能扶墙出去了。我说不需要吃自助餐就能体现象我这样的海外民工的风范。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