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忽然手痒,拿了尘封的毛笔和墨,想写几个字涂涂鸦。发现笔尖的走向竟似不能控制了。放下笔,哀叹岁月蹉跎,小时的技艺已全然生疏。
想起九岁的时候,去参加区里举办的儿童书画比赛。那时我对书法虽然学了些皮毛,但是对国画却是兴趣浓厚。于是山水动物花鸟各画一通,选了张还算满意的去参赛。
忐忑不安地交了稿,就在大厅里溜达参观别的小孩的作品。看来水平参差不齐,窃喜或许还有希望混个奖项。这时走到一幅字的前面。上面大书《江山如画》四个字。旁边题着某某七岁。
这四个楷书的大字,我看了许久,以至于现在还记忆犹新。每一笔圆润有力,柔中带刚,端正又不失灵动。透着一股泰然自安超凡脱俗的气势。那时我是自叹弗如。即使是现在想来,也仍是敬佩不已。
比赛的一等奖,不出所料,就是这幅字。出自一个七岁女孩之手。没想到的是,主办方说获奖的原因竟是她写的是简体,从左至右排。符合当时中央倡导简体新排的指示。而参赛的其它书法作品还全写的是繁体。我听了不禁愕然。可惜没能见到这个妙手女孩的真容。
江山如画,这四个字,也许就因为这个原因,一直在我脑海里有很深的印象。书法的艺术,已然提过。这文字本身,也含着无限深意。
江山,是自然的一部分,此身所处的环境。画,却是艺术的创造,人心的结果。江山如画,岂不就是身心合一,天人相映的写照?爱江山之美,不也就是爱它所触动的心中图画之美?
我们踏遍名山大川,要看这如画江山,岂不知这画本就在心中,只是在寻求映照?
苏轼写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激荡胸怀的,是任侠于江湖,快意人生的心愿。一腔热血,只盼在壮美江山,豪迈知己中挥洒奔流。可苏轼就是这么一个骨子里绝望的词人。那么让人向往的憧憬,却用 “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拉回到冰冷的现实。难道绝美的画卷,都注定只是一时的虚幻;醉心的梦想,最终都要被生生击碎么?
——————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