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嘴兽

海外生活经历和感受
正文

澳洲小城市找工作

(2018-09-13 22:45:47) 下一个

找工作,这个词对我而言还算是个陌生的词,活到现在这个年纪,找工作的经历真是没有几个,大学毕业有国家分配的正式工作,自己打破了铁饭碗,到人才市场没有费什么力气便找到合适的工作,之后的跳槽也很容易,基本上通过朋友、同事或是猎头公司的介绍,都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没有登陆澳洲之前,自己还蛮有信心,觉得凭借过去多年的工作经验,找个办公室的小秘书工作应该没有问题吧。新年之后,开始着手寻找工作。

澳大利亚没有什么人才市场,我们这个不到二十万人口的小城市,更没有像国内的人才招聘会之类的活动,寻找工作基本上都是从网上或是报纸纸上看招聘广告。在这个陌生的城市,没有亲朋好友、同学或是同事帮忙介绍工作,只能自己靠自己从网上投简历。这里寻找工作的网站主要就三个,浏览完网站,心中窃喜,原来需要办公室行政人员的地方还挺多的,信心十足地投了简历,耐心地等待面试的机会。然而事与愿违,半个月过去了,一个面试的电话也没有接到。好在自己做过人力资源的工作,明白如果没有面试的电话,就意味着简历没有吸引负责招聘人员的注意。于是开始从网上搜索如何写简历。网上的资源很丰富,看了之后,才明白原来在澳洲申请工作时,除了简历,还需要写申请信。汲取他人的经验,开始动手修改自己的简历,并且针对每一个申请的岗位,量身定做自己的简历,尽量突出自己的优势,使用广告中的关键词, 轻描淡写与岗位要求无关的经历,甚至根本不提。这期间,申请工作成了我专职的工作,每天早上,先从网上搜索工作, 看到合适的,修改自己的简历和申请信,然后按照要求发去。几周过去了,仍然没有面试的电话。简直是心灰意冷,严重打击自信心。原来以为很容易找工作的,结果几个月下来,连一个面试的电话都没有接到。怎么办? 

先生每天早出晚去上班,每天就是我一个人在家,既没有朋友,也没有亲人,面对找不到工作的打击,我简直要崩溃了。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得到一个做志愿者的机会,在一家帮助移民的中心做前台接待,每天就是接听电话,接待来访者,还有其它杂事,每周一次。我很开心有这个机会,至少这天可以不用在家无所事事。

做志愿者为我打开了一扇门,通过这个工作,我认识了其它和我一样来自不同国家的移民,了解到他们的生活,获取不少信息,并参加了很多活动。生活开始变得有意思起来。

来澳州的第一份工作不容易找,因为一没有当地学习的经验,二没有当地工作的经验,连举荐人都没有,澳洲找工作,一般都需要两三个举荐人,一般是原来公司的同事或是上司,应聘单位都是向他们了解你过去的工作表现、人品之类的。看看自己, 这三条,那一条也不具备,于是我开始计划参加当地的短期培训,获取相关的资格证书。

有了参加培训的想法之后,开始留意培训机构以及课程的相关信息。一般当地人获取初级职业资格证书,都参加TAFE的培训,它是澳洲专业的技术培训机构,我觉得类似国内的技校。TAFE培训的课程从美容美发,修指甲,幼儿园的保育员,焊工等等五花八门,基本上课程都是半年期的。因为我定为的工作是行政方面的,所以希望能参加行政方面的培训。课程倒是有,只不过我还没有长签,需要按照国籍留学生的标准缴费,这样算下来,我的学费比当地人高出好几倍,很不划算。于是我打消了去TAFE学习的念头。正当我不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办的时候,多文化中心的同事告诉我,可以去其它的培训机构,这些培训机构有政府资助的培训项目,并且给了我地址和联系方式。第二天,我赶紧和我的菲律宾朋友一起去了哪里。 经过咨询,我们俩个都没有资格参加免费的培训,不过接待告诉我们可能够资格参加另外一个培训机构的培训。好在那个培训机构不远,我们直奔那个地方。哪里的工作人员很热情,详细介绍了培训课程,原来这里只提供三种证书的培训,没有我想参加的行政方面的。不过工作人员建议我重新考虑一下,参加从事为残疾人提供服务的证书培训。这个方向,我从来没有考虑过,对它也是一无所知,回家和先生商量,先生建议我参加培训,因为即使我将来不从事这方面的工作,培训不但可以提高我的英语水平,而且也能使我的生活充实起来, 我可以接触更多的当地人,融入他们的生活。我觉得先生说的有道理,第二天就直接去参加培训了。
培训班上一共就十四名学生,从60多岁到20多岁都有,除了我一个亚洲人外,其余全都是澳大利亚人。培训课程一周三次,从早上9点到下午2点结束。 和他们相处一段时间之后,逐渐了解我的同学们。原来大多数都是没有正式工作,领取政府救济金的。 为了帮助他们尽快找到工作,政府提供了免费的培训课程,希望他们通过培训,获得一定的技能,便于他们找到工作。他们如果不参加培训,领取的救济金会受到影响。
这是我第一次参加非语言类的国外培训,起初感觉比较吃力,因为这里上课基本上以讨论为主,看着大家都踊跃发言,只有我坐在那里不知道说什么才好,课后作业多半也没有标准的答案,经常是要求表述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这下子很让我为难。习惯了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更本不习惯这种方式,尤其是课程上必有得角色扮演的讨论,我更本不知道说些什么。 好在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我逐渐适应并且开始喜欢这里的学习方式。
日子开始忙碌起来,每周上课,做志愿者,结识新的朋友,参加当地的活动,不知不觉,几个月过去了,我的培训也接近尾声。
培训期间,我也从来没有放弃找工作,只不过,不像以前胡乱投简历,而是有选择性地投递。每次投递简历之前,很认真地阅读要求,并根据要求来更改简历和申请信,而且还请自己远在美国的朋友把关,每次都先把这些发给她,经过她修改之后,才投递出去。对每个投递的工作,都做了详细的记录,以防万一对方打来电话,我根本不知道是哪家公司。功夫不服有心人,真的接到一个电话,通知我是候选人,让我等候通知面试。只不过,一直到现在,这个通知都没有来。几个月下来,虽然非常努力,投出去无数简历, 结果都如石沉大海,没有任何消息。 这让我重新思考寻找工作的方向。
还是朋友的一番话让我醒悟,朋友在这里生活多年了,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她说还是在社区服务领域比较容易找到工作,建议我试试所培训领域的工作机会。

从刚来时迷茫,找不到方向,胡乱投递简历,到没有获得任何面试机会,自信心受到严重打击,对自己的评价降低到最低水平,终于,我仿佛看到一线的曙光,找到了那扇能被打开的门。 

距课程结束只有一个月了,我开始留意网络和报纸上有关为残疾人提供服务的招聘信息,并按照要求准备简历和申请信。 有了前面几个月的准备, 这次做起来游刃有余,因为没有相关行业的工作经验, 于是我着重从工作态度和学习精神等方面来突出自己的优点和长处, 希望能吸引面试官的注意力。 果然这一招挺灵验, 简历发出去不久, 便接到面试的电话, 我简直是欣喜若狂, 比中了大奖还要开心。 这是我第一次接到面试的电话, 虽然只是个面试通知, 并不能保证能争取到工作机会,然而毕竟我向目标迈进了一大步。 这次面试我很重视,事先到公司所在地,熟悉地方, 担心第二天自己迷路, 没有办法, 谁让我是个路盲呢, 总是找不到方向。 第二天, 我提前赶到面试的公司,暗暗地告诉自己不要紧张。 面试我的是一个40多岁的中年妇女, 看她第一天, 就不喜欢, 她似乎很忙的样子, 又是接电话,又是告诉我她多么累, 今天早上很早就起来, 赶第一班飞机到这里。简单了问了我几个问题之后, 要求我出具我的护照、驾驶证的原件, 当她 看到我的驾驶证不是澳洲的, 立即对我没有兴趣, 几句就把我打发走了。面试结束, 我并不是很懊丧, 这是第一次, 还有下次机会。 没有料到, 刚刚过了几天, 又接到一个公司的面试电话。第二次面试的面试官看起来很友好, 我顿时放松了许多。面试我的一共两个面试官, 她们先让我简单地介绍了我过去的工作经验, 然后按照事先准备好的面试题考我。 因为我根本没有相关的行业背景, 所以有些题不知道怎么回答, 面试官就让我用过去其他行业的背景来解释。这样一问一答地, 没有想到,等面试结束时, 时间已经过去2个多小时。 整个过程, 我丝毫不紧张, 尽力回答问题。 面试结束自我感觉良好。 三天之后, 接到电话, 我被录用了。 半年之内, 终于找到了在澳洲的第一份工作。

Disability Support Worker 是我的工作,这是一份全新的我从来没有接触过的工作,绞尽脑汁也不好找出合适的词把这个工作的英语名称翻译成中文,因为同样性质的工作在国内根本不存在,姑且就叫为残疾人提供社区服务的人员吧。这样一说,估计有人会误认为这项工作就是照顾残疾人吃喝拉撒、伺候人的类似护工性质的工作。其实不然,这个工作并不提供洗澡、穿衣、喂饭等起居饮食的服务,而是帮助残疾人参加社区的各种活动,丰富他们的业余生活和结交朋友。

虽然我生活的城市人口不足二十万,然而为残疾人提供各种服务的机构却不下七八家,每家机构服务的内容不相同,但基本上都是不以盈利为目的的公司。我所在的公司,每年有政府提供用于残疾人的专项拨款,残疾人本人或是家庭,可以向政府部门提出申请,经过评估之后,被划分到不同的机构。我们单位的客户,大部分都是生活能够自理的弱智类型的残疾人, 他们有些只能听明白却不具备语言表达能力,有些只能说几个简单的词,有些虽然可以进行基本的日常对话和交流,但是智力和理解水平相当于十几岁孩子,不能进行复杂的思维。

来了澳洲之后,才发现原来这里的工作分为三种不同性质的。 第一种,和国内一样,全职工作,每周工作38-40个小时,第二种,兼职工作,与国内的兼职不一样,兼职和全职的区别就是工作时间少于38小时,其它的福利待遇和全职一样,有年假和带薪的病假,年假一般是每年四周, 有些公司可能会有六周,病假一般是15天,最后一种是临时工,就是当全职或兼职人员休假时,替补这些人员的一种临时工作。这种工作一般每周的工作时间很灵活,完全根据公司的需要,可以每周工作几个小时到几十个小时不等,当然也没有年假和病假之说。 临时工的益处就是工作自由,如果当天有事无法去公司上班,只需要提前打电话通知公司即可。澳洲的工资大多是按照工作小时计算的周薪,每小时的薪水乘以工作时间就是本周的薪水。还有一种工作类型翻译成中文叫做合同制,就是公司和员工签订为期三个月或是半年,一年的合同。合同到期后,公司不再需要员工,员工就自动离职。如果公司还需要,可以续签或是转为其它类型。 起初我不明白为什么有这么多不同性质的工作方式,后来才发现,第一,因为这里辞退全职员工手续繁琐,需要提出正当的理由,否则公司需要给员工补偿,第二,澳洲地广人稀,市场小,如果全部雇佣全职员工,工作量根本不饱和,所以需要每天或者每周只工作几个小时或几十个小时的员工。 员工呢,尤其是女性员工也非常喜欢兼职和临时工作,因为这样她们既能工作,也能照顾家庭。 很多大学生们也非常喜欢临时或者兼职的工作,这样他们可以在上学的同时,找一份工作补贴家用。

不管哪种性质的工作,只要有薪水,就需要交税和养老保险。税和养老保险都从薪水里直接扣除了,拿到的薪水就是自己的净收入。 这里制度比较完善,公司如果不负责交税和养老保险将受到严重的制裁,所以各个公司都不敢违反规定。凡是澳洲的公民或者有工作权利的居民,都必须申请税号,这个税号是唯一的,如果需要更换公司,必须把税号告诉新公司。 养老保险,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既可以自己管理,也可以委托专门的公司管理。

我的工作大都被安排在周一到周五的早上,一般工作时间为三个小时。 在这三个小时内, 我们需要到客户家里接客户,然后到公司事先安排好的活动地点,参加活动。这些活动包括: 学习陶艺,参加电脑培训课程,到体育场参加篮球、足球、乒乓球、游泳等等的体育活动, 学习绘画, 到图书馆借阅书籍,游览博物馆和海洋世界,看电影,逛商场,或是到海边烧烤,听音乐。这些活动有些是集体项目,有些只是一对一的服务。

似乎看起来工作比较轻松和简单,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因为工作的对象是有智力或者身体缺陷的残疾人。比如电脑培训,两三个小时让他们聚精会神地坐在那里听课,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他们一会要上厕所,一会儿要吃东西,一会随便和他人讲话,总是无法集中精力听课。我的工作就是时不时提醒他们要注意听课,如果他们没有听明白,我还需要解释。 体育运动也是一样,我要时刻观察客户的一举一动,鼓励他们积极参加活动,有些客户比较胖,不愿意动,这样我就需要不断地鼓励他或是想尽办法让他动起来,有些客户脾气暴躁,经常动不动发脾气,和其他客户发生冲突,这样我需要调解,化解矛盾。 遇到只能听明白,不能交流的客户,需要耐心地听客户发出的每一个词,搞清楚客户究竟需要什么,如果弄不明白,客户会急躁,甚至出现攻击性的行为。 一对一的服务,尤其是针对没有语言交流能力的客户是个挑战,三个小时的工作,客户基本上没有语言表达,每次给客户讲话,总觉得自己在给自己讲话,每次总是很费力地想,今天需要做些什么,渡过这三小时。

保护客户的隐私和尊重客户的权利不但是上学时老师中反复强调的,而且公司也经常为员工敲警钟。一切关于客户的信息和工作中发生的事情,除了公司的直接上级,与客户工作的同事外,我们不能向任何人提及,包括自己的家人和朋友。在工作中,需要完全尊重客户的意愿,即使他们不能很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愿,不能强制做客户不愿意做的事情。举个例子,圣诞节前夕,我的客户得到了一顶圣诞帽子作为礼物,客户爱不释手,走到哪里都要带上。12月份正是夏季,气温高达34度,不戴帽子都很热,更别说带那个圣诞老人的帽子了。 我带客户去打球,很担心客户是否会中暑,因为不管我怎么说,客户也不愿意脱下那个帽子。我不能不管三七二十一,径直将帽子拿下,即使动机是好的,那个行为也是不尊重客户的表现。

公司里的同事,除了直接领导两名,一名全职员工,三名兼职员工,其余的都是临时工。 公司每个月的第一个周五,总要开例会,那是我们才有机会见到全部的同事。平日,因为大家工作的时间不同,很难互相见到。同事之间的关系,与国内的完全不一样。澳洲人比较注重个人的隐私,所以不能问及与个人相关的信息,像什么结婚了没有,有没有孩子等等之类, 所以对同事不是很了解。 每次见面,除了基本的问候之外,就是谈与工作相关或是天气、球赛、新闻等等之类的话题。 同事之间,下班之后,基本上很少来往。

半年之后,对工作的新鲜感荡然无存。这份来之不易的工作,变成了眼中的鸡肋。如果没有这份工作,不但没有任何收入,每天的时间也不知道如何度过。如果去工作,心里也很别扭, 不是自己心仪的工作,而且工作时间又那么少,收入那么低。工作,这个曾经让我充实,自豪,让我成熟、自信,带给我许多快乐、提高我个人能力的工作,竟然变成了心中挥之不去的烦恼。

[ 打印 ]
阅读 ()评论 (3)
评论
小曼儿 回复 悄悄话 我是过来人很理解你的心情,随时宽慰自己,抱抱
幸运的鸭嘴兽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闻问' 的评论 : 谢谢你的鼓励,我会认真写下去的。
闻问 回复 悄悄话 喜欢博主的文章,辛苦了!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