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中学时代虽然对学习抓的不是很紧,可是对一样事情无论同学和老师都很上心,那就是体育活动。这集中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广播体操,二是体育比赛。
文革后期广播体操开始风靡于全国城乡,它的动作简单易学,整齐划一,男女老少皆宜,成为当时厂矿企业机关学校医院里亮丽的一道风景线。我们在一中的时候,上午的第二节课后就是全校师生集体做广播体操的的时候。随着下课铃声响起,全体同学迅速地在教室前整好队伍,在班里体育委员的号令下,快速地向学校运动场跑去。来到各班级划定好的位置,彼此拉开距离,然后随着广播喇叭里传出的广播体操音乐,整齐地踏步,伸展双臂,扭身,屈体,弯腰,跳跃。。。广播体操不仅可以让大家在课间伸展一下四肢,呼吸一下室外的新鲜空气,更是增进列彼此的交流,培养了大家的集体主义精神,那种情景即使过去了四十多年,依然像昨天那样清晰地浮现在眼前。
说来也不怕大家笑话,来到海外后,已经没有什么体育活动了。想打太极拳没找到老师,广场舞也不会,于是除了散步之外,广播体操就成了唯一可做的“体育活动”了。当然啦,还是当年那套,不是后来的新的。在自家的小院里放一个平面电脑,打开那段广播体操视频,随着音乐伸展一下不太灵活的四肢,心身感到十分愉悦!
刚才说远了,还是回到学校吧。中学的时候自己由于不是很健壮,体育活动参与的不多,即使上体育课也不参加打球之类,而是躲到一个角落去看书。但是,班里有好多同学喜欢体育,他们都是我羡慕的对象。比如我们班里的男生秦峰,他的长项是800米长跑;王京平擅长短跑,还有投掷和单双杠;历捷擅长三级跳,他那两条长腿一步就跨出去三四米远;不仅如此,历捷还是游泳好手,他的蛙泳姿势很好看,速度也快;还有程波,无论短跑,跳远和跳高都很优秀;女生里面的李华是短跑好手,好像她特别擅长200米跑;还有善于奔跑的郭慧荣和蒋艳溪,是班里四百米接力赛的主力(其他的同学记不太清了,望各位补充)。
学校里每年都举行一次运动会,不仅是那些喜爱体育的同学展示各自技能与身手的好机会,也是各班级比赛班风与整体素质的擂台。像我这样不善于体育的同学,除了做忠实的观众外,还可以写文投稿,给参加比赛的运动员鼓劲,烘托赛场的气氛。
大概是1975年我们上高二的那场运动会上发生了一件意外;秦峰参加了男子800预决赛,他一直跑在最前面,就在第二圈快要冲刺的时候,突然从后面冲过来一位高个男生,试图从内侧抢到他的前面去,结果一下把毫无防备的秦峰撞倒在跑道上,把他的胳膊和腿都擦破了。一个人在奔跑的时候原本是鼓着一股劲的,如果跌倒再爬起来的话就很难再以原有的节奏和速度跑下去了,可是他还是顽强第爬了起来,继续向重点冲去,最终夺得了第五名。
许多同学和老师都看到了,大家围拢过来,一面察看秦峰的伤势,陪他去找校医包扎伤处,一面七嘴八舌地谴责那位闯祸的男生,后来学校里把他那次比赛的成绩取消了。若问那位男生是谁?就是当时学校里的体育健将徐增安。
徐增安是四班的学生,身材魁梧,体格健壮,不仅是学校篮球队的主力,也是中短跑和三级跳的好手,学校里的体育比赛都少不了他的参与。当时学校里还有几位很不错的体育健将,比如比我们高两届的长跑名将葛胜利,比我们低一届的短跑名将谭森林等,都是同学们羡慕的体育明星。
说到这里要讲几句题外的话,尽管当年徐增安撞到了我们班的秦峰,影响了他的比赛成绩,但我不想在此抱怨徐,原因是他的哥哥徐增平,后来办了一件震惊全中国、乃至全世界的事。徐增平也是体育健将,曾经是中国广州部队篮球队的主力队员。退役后经商,在香港经营地产业捞到了第一桶金。正是这个徐增平,冲破层层阻力,花费几千万美元从乌克兰买来了那艘眼看就要报废的“瓦良格”号航母,历经千辛万苦拖到了中国。后来又经过我国科技人员的努力,成就了我们国家几代人的“航母梦”,大长了国人的志气!
作为徐增平的老乡,应该为他的这一壮举喝彩!
又扯远了,咱们还是回到前面的话题上来。如今我们多数同学已经到了花甲年龄,许多人还当上了爷爷奶奶,姥姥姥爷,正享受天伦之乐。虽然我们已经不可能再像当年那排起队来去做广播体操,但是大家依然在人生的运动场上,因此希望各位务必珍重,保护自己的身体,该锻炼的一定要坚持,该保养的一定要上心。正如前些天大家在微信群里分享的那篇短文中讲的那样:七十岁一个不少,八十岁越多越好,九十岁争取做到,一百岁是咱们的目标!
以此文与同学们共勉。
06/01/2017 多伦多
谢谢你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