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境心影录

一个乡下读书人,恋乡土,爱读书……
正文

看电视:电视剧《血色残阳》散记

(2018-08-27 17:50:46) 下一个

作者:史遇春

题记

正是落魄的当儿,蜷居在那个不见天日的地方。心里除了着急,偶尔也会溢出淡淡的忧伤。日子如流水一般,在不经意间就那么悄悄地逝去了。一切没有半点进展。对生命的幻想也化烟化灰了。未来会怎样,不知道,前途将如何,更不知道。只是在一日一日的无奈之中打发时光。原本满怀的希望,逐渐变成了失望,接下来,大概只是绝望了。有什么办法呢,只能这么挺下去了。

无所事事时,原来是每日到海边散步的。累了,便坐在沙滩上,看众生万象。后来,住得离海远了,也便不再去海边了。电视节目很无趣,实在无聊,也只能借它消磨光阴了。

残阳如血,人生暮年,衰飒之气仅仅八字便可以道尽。“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是辛稼轩浩然正气背后的低声长叹,苦闷之中,对宋王朝日暮途穷的失望也让这铁血男儿的心隐隐作痛吧。

景随情迁,在没落的心境下,夕阳象征着一种完结,可能是国家的、可能是民族的、可能是家族的、也可能是个人的……所谓“落日熔金”、“飞霞满天”大约是无法和落魄的情怀伴生的。

心境原本就不怎么畅快,即便是看电视,也不愿去看那调子低沉的。遥控器在手中,不停地转换频道。《血色残阳》不知在眼前划过多少次,都不曾驻目一观。这“血色残阳”四字看着就不舒服,在那狭小的空间、阴暗的屋子里,已经够让人压抑的了。除此,电视画面采用了暗淡的色调为主,不是我所喜欢的明快,就更不愿意去看了。

“都说是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苦,为何到头来却发现一无所有……都说是痴情的人儿苦……”记不清是哪部电视剧的插曲了,虽无法记全,但喜欢这词,还有这调子,心情不畅快时,便会有意无意哼唱这仅记得的几句。看《血色残阳》,想写几句话儿,抒抒胸中的烦闷与不快,首先想到的便是这几句词。

据说“爱”与“死”是文学的永恒话题。我想,“情”与“财”应该是生于斯世,长于斯世者无法回避的问题了。世事有时看起来很简单,一字、二字就可以概括;世事其实很复杂,能看透这一字、二字者又有几人。有些人,至死也不明白;有些人明白了,但快要撒手人寰了;有些人,看不破,一辈子也就陷进去了;有些人,能参透,可是无法阻挡心中的欲望,参透也是徒劳。世事纷扰,才显得五彩缤纷。所以,什么样的人你都得让他活着。

一切均由天,万般皆是命。

言归正转,且莫让闲话聒耳。

人物展示

大太太——据五姨太说,只是刁钻罢了。

我开始看这部时剧作时,她早就命丧黄泉了。至于她是怎么个刁钻法,就不得而知了。

二姨太——陶家人都叫她“二蔫巴”。

由此,我想到了迎春——大观园里的“二木头”。千万别误会,“二木头”,那真是有点“木”;“二蔫巴”那可不是“蔫巴”,只是平时说话少而已,她要是说起话来,不在余人之下。

三姨太——陶家人都叫她“三猴子”,看她的“外号”,其人的精明当猜得二三分。

不过,别急着下断语,五姨太曾当着她的面说,大太太刁钻,刁钻也就罢了,不过是牛蹄窝里的水,她翻不出多大的浪来。三姨太是很聪明,可是,这聪明却和她的刁钻相依为命,这就惨了。一个人,聪明当然是好事,但是,如果这聪明不用到正道上,聪明也就成了他作恶的有力武器,成了他为害他人的坚强支柱,用东北人的话说。这聪明就“白瞎了”。这样说来,这聪明谓之“奸”倒很妥当。

四姨太——那个被唤作“四傻子”的女人。

她在这坟墓一般的家族里,在明争暗斗的是非漩涡中能够不为明枪暗箭所伤,大约得力于她的“傻”。其实,她有很多让人怜爱的地方,让人觉得她在那坟墓中还有活气。她是在该傻时不傻,不该傻时又显得十分聪明的一个人。性格的悲剧决定了命运的凄惨,她是可发一叹的!

五姨太——那个叫仪萍的女子。

其实,她压根就不是什么五姨太,她只是一颗种到陶家的复仇的种子。满腔仇恨终而被爱化解,那些“该死”的人,没有一个善终,这原本是她所期待的,但是,这结果却成了她永远的痛。爱恨情仇,人性善恶,到头来,谁也说不清道不明。是对是错,哪里又有个评判的标准。

大少爷——按中国的传统,大少爷应该是陶家的嫡长子。

可惜,可惜他虽姓陶,骨子里却没有半点陶家的血脉,这就使得他的大少爷身份大打折扣。或许,真的是“龙生龙”吧,陶书利自己也不争气,完全是花花公子的做派,因而,从小到大,他就入不了陶家人的眼。

二少爷——陶书远。

陶家有五房太太,三个孩子。可是,这江南望族仅有的一点血脉,就是这陶书远了。二少爷是个可有可无的人物——在我看来,有时我甚至觉得他的存在有蛇足之嫌。中蛊毒太深,这是中国人的通病,文人更在受害之列,且中毒之后为害甚烈。所以,那些个弄文艺的家伙,硬生生要把二少爷和革命党联系起来,看到这个中状况、这个时候,我大约只能苦笑、甚至笑不出来。

陶老爷——江南首富的一家之主。

自我看这部剧作起,他就传言被土匪杀了。可是,后来他还是回到了陶镇,直接参与了陶家毁灭的过程。这个动不动就要把家人钉刺、填井的人,最后自己把自己填了井。

当你对别人构成威胁时,别人就会防范你,当你对别人的生存制造恐怖时,别人就可能置你于死地。

陶老爷回来后,陶家已经是人人自危了。他一旦主持家务,许多人的生存就会出现危机,所以,谁也不敢认他这个老爷,谁也不愿认他这个老爷,他只能装疯卖傻,但仇恨却在他的胸中酝酿、发酵。既然你们不让我好活,我也就不让你们活好。

剧作中还有其他人物,就不一一列举了,后面说到时,再作议论。

传奇式的旷古情痴——大梅子

大梅子这个角色,也许,您只是觉得他是个配角,可能,您会觉得他无关紧要。但是,您有没有想过,正是这个次要人物,为我们演绎了一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千古爱情绝唱。

痴情如此,专一如此,自我牺牲如此,大梅子,真正可以说是惊天地、泣鬼神了!

这世间的爱情故事,多得不可计数。以凄美著称者,中国当推《梁祝》、《孔雀东南飞》;外国自然是《罗米欧与朱丽叶》了。

未经世事前,您问我,什么最可怕,我大约会回答:死亡。在看过诸多死亡,历经不少沧桑之后,我的答案已不再是“死亡”二字。

当一种刻骨的痛苦折磨你时,活着,有尊严地活着,并且一直活下去,是需要十足的勇气的。

所以,用死亡作为判断,定义爱情的伟大与忠贞、定义爱情的高尚与道义,或者,因爱致死从而觉得爱情的悲剧可歌可泣,这些都可以说得过去。但是,在我看来,仅仅因为死亡来衡量爱情的轻重,这分量,多少还是轻了一些。

死亡,在一些时候,只是一时的事,只是一念之间的的决断。所以,仅从所受痛苦的时间长短来看,死去,只需要一点时间,很可能就是一种解脱;或许,活着,漫漫时日,会更痛苦。想想,为什么会有生不如死的说法?

也许,在踏入阴曹地府的前一刻,有些人会为自己的轻率而悔恨,但为时已晚了。可是,真正活下来的,说不定哪一天也会为自己没有坚定的为爱赴死的决心而悔恨。

很多凄美的爱情,都是因为死亡而终结,因为死亡而被传唱。

人们热衷于爱情,是因为它的浪漫、它的让人热血沸腾,是因为爱着的感觉让人陶醉,没有人不希望自己的爱情恒久的。所以,热恋中的人往往喜欢海誓山盟,希望生生世世,期盼地老天荒。

可是,有谁仔细想过,古往今来的爱情故事,大多都是在浓烈的当儿,便戛然而止,让读者回味,让看客忧伤,让同感者感叹不已。这倒不是作者耍手腕子,糊弄人。其实,这世间永恒的东西本来就不多,爱情也不例外。假如梁山伯与祝英台不死,让他们现实地生活,面对油盐酱醋,面对世事纷争,你能想象他们的生活么?我是不敢去想的。说白了,爱情是粉墨登场时的脸谱,是那一身披红挂绿的戏装,而现实生活才是洗去脂粉的颜面。就因为这,我才说,那些为爱人而徇情的故事分量有些轻。虽然轻些,对于那些不敢面对生死,惧怕死亡的人来说却已是相当不易了,所以,它会吸引人,它会流传不息。

中国的社会,对男子的在情感上的要求往往高于女子。你说它是传统习惯也罢,你说它是封建余孽也好,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男儿流血不流泪”、“男儿有泪不轻弹”等等,都是中国文学作品中英雄们的座右铭。所以,很多时候,你在中国的文学作品中能看见英雄,却看不见英雄的爱情;你能在中国的文学作品中读到男人的爱情,但是那男人大多不是英雄。中国的爱情,大多是“才子配佳人”,虽也有“美女爱英雄”一说,又大多是美女一厢情愿的。英雄无性,是一直以来的小说、戏曲等的惯例,或者叫传统。

故而,我们所见的多是怨女,而少痴男。国人有语“多情女子负心汉”或者叫做“痴心女子薄幸郎”,故事、传说、戏曲、小说中为爱而生、为爱而死的女子比比皆是,相比较而言,男子就少的可怜,所以大家似乎习惯了女子的徇情,认为那是理所当然的事。

大梅子——一个为爱而痴狂的男子,向我们演绎了一出男子痴情的千古绝唱,所以,我把他称作“旷古情痴”。

为何有此一说,且听我慢慢道来。

说到大梅子,总觉得有些拗口,我是把他做了情痴中的男性典型来看待的,总是这么大梅子、大梅子地叫着,似乎有故意混淆他的性别之嫌。实在是抱歉,一则除了记得他姓魏以外,我实在记不起他的真实名讳是什么了;再则,他在整个剧作中始终是以大梅子的称呼、大梅子的形象出现在观众面前的。这个时候,为了表明他男性的身份,忽然间全部采用他的真实名姓,大家或许不知道魏XX是何人,给阅读和交流造成许多麻烦。所以,我就用大梅子这个名号来完成对这一人物的解读。

大梅子的身世如何,电视剧没有向我们展示,他是如何与三太太相恋的,剧作中也没有作详细介绍。他的身世,他和三太太之间的一切,大多是通过三太太口述的。三太太曾经把她们之间的事情向自己的宝贝女儿——陶书玉做了讲述。由此,作为观众的我,才知道了大梅子的故事。

大梅子和三太太之间的爱情,说起来也是老僧常谈,非常典型的中国式悲剧:两个青梅竹马的爱侣,因为门不当、户不对;因为一贫、一富;因为家长的反对;而最终无法在一起。这些都是俗套,中国爱情的悲剧大多是以这样的原因而告破产的。相爱的人既然不能在一起,殉情的有,遁入空门的有,无可奈何认命的也有……假如当初大梅子和三太太之间也走了平常的道路,那么,这个传奇式的旷古情痴就不得而见,无从寻找了。幸喜的是,剧作者没有按老路走,而是演出了新意,大梅子才成了我这里谈论的话题。

大梅子出身贫寒,在他之前,家里已有了几个兄弟。父母希望生个女儿,但天不遂人愿,大梅子生下来是个男的。男的就男的,你总不能去打天一巴掌吧?父母盼女心切,生个男的也只有认了。男的也无所谓,索性把他当闺女养就是了。这有什么啊?《红楼梦》里的凤姐当年还不是当男儿养的啊?所以,大梅子的举手投足,说话做事都和女生没有两样。当然,这里面剧作者有自己剧情方面的考虑,但这样处理也不违背常情。

大梅子虽然是当女孩子养大的,但是这并没有影响到他对自己男性身份的认同,也没有影响到他的爱情取向。所以,在和三太太青梅竹马的玩耍、读书中,自然而然地产生了感情。虽然有些女里女气,但是大梅子在三太太面前表现的是地地道道的男子汉风范。三太太对女儿讲起下学回家,因为水涨,她骑在大梅子脖子上过河,大梅子问她累不累的情景时,尽管已是多年以前的往事,尽管自己的女儿都快出嫁了,她仍然满脸都是少女般的幸福、满脸都是被男人疼爱的甜蜜。

时间并不会因为爱情的壮烈而在某一时刻定格,时光会按照既定的法则,一日日地流逝。

大梅子和三太太也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三太太出身地主之家,虽算不上大富大贵,但三太太的父亲也多少是个有头有脸的人物,他怎么可能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一个穷小子。爱情的悲剧即将上演。也许那个时候,三太太和大梅子什么招数都想了,比如说私奔,比如说殉情,比如说……他们唯一没有想的,大概就是认命了。最终,他们想出了一个既能够活下去,又能够在一起的办法。那就是利用大梅子举手投足间的女儿气,将他扮作丫鬟,作为三太太的嫁妆一起陪嫁到陶家。这里的细节或许值得推敲,但是,人世间的事,是很难用公式去套,用常理去推的,怪事多的是。另外,认真也会输啊。所以,就不要深究、不要纠结,不要吹毛求疵,不要钻牛角尖。

当年的这一决断,在大梅子必然是痛苦的,在三太太也未尝轻松。大梅子这一去,放弃的不但是男人的身份,更是男人的尊严。世间男子能为爱而作此决断者,大概仅此一人而已。

(清)涨潮《幽梦影》中有语:“情必近于痴而始真”。

所以说呀,感情的事,与学问大小无关,与家庭出身无关,与贫富贵贱无关……世间锦衣玉食而行如猪狗者,比比皆是。只有那些“痴人”才用情最真,才会用真情。许多人,说是爱对方,实际是爱自己,一旦对自己的利益有半点损耗,便会责怪被爱者不是真心、不知道爱人。岂知,不是真心、不知道爱人者正是那人自己。世间男子,爱一个人能够爱到放弃自己的男人身份,爱到放弃自己的男人尊严,能有几个?想想大梅子随三太太出嫁当日,洞房花烛之夜,大梅子为三太太和陶老爷铺床整被时的痛伤,自是钢刀剜心也不及其痛之二三吧。

为了所爱的人做出牺牲,这世间也不少见,但是能够忍辱二十余年者,恐怕就不多见了吧?大梅子随三太太二十余年,是把身心全交给了他深爱的女人。忍一时易,忍一生可就难了。他图的是什么?他放弃了作男人的一切,他还会图什么呢?除了爱,我无法对大梅子的行为做出别的解释。

大梅子真的就没有作人的尊严么,他真的就忘记了自己男人的身份么?没有,完全没有。三太太为了抓住大少爷陶书利的把柄,去求六爷的时候,使出了女人公关的的优势,又是奉承,又是眼挑语逗,酒楼下大梅子的反应,也许大家不大在意。但正是这些细微的表情,在证明他没忘自己的男儿身份。

大梅子男扮女装随三太太出嫁,甘心以丫鬟的身份伺候三太太这是一奇;能在丫鬟的角色上坚持二十余年,这又是一奇,更奇的还在后面。

陶家即将崩溃前,出现了混乱的局面,人人自危,谁都想抓住别人的致命缺陷在自己危急时反手一击。大梅子在站着小解时被四太太远远看见。你三太太不是找了六爷要致大少爷於死地么?这下好了,四太太可以和大少爷合起伙来对付三太太了。终于到了不分离便可能死人的危机时刻了。三太太有情有意,打发大梅子走了。她留了下来,一则是要面对眼前的风暴,再则她也放心不下陶家的那批秘密财宝。

大梅子走了,他并没有亡命天涯,没有逃避。这个时候,他想着三太太的处境是危险的,他必须和她一起面对。那么,如何才能再出现在陶府呢?他想到了最恐怖的方法:那就是彻底去掉男根,不让三太太的名声有半点污损。

古时候,穷人家的孩子无路可走了,为了活命,只能被送到宫里,但宫里是不好进的,进前先得挨上一刀子。这是为生活所迫,是没办法的事。当然,也有人进宫是为了名利。

武侠小说里,男人为了自己的霸业,为了一统江湖,为了千秋万代,得有个绝活才行。这绝活便是神功,神功岂是人人练得?要连绝活,习神功,先得把自己给绝了。所以有“欲练神功,必先自宫”一说。

看看,男人有为生活所迫而被残的,有为名利,为霸业而自残的。为了爱情而自残的大梅子当数第一人。爱和性、灵和肉是相伴而生,相伴而存的,爱一个人可以爱到出离肉身,真是千古情痴啊!千古奇人!

去掉男根之后,大梅子回到了陶家。那天,陶家正在上演把三太太填井的闹剧。大梅子看着三太太将死,自己无力回天,便一头撞死在陶家大院。为斯人而生,为斯人而亡,大梅子的死,又是一奇。

想一想,也只有三太太这样聪明刁钻而又不失风情、有情有义的女人才当得起大梅子的爱。

大梅子死后,三太太依然没有忘记陶家的秘密财宝,最后葬身被水淹没的密室,这也是人世的悲哀吧。

传奇式的旷古情痴——大梅子、那个姓魏的男人,真可为之深深叹息几声!

(全文结束)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